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学淋洗法对铀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振荡淋洗方法对三种粒径(+2mm、-2mm+0.15mm、-0.15mm)某尾矿库周边铀污染土壤进行去污试验,选用盐酸、硝酸、柠檬酸、草酸为淋洗剂,通过控制淋洗浓度、液固比、时间、温度、混合淋洗等因素来确定较优的淋洗条件。结果表明:各淋洗剂对铀污染土壤的去污效果为草酸盐酸硝酸柠檬酸;当淋洗浓度大于0.5mol/L、淋洗时间大于8h或液固比大于10∶1时,其淋洗效果都逐渐趋于稳定;提高淋洗温度可显著提升淋洗效果;选用草酸+盐酸和草酸+硝酸两组较优混合淋洗组合对全粒径土壤进行淋洗时,土壤中铀去除率均达50%以上,总含铀量分别降至27.15、24.32mg/kg,均达到土壤修复目标(40mg/kg)。  相似文献   

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东南景天结合化学措施改良Cd污染土壤对油麦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东南景天或者施用赤泥均能降低土壤中全Cd含量,促进油麦菜的生长.各处理油麦菜的株高、根系鲜重及干重、地上部鲜重及干重均显著高于对照,而植株中Cd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赤泥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土壤中酸可提取态Cd的含量;而东南景天则是由于其本身对土壤Cd的大量吸收而减少了Cd在土壤中的存留,东南景天并没有显著改变土壤中Cd的形态.  相似文献   

3.
以某冶炼生产废弃场地土壤为对象,研究了不同稳定剂对Sb污染土壤的稳定化修复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三种稳定剂对土壤Sb的稳定化效果依次为铁基改性生物炭>三氯化铁>未改性生物炭。当使用三氯化铁作为稳定剂时,将显著降低土壤的pH值,造成土壤酸化。最佳的稳定剂添加量为3%,养护时间在3~5d左右可实现土壤Sb的稳定化平衡。基于Tessier连续提取法分析了不同稳定剂施加后土壤中Sb的形态和比例,当施加三氯化铁和铁基改性生物炭后,原土中的可交换态(EX)Sb的占比显著降低,与施加三氯化铁相比,施加铁基改性生物炭后土壤Sb的可交换态(EX)仍进一步降低20%左右,表明铁基改性生物炭充分发挥了生物炭和铁基稳定剂各自的优点,不仅表现出最好的土壤Sb稳定效果,而且对土壤pH的影响也最小,具有良好的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以某锰冶炼生产废弃场地为对象,研究了不同稳定剂对锰污染土壤的稳定化修复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三种稳定剂对土壤锰的稳定化效果依次为硫化改性生物炭>无机硫化钠>生物炭.当使用无机硫化钠作为稳定剂时,将显著增加土壤的pH值,造成土壤碱化.硫化改性生物炭、无机硫化钠的最佳的稳定剂添加量为3%,养护时间在3 d可实现土壤锰的稳定化...  相似文献   

5.
针对有色金属矿区多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研究了化学稳定化技术对土壤中Cd、Pb、As的修复效果。筛选、复配出了TMT-15-FeCl3-熟石膏复配型重金属稳定化剂;对药剂用量、各药剂配比、用水量、药剂作用时间、药剂施用方式等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得到最优试验条件为:TMT-15、熟石膏和FeCl3的比例为3∶1∶1,药剂与土壤质量比6%,用水量为最大田间持水量70%,反应时间7d以上,施用方式:混匀、加水、搅拌、浸润、振荡、静置。在此条件下土壤中有效态Cd、Pb、As的稳定化率分别可达61.28%、73.62%,51.86%。  相似文献   

6.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然而,近几年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土壤污染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许多持久性有毒物质包括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等通过不同途径进入到土壤内,造成农产品质量下降,并且还会让农作物吸收有害物质,最后导致人体的损伤。所以,对于土壤染污的控制、治理、修复,倍受人们重视。  相似文献   

7.
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作为一种低成本和环境友好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应用大生物量植物修复污染土壤前景广阔.甘蔗拥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发达的根系、较高的生物量,对重金属有较强的耐受性和积累性,还可循环综合利用.因此,综合考虑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甘蔗应用于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阐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来源和存在形式,对比分析物理修复法、化学修复法和生物修复法修复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当前土壤重金属污染与修复技术研究的重点,为针对复合污染进行的联合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探讨固定化微生物降解石油污染土壤最佳理化条件,为修复石油污染土壤提供理论依据。从几种农业废弃物中选出固定化微生物的最优载体,并以吉林前郭油田原油为降解对象,考察固定化微生物投入量、原油初始浓度、表面活性剂投加量、孔隙率、含水率、pH及营养成分含量对原油降解率的影响。秸秆为固定化微生物最佳载体。取1 500g土样进行单因素试验,投入60g原油,最优化的降解条件是添加固定化微生物50g/L,最佳环境因素是:孔隙率45%、含水率20%、pH=8,营养成分C/N=9。固定化微生物降解能力远超过游离菌降解石油污染土壤的能力,调节到最佳的土壤环境,投入一定量的固定化微生物,能够大幅提高石油污染土壤降解率。  相似文献   

10.
潼关金矿区农田土壤Cd污染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潼关金矿区是中国重要的黄金产地。在金矿石的开采及选冶生产过程中,矿石中的有毒重金属Cd会污染矿区周围环境。文中以133件土壤样品Cd含量为基础,研究了该矿区土壤Cd的分布特征。土壤Cd含量范围为0.00~45.20mg/kg,部分样品的Cd含量极高,受污染程度严重。土壤Cd累积污染超标倍数表明,研究区42.11%的样品土壤受到轻度污染,15.03%的样品土壤属于中度以上污染。农田土壤Cd含量的空间分布显示,土壤Cd含量较高的范围与矿业活动的污染源基本一致,说明矿业活动对土壤Cd含量影响较为明显。通过尾矿渣中Cd的分析,进一步证明金矿生产活动是造成土壤Cd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的土壤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所以土壤的防护成为了当下防治工作的重点。土壤污染中最严重的就是重金属污染。本文就从各个方面讲解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对这些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范围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多方面入手,全面讨论了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结合以往土壤修复工作的实际经验,本文总结了土壤修复的调整技术应用方法,以期进一步提高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质量,提升土壤修复工作水平,促进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有色冶金节能》2015,(5):60-61
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日前在昭山示范区选取有代表性的重金属污染场地作为“重金属污染修复科研示范基地”,并尝试以“电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技术”着手探索适合湖南污染状况的修复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4.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壤受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显著,土壤污染不仅对整个土壤圈层造成危害,而且对其它各大圈层也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水体污染、空气污染等.其污染源主要分为自然源和人工源2大类,所涉及到的重金属元素主要有Hg、Cd、Pb、Cr、As、Zn、Cu、Ni等元素,如何有效地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对农产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文中从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国内外土壤修复研究现状,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几个方面阐述,目前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所采用的技术主要有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农业生态修复以及联合修复技术,阐述各修复技术的原理、适用条件、应用实例并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其中最为常用的修复手段为生物修复,而联合修复因具备其它单一修复技术所不具备的优越性,可以作为今后在土壤修复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受污染土壤的治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文献分析,介绍了重金属污染土壤常用的物理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和化学修复技术等技术原理、应用进展及制约因素等,并指出了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土壤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给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研究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对保障人体健康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概述土壤重金属污染类型、来源、特点、危害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有关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分析了不同修复技术的特点,并针对各种修复方法,阐述了其修复条件、原理、应用实例,重点论述了生物修复的机理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某雄黄矿区已有几百年的开采历史。长期的开采使当地环境遭受严重的污染,据调查表明该地区局部总砷达10000 mg/kg,对当地居民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本研究通过采用硫酸铁、硫酸铝、高锰酸钾作为修复原料,得到一种处理高浓度砷污染土壤修复方法。该方法可大大降低有效态砷的TCLP浸出浓度,使有效态砷的浸出浓度从65.0 mg/L降到0.97 mg/L,修复效率达98%以上。该方法效果显著、实施过程简便易行,是一种较为经济、实用的高砷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具有极佳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有色冶金节能》2017,(5):65-65
近日,邯郸学院承担的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峰峰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研究”通过了专家验收.  相似文献   

19.
土壤不仅可以为农业种植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还可以为作物的生长给予多余的空气和热量。现今环境污染问题日渐严重,尤以重金属污染对于土壤的威胁最为显著。以重金属的土壤污染情况为研究依据,分析我国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现状与原因,深入探究解决我国重金属土壤污染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