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超声"萤火虫"成像与X线钼靶摄影对乳腺病灶微小钙化的检出率。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2例乳腺肿瘤患者接受X线钼靶摄影与超声"萤火虫"成像检查。计数两种方法检出的结节内微钙化及结节外簇状微钙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12例中,X线钼靶摄影检出钙化61个,良性15个,恶性46个,其中结节外簇状钙化6个(均为恶性);超声"萤火虫"成像检出钙化97个,良性33个,恶性64个,其中结节外簇状钙化2个(均为恶性)。X线钼靶摄影未检出而超声"萤火虫"成像显示的钙化36个,其中良性22个,恶性14个。超声"萤火虫"成像检出微钙化灶及恶性病灶优于X线钼靶摄影(P<0.05)。结论与X线钼靶摄影相比,超声"萤火虫"成像可显著提高乳腺恶性肿瘤及微小钙化灶的检出率,提高超声对乳腺恶性病灶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有关乳腺钙化在X线诊断上的意义目前尚有争论,为提高对乳腺钙化的认识,笔者回顾我院1997-1999年手术病理证实的48例乳腺内钙化良恶性特征作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1材料和方法 48例均为女性,年龄26-74岁,平均46岁。乳腺钙化中临床出现症状、体征者36例,其中肿块20例,局限性腺体增厚5例,疼痛6例,余17例无任何自觉症状,为体检时发现。每例均摄斜位和轴位片,必要时加摄侧位、小角度斜位,用微焦点对可疑地区行加压局部点片,将乳房组织展开以及放大照像。2结果 乳腺钙化在片中形态多样,其中以多种形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基于深度学习(DL)的乳腺X线摄影钙化检测系统对乳腺可疑钙化的检出效能。方法 回顾分析932例接受乳腺X线检查患者的头足位(CC)和内外斜位(MLO)资料,由2名低年资医师和DL系统盲法独立阅片,一名高年资医师审核结果。比较DL系统与低年资医师检出敏感度差异,结合双向表χ2检验,评价不同BI-RADS分类、钙化形态和分布影响。结果 针对3 728幅影像(932例),标记可疑钙化274例。2名低年资医师和DL系统的检出敏感度分别是76.64%(210/274)、82.12%(225/274)和99.64%(273/274)。DL系统检出敏感度不受钙化形态、分布、BI-RADS分类等因素的影响(P均>0.05),而低年资医师对无定形钙化和团簇分布钙化的敏感度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 基于DL的乳腺X线影像钙化检出系统检出对可疑形态钙化的敏感度高且稳定,可辅助临床医师减少漏检。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超声"萤火虫"技术与全数字化乳腺X线(FFDM)相比在乳腺微钙化检出方面的意义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于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病变患者126例,将其分为肿块伴钙化组、单纯钙化组、无钙化组(单纯肿块、非肿块无钙化),所有患者于术前均行FFDM及超声"萤火虫"技术检查,比较超声"萤火虫"技术与FFDM对乳腺微钙化的显示情况,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2种影像学方法对乳腺微钙化检出的效能,同时采用Z检验比较2种影像学方法的曲线下面积,评价其诊断价值。 结果(1)超声"萤火虫"成像显示肿块内微钙化的特异度(83%)较FFDM(91%)低,灵敏度(96%)较FFDM(91%)高,2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4、0.909,但2者对肿块内微钙化的诊断价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5,P>0.05)。(2)超声"萤火虫"成像显示单纯微钙化的特异度、灵敏度(25%、79%)均较FFDM(87%、91%)低,2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22、0.893,FFDM对单纯微钙化的诊断价值优于超声"萤火虫"成像技术(Z=3.71,P<0.05)。 结论超声"萤火虫"成像技术对乳腺微钙化检出的特异性不如FFDM,但其对乳腺肿块内微钙化检出的敏感性高,有助于超声科医师判断乳腺病变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直接数字X线摄影技术在胸部摄影中的应用。方法:抽取本院1000例胸片作为分析对象,由5位放射医生对影像进行分析,统计甲乙丙及废片率。结果:甲级片647例,乙级片353例,无丙级片及废片。甲级片率占64.7%,废片率为0。通过各种后处理功能,对病变的显示更加清晰,提供了更多的影像学信息。结论:直接数字化摄影在胸部摄影中具有明显优势,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常规全视野数字乳腺摄影(FFDM)与常规FFDM+点压放大诊断乳腺良、恶性微钙化的价值。方法纳入200例存在乳腺微钙化的女性单侧乳腺单个病变患者,分析其FFDM资料;以病理结果或临床随访为金标准,比较常规FFDM与常规FFDM+点压放大诊断乳腺良、恶性微钙化的效能。结果常规FFDM与常规FFDM+点压放大所示乳腺微钙化形态、大小及分布无明显差异,但部分点压放大后显示腺体内不对称致密影较好。常规FFDM诊断乳腺良、恶性微钙化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95%CI(0.74,0.87)],常规FFDM+点压放大的AUC为0.83[95%CI(0.77,0.89)],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8,P=0.39)。常规FFDM诊断乳腺前、中及后部良、恶性微钙化的AUC分别为0.77[95%CI(0.57,0.97)]、0.81[95%CI(0.71,0.91)]及0.82[95%CI(0.72,0.93)],常规FFDM+点压放大的AUC分别为0.89[95%CI(0.71,1.00)]、0.78[95%CI(0.67,0.89)]及0.86[95%CI(0.78,0.94)],二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27、0.44、0.64,P=0.07、0.51、0.42)。结论常规FFDM与常规FFDM+点压放大诊断良、恶性乳腺微钙化的价值相当。  相似文献   

7.
微钙化点增强成像检出乳腺肿瘤内微钙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超声微钙化点增强成像技术显示乳腺肿瘤内微钙化的能力.方法 分别应用高频超声及微钙化点增强技术检查57个乳腺肿瘤内微钙化灶,评价两种技术显示乳腺肿瘤内微钙化的能力.结果 微钙化点增强技术对57个乳腺肿瘤内微钙化的检出率(47/57,82.45%)明显高于高频超声(35/57,6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钙化点增强技术对乳腺良性、恶性肿瘤内微钙化灶的检出率分别为85.71%(18/21)、80.56% (29/36),均高于高频超声(12/21,57.14%;23/36,63.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微钙化点增强技术对低回声肿瘤内微钙化灶的检出率(26/33,78.78%)高于高频超声(21/33,63.6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非低回声肿瘤内微钙化的检出率(21/24,87.50%)高于高频超声(14/24,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钙化点增强技术较高频超声能够更好地显示乳腺肿瘤内的微钙化.  相似文献   

8.
X线钼靶摄影对乳腺疾病钙化灶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乳腺疾病是妇女常见、多发病,乳腺癌的发病率在我国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目前对乳腺疾病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为乳腺铜靶X线摄影.钙化和肿块是乳腺癌的基本征象,而钙化又是诊断早期乳腺癌最常见甚至是惟一的征象.而显示钙化是乳腺钼靶摄影的最大优势.为此笔者进行钙化形态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利用同步辐射光栅X线相衬成像技术,在无对比剂的情况下,对离体裸鼠胃癌肺转移灶及其内部血管结构进行清晰成像。方法:通过裸鼠尾静脉注射中分化胃癌细胞株SGC-7901,建立血行转移模型,处死小鼠后,开胸取出两肺,均匀切割标本,经4%甲醛溶液(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备用。实验于上海同步辐射光源(Shanghai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SSRF)X线成像线站BL13W1进行。常规切片作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eosin staining,HE)染色,并与光栅X线相衬成像图像进行对比。结果:在无对比剂的情况下,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栅X线相衬技术能对胃癌肺转移灶及血管结构进行清晰成像,显示血管直径达到15~30μm,近似低倍光学显微镜下的图像。结论:光栅X线相衬成像对显示裸鼠胃癌肺转移灶中的新生血管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X线摄影刻度尺在数字化下肢全长X线摄影技术中的应用价值,解决下肢全长摄影难题。方法利用X线中心线摄影原理,采取自负重位中心线分次曝光技术,借助X线摄影用刻度尺对110例下肢全长病例进行数字化X线摄影。以Kodak DR3000数字影像工作站真实大小打印功能对分次摄影影像进行激光打印,根据照片刻度尺影像刻度为重合点拼接成下肢全长X线影像。评价影像拼接及测量准确性。结果成功拼接98例(89.1%),患者移动造成拼接不良8例(7.3%),摄影尺移动造成拼接不良4例(3.6%)。刻度尺准确测量106例(96.4%),刻度尺移动及影像变形测量失败4例(3.6%)。结论 X线摄影刻度尺在下肢全长摄影中可以实现影像拼接及测量校准,对数字X线影像长度测量准确性较高,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与传统X线摄影在床边胸部摄影中的效果。方法280例受行床边胸部摄影患者随机分为A组120例和B组160例。A组采用传统X线床边胸部摄影,B组采用CR床边胸部摄影。分析CR与传统X线摄影床边胸片的影像质量,统计床边胸片的甲级片率、乙级片率及废片率。结果B组甲级片率、乙级片率均明显优于A组(P均〈0.01)。结论CR能提高床边胸片影像质量,减少X线射线量,降低废片率。  相似文献   

12.
中老年肋软骨钙化的X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文献中有关肋软骨钙化的报道较少,肋软骨的钙化基本上遵循一定的规律,首先由第一肋软骨钙化然后从肋弓开始逐步向上钙化,具体钙化情况及与性别和年龄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它在临床应用、医学鉴定和医疗教学中的作用较大。为了增进对肋软骨钙化的认识和进一步了解,特对744例肋软骨钙化胸片进行了X线对比和统计,观察其改变为临床和教学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DCE-MRI对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检出BI-RADS3-5级微钙化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44例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发现BI-RADS3-5级微钙化的患者于活检前完成双乳DCE-MR检查,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BI-RADS3~5级微钙化病变的DCE-MRI特点。结果病理证实良性微钙化病变13例,恶性微钙化病变31例。38.46%(5/13)良性单纯微钙化病变在DCE-MRI上无强化,93.33%(14/15)恶性微钙化伴肿块或局限性致密影病变在DCE-MRI上有明显强化,良恶性微钙化病变在DCE-MRI上早期增强率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DCE-MRI对微钙化病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77%和92.31%。结论良恶性微钙化病变的DCE-MRI表现有明显差异,DCE-MRI有助于微钙化病变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4.
胸椎直接数字X线摄影与传统X线摄影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直接数字X线摄影(DR)在胸椎的应用,以及与传统胸椎摄影的对比。方法抽取我院DR胸椎摄影影像和传统胸椎摄影照片各89例,由3位副主任医师及2名主管技师对影像进行分析,用2种方法统计:①按照片质量分甲、乙、丙、废片;②以胸椎侧位分为上、中、下3段显示比例评定。根据2种方法综合评价。结果按照片质量评定:DR影像甲片率74.1%、乙级片率20.2%、丙级片率5.7%、废片率0%;传统照片甲片率45%、乙级片率41.6%、丙级片率11.2%、废片率2.2%;按部位显示评定:DR影像上段胸椎显示率87.6%、中段显示率100%、下段显示率76.4%;传统照片上段胸椎显示率15.3%、中段胸椎显示率75.3%、下段胸椎显示率51.7%。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χ2=15.823P<0.001)结论DR胸椎摄影的诊断图像质量明显好于传统胸椎摄影,尤其是上段胸椎显示率明显提高。DR系统成像快捷,操作简单,有利于提高放射科工作效率,有利于放射影像诊断。  相似文献   

15.
乳腺X线诊断是60年代才迅速发展起来的利用软X射线进行投照的新的X线诊断领域。有关资料表明:欧洲约每15名妇女中有一人在一生中会患乳腺癌;美国估计每11名妇女中即有一人发病;我国妇女乳腺癌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已取代宫颈癌,成为女性中最常见或第二位常见的恶性肿瘤。面对发病的上升趋势,有人对乳腺癌检测方法进行了临床估价,结果证明:X线摄影对早期癌肿检测是最敏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数字X线摄影技术是将X线影像信息数字化,然后通过计算机重建图像的摄影技术。20世纪70年代末,在X线电视系统(X-TV)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的数字处理功能,将模拟X线信息视频信号经过模拟一数字系统(ADC)转换后直接送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并重建图像,这是最初的数字化X线成像系统,被称为数字荧光成像(DF),后该系统被成功用于血管造影检查,称DSA。1982年,日富士胶片株士会社首先开发了计算机摄影系统(CR),此后,国外一些公司又研制出直接数字花X线摄影装置,使数字X线摄影技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为最终实现PACS奠定了设备基础。  相似文献   

17.
传统胸部X线摄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在临床实践中,判读胸部X线照片大约80%应与先前的X线检查相对照,对照判读可帮助放射学家识别异常并确定它们的临床意义。然而,常常由于影像质量致使对照成为困难,为此,人们在传统X线摄影技术上做了大量工作。近年来,许多作者发表了数字胸部X线摄影影像...  相似文献   

18.
常规X线图像数字化成像技术CR与DR的比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人类正在进入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历史悠久、应用广泛的常规X射线成像技术,近年来也加快了向数字化进军的步伐。21世纪是数字化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世纪,医院服务水平、诊治水平不断提高,目前解决提高医学影像质量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实现影像数字化。在现存放射学领域,已经有CT、MRI、DSA和数字胃肠机等数字化医疗设备,而使用频率最高、占放射学领域70%的普通X线机却一直未能完成数字化革命;CR和DR技术的出现,则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两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前,对头颅复杂位置的摄影,一直采用一个位置,一种角度配以相应的摄影盒来完成。我们设计的头颅X线摄影辅助器,可对24个头颅位置进行摄影,操作使用简便。一、构造:见图1、2。包括:(1)底座:垫板,角度支撑板、底座吸盘。(2)持片器:X线照片盒、插板槽、角度挡板。(3)头垫盒。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双能量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7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X线片检查,观察组患者采用数字化X线摄影双能量成像技术检查,对两组拍片质量及诊断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获得图像质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好,P0.05;两组患者病理学诊断率无明显差异,而X线诊断中,观察组诊断率98.48%显著高于对照组89.06%,P0.05。结论:加强对数字化X线摄影双能量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对疾病诊断有明显的作用,且其具有操作方便的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