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制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对高职院校来说,构建和谐的校园法制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是培养高素质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法律素质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杨洋 《教育教学论坛》2012,(Z4):172-173
法律素养是现代社会对公民的基本要求,是人们必备的法律素养,已成为现代市民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立足社会的基本要件。学校法制教育所具有的弘扬法治精神、培养法治人才以及预防与减少违法犯罪等特有功能,奠定了它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学校教育要适应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就必须从学校教育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都高度重视法制教育,要不断完善素质教育理论,强化法律素质,探索学校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3.
法制教育是社会、国家或政党和一定的法治理论、法制制度及法治观念,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培养公民的法律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教育对象是社会的全体公民。青少年法制教育作为社会法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的对象重点是大中小学学生。如何正确认识青少年法制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意义,不仅关系着在和谐社会建构过程中学校教育自身教育目标的进一步明确和完善,而且关系着学校教育能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培养和输送具有现代法律素质的人才,关系着能否为和谐社会铸就坚实的法律素质基础。青少年法制教育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成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全面推进青少年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4.
从当代大学生法律素养谈高职院校法制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必备的法律素养,已成为现代公民特别是大学生立足社会的基本要件。学校法制教育所具有的弘扬法治精神、培养法治人才以及预防与减少违法犯罪等特有的功能,奠定了它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学校教育应适应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从学校教育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重视法制教育,包括完善素质教育理论,强化法律素质;建立科学的学校法制教育课程体系;努力探索学校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5.
提高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实效性是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提升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实现科学发展观和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必然选择.当前,许多高校的法制教育存在教育目标把握不准、教育内容处理不当和教学方法单一的缺点.为提高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实效性,高校应采取准确定位法制教育目标,对大学法制教育的内容进行整合、革新和运用多种有效的法制教学方法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学校法制教育不仅包含对法律知识的传授,也包括培养法律修养、提高法制意识,也可以说学校法制教育是以法律思想为内容的教育.因此,法制教育的目的就是达到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形成良好的法律氛围和执法环境.学校法制教育就在于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通过法制教育达到使学生自觉维护和遵守社会主义法制宣传和教育的目的,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提高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法制教育性质上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范畴,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诸多现实困境,法制教育流于形式而徒具其表,大学生法律基础知识薄弱,法律信仰淡漠,铸就了大学生违法犯罪恶性事件屡屡上演的现实根基。应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再融合,强化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核心作用,积极引导其进行法律素质自我完善,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体系,利用网络技术拓展法制教育新途径,构筑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接受能力强、可塑性强,普法的效果明显,对大学进行的法制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具备现代法律素质的合格公民的基础性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之“本”。大学法制教育研究虽然有很大的成绩,但也存在的法制教育内涵不足的问题,应加强高校法制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9.
论加强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必要性和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素质是由法律知识、法制观念和法制实践能力构成的有机统一体。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加速我国的法制现代法进程以及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应该转变法制教育观念、确立正确的法制教育目标,并从改革现行教育模式、营造良好的校园法制环境、优化法制教育师资队伍等方面着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  相似文献   

10.
提高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实效性是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提升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实现科学发展观和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必然选择。当前,许多高校的法制教育存在教育目标把握不准、教育内容处理不当和教学方法单一的缺点。为提高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实效性,高校应采取准确定位法制教育目标,对大学法制教育的内容进行整合、革新和运用多种有效的法制教学方法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教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日前正式出台。5年内,福建各级各类学校将全面落实学校法制教育的教材、课程、师资和经费,并逐步建立学校法制教育课程体系,使法制教育成为各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福建“五五”普法目标是:全面提高教育系统广大干部、教师、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增强教育行政部门公务员的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行政和依法冶教、依法冶校的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12.
法治社会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大学生作为现代公民,其所具备的法律素质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其能否立足于社会,还直接关系到高校法制教育对于弘扬法治精神、培养法律素质、减少及预防违法犯罪等作用的发挥.文章从界定法制教育的基本内容入手,阐述对大学生加强法制教育的必要性,分析目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法制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信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造就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法制国家建设要求的优秀人才有着重要意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进一步明确了高校法制教育的目标,实现了法律素质和道德素质培养的有机结合,为新形势下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养创造了机遇和条件。  相似文献   

14.
论法制现代化与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制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法制变革,这场变革为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研究如何根据法制现代化的时代特征和内在要求,切实加强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对于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全面实现高校法制教育目标,对于推动我国法制现代化的发展进程,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关于依法治校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依法治校是实施依法治教的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社会发展,较为完备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教育理论的发展及已有的普法成果,都为依法治校的实施提供了依据和基础,而明确其主体和内容是实现法制化管理的核心,依法治校的实施关键在落实,其主要措施有:转变观念,由“人治”向“法治”转变;依法设置学校,建章立制;建立由广大主体参与学校管理的民主管理和监督制度,依托法制教育提高主体尤其是学生主体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坚持教育法制理论和法制教育实践的研究,最终形成和谐有序的法制化学校。  相似文献   

16.
我国《宪法》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这对国家建设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他们具有专业技术能力和道德品质,更要求他们具有良好的法律素质。青少年是未来国家的建设。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提高青少年法律素质,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高等院校是法制教育的重要基地。良好的法律素质首先包括丰富的法律知识和健康的法律心理,法律教育应以此为切入点,着眼于法律意识的培养、法律素质的提高和法律观念的树立。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变过去的“专才”教育为“素质”教育,大力提高青年大学生的法律素质,以适应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对中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应然要求,学校法制教育是教育中学生知法、守法,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最有效途径。但是,当前中学生法制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完善中学生法制教育就必须优化素质教育理论,把法律素质作为重要的素质教育内容:完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加强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法制教育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性工作。在高等学校中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健康思想和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法制教育对于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结合大学生法制教育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尝试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