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加筋土桥台台背土压力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对比在桥台填土施工中,铺设土工格栅对减小桥台土压力的作用,在宁淮高速公路东一道跨线桥桥台填土施工中,东侧桥台填土中未铺设土工格栅,西侧桥台填土中铺设土工格栅,对其桥台台背土压力进行长时间观测,分析了土压力随时间的变化、土压力随填土高度的变化以及填土完成后土压力的大小与分布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台背土压力沿桥台深度方向呈非线性分布;土压力随着至桥台顶部距离的增大而增加,但到达一定深度后,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压力反而减小;铺设土工格栅能明显降低桥台台背的土压力。  相似文献   

2.
填土施工对桥台台背土压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了高速公路跨线桥在先施工桥台桩和肋台,后进行台背填土的情况下,肋板式桥台的肋台台背土压力的大小和分布。试验结果表明,肋台台背顶部的土压力与静止土压力接近,中部的土压力趋于被动土压力,只有底部的土压力大致等于主动土压力。  相似文献   

3.
挡土墙背土压力作用点位置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方玉树 《工业建筑》1994,24(8):34-36
挡土墙背主动土压力作用点高度大于而不是等于或小于挡土墙高度的三分之一.土压力作用点位置应根据土压力作用线通过滑动土换的质心这一特性而不是根据上压力强度呈线性增大这个规律来确定。  相似文献   

4.
 研究表明土拱效应是影响挡土墙土压力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目前关于空间条件下考虑土拱效应的挡土墙土压力研究还很少。通过将土拱效应原理引入顾慰慈等建立的空间土压力计算模型建立了考虑土拱效应的空间土压力计算模型,并将该模型划分为I、II、III、IV四个区域,通过在各个区域内取水平微分单元体,建立各微分单元体的水平和竖向静力平衡方程,推导出了各区相应的挡土墙空间主动土压力计算公式,该公式可以计算出墙背任意位置的主动土压力;并提出了空间土压力合力及其合力作用点的计算方法。通过算例计算可以直观的看出挡土墙后主动土压力的空间分布,由此可以看出,当空间效应存在时考虑土拱效应的挡土墙主动土压力沿墙长的分布与平面应变条件时有很大的不同,此时挡土墙两端附近区域的主动土压力远小于平面应变条件下计算出的主动土压力,同时可以看出考虑空间效应的挡土墙主动土压力合力作用点要比平面应变条件下的位置要高,挡土墙长高比B/H越小空间效应对主动土压力沿墙长的分布和主动土压力合力作用点位置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5.
王培清  何强  黄毅 《土工基础》2011,25(3):27-29,32
在宁淮高速公路东一道跨线桥桥台填土施工中,为了研究加筋对减小桥台土压力的影响,进行了现场试验。通过试验得出,桥台土压力沿桥台高度的分布并非光滑的二次曲线,而是不规则的S型曲线。为了消除施工现场各种因素对测试精度的影响,查找测量误差的原因,提出用土压力增量百分比ξ来表示土压力随填土高度增加的变化,以达到反映土压力变化趋势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压力注浆法加固高填方桥台台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初峰  熊海军  徐平原 《山西建筑》2007,33(29):280-282
对高填方桥台台背注浆加固的具体措施及施工技术进行了介绍,并通过承压板试验、钻孔取芯法以及注浆量分析法几种方法对注浆效果进行了评价,阐述了其质量保证措施及安全保证措施,对于改善桥头跳车及竣工后沉降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泡沫轻质土的研究现状,从配合比设计与施工工艺两方面,阐述了泡沫轻质土在桥台路基填筑中的应用,指出泡沫轻质土在路基回填中具有质量高、成本低、工期短等优势。  相似文献   

8.
对于桥梁台背回填施工来说,通过气泡混合轻质土的应用可有效减小填土荷载,以确保地基具有足够的附加应力,并由此规避地基失稳下沉的问题,给主体结构的稳定性提供保障。以沈阳至海口国家高速公路阳江至茂名段扩建工程为例,阐述气泡混合轻质土的应用特点,围绕涉及的关键技术要点展开探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墙后滑裂土体处于极限平衡的概念,根据墙后滑裂土体的静力矩平衡,提出了主动土压力合力作用点的确定方法,给出了主动土压力沿高度的非线性分布公式及其参数的确定方法,对比了文中方法与经典土压力理论及试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与现有的试验结果相当一致。  相似文献   

10.
依托Glll线富裕工业园跨线桥工程,在该整体式桥台桥梁建成后,对全年台后土压力变化情况进行了监控,绘制了台后土压力的静态分布图及随着季节性温度变化的动态分布图,明确了整体桥台后土的分布规律:整体桥台后土压力数值随填土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存在桥台位移的临界值,使土压力分布由线性转变为非线性.确定了主梁温度变形极值时对应的台...  相似文献   

11.
考虑土拱效应的黏性填土挡土墙主动土压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墙后填土为黏性土的刚性挡土墙为研究对象,考虑挡土墙后的土拱效应,以及墙土摩擦角、墙土黏结力、墙后填土黏聚力的影响,推导挡土墙在平动模式下的主动土压力系数和主动土压力解析解。结果表明,考虑土拱效应的主动土压力系数和主动土压力均与墙土摩擦角、计算点深度以及墙后填土的内摩擦角、黏聚力及重度有关。通过将求解的主动土压力系数和主动土压力与现有经典理论解及前人理论研究成果对比,发现结果完全吻合,验证该研究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机刀盘扭矩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通过对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机刀盘切削土体进行理论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得出相应计算公式。介绍了模拟试验平台和针对两种不同形式刀盘的两次模拟试验,并针对φ1800mm模拟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机进行刀盘扭矩计算以及结合模拟试验进行研究。此外,还针对国内外多个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机工程计算其刀盘扭矩,并与现场数据进行对照分析,从而得出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机刀盘扭矩的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根据理论分析和相应计算公式可以得出关于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机刀盘扭矩的精确结果,且与模拟试验相符,并能满足实际工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考虑位移影响及土拱效应的土压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不同位移模式下的刚性挡土墙,提出考虑位移影响和土拱效应的土压力计算方法。将已有的内、外摩擦角与位移之间的关系式以及侧压力系数的表达式植入水平层分析法,推导出不同位移模式下的主、被动土压力的理论公式。并将计算结果与六个模型试验数据比较,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主动情况下吻合较好,被动稍差;从位...  相似文献   

14.
地震作用下挡土墙动土压力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日本学者Mononobe、Matuo和Okabe首先提出了基于Coulomb土压力理论的静力方法——物部-冈部(M-O)公式后,国内外学者就挡土墙地震土压力理论和模型试验进行了很多研究,并取得了很多成果。在简要地对挡土墙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形式、地震土压力分布的研究进展和地震土压力分布的研究趋势进行总结后,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综放采场支承压力分布的损伤力学分析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针对综放开采煤壁前方支承压力的分布特征,应用统计损伤力学建立了一个简单的力学模型,在给定变形条件下研究支承压力的分布规律,避免了对支承压力的分区研究,理论结果和实验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最后对支承压力的影响因素,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6.
砂土基于室内模型试验土压力分布形式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室内对悬臂、单支撑支护,采用砂土进行土压力量测试验,并与朗肯土压力理论进行对比,得出新的土压力分布形式。  相似文献   

17.
基坑开挖中考虑水压力的土压力计算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本文从土的有效应力原理出发,分析了软粘土中深基坑开挖的土压力计算问题,着重讨论了孔隙水压力对土压力的影响.经过分析,作者认为当采用总应力法计算时,原则上应采用卸载强度指标.作者认为以下两个原因使得“水土压力合算法”在软粘土地区的临时性开挖工程中土压力计算值与实测值较接近:一是卸载引起负超孔压,卸载总应力强度指标大于常规三轴加载总应力强度指标;二是渗流引起主动区孔压减小,被动区孔压增大.最后,作者强调不要拖延基坑开挖的进度.  相似文献   

18.
综放采场顶煤压裂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动岩体裂隙演化规律的定量描述是岩石力学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模拟支承压力对硬煤、软煤和中硬煤300 mm×300 mm×300 mm大煤样的压裂过程,运用分形几何理论研究了顶煤在支承压力峰值前后作用下裂隙的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裂隙分维和支承压力具有良好的多项式定量关系。同时得出了基于损伤力学的顶煤压裂本构方程,为综放开采数值分析、工艺及参数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对超长孤岛综放工作面围岩稳定性和顶煤冒放性进行控制,采用FLAC3D有限元软件对比分析了超长孤岛工作面的支承压力分布特征。研究老顶上覆岩层应力场的变化规律,分析初采期间和正常推进期间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分布规律。老顶岩层内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存在两个峰值区域,工作面后方支承压力沿面长方向的中间存在一个峰值区域,两者之间为低支承压力区域。顶煤层位支承压力峰值大于煤层的机采层位,但支承压力的影响范围小于机采层位,且顶煤的极限平衡区宽度较机采层大。工作面正常推进期间较初采期间的支承压力极限平衡区宽度增大,孤岛工作面加长后支承压力峰值系数在初采期间增加,而在正常推进期间降低。超长孤岛工作面减小孤岛工作面侧向支承压力的叠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