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江姗姗 《基层医学论坛》2016,(34):4817-4818
目的 探讨儿童热性惊厥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方法 分析116例热性惊厥患儿的惊厥发作类型、程度、体温、脑电图及围生期异常等相关因素.结果 惊厥的发病率在单纯型组显著高于复杂型组、首发组显著高于复发组、体温≥38.5℃显著高于体温<38.5℃、伴有脑电图异常或有围生期异常的复杂型组显著高于单纯型组.体温<38.5℃组内,复杂型组显著高于单纯型组且惊厥复发组显著高于首发组.复杂型组内惊厥复发显著高于首发.结论 儿童热性惊厥以单纯型、首发为主,高热时易出现.复杂型惊厥与低热惊厥、脑电图及围生期有异常相关;其复发还与低热惊厥、复杂性惊厥、脑电图有异常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精神分裂症的症状特点及护理问题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符合CCMC—2—R诊断标准的42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儿童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以行为障碍、情感障碍为突出,思维障碍主要以妄想为主,感知障碍以幻听为主。主要护理问题有12个。结论:儿童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以行为障碍、情感障碍、妄想、幻听为主,存在的12个护理问题与患儿年龄、性格及症状特点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精神分裂症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30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护理方法。结果:经过积极的治疗与护理干预,痊愈出院15例,显进出院10例,好转出院5例。结论:护理干预对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87例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的病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多以慢性起病,性格内向,疾病早期非特征性症状以学习成绩下降,失眠、头疼,精力、注意力下降较为明显;临床症状以情感障碍、感知障碍、行为障碍较突出,思维障碍以思维松散、被害妄想、关系妄想为主。结论: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有其特有的临床特点,发病例数随年龄增大而增多的趋势,疾病早期均存有非特征性症状,针对其临床特点,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疾病康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精神分裂症的预后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以起病年龄≤14岁为儿童组,25~30岁为成人组,采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大体评定量表(GAS)及自制一般量表,以随访方式取得资料,采用t检验、x^2检验及多因素回归统计分析。结果:儿童预后良好(78.4%),显著高于成人(57%)。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有:社会家庭关爱程度、首次住院疗效、起病形式、服药时间和病期。结论:儿童精神分裂症总体预后较好,充分的家庭关爱、首次住院疗效较好;急性起病、坚持长期治疗、病期较短者,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儿童斑秃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近 3年诊治的 81例儿童斑秃病例。结果  79.0 %的患者年龄≥ 7岁 ;初次发病年龄 <7岁者 81.5 %为男性 ,≥ 13岁者 76 .9%为女性。重型斑秃占 32 .1% ,重型斑秃病程明显长于局限性斑秃 (P <0 .0 1) ,初次发病年龄较局限性斑秃早 (P <0 .0 5 )。 17.4%有家族斑秃史 ,其秃发严重程度、发病早晚和病程与无家族斑秃史者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5 6 .9%伴指 (趾 )甲改变 ,尤其是重型斑秃及病程长者 (P <0 .0 5 )。结论 儿童斑秃学龄儿童多见 ,学龄前男孩发病率高 ,常伴甲改变 ;重型斑秃病程常迁延 ,发病年龄早者患重型斑秃的危险性更高  相似文献   

7.
12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征及发病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点,发病因素及预后。方法 采用询问陪诊亲人、问卷及随访等方法对符合《实用内科学》诊断标准的12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其发病因素复杂,可能与遗传因素,心理发育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多因素相关,并且60%以上的病例预后较差。结论 精神分裂症发病因素复杂,应作进一步的研究分析,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改善其病程和预后。  相似文献   

8.
儿童精神分裂症系发生于青春期前 (14岁以前 )的一种较常见的精神障碍 ,大多学者认为其预后不如成人精神分裂症 [1 ] 。笔者旨在通过此项分析以探讨影响其临床疗效的有关因素。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笔者收集 1990年 1月~ 2 0 0 0年 1月收治的首次住院达一个月以上的儿童精神分裂症患儿共 193名 ,其诊断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 [2 ] 。本组男性10 5例 ,女性 88例 ,平均年龄 12 .6± 3.4岁。经一个月以上系统治疗 [2 ] ,193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 ,其中痊愈 5 2例(2 6 .9% ) ,显进 78例 (40 .5 % ) ,好转 6 3例 (32 .6 …  相似文献   

9.
时盼姣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2):1452-1452
目的:分析婴儿重症肺炎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05年11月-2009年3月收治的86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86例患儿中,男56例,女30例;年龄:32d~3个月65例(75.6%),~6个月21例(24.4%);早产儿48例(55.8%),足月儿38例(44.2%),合并先天性心脏病20例(23.3%);血清IgG降低者52例(60.5%),IgA降低者30例(34.9%),IgG和IgA均降低者28例(32.6%)。结论:有早产病史、年龄<3月、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血清IgG、IgA降低者,是婴儿罹患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对此类患儿,入院后即对病情进行充分的评估,预测预后,提前做好防范准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起病年龄、性别、临床特点,近期疗效。方法:对96例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起病多见于10-16岁,男性高于女性,有感知觉障碍,行为及情感方面异常,近期疗效满意。结论:儿童少年期精神分理解症临床特点。疗效有别于成年人。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50例儿童精神分例症进行分析,发现患儿同成人相比,其症状不典型、单纯、以行为障碍、感知障碍为主。为早期儿童出现的行为异常,应予以高度重视,并积极预防智能损害。  相似文献   

12.
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相关临床因素。方法:对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评级、合并焦虑进行回归分析,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t检验,并分析影像学资料。结果:日常力及焦虑与卒中后抑郁相关,不同程度抑郁其神经功能缺的员有显著差异,病灶< 4cm^3组与>10cm^3组抑郁评分有显著差异。结论:焦虑、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病灶大小均为脑卒中后抑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失血性贫血的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2-11~2014-05间我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失血性贫血的患儿,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不同失血病因,比较其病情轻重程度、日龄、是否为早产儿等情况。结果胎-母输血、新生儿颅内出血、胎胎输血综合征、新生儿出血症所致的出血性贫血的患儿所占比例较高,其中重度贫血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轻中度贫血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胎-母输血、新生儿出血症、胎儿-胎盘输血及前置胎盘所致的新生儿贫血中,<3 d的新生儿所占比例明显多于3~7 d的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所有发生新生儿失血性贫血的患儿中,足月儿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早产儿,以新生儿出血症为病因的患儿早产儿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足月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早期失血性贫血以胎-母输血、新生儿颅内出血、胎胎输血综合征、新生儿出血症等疾病为主要病因,重度贫血的患儿所占比例较高,要引起重视,尤其是<3d的新生儿,其发生新生儿早期失血性贫血的比率更大,同时要注意足月儿与早产儿发生早期失血性贫血的病因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15.
张灵敏 《基层医学论坛》2016,(13):1882-1883
目的 分析主观性耳鸣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符合主观性耳鸣诊断的患者687例,调查性别与发病关系、年龄与发病关系、文化背景及职业与发病关系、伴随精神症状、心理情绪变化情况.结果 女性病例580例(84.4%),具有高发病率;26岁~45岁病例353例(51.38%),中青年组发病率最高;高中以上程度350例(50.94%),高学历人群发病率显著高于低文化人群;伴随精神症状、 心理情绪变化675例(98.25%),明显高于未伴有精神症状者.结论 主观性耳鸣是一种女性、中青年、高学历者高发疾病,常伴随严重的精神症状、心理情绪变化,需要进行综合治疗,包括心理、耳科医生、理疗师等组成的医疗小组来全面完成治疗.  相似文献   

16.
精神分裂症复发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复发的相关因素。 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对我院再入院的1000例精 神分裂病人的复发与精神因素、生活事件、家庭关系、家庭经济以及用药情况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精神分裂症再入院有上升趋势。结论 精神分裂症的复发是多因素的,值得再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7.
陈家林  曾雪峰  陈丽 《西部医学》2017,29(8):1125-1128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08年3月至2016年3月住院的脑卒中患者861例,按年龄、性别、卒中类型、病灶部位、病灶范围、癫痫发生时间及类型进行分组比较,分析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62例(占72%);男女发生率分别为73 %、71 %;大于或等于60岁和小于60岁发生率分别为74 %(43/581)、68 %(19/280);缺血性卒中继发癫痫发生率为70%(39/560),出血性卒中继发癫痫发生率为7.6%(23/301);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2例癫痫发作患者中,病灶范围05cm2 20cm2者16例(258%),2cm2 5cm2者18例(290%),5cm2以上者28例(452%);病灶在5cm2以上继发癫痫与5cm2以下继发癫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720例单脑叶卒中患者中,继发癫痫30例,141例多脑叶卒中患者中,继发癫痫32例;多脑叶卒中继发癫痫发生率与单脑叶卒中继发癫痫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2例癫痫患者卒中病灶位于皮层51例(823%),皮层下 11例(177%);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癫痫40例(645 %),迟发型癫痫22例(355 %);癫痫发作类型中,单纯部分发作29例(468 %),复杂部分发作9例(145 %),全面强直 阵挛发作15例(242 %),部分发作继发全面发作9例(145 %)。结论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癫痫的常见原因,脑卒中后癫痫发生与卒中类型、患者性别、年龄无关;与病变部位、病变大小有关。且大多在急性期发作;发作类型以单纯部分发作最多见。对卒中后发生癫痫患者要高度重视,应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积极控制癫痫,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脑梗死病例的发病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病例的人群分布、季节及时点分布,将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烟酒嗜好作为与脑梗死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对各年龄组病例各因素所占比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脑梗死发病男性多于女性,平均年龄65岁,高发年龄为60~79岁;发病月分布季节性较差,每天时点分布呈一定的"季节性",第7时点发病最多;脑梗死病例中各种发病危险因素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人群,高血压所占比例最高,高血脂、烟酒嗜好在各年龄组病例中所占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梗死发病的高峰时间为每天7~19时,高血压为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脂及烟酒嗜好正在逐步成为中青年人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发病(首发和复发)的若干社会因素及家庭情况对疾病的影响。方法:对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和复发患者各200例,运用“社会相关因素调查表”及“生活事件量表”分析其发病因素。结果: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与文化程度、职业、婚姻、性格内向、药物依从性差及有心理社会因素相关,家庭成员文化程度低对疾病干预差有关。结论:精神分裂症发病与多种社会因素相关,但首发与复发的主要原因不同。家庭干预首先应提高家庭成员对疾病的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20.
支气管哮喘是儿科最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之一.近几年来,其患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小儿哮喘发病率呈更明显的上升趋势.小儿哮喘若控制不良,往往可迁延不愈,而成为终身疾患.因此,进一步了解哮喘的临床发病特点、致病相关因素等,强调哮喘危险因素的研究,以便从预防入手,防患于未然,才有可能从群体水平上对疾病进行有效地控制和预防,降低儿童哮喘的发病率,提高哮喘儿童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