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薄壳山核桃油水酶法提取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优化薄壳山核桃油水酶法提取工艺,以薄壳山核桃仁为原料,采用水酶法提取油脂,筛选出水酶法提油的适宜酶制剂。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研究料液比、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酶解pH对薄壳山核桃油提取率的影响,并对比了水酶法、压榨法和溶剂浸提法3种方法制取的薄壳山核桃油的品质。结果表明:蛋白酶为适宜的酶制剂;水酶法提取薄壳山核桃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 4、加酶量2.5%、酶解温度55 ℃、酶解时间2.0 h、酶解pH 8,在此条件下薄壳山核桃油提取率为68.44%;薄壳山核桃油中含有7种主要脂肪酸,分别是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花生酸和顺-11-二十碳烯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以上,且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油酸含量高达70%以上,亚油酸含量在15%以上。3种制油方法中,水酶法制取的薄壳山核桃油具有较高的油酸、生育酚、总酚、β-谷甾醇和角鲨烯含量,油脂品质最好。水酶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核桃油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2.
研究水代法提取沙棘籽油的工艺条件,并对沙棘籽油的品质进行检测和评价。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以沙棘籽油的出油率为目标,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炒籽温度130℃、炒籽时间20min、不浸泡、料水比1:1.5、振荡温度80℃、振荡时间4h、离心速度4000r/min。通过与索氏提取法相比较,水代法提取的沙棘籽油,其皂化值、碘价较高,酸价较低,因此水代法提取的沙棘籽油的理化性质较好。  相似文献   

3.
研究超声辅助水代法提取芍药籽油的工艺条件,并对其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研究了超声时间、液料比、超声功率和超声温度4个主要因素对芍药籽出油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超声辅助水代法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56 min,超声温度54℃,液料比8∶1,超声功率885 W。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芍药籽出油率为27.99%。利用GC-MS分析芍药籽油脂肪酸组成,共鉴定出19种脂肪酸,主要脂肪酸为亚麻酸(48.01%)、亚油酸(41.30%),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大于90%。  相似文献   

4.
采用起声波提取山核桃油技术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超声波法提取山核桃油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山核桃油提取率的主要因素是油料与溶剂量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影响其次.其最佳提取条件为时间40min、温度50℃、油料与容积量比1:10.经分析测定超声波法提取山核桃油的脂肪酸成分明显多于索氏法,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明显高于索氏法提取的油脂的脂肪酸.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油酸(C18:1)、亚油酸(C18:2)及亚麻酸(C18:3)含量约为92%,饱和脂肪酸含量约为7%.  相似文献   

5.
以奇亚籽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奇亚籽油。通过单因素设计实验研究溶剂种类、料液比、超声时间、烘烤温度、烘烤时间对奇亚籽出油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超声波辅助提取经烘烤预处理奇亚籽油脂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奇亚籽油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烘烤温度160℃,烘烤时间46 min,料液比1∶17,超声时间55 min。在最优工艺条件下,奇亚籽的出油率为(39.41±0.72)%。奇亚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其中亚麻酸(C18∶3n3)质量分数最高为62.90%,亚油酸(C18∶2n6c)质量分数为18.25%。  相似文献   

6.
采用超声波提取山核桃油技术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超声波法提取山核桃油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山核桃油提取率的主要因素是油料与溶剂量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影响其次。其最佳提取条件为时间40min、温度50℃、油料与容积量比1:10。经分析测定超声波法提取山核桃油的脂肪酸成分明显多于索氏法,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明显高于索氏法提取的油脂的脂肪酸。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油酸(C18:1)、亚油酸(C18:2)及亚麻酸(C18:3)含量约为92%,饱和脂肪酸含量约为7%。  相似文献   

7.
超声波辅助法提取山核桃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山核桃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是一种功能性油脂.试验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山核桃油,研究超声波处理参数,提取溶剂、液料比、提取时间对超声提取山核桃油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己烷是较理想的山核桃油提取溶剂;适当增加溶剂量、提取时间、超声波功率,山核桃油得率随之增加;超声波辅助提取山核桃油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波料比为7:l(mL:g),超声功率为646 W,超声时间为64 min,山核桃油得率为51.5%.超声波辅助提取是一种有效的油脂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枸杞籽为原料,经过炒制、振荡分油,离心等工艺制得了枸杞籽油。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设计确定了水代法提取枸杞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即炒籽的温度130℃、料水比1:1.5、振荡分油的时间6h、温度80℃;出油率可达17.01%。其中料水比是影响出油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以油梨果肉为原料,研究其营养成分以及用水剂法提取油梨油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了料液比、浸提温度、提取时间和离心转速对出油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水比1∶6 g/m L、提取时间3 h、提取温度25℃、离心转速4 400 r/min,在此条件下出油率可达72.86%。采用水剂法得到的油梨油为浅黄绿色、透明、具有油梨香味。水剂法提取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均符合国家食用油质量标准。对水剂法提取的油梨油进行脂肪酸分析,共检测出19种脂肪酸成分,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其中9C18∶1、11C18∶1、9C12C18∶2n-6、C16∶0、9C16∶1为油梨油的主要脂肪酸。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木瓜籽油,并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筛选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影响木瓜籽油出油率的因素主次顺序是B>C>A>D,即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超声波功率。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A2B1C3D1,即料液比1∶10 g/m L、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30 min、超声功率175 W。在此工艺条件下,木瓜籽油出油率为29.36%。  相似文献   

11.
冷榨山核桃油的理化性质及氧化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以山核桃仁为原料,通过冷榨机机械压榨,得到冷榨山核桃油,通过化学方法分析其理化指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其脂肪酸组成,用Rancimat法分析其氧化稳定性和抗氧化剂对其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冷榨山核桃油主要理化指标:酸价1.96 mg KOH/g,过氧化值2.24 mmol/kg,碘值102.84 g I2/100 g,皂化值189.73 mg KOH/g;冷榨山核桃油主要有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91.83%,其中油酸60.95%,亚油酸26.69%,α-亚麻酸3.11%;建立了lg(诱导期)与Ranciamt氧化诱导温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在抗氧化剂添加量相等的情况下,TBHQ的抗氧化效果最好,其次是迷迭香提取物和和茶多酚;使用100 mg/kg TB-HQ+200 mg/kg迷迭香提取物作为冷榨山核桃油的抗氧化剂,可使冷榨山核桃油在120℃的诱导期延长2.88倍。  相似文献   

12.
超声波法提取西瓜籽油的最佳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超声波辅助提取西瓜籽油的最佳工艺进行了研究,利用正交试验探讨了影响提取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影响西瓜籽油提取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依次为:料液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最佳提取条件为:石油醚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12(g∶mL),超声温度60℃,超声时间30 min,超声功率150 W,西瓜籽油提取率为50.8%,西瓜籽油的脂肪酸主要由棕榈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不饱和脂肪酸占93.1%,特别是亚油酸的含量高达74.8%,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杂交品系平欧杂交榛为试验材料,利用超声波辅助无水乙醇提取榛子油,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液料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为自变量,以榛子油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二次回归旋转设计优化实验条件,利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榛子油中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以无水乙醇为提取溶剂,榛子粉过20目筛,液料比17:1 mL/g,提取温度66℃,提取时间64 min,提取率可达58.99%,GC分析榛子油脂肪酸组成显示:榛子油的脂肪酸主要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占脂肪酸总量的96%以上,其中尤以油酸为主,含量高达82.59%,亚油酸含量为12.58%。超声波辅助提取榛子油是一种有效的榛子油脂提取方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响应面法优化盐藻油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盐藻油得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对超声波辅助提取盐藻油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实验中各因素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液固比;超声波辅助提取盐藻中油脂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液固比25 mL/g、提取时间35 min、提取温度69℃,该工艺的盐藻油得率为15.92%,与预测结果相符。超声波辅助提取盐藻油脂富含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分别为(13.80±0.26)%、(5.20±0.15)%、(8.55±0.16)%和(23.15±0.24)%。  相似文献   

15.
以脱脂芝麻渣为原料,对芝麻蛋白采用碱提酸沉法进行提取。试验考察了温度、加碱量、提取时间以及液固比对芝麻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芝麻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74.6 ℃,加碱量18%,提取时间291 min,液固比25∶1(mL∶g),在此条件下,芝麻蛋白质提取率为75.59%。蛋白纯度达到69%,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为14.99%。  相似文献   

16.
目的:弥补中国有关刀豆油脂提取技术,脂肪酸组成、理化性质研究不足的问题,为刀豆油脂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优化了正己烷萃取刀豆油脂的工艺参数,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分析测定了刀豆油脂的脂肪酸种类和含量。结果:刀豆油脂最佳提取参数为液料比25∶1 (mL/g)、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2 h,刀豆油脂提取率为3.12%。刀豆油脂由9种脂肪酸组成,主要有棕榈油酸、油酸和亚油酸3种,占总脂肪酸85.29%。刀豆油脂中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10.88%,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89.12%,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72.53%,二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12.76%,三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3.83%。结论:刀豆油脂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油酸含量最高,脂肪酸种类与大豆油相似,但比例不同,理化性质与常见的花生油、大豆油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7.
以灵芝子实体为原料,采取溶剂浸提、超声波法和微波法对灵芝子实体中的多糖和三萜进行提取。以提取率为指标,设计正交试验,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等因素对各种方法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多糖的最佳工艺为超声波法提取,其最优组合为料液比1∶20,提取时间30min,提取温度60℃,提取三萜的最佳工艺为微波法提取,其最优组合为料液比1∶15,提取时间20min,提取温度70℃,乙醇浓度75%。  相似文献   

18.
萝卜籽油的提取工艺及其组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文庚  赵功玲 《食品科学》2012,33(2):159-163
水预处理后用二氯甲烷作溶剂提取萝卜籽中的油脂,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液固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因变量,萝卜籽油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获得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固比21.8:1(mL/g)、提取时间1.76h、提取温度27.3℃,在此条件下萝卜籽油的提取率为35.58%,提取效率达9 5.3 8%;萝卜籽油中含有多种脂肪酸,其中芥酸、油酸、亚油酸、二十碳一烯酸、α-亚麻酸含量较高,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量超过88%,莱菔素含量达89.5mg/kg。  相似文献   

19.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以高、中、低筋小麦胚芽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分析方法,主要研究超临界CO2萃取小麦胚芽油的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3个因素对于小麦胚芽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2h的条件下萃取效果最佳,萃取率为11.05%。运用气相色谱技术分析不同筋度小麦胚芽油的脂肪酸成分组成,其中低筋小麦胚芽萃取出的小麦胚芽油中亚油酸相对含量高达58.23%。  相似文献   

20.
水剂法同时提取核桃仁油脂及蛋白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水剂法提取核桃油及蛋白质的工艺中料液比、兑水pH、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对油脂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g:mL)1∶3,兑水pH5.5,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8h。该工艺条件下油脂得率为19.52%,蛋白质得率为10.81%,并利用冷冻干燥法得到蛋白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