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高温岩体圈定的思路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温岩体地热资源开发利用首先要解决的是在目前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可以开发利用的高温岩体分布地区和赋存深度及规模。提出了高温岩体圈定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在对高温异常区的岩石类型及分布、断裂构造格架及其活动性、火山活动和岩浆侵入的类型及时代等基础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并充分利用地球物理探测技术、遥感技术、地球化学方法,配合少量深钻验证工程来进行。特别强调了在高温岩体地热资源圈定和评价中多种方法和技术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验证。  相似文献   

2.
文成  谭双 《江西能源》2021,(3):95-99
为查明香草坪岩体放射性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圈热结构,对桂北香草坪岩体钻孔样品进行放射性生热元素含量、岩石密度和岩石热导率测试.结果显示:该岩体花岗岩放射性生热率的平均值为6.00μW/m3,高于地壳平均及华南其他岩体的放射性生热率值;岩石密度的平均值在2.57 g/cm3左右,与世界范围内花岗岩密度的平均数值大致相同;岩石热贡献率主要来自Th和U的放射性衰变热,而U的的贡献率相对更高.研究区岩石热导率的平均值为3.174 W/(m·K),与目前已知的上地壳岩石热导率平均值相近.研究结果认为地幔热流值Qm显著低于地壳热流值Qc贡献,Qc/Qm>1,Qm对地表热流值的贡献率为26%~37%,香草坪岩体为"热壳冷幔"型岩石圈热结构.  相似文献   

3.
浦南深成岩体位于漳州市北部的浦南镇一带,为漳州复式岩体的一部分。前人将该深成岩体划归于漳州复式岩体第Ⅴ次的细粒花岗岩类,其形成时代为晚白垩世。通过对该深成岩体的岩石学特征、岩石化学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LAICPMS)U-Pb同位素测年的研究,结合漳州复式岩体中各期次的综合对比分析,认为浦南深成岩体应隶属于漳州复式岩体第Ⅳ次的二长花岗岩类,其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其形成于岛弧造山带构造环境中压性环境下的造山期产物,为Ⅰ型花岗岩,其岩浆来自上地幔或下地壳,并经过同化混染作用,属于幔壳混源型岩浆。  相似文献   

4.
地热异常区高温岩体圈定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温岩体地热资源具有安全、清洁环保、不受季节和昼夜限制、资源量巨大等特点,开发利用高温岩体地热资源是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高温岩体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首先要解决什么地方存在着目前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可以开发利用的高温岩体地热资源。由于高温岩体是在特殊的地质构造条件下形成的特殊地质体,所以高温岩体圈定的本质是一个地质问题。高温岩体圈定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在对高温异常区的岩石类型及分布、断裂构造格架及其活动性、火山活动和岩浆侵入的类型和时代等基础地质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并充分利用地球物理探测技术、遥感技术、地球化学方法,配合少量深钻验证工程。本文提出高温岩体地热资源圈定和评价的基本思路,并讨论了地质学方法、地球物理方法、遥感技术方法、地球化学方法等在高温岩体圈定中应用的有关问题,特别强调了多种方法和技术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验证。  相似文献   

5.
高温岩体地热资源开发是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我国高温岩体地热资源丰富,西藏的羊八井和云南的腾冲地区是我国典型高温岩体地热资源区。文章分析了腾冲和羊八井高温岩体地热资源赋存的构造背景、地质结构、高温岩体类型、热源类型和现今构造应力状态等特征;比较了腾冲和羊八井高温岩体地热资源的异同;结合高温岩体开发中面临的工程技术问题,讨论了两个地区高温岩体地热资源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提出了羊八井地区是我国目前高温岩体地热资源开发的最有利地区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6.
早谷田危岩体位于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库区金台子峡谷河段出口左岸,上距库尾攀枝花市167.8km、下距坝址46.1km,因规模巨大(1.29×10~8 m~3)、成因机制复杂、大规模失稳影响严重而倍受关注。对此,简述了危岩体区基本地质条件,归纳了危岩体区岸坡结构特征与危岩体发育特征,深入分析危岩体成因机制,得出了特定岸坡结构、构造切割与临空条件是危岩体形成的重要基础,历史地震活动诱发、下游侧缘滑坡拉拽或牵动促使了危岩体现状的形成,水库蓄水运行将极大地改变危岩体现状环境、库水的浮托与软化作用将恶化危岩体稳定条件并促进其变形发展机理,为危岩体失稳模式分析、稳定性评价、对策研究等提供了依据,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高温岩体地热资源是巨大的、未开垦的、安全的,可供人类用上几千年的绿色能源。长白山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地热量源,其中高温岩体地热资源并未被开发。文中简要地探讨了在长白山地区进行高温岩体地热开发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论述丹池成矿带内花岗质岩浆活动特点基础上,运用矿床学、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等研究方法分析成矿带内矿田、矿床、矿体及围岩特征。探讨成矿带内(大厂、芒场、北香和五圩矿田)花岗质岩体地球化学特征;该研究表明岩体具有高硅、富碱,铝饱和指数(A/CNK)为1.1~3.4,属过铝质花岗岩,碱度率AR为1.50~3.55,属钙碱性系列,ω(K_2O)ω(Na_2O),表明岩浆活动时期区内地壳演化已进入了一个比较成熟的大陆壳发展阶段;在原始地幔标准化微量元素蛛网图上,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富集,Ba、Nd、Sr等元素明显亏损;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表现为明显右倾型。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及比值特征显示花岗岩体源自成熟度较高的陆壳物质。  相似文献   

9.
裂隙岩体渗透性参数的进化反演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裂隙岩体渗透参数反演的进化方法,详细介绍了参数反演的步骤,应用该方法对某水电站工程左岸高边坡地区岩体渗透性参数作了反演,计算结果精度较好,与实际地质资料分析结论基本一致,表明进化反演方法应用在实际工程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交叉双裂隙岩体在剪切过程中的力学响应机制,利用颗粒流程序PFC2D模拟了含交叉双裂隙试样直剪试验,分析了次裂隙倾角和法向应力对交叉双裂隙试样剪切应力、破坏模式、微裂纹发育及演化、能量转化和接触法向方位角演化规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法向应力为1、5、15 MPa时,试样破坏受主次2条裂隙的共同控制,大部分交叉双裂隙试样剪切峰值强度高于单一裂隙试样;法向应力为30 MPa时,试样破坏主要受主裂隙影响,表现为各试样强度相近,由于微裂纹扩展速度不均致使剪应力曲线在峰后呈"台阶"状;剪切过程中,裂隙试样所做边界功和黏结能与峰值强度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裂隙周围颗粒接触矢量方向向剪切方向发生显著偏转。研究成果有助于理解双裂隙岩体在剪切过程中的力学响应机制,是对双隙岩体力学行为研究的补充。  相似文献   

11.
鹿井铀矿床位于南岭成矿带万洋—诸广山复式岩体由南北向转为东西向的内凹转折处,花岗岩内带型和外带型铀矿体兼备,是鹿井矿田内最具代表意义和研究价值的矿床。本文在对前人资料进行广泛搜集整理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野外地质综合调查和采样、室内薄片鉴定、主量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得出此次样品岩性主要为中粗粒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在主量元素方面,该岩体富硅(ω(Si O2)均值为76.51%);富铝(A/CNK值平均为1.25)和高的ω(K2O)/ω(Na2O)平值均为1.99。表明鹿井矿床印支期花岗岩属于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  相似文献   

12.
河谷区边坡裂隙岩体的渗透性分布规律,对于边坡渗流分析的参数选取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通过分析单一裂隙的渗流规律及河谷地区边坡应力分布特征,研究了在复杂应力条件下及存在边坡卸荷作用时河谷边坡裂隙岩体渗透性随岩体埋深的分布规律,并结合白鹤滩水电站坝址区玄武岩岸坡岩体钻孔压水试验资料,采用表征裂隙岩体渗透性的单位吸水量ω为参数,通过统计分析验证了理论推导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卜寺沟水电站库坝址区有29处坠落式危岩体,为此选择左坝肩边坡ZBJ-07典型坠落式危岩体为研究对象,针对该危岩体工程地质条件,从定性角度采用赤平投影图解法初步判断可能的失稳破坏区域,再从定量角度采用悬臂梁理论找到该危岩体破坏的最危险点,进而评价出自然状态、暴雨及地震状态下的ZBJ-07危岩体均处于不稳定状态。采用与ZBJ-07坠落式危岩体相同的方法评价了另28处坠落式危岩体。结果表明,卜寺沟水电站库坝址区坠落式危岩体有8处基本稳定,可不处理;21处不稳定或欠稳定,应予以清除。  相似文献   

14.
针对六盘水地区以石炭系软质岩为持力层,计算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以下简称"特征值"),勘察设计单位是根据计算结果选定设计值,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岩石的室内单轴试验结合并对地基进行的原位载荷测试得出数据,对岩体地基"特征值"进行了确定;总结六盘水地区石炭系泥岩单轴抗压强度,进行抗压强度的折减系数与特征值三者在使用范围上的对应范围和联系,进行地基承载力的确定研究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东庄水利工程枢纽区砂页岩岩体卸荷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体卸荷裂隙是影响边坡岩体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对陕西省东庄水利工程枢纽区的砂页岩地层岩体卸荷的特征、卸荷深度及卸荷带形成机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以缅甸高地震区某电站为例,针对坝基岩体存在不整合面(带)、缓倾角及中倾角、陡倾角裂隙 问题,采用被动抗力法分析计算了该地区重力坝方案深层抗滑稳定性,并分析了各种荷载工况下的安全 裕度,提出了裕度不足的基础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该文中的石炭系软质岩:泥岩,从它的工程定义上去定义,主要指"抗压强度"值30 MPa的泥岩,含有大量膨胀性粘土矿物的岩体,其主要特征为塑性变形较大、压缩性高,对软质岩再细分可划分为:较软岩、软岩、极软岩,常见的有泥岩,页岩等。  相似文献   

18.
"三西"地区(山西、陕西北部、内蒙西部)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近几年来,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延长煤炭产业链,该地区对发展煤基液体燃料兴趣浓厚,然而我国以煤制油为代表的煤基液体燃料产业目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水资源是影响富煤地区发展煤基液体燃料的根本因素。本文分析预测了未来"三西"地区的水资源可供量大小,进而探讨了该地区的煤基液体燃料的发展空间。研究数据表明,长远看由于水资源的约束,该地区尽管煤炭资源丰富,也不宜发展高耗水的煤基液体燃料产业。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区深部高温岩体地球物理场与地球化学场异常地质响应行为与轨迹的阐述,对研究区壳、幔密度结构、磁性结构、电性结构、地震波速结构进行高精度的刻画,昭示:研究区地球物理场与地球化学场异常地质响应强度自西往东、由北向南梯度增强趋势十分明显.表明台湾海峡沉降带干热岩地热潜能最大,次之是闽台梯级过渡带,再次是闽西南拗陷区,垫...  相似文献   

20.
针对西南某一级水电站枢纽区两岸谷坡高陡、开挖过程中的岩体爆破松弛现象显著的问题,为查明该水电站坝区建基面岩体的爆破程度及松弛圈特征,基于现场声波检测、现场地质环境调查及室内数据整理统计,结合声波孔波速值和声波衰减率,评价了左右岸和河床坝基岩体在开挖过程中的卸荷松弛程度及松弛圈深度等特征,并分析了引起左右岸坝基岩体松弛差异的原因,为评价坝基岩体质量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