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研究不同养护龄期、不同养护过程以及典型不利养护条件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利用人工环境模拟室,设计不同养护过程,重点模拟夏季高温施工、冬季低温施工、低湿度自然养护等不利养护条件,尽可能真实反映工程现场实际养护情况而得到各种试验试样,对其进行室内抗压强度试验,得到各种养护条件下混凝土抗压强度值。结果表明:混凝土抗压强度整体上随养护龄期增大而增大,但高温养护条件下,强度与龄期的关系基本符合双曲线规律,标准养护条件下,抗压强度与龄期关系更接近幂函数关系;模拟不利养护条件反映出施工季节不同,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比较大;而且实际工程中若不采取养护措施,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均无法得到保证,强度损失最严重。因此,科学合理的养护措施对工程中混凝土强度的保证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沙漠地区不同养护方式下混凝土强度发展规律和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抗裂性能,采用C35和C50混凝土在施工现场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圆环法试验探究混凝土强度增长与抗裂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两种强度等级混凝土不同养护方式下强度增长与裂缝观测对比分析,不同养护方式对混凝土早期强度增长影响存在差异,保温保湿养护下混凝土早期强度增长最快.(2)在控制外界影响因素和混凝土外部养护条件的同时,高强度等级混凝土裂缝开裂时间和裂缝宽度均早于或大于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越容易开裂.合理的养护方式对抑制和延缓混凝土裂缝的开展有重要影响,其中保温保湿养护下混凝土裂缝开裂较晚且发展缓慢.(3)裂缝的发展与混凝土早期强度增长密切相关,通过不同养护方式下混凝土强度增长与裂缝发展曲线分析,抗裂圆环裂缝的产生集中于混凝土强度增长最快的阶段,因此要重视实际工程中混凝土早期强度增长过程中的裂缝防控.  相似文献   

3.
结合客运专线负温环境下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养护的方式,研究早期先标养后自养和先自养后标养的养护方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负温条件下,混凝土在标准条件下需要养护14 d可以达到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养护条件,可以适当增减混凝土的养护时间来确保混凝土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水流作用对多孔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程度,方便多孔混凝土更好的应用于工程,利用粗骨料制成多孔透水混凝土标准尺寸试件,在混凝土标准养护箱养护完成后,每天对试件进行洒水和试件浸泡处理模拟实际应用中的水流作用,形成对照组,每隔7天对试件的抗压强度进行测定,并观察试件的破坏情况,得到相应的强度折线图。结果表明:水流会影响多孔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试验得到的抗压强度折线图与线性图表明水流作用会导致抗压强度有所增加;多孔透水混凝土由于骨料较粗可能会出现外部粗骨料脱落和较大裂缝两种导致承载能力丧失的破坏方式。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养护条件对掺粉煤灰混凝土力学特性影响,基于室内土力学基本试验,分别研究粉煤灰掺量为30%条件下,养护温度、养护湿度、养护时间对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养护温度由室温20℃升高至100℃,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初始阶段显著增加,养护温度80℃后,强度趋于稳定;随着养护湿度增加,粉煤灰混凝土水化速率加快,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逐渐提高,最大可提高22.45%、23.18%;80℃高温养护条件下,随着养护时间增加,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呈现指数函数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不同地温环境对喷射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本研究在实验室模拟相应温度条件,开展不同养护温度下喷射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及混凝土与岩石粘结强度的研究.结果表明,在25~40℃养护条件下,随养护温度的提高,喷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混凝土与岩石的粘结强度呈增大趋势,但在60℃养护条件下抗压强度和粘结强度均降低并随龄期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25~60℃养护条件下的混凝土抗渗等级都为最高等级,氯离子渗透性皆处于低级;随温度升高,其抗渗性、抗氯离子渗透性、抗碳化能力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7.
沈阳  王功勋  裴启文  祝明桥  屈锋 《硅酸盐通报》2018,37(12):3795-3801
将废陶瓷破碎为再生粗、细骨料和粉料制备C30废陶瓷再生骨料混凝土,研究废陶瓷再生骨料、废陶瓷粉及养护条件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并探讨废陶瓷再生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与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废陶瓷粗骨料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以废陶瓷粉为掺合料,掺量为10%时可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随掺量增加,混凝土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下降.与标准养护条件相比,模拟施工现场养护会降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在养护早期,混凝土抗压强度损失率较低,至养护后期,抗压强度损失率增大.C30废陶瓷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与抗压强度之间呈线性相关,根据实验数据拟合得到的弹性模量与抗压强度计算关系式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研究不同水胶比、不同粉煤灰掺量及不同温度条件的养护过程对水工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制作不同水胶比、不同粉煤灰掺量的标准混凝土试件,利用人工环境模拟室模拟不同温度条件对其养护,对各试件进行室内抗压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掺加粉煤灰会影响混凝土28d抗压强度,影响程度将随掺量变化而变化;其次,水胶比对抗压强度也有较大影响,二者关系符合Abrams’水胶比准则;另外,温度对混凝土抗压强度有着不可忽视作用,即使温度变化幅度相同,但作用龄期时间节点不同,强度仍有差异。同时综合对比发现,各因素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强弱不同。因此,实际应用中应首先对主要影响参数合理设计,其他影响条件则根据混凝土的功能要求而设计。  相似文献   

9.
针对多年冻土季节活动层区铁路、公路线路中桥梁的墩台基础混凝土灌注桩,研究了水胶比、引气剂及养护温度3种因素交互作用下对混凝土抗压强度、抗冻性能的影响,得出了3种因素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及抗冻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胶比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最明显,养护温度次之,引气剂对抗压强度的影响最小;养护温度对混凝土的抗冻性影响最明显,水胶比次之,引气剂对抗冻性能的影响最小.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养护方式合理的条件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抗冻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进行冻土中混凝土的施工时,合理设计水胶比,提高混凝土养护质量并且掺加适量引气剂,可以提高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能,最后建立了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冻性能的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并验证了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研究了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受压破坏过程,并通过单因素对比试验研究了水胶比、石英粉、粉煤灰、纤维掺量和养护条件对活性粉末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不同影响,并对低水胶下获得超高强度的原理进行深入分析;配制出了7d龄期常温养护条件下达105MPa和高温蒸汽养护条件下达193MPa的活性粉末混凝土.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主要研究负温(-3℃)养护条件、水灰比、龄期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通过测定持续负温养护条件和标准养护条件下三种水灰比(O.24、0.31、0.38)混凝土试块在不同龄期下的抗压强度值,分析混凝土强度增长机理和抗压强度影响因素,得出负温养护条件对三种水灰比混凝土抗压强度增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前7d内影响最明显,随着龄期的增加影响逐渐减弱,而且对水灰比为0.24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造成了不可恢复的损伤;低水灰比由于水含量的不足导致其后期混凝土抗压强度较低,高水灰比会由于混凝土内部结冰量较大,体积发生膨胀形成微裂缝,导致其后期抗压强度不高,故存在着与养护温度对应的最优水灰比.  相似文献   

12.
钟翔  李北星 《硅酸盐通报》2019,38(10):3080-308
大体积混凝土由于胶凝材料水化放热,其内部温升对混凝土强度发展规律有很大影响.采用温度匹配养护和标准养护两种不同的养护方式,研究了单掺40%粉煤灰、单掺50%矿粉以及复掺30%粉煤灰和20%矿粉三种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混凝土与纯水泥、单掺20%粉煤灰两种普通混凝土在不同温度养护条件下的抗压强度差异,并对胶凝材料水化早期的浆体进行了扫描电镜和化学结合水测试.结果 表明:与纯水泥混凝土相比,温度匹配养护对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的促进作用要显著得多,且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混凝土温度匹配养护方式下的各龄期强度均比标准养护方式下的要高,然而纯水泥混凝土温度匹配养护条件下的后期强度却要低于标准养护条件下的后期强度.温度匹配养护方式下较高的早期水化温度显著加速了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水化反应进程,从而使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早期强度提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养护温度下混凝土的强度及抗氯离子渗透性.通过测定出标准养护、3℃养护、-3℃养护以及变温(5→-3℃)条件下养护混凝土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分析了低、负温养护下混凝土强度增长规律并与标准养护下混凝土强度进行比对得出:养护温度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因素,前期养护温度越低,28 d的抗压强度越低;低、负温下养护时,混凝土的强度早期增长比标养下慢,后期增长比标养下快;变温养护下,3d前强度增长较快,3d后其强度的增长与-3℃养护的混凝土差不多.同时采用直流电量法对这四种养护情况下56 d时混凝土进行了抗氯离子渗透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养护温度越低,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越差.  相似文献   

14.
通过测试不同的养护温度5℃、20℃、35℃、50℃下C30混凝土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研究养护温度对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得到不同养护温度下的混凝土强度增长曲线,分析了不同养护温度对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影响规律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针对干硬性混凝土的成型压力、养护温度、养护条件等因素对其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成型压力的增加,干硬性混凝土强度先升高后降低,成型压力为0.010 MPa时,干硬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最高;温度越高,干硬性混凝土的早期强度越高,但对后期强度发展不利,而20℃养护温度能使干硬性混凝土获得较高的后期强度;相比水中养护和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养护,标准养护对干硬性混凝土更适宜。  相似文献   

16.
不同类型的混凝土对养护环境的敏感性也不同,为研究不同养护条件对粉煤灰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标准C30混凝土配合比为基准,通过使用粉煤灰替换10%的水泥量配比得到粉煤灰混凝土试件,对高温、低温、标准以及水中4种养护条件下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折强度以及渗透性展开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当用粉煤灰替换水泥时,粉煤灰混凝土的早期强度相对较低,但随着养护时间的增长,粉煤灰对固有水泥的激发作用将逐渐显现,使得粉煤灰混凝土的后期强度会逐渐赶上普通混凝土。(2)高温养护条件时,粉煤灰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增长最快,而后期强度却相对较低;低温养护条件下粉煤灰混凝土的强度要比同期时其他养护条件小得多;水中养护条件下粉煤灰混凝土的强度最高。(3)粉煤灰混凝土后期的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在水中养护条件下均最高,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次之,低温养护条件下最小,只达到标准养护条件的58%和66%。  相似文献   

17.
电伴热预养护是一种保证预拌混凝土冬期施工养护温度和强度增长的简单高效的方法。本文采用7 d恒负温(-5 ℃、-10 ℃、-15 ℃)一次冻结转标准养护的试验,研究电伴热预养护不同温度和时间对一种高坍落度C30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依据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的定义,确定基于电伴热预养护条件下的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值及其合理的预养护时间。结果表明:与标准养护相比,经电伴热高温预养护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均得到了提高,但电伴热预养护温度宜控制在30 ℃,较高的预养护温度下强度发展速率和R-7+28(负温养护7 d再转标养28 d的抗压强度)值反而降低;当预养护温度为30 ℃,硬化温度不低于-15 ℃时,合理的预养护时间在36~48 h之间;恒负温(-5 ℃、-10 ℃、-15 ℃)硬化条件下,采用电伴热预养护的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的范围是6.6~17.8 MPa,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22.0%~59.3%。研究旨在比较电伴热预养护制度对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而指导相关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强风、干寒、大温差地区混凝土箱梁早期抗裂性能,对施工现场可行的养护方式进行了抗裂性能及强度对比,最终在现场选择蒸汽养护进行混凝土箱梁养护.为进一步明确在蒸汽养护下混凝土箱梁的早期抗裂性,对箱梁水化热温度场和早期混凝土收缩应变进行了测试,最终明确在大温差、强风、干寒地区不稳定的蒸汽养护下条件下混凝土箱梁在早期水化热及收缩作用下不产生裂缝,同时给出了混凝土水化热的分布规律以及收缩应力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戈壁环境下养护方式对混凝土桥墩强度发展的影响规律,首先对试验原材料进行了测试,然后对四种不同养护方式及不同养护天数下混凝土桥墩在不同龄期时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对测试得到的混凝土在不同龄期的强度进行了曲线拟合,并对拟合的计算公式进行了误差性和实用性验证.结果表明:①相同养护天数下,标准养护强度最高,新材料养护、土工布养护、自然养护次之;②在相同养护方式下,14 d为最合理的养护天数;③在相同养护天数下,按照新材料养护、土工布养护、自然养护的顺序拉压比逐渐增大,拉压比越大,抗裂性越好;④通过误差分析及公式实用性验证,拟合公式满足要求,可进行强度计算.  相似文献   

20.
根据实际工程中混凝土的养护条件不同,选取标准养护、水中养护及洒水养护三种养护状态,来研究锂渣混凝土强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灰比、锂渣掺量、龄期相同的情况下,标准养护状态下的混凝土强度最高,水中养护状态下的强度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