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红肉猕猴桃是中国特色猕猴桃资源,具有较高市场价值。从红肉猕猴桃资源特点、现有品种特性及分布等方面,阐述了我国红肉猕猴桃品种选育研究现状,并结合目前红肉猕猴桃产业的发展情况,对今后红肉猕猴桃品种选育的工作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红肉猕猴桃果肉颜色独特、品质佳、效益显著,但因其树势较弱,抗性较差,对种植技术要求较高。本文分析了当前红肉猕猴桃整形修剪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了不同树形结构的特点,阐述了常用树形的整形修剪技术,以期为红肉猕猴桃的整形修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红肉猕猴桃果实着色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肉色泽是果实重要的品质特征,红肉猕猴桃因具有特殊的经济性状和商品价值受到育种者和消费者的青睐。综述了红肉猕猴桃生产现状及种质资源类型,对其红色成分物质花青素种类、积累特征及加工特性以及利用野生种质资源进行红肉猕猴桃新品种培育情况进行了阐述;总结了红肉猕猴桃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结构基因和调节基因分子作用机制,以及环境、遗传因素和栽培管理条件对着色影响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国内外红肉猕猴桃着色机制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红肉猕猴桃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的研究方向,并进一步提出今后研究和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地处四川盆地北缘的四川省苍溪县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优势,大力发展红肉猕猴桃,产品特色优势明显.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目前苍溪县猕猴桃产业发展还面临规模小、商品率低、品种单一、品种储备和保护乏力等问题,需要未雨绸。缪,科学分析,根据“海拔+坡向”合理布局,采取“固守高端.远近结合”的市场营销策略,坚持走“红肉+软枣”的发展方向,依托科技,实施源头创新战略,促进苍溪县猕猴桃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果实性状及AFLP 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进行收集和调查,并对其进行果实性状变异分析和AFLP 遗传多 样性及遗传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红肉猕猴桃野生资源主要分布于湖南省、湖北省、河南省、江西省、 四川省和陕西省等地,共采集到52 份野生资源和2 份品种资源(包括软枣猕猴桃红肉类型、中华猕猴桃 红肉类型和美味猕猴桃红肉类型)。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在果实性状和DNA 分子水平上都存在丰富的变 异和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4 对AFLP 引物共扩增出259 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90.56%, Nei’s 基因多样性和Shannon’s 信息指数分别为0.318 和0.477;资源间遗传相似性系数介于0.568 ~ 0.883 之间,平均为0.714。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将54 份资源划分为4 个组,软枣猕猴桃红肉类型单独聚为 一类;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红肉类型亲缘关系较近且有按地理来源优先聚类的趋势。果实性状数据 和AFLP 数据之间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二者可结合用于红肉猕猴桃资源评价和保护利用工作中。  相似文献   

6.
猕猴桃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猕猴桃种植业也是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产业之一。远安县具有丰富的野生猕猴桃资源和适宜的栽培气候条件,通过对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提出几点对策,以期为猕猴桃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面积、产量、产值、销售等方面简述了西峡县猕猴桃产业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从自然条件、技术、人文环境等方面阐明了西峡县猕猴桃产业发展前景;针对猕猴桃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考虑其发展优势,对西峡县猕猴桃产业发展提出了设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山东淄博市猕猴桃产业已初步实现规模化生产,为山东省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已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着重介绍淄博市猕猴桃产业现状,指出目前存在品种单一、栽培技术落后、销售网络不健全、贮藏保鲜与加工技术滞后等诸多影响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具体问题,就全市猕猴桃产业进一步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鉴评红肉猕猴桃品种红阳杂交F_1代3个新品系SF-F0809、SF-F0807、SF-F0810花、叶、果特性。结果表明,新品系SF-F0809果皮更粗糙,平均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干物质含量、红肉的红色品级均高于红阳,总酸含量低于红阳,有望选为优良红肉猕猴桃新品种;SF-F0807果皮更粗糙,抗病虫害和耐碰撞,总糖含量和干物质含量高于红阳,总酸含量低于红阳,贮藏期斑点果率和腐烂果率低于红阳,可作为选育红肉猕猴桃品种亲本;SF-F0810单果重和干物质含量高于红阳,腐烂果率低于红阳,可作为选育大果型红肉猕猴桃品种亲本。  相似文献   

10.
正秦岭北麓是陕西猕猴桃产业发展核心区,也是全国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经过20多年发展,果农已基本掌握了猕猴桃种植技术,获得了理想的经济效益,但由于科技意识淡薄、基础投入不足等原因,猕猴桃树体早衰、黄化、整形不当、受精不良等诸多技术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产业提升。众所周知,充分授粉是猕猴桃高产优质的关键技术,但在生产中,由于果农认识有偏差、技术不过关等因素,猕猴桃充分授粉技术落实很不到位。下面,我们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猕猴桃主要有绿肉和黄肉2种,市场上出售的品种多为美味猕猴桃育出的绿肉类型,其次也能见到从中华猕猴桃中育出的黄肉类型。而红肉(红心)品种则是多年来各国育种专家的目标,但至今没有一个红肉的商业新品种面市(新西兰皇家科学院目前育出的红肉猕猴桃只有葡萄大小),而我国科技专家通过20年的艰辛努力,首先育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果红肉猕猴桃“红阳”新品种。1995年在北京中国农博会获金奖。1997年通过了四川省农作品种审定并正式命名。并获1997年度科技进步奖。列入国家保护资源。2000年在中国西部新产品新技术交易会上获金奖,2001年获农…  相似文献   

12.
猕猴桃充分授粉技术是猕猴桃优质高产的关键技术,也是产业发展亟待突破的技术瓶颈。秦岭北麓是全国最大猕猴桃生产区域,面对生产与推广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阐述了对应的解决措施,以加强充分授粉技术的示范推广,这对于提高果实商品性,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探明野生红肉猕猴桃新种质‘JXFX-CK-04137’和红肉猕猴桃品种‘红阳’的性状差异,【方法】通过生物学特性调查和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观察,对‘JXFX-CK-04137’和‘红阳’的形态水平和细胞水平的遗传差异进行了检测。【结果】结果表明,‘JXFX-CK-04137’和‘红阳’的花、叶、果等生物学特性均存在显著差异,‘JXFX-CK-04137’的染色体为2n=4x=116,是四倍体;‘红阳’的染色体为2n=2x=58,是二倍体。【结论】研究揭示了‘FXJX-CK-04137’是一个新的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为红肉猕猴桃育种提供了新的优良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4.
周至县猕猴桃产业经过40余年的持续和大力发展,已经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掌握现状,查找问题,提质增效,寻求更大发展,日益成为猕猴桃产业面临的关键课题。立足周至县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长期深入猕猴桃生产一线,经过大量的走访调研,收集整理猕猴桃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对策和建议,为周至县猕猴桃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广西猕猴桃生产存在问题及其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桂西北低纬度高海拔山区野生猕猴桃资源丰富,但人工栽培历史较短,产业发展基础较薄弱。本文分析广西目前猕猴桃栽培技术上存在的问题,简述了桂西、桂北山区的猕猴桃分布及栽培现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猕猴桃优质高效栽培管理技术。该技术的推广将能进一步提高广西桂西、桂北山区猕猴桃产业的发展水平,改善桂西北山区生态环境和促使桂西、桂北贫困山区农民快速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6.
猕猴桃营养丰富,是一种人们喜爱的水果。陕西猕猴桃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产业发展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布局不合理、企业发展规模不稳定、品种落后、机械化占有率低、园区树型老化、低产园较多等。本文分析了猕猴桃产业发展中的若干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今后产业的提升增效、可持续性发展提供良好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桂林市猕猴桃栽培的现状,发展优势及存在的问题。从品种、技术、市场及品牌等方面,探索桂林市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从我国猕猴桃主栽品种入手,分析了国内外近年来各种贮藏保鲜技术并总结了其特点,剖析了我国目前猕猴桃贮藏保鲜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可能会出现的猕猴桃贮藏保鲜技术发展趋势,同时在促进中国猕猴桃产业的发展方面提出了倡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9.
红肉猕猴桃新品种红华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肉猕猴桃新品种红华是用中华猕猴桃变种红肉猕猴桃为母本、用美味猕猴桃为父本杂交育成。果实长椭圆形,平均单果重97.12 g,最大单果重137.00 g,果皮黄褐色,有茸毛,果肉沿中轴呈放射状鲜红色,果肉横切面颜色十分美观,甜酸适度,风味好,品质优良,中熟,丰产。2004年10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红华。  相似文献   

20.
眉县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猕猴桃生产示范基地县之一,全县猕猴桃栽培面积已达1.8万hm^2,猕猴桃的兴衰成败关系全县农民的增收致富,随着产业的不断壮大,提高猕猴桃品质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近几年来,由于猕猴桃采收不当,造成部分果实风味下降,贮藏性降低,直接威胁着产业的健康发展。现将采收过程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并提出相应的标准化采收技术,供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