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制体位垫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0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实施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20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改良截石位;观察组采用自制体位垫,给予人字形分腿位。观察患者和医生的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及摆放体位用时。结果观察组患者、医生对体位舒适度的满意度高,术后并发症少,摆放体位用时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制体位垫的使用操作简单,患者舒适,可有效预防并发症,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两种截石位的摆放在妇科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手术室行妇科腔镜手术的病人21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5例。两种截石位摆放的时机均在麻醉诱导前进行,对照组(改良截石位摆放法)将托腿架支撑于小腿肌肉丰厚处,使小腿呈水平位或稍高位,遵循病人的足尖、膝关节、对侧的肩关节在同一条直线上。观察组(马镫型截石位腿架摆放法)根据滑竿上的刻度调节脚蹬在滑竿上的位置,两侧脚蹬在滑竿上的位置一致,腘窝处的夹角不超过170°,再根据支撑杆上的刻度调节脚蹬的高度及外展,比较两种截石位摆放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舒适度优于对照组,摆放截石位耗时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手术医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镫型截石位腿架摆放法能满足妇科腔镜手术对病人手术体位的摆放要求,提高病人的舒适度,缩短截石位耗时,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术后的并发症,提高医生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改良头低足高截石位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并发症发生率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我院妇科收治的腹腔镜手术病人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截石位手术;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腹腔镜手术病人10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改良中凹截石位手术,在患者麻醉前进行节时节力原则上的体位摆放,术中降低气腹压,在手术结束时采取单腿慢放式截石位归位法,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麻木、下肢肿胀、下肢疼痛、肩部疼痛、眼睑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手术病人采取改良截石位以及放置和归位方法有助于优化手术相关指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病人舒适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自制截石位架在婴幼儿腹腔镜巨结肠根治术体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自制截石位架由海绵及皮革包裹可塑性螺纹钢管制作而成,用于摆放婴幼儿截石体位。选取上海市某儿童医院2017年1月—12月30例行腹腔镜巨结肠根治术患儿为实验组,术中采用自制截石位架摆放截石位; 选取2016年1月—12月30例行腹腔镜巨结肠根治术患儿为对照组,术中采用传统方法摆放截石位。分别记录两组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重)、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体位护理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对手术相关医护人员进行手术体位 摆放满意度调查。结果 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体位摆放时间、体位护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医护人员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婴幼儿腹腔镜巨结肠根治手术中应用自制截石位架摆放体位,可减少手术体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医护人员满意度和手术室护士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刘冬  杜文婷 《全科护理》2014,(23):2142-2143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截石位摆放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120例妇科采用截石位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病人均实施常规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采用改良截石位,对照组采用传统截石位,比较两组病人手术体位舒适度、医生满意度及病人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结果]观察组病人舒适度、医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改良截石位体位摆放可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及医生的满意度,有利于病人早日下床活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分腿式平卧位与传统截石位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300例全身麻醉下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观察组采用分腿式平卧位安置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截石位安置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入手术室至手术开始所需的时间、医生对体位的满意度评分、体位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术后24 h双下肢舒适度反馈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准备时间少于对照组,体位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医生对体位的满意度、患者术后24 h双下肢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中采用分腿式平卧位安置方法较传统截石位安置方法,更加省时省力、安全、舒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式截石位在妇科腔镜手术体位摆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截石位妇科腔镜手术患者100例,按入院日期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式截石位进行手术,即先将托腿架调整为远高近低,将小腿腓肠肌中上段置于托腿架上,并使踝部高于膝部;对照组采用传统式截石位进行手术,将托腿架关节端置于胭窝处,托腿架支托大腿,双腿自然弯曲下垂。结果两组患者均为舒适状态,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充盈明显、感觉异常、运动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截石位在妇科腔镜手术中能够提高患者手术体位的舒适度,预防和减轻并发症,提高腔镜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改良体位护理方法在腹腔镜直肠低位前切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行腹腔镜直肠低位前切除术的手术患者2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各105例。传统组采用截石位支腿架及肩档进行常规体位摆放,改良组采用自制下肢体位垫及头颈肩约束带进行改良体位摆放。比较2组体位摆放时间、患者下肢麻木情况、肩部疼痛评分及医生对手术体位摆放的满意度。 结果 改良组体位摆放时间短于传统组(t=-5.020,P=0.007),患者下肢麻木、肩部疼痛评分均低于传统组(t=-6.732,P=0.002;t=-4.232,P=0.003),医生对手术体位的满意度评分高于传统组(t=3.623,P=0.001)。 结论 在腹腔镜直肠低位前切除术体位护理时,采用改良体位摆放法能明显缩短体位摆放时间,增加患者舒适度,减少体位相关并发症,提高医生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侧卧位与截石位配合肛肠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肛肠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截石位摆放,观察组采用侧卧位摆放。观察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生命体征、术后并发症和手术室护理后的术后24h体位舒适度,以及体位术中操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生命体征如心率、动脉压、呼吸频次、血氧饱和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室护理后的术后24h体位舒适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位术中操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肛肠手术患者采用侧卧位比截石位配合手术的临床效果更好,可减少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患者选择全身麻醉前后不同时机进行截石位摆放所产生的护理效果。方法将80例接受全身麻醉下截石位手术患者按单双日分为改进组和传统组,各40例。改进组采用麻醉前摆放体位。传统组采用麻醉后摆放体位。记录两组术后48h舒适度(肩、颈、腰背部、腿部),操作所需护士人力及时间,手术医生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摆放体位所需时间及参与人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48h两组舒适度及满意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麻醉前摆放截石位不仅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有效预防并发症,而且也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及医生的满意度,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截石位在阴式子宫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30例阴式子宫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5例)和对照组(115例),观察组采取改良截石位,对照组采取传统截石位,观察两组手术体位在阴式子宫切除手术过程中医生满意度、与体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舒适度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医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与患者体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截石位适用于阴式子宫切除手术,不仅为医生提供了良好的手术环境,还有效预防了术后因体位引起的并发症,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改良中凹水平截石位对妇科腔镜手术效果及围术期血压、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东台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人字形分腿体位进行手术,研究组患者采用改良中凹水平截石位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围术期血压、体位舒适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体位架移位、脱落及术中体位调整、重置次数以及举宫器安装耗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体位摆放耗时明显长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体位摆放后各时间节点血压均较体位摆放前明显变化(P<0.05),但研究组体位改变前后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术式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体位舒适性量表中环境、心理、生理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术后下肢水肿、疼痛以及肩部疼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相比于人字形分腿体位,改良中凹水平截石位用于妇科腔镜手术虽摆放时间较长,但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患者体位舒适度,降低术后体位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提高手术安全性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高低截石位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术野暴露的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高低截石位)40例和对照组(常规截石位)4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中体位调整例数和手术医生对术野暴露满意度来比较手术视野暴露效果,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体位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手术体位调整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医生对术野暴露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动力学变化、体位并发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低截石位能提高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术野暴露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头低足高截石位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并发症发生率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妇科收治的腹腔镜手术病人8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头低足高截石位手术;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腹腔镜手术病人87例作为观察组,采用改良头低足高截石位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舒适度。[结果]观察组子宫次全切手术、子宫肌瘤挖除术、宫颈癌根治术、子宫全切手术、输卵管再通术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麻木、下肢肿胀、下肢疼痛、肩部疼痛、眼睑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取改良头低足高截石位有助于优化手术相关指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病人舒适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截石位与人字形分腿位对妇科腔镜手术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5月在我院实施妇科腔镜手术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人字形分腿位,观察组采用改良中凹截石位,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体位安置的易操作性、安全性、舒适度,术后体位并发症等差异性。结果观察组体位安置耗时(226.00±70.58)s,对照组(175.27±21.33)s。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血压值与对照组相比在摆放体位后1min、及术后平卧位5min更为平稳(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改良截石位与人字形分腿位相比,虽操作难度较大且耗时长,但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未发生体位并发症,更有利于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王舰  查园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2):2110-2111
腹腔镜手术作为微创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病人痛苦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现已逐渐取代一些传统剖腹术,愈来愈多的患者更愿意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腹腔镜最常用的体位有:平卧位,平卧头低位,头高臀低截石位、头低臀高截石位等,其中,发生并发症最多的是头低臀高截石位.传统头低臀高截石位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易造成臂丛神经、坐骨神经、股神经、腓总神经损伤、静脉血栓形成、术后肩背酸痛等并发症.本研究通过观察传统头低臀高截石体位摆放与改良头低臀高截石体位摆放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舒适度、手术医生满意度以及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例数,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梁敏  杨燕珍  莫奇凤 《妇幼护理》2022,2(5):975-977
目的 分析舒适手术体位对宫腹腔镜患者术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择取我院 2020 年 10 月至 2021 年 10 月住院的 60 例宫 腹腔镜手术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式截石位,观察组采取舒适手术体 位。观察对比两组体位暴露满意度、腘动脉指标、术后舒适度和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体位暴露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术中腘静脉平均血流速度和术后总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腘静脉内径和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宫腹腔镜患者术中采取舒适手术体位,可提高医生对患者体位暴露满意度,促进腘静脉血液回流,提高术 后舒适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手术体位对妇科盆腔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截石位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行妇科盆腔恶性肿瘤手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试验组应用马镫形多功能腿架,并记录手术前平卧位(T0)、摆放截石位稳定后即刻(T1)、1h调整体位稳定后即刻(T2)、2h调整体位稳定后即刻(T3)、手术结束时恢复平卧位稳定后即刻(T4)时的下肢静脉压,记录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和皮肤受压情况等.对照组采用手术床配套的传统腿架,术中不改变截石位腿架高度,记录对应时间点的相关参数.结果 2组下肢静脉压T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T1~T4试验组和对照组下肢静脉压均有所增加,但试验组下肢静脉压增加幅度较小,稳定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摆放截石位且手术时长大于2h的患者,应用马镫形多功能腿架,并在术中动态调整体位,能减轻对下肢静脉压的影响,预防深静脉血栓,降低因截石位引起的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下手术体位摆放时机对截石位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接受全身麻醉下截石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麻醉前摆放体位和对照组(60例)麻醉后摆放体位。观察两组患者下肢异常表现发生率和术后感觉异常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下肢异常表现率和术后感觉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与传统的全身麻醉后摆放体位方式相比,在麻醉前摆放截石位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制体位垫在腹腔镜直肠癌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实施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等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改良截石位;观察组采用自制体位垫,给予人字形分腿位,将自制体位垫两个分别放于两个腿板上,患者的两条小腿放在自制垫子上面的凹槽内,斜坡支撑大腿下部,腘窝正好在斜坡与上部的交接处的空隙部位,水平分开腿板角度为50°~60°,髋关节、膝关节屈曲呈150°左右。结果:观察组患者、医师对体位舒适度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摆放体位用时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体位垫操作简单,患者舒适,可有效预防并发症,保证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