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李红平 《现代园艺》2023,(2):6-7+13
适当限根能够限制植物生长,改善花芽分化。以常规栽培为对照,设置4个限根处理,限根栽培宽度×深度分别为70cm×60cm(T1)、60cm×50cm(T2)、50cm×40cm(T3)、40cm×30cm(T4),研究了连翘植株生长、根系形态、干物重和花期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限根均显著降低了连翘株高、地径、冠幅和地上地下干物重,且随限根体积的减小逐渐下降。限根使连翘花期提前,限根60cm×50cm处理开花最早,花期持续时间最长,因此,适当限根能够控制连翘生长,调控开花,可在园林绿化中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2.
以酿酒葡萄"贵人香"为试材,连续2年研究了模式化修剪保留不同叶幕厚度处理对葡萄果实产量、品质和枝条贮藏营养等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以期为葡萄简化修剪技术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叶幕厚度90cm处理产量最高,其次为60cm处理,两者无显著性差异,30cm处理最低。叶幕厚度60cm处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糖酸比和维生素C含量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次为90cm处理,30cm和120cm两个处理最低。可滴定酸含量表现相反趋势。叶幕厚度60cm处理单宁和总酚含量均最高,其次为90cm和30cm处理,120cm处理最低并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叶幕厚度60cm、90cm和120cm 3个处理枝条的可溶性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显著高于30cm处理。2014年叶幕厚度60cm处理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其次为90cm处理,两者无显著性差异,显著高于120cm和30cm处理,30cm处理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综合分析,在辽宁省朝阳市气候条件下,模式化修剪叶幕厚度保留60cm时,贵人香葡萄表现最佳,其次为90cm处理,30cm和120cm处理最差。  相似文献   

3.
镁肥处理对巨峰葡萄冬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不同量硫酸镁肥对巨峰葡萄冬造果进行树盘沟施处理,测定各处理冬果果实单粒重、果粒纵横径、果实镁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可溶性总糖含量,调查统计各处理着色指数。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镁肥处理能显著提高巨峰葡萄冬果单粒重、果粒纵径、可溶性总糖含量,增加果实风味和品质,提高果实商品价值。在巨峰葡萄冬果生产中,新梢生长期树盘每株施用硫酸镁肥100g,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研究单穗留65、85、105、125粒果不同的疏果处理(以100粒为对照)对"克瑞森"无核葡萄果实着色和萎蔫程度、果梗拉力、单果粒重、果实硬度、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等相关果实品质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65和85粒处理果实紫红,着色均匀,几乎没有萎蔫出现。65粒处理果梗拉力最大。100粒处理果实有机酸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处理。单果粒重、果实硬度和可溶性糖含量没有差异。综合果实品质评价指标,以留有65粒果处理最好。  相似文献   

5.
以4年生避雨设施栽培巨峰葡萄为试材,分别采用糖醇钙和硝酸钙两种不同类型的钙肥,叶面、果穗喷施及叶面、果穗喷施结合根际灌施两种施肥方式,研究对采后贮藏期间巨峰葡萄果实品质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叶面、果穗喷施结合根际灌施1 500倍糖醇钙肥处理的果穗质量、果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和好果率均显著高于对照,贮藏期间果梗褐变程度显著低于对照,钙处理对适度延缓巨峰葡萄采后衰老进程,延长贮藏保鲜时间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赤霉素处理对巨峰葡萄冬果膨大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10年生巨峰葡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花期、不同浓度赤霉素、不同处理次数对巨峰葡萄冬果膨大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巨峰冬果进行药剂膨大处理,从果实综合性状来看,在盛花后落果结束时使用5 mg/L GA3,7 d后再使用1次进行蘸穗处理膨大效果较好,且果实品质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副效应较小,百粒果质量620.0 g,可溶性固形物为20.4%,可溶性总糖为194.30 g/L。  相似文献   

7.
1987-1988年,我们进行了巨峰葡萄幼果期(5月21日)喷布不同浓度PP333对其座果及含糖量影响的试验。共设四个浓度处理;40、80、100和120ppm,以喷清水为对照。以8-10个果穗为一个处理,重复三次。结果以80ppm处理效果最佳。不仅座果率(75.91%)有极显著的提高(对照仅55.74%),而且产量也增加1.85%,为对照产量的2.85倍,品质亦有所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4.8%。喷施低浓度PP_(333)对巨峰葡萄的效应@王桂云$金华市农科所  相似文献   

8.
补光处理对巨峰葡萄春果花色苷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不同光质和时长补光处理对设施栽培条件下巨峰葡萄(Vitis.labusca×V.vinifera)春果果皮中花色苷组分的影响,以期为设施栽培鲜食葡萄春果栽培技术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年生巨峰葡萄为试材,在新梢长至30 cm时开始进行白光、红光和蓝光的夜间补光处理,每天18:00时开始,分别补光6 h和12 h,至果实膨大期结束。果实成熟期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技术对巨峰葡萄春果果皮的花色苷组成和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不同光质和时长的补光处理显著增加巨峰葡萄春果重量、纵横径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中白光-12 h处理的效果最好。红光-6h和白光-6 h显著降低果实花色苷总量,蓝光处理的巨峰葡萄果实花色苷总量与对照没有显著性差异,仅有白光-12 h处理显著增加花色苷总量。红光-6 h和白光-12 h处理显著降低巨峰葡萄果皮中3',5'-羟基取代花色苷比例。红光-6 h、蓝光6 h、蓝光-12 h和白光-12 h处理显著增加巨峰葡萄果皮中乙酰化花色苷比例。【结论】在新梢长至30 cm到果实膨大阶段使用白光进行夜间补光处理12 h,增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皮花色苷总量的效果最佳。蓝光处理有助于提高稳定花色苷比例。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可以选择不同光质补光来调节设施栽培葡萄果实的生长发育,提高不同产期调节下的果实品质,最终实现优质葡萄周年生产供应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以'巨峰'葡萄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绿原酸浸果2 min,在温度(25土1)℃、湿度65%~70%条件下贮藏,测定品质相关指标,研究了绿原酸对'巨峰'葡萄采后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巨峰'葡萄贮藏保鲜筛选出最适宜的绿原酸浓度.结果 表明:绿原酸处理能有效降低'巨峰'葡萄果实的落粒率、腐烂率,维持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还原性糖含量,维持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并抑制丙二醛含量积累及脂氧合酶活性.综上所述,绿原酸有利于保持'巨峰'葡萄的抗氧化能力,提高果实采后品质,且以4.0 mg·L-1处理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以5年生阳光玫瑰葡萄为试材,于黄豆粒大小时进行疏果处理,试验设置5个处理(40粒、50粒、60粒、70粒、80粒),研究不同留果量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0粒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及还原糖含量最高,分别达到17.68%、183.14 g/kg;50粒处理的果粒整齐度最高,果皮色泽最佳;40粒和70粒处理的果实香味最为浓郁;从产量上看,每穗保留50~70粒,产量可达到1 500~2 000 kg/667 m~2。综合产量和品质分析,阳光玫瑰适宜的果穗留果量为70粒。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不同保鲜剂对‘巨峰’葡萄贮藏期间果实品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和有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巨峰’葡萄从8月底入库开始,山西保鲜剂处理的果实到元旦前后,果粒无脱落现象、无病虫害发生、无腐烂果产生,好果率达95%以上,冷藏果保存好,适合在冷库中保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避雨栽培的巨峰葡萄二次冬果为试材,通过温棚保温和避雨棚土壤覆盖与不覆盖(对照)等8个处理,研究各处理对二次冬果品质及成熟期的影响。经两年试验结果表明:温棚保温的巨峰二次冬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17.6%,可滴定酸含量最小4.8mg·g-1,与其他处理差异极显著,二次冬果品质最优,果皮转色最早且较为整齐,成熟期提早10~20d。因此,温棚保温既能提高福安巨峰葡萄二次冬果品质又有利于冬果提早成熟。  相似文献   

13.
以‘巨峰’葡萄为试材,使用不同材质与颜色的果袋进行套袋处理,以期为‘巨峰’葡萄成熟期及品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渐变蓝纸果袋、全绿纸果袋、黑色防虫网果袋套袋期间会显著降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摘袋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迅速提高至正常水平,可用于调控果实成熟期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黑网果袋可显著增加果实硬度,白网果袋则可显著降低果实硬度;全透明塑料薄膜果袋、白网果袋较传统白纸袋更有利于果实着色。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光质补光对延迟栽培3年生巨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质补光处理均提高了葡萄果实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中蓝光和红光处理效果最好;红光和蓝光处理果实可滴定酸含量高于对照,而黄光和白光处理效果不及对照;黄光和蓝光处理明显提高果实花青苷含量,红光和(红+蓝)光处理效果不及对照。综合来看,对于延迟栽培巨峰葡萄的补光效果以蓝光为最佳。  相似文献   

15.
GA3 +CPPU结合疏果处理对“夏黑”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年生"夏黑"葡萄为试材,研究了赤霉素GA3(20mg·L~(-1))+不同浓度氯吡脲CPPU(1.0、3.0、5.0mg·L~(-1))处理与单穗不同留果量处理(单穗50、65、80粒)对"夏黑"葡萄果实品质(葡萄果穗及果粒性状、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总酸含量、总酚、单宁、总花色素含量)以及感官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2次对果穗浸蘸GA320mg·L~(-1)+CPPU 3.0mg·L~(-1),单穗留果量为65粒和80粒时均较对照显著使果粒增大、总酸含量降低,总花色素含量升高,同时果形指数未发生显著变化,而单穗留果量为65粒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显著高于对照、单穗留果量为80粒时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GA320mg·L~(-1)+CPPU 3.0mg·L~(-1)连续2次浸蘸果穗、每穗留果65粒,果实感官评价得分最高、口感最好。表明GA320mg·L~(-1)+CPPU 3.0mg·L~(-1)连续2次浸蘸果穗+单穗留果65粒的处理综合效果最好,而其它处理在不同方面存在一定缺陷。  相似文献   

16.
2011年在洛阳市农林科学院附近的狮子桥村赵景竹家葡萄园内发现一株巨峰葡萄一个大枝上结出的果实90%无籽,风味优于巨峰,当年确定为优良变异。2012年嫁接繁育几株,经过连续3年观察,表现结果早,果粒大、品质优、产量高,适应性强,性状稳定,确定为竹峰优系。平均单穗重850g,单粒重14.6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5%~20%,经赤霉素和氯吡脲处理,果粒大小均匀,无落花落果现象,成熟期略早于巨峰。介绍了竹峰葡萄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以5年生‘贝达’嫁接‘巨峰’葡萄为试材,研究不同主梢修剪技术对果实品质及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主梢二次成梢修剪处理果实的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主梢三次成梢修剪处理和传统修剪(对照),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主梢三次成梢修剪处理和对照;不同主梢修剪处理和对照之间香气物质组成和含量差异较大,其中主梢二次成梢修剪处理香气物质的含量和种类均高于主梢三次成梢修剪处理和对照。‘巨峰’葡萄的特征香气物质—酯类物质尤其是起关键作用的乙酸乙酯的含量,主梢二次成梢修剪处理显著高于主梢三次成梢修剪处理和对照。综上,主梢二次成梢修剪处理显著提升了‘巨峰’葡萄果实的品质和风味,因此,建议‘巨峰’葡萄在主梢管理上采取主梢二次成梢修剪技术,即花前7~15 d于花序前留3片叶进行第1次摘心,待顶端副梢长至新梢总长120~150 cm时进行第2次摘心,随后待顶端副梢展叶2~3片时反复摘心,新梢长度一直保留120~150 cm。  相似文献   

18.
林玲  白先进  张瑛  黄羽  周咏梅 《南方园艺》2013,24(4):20-20,22
为探索巨峰葡萄开花期结果枝长度与坐果率的关系,采用调查分析方法,探讨了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同一结果枝上无论是两穗花还是单穗花,枝条长度在40~60 cm之间的花穗坐果率要高于枝条长度长于60 cm的枝条上的花穗坐果率。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根域限制栽培模式下‘巨峰’葡萄在转色期和成熟期树体不同部位碳、氮化合物含量变化特征,以根域限制培养的3年生‘巨峰’葡萄为试材,以传统土壤栽培方式为对照,测定转色期和成熟期不同组织器官中糖、淀粉、总氮和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在转色期和成熟期,根域限制树的新梢长度和叶面积显著低于对照,而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根域限制树的根、主干、新梢中总糖和淀粉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总氨基酸含量约为对照的一半,除精氨酸外,其他氨基酸和全氮、硝态氮、铵态氮均低于对照。表明根域限制抑制了转色期和成熟期‘巨峰’葡萄的氮素吸收和同化,降低了树液中氨基酸的含量,使光合产物积累增加,从而促进了果实中糖的积累。  相似文献   

20.
最少修剪对慕维德尔葡萄枝条、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最少修剪对法国南部地中海地区葡萄树体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自根生的慕维德尔葡萄为试材,比较了最少修剪和皇家龙干形修剪的葡萄枝条、产量及果实品质.结果表明,最少修剪葡萄的叶片水势比皇家龙干形修剪的叶片水势低;最少修剪葡萄产量高,但果穗小,果粒小;最少修剪葡萄枝条短而数目多;浆果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滴定酸含量、pH值、苹果酸含量、酒石酸含量和色素在生长前期影响较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H值和色素比对照低,滴定酸含量、苹果酸和酒石酸含量比对照高;在采收期,最少修剪葡萄树浆果中所有指标和对照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