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评价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0例年龄40~75岁稳定期Ⅰ、Ⅱ级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吸入噻托溴铵干粉剂(18μg,每日1次)治疗13周。在治疗前,治疗4周及12周分别测定肺功能。结果治疗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上升值较对照组有有显著性差异(P<0.05)。噻托溴铵的常见不良反应为口干(2例,8%),无心血管系统异常和心电图异常报告。结论噻托溴铵对于稳定期Ⅰ、Ⅱ级COPD患者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多索茶碱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多索茶碱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噻托溴铵粉吸入治疗;比较两组肺功能、呼吸困难评分、6 min步行距离及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12个月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呼吸困难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6 min步行距离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多索茶碱治疗稳定期COPD患者,可明显改善肺功能,缓解呼吸困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姚坚  陈金亮  陶一江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2):2204-2205
目的评价吸入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COPD的疗效。方法将96例Ⅱ~Ⅲ级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第1周至13周每天吸入噻托溴铵胶囊18μg 1粒。分别在治疗前后测定肺功能等相关指标。结果治疗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I)、FEV1/FVC、6 min步行距离和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噻托溴铵对于稳定期Ⅱ~Ⅲ级COPD患者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应用噻托溴铵(吸入剂量18μg,1次/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中重度稳定期96例COPD患者,连续3年应用噻托溴铵,每3个月检测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吸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圣·乔治呼吸问卷计分(SGRQ)评估生活质量,观察急性加重的发生率及用药的不良反应。结果经连续3年的治疗观察,与对照组比较,噻托溴铵治疗组用药后的FEV1较基线值显著增加,FEV1增加0.26 L(P0.01),并且重度COPD患者肺功能改善明显,治疗组在6个月后肺功能下降趋势明显变缓。噻托溴铵组患者SGRQ评分低于对照组,在重度治疗后的第3个月,噻托溴铵治疗组SGRQ总评分较基线低了6.85,对照组SGRQ总评分较基线低了1.14,SGRQ总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在中度患者中治疗6个月后SGRQ总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善。COPD急性加重率治疗组与对照组之比为0.75(95%CI 0.58~0.96;P0.05)。在安全指标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噻托溴胺对于改善肺通气功能、健康状态及降低急性发作频率等方面显示出了独特的长处,且耐受性良好,是目前稳定期COPD患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血清白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1月沧州和平医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11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呼气峰流速(PEF)〕及血清IL-18、TNF-α、MMP-9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FVC、FEV1/FVC、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1、FVC、FEV1/FVC、PE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18、TNF-α、MMP-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18、TNF-α、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患者血清IL-18、TNF-α、MMP-9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及呼吸训练对稳定期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筛选稳定期中度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噻托溴铵治疗组、噻托溴铵+NAC治疗组和噻托溴铵+NAC+呼吸训练治疗组,各33例。在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评定临床症状、改良英国MRC呼吸困难指数(m MRC)、6分钟步行距离(6-minute walk distance,6MWD)及肺功能。结果各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评分、m MRC评分、6MWD及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FEV_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m MRC评分下降,FEV_1%、FEV_1/FVC及6MWD均增加(P0.05),而噻托溴铵+NAC+呼吸训练治疗组临床症状及mMRC评分、FEV_1%、6MWD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NAC和呼吸训练治疗对改善慢阻肺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运动耐力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7.
噻托溴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存质量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吸入噻托溴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中度COPD(Ⅱ~Ⅲ级)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噻托溴铵组)(n=20,思力华,Boehinger Ingelheim,18ug,1次/d,早晨给药)和对照组(n=20,按需使用短效抗胆碱能支气管扩张剂),整个观察期为1年,观察2组用药3个月、6个月和1年后肺功能的变化以及StGeorge′s呼吸问卷(SGRQ)等情况,通过6min步行试验(6MWT)观察运动耐力的变化以及随访3~12个月急性加重的例次及住院例次。结果用药3个月后治疗组FEV1、FVC、FEV1/FVC及FEV1占预计值(%)比对照组明显改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运动耐力(6MWT)增加,SGRQ评分比较治疗组明显下降,随访3~12个月治疗组急性加重例次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用药后3个月、6个月和1年后肺功能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吸入噻托溴胺可以改善稳定期(Ⅱ~Ⅲ级)COPD患者肺功能与运动耐力,减少急性加重的发作,改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吸入噻托溴铵对老年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筛选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6例,治疗组给予噻托溴铵吸入剂18微克每天一次,对照组给予缓释茶碱0.1克每12小时口服,两组均按需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随访2月,比较两组治疗2个月前后的肺功能改变。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的FEV1/FVC比值、FEV1绝对值及占预计值百分比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吸入噻托溴铵能显著改善老年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肺动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噻托溴铵干粉剂对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和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140例COPD患者,噻托溴铵组使用噻托溴铵干粉剂,对照组使用氨茶碱片,总观察时间12 w,治疗前后测定肺功能,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痰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结果治疗后徵托溴铵组深吸气量(OIC)、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明显改善,分别增加了102、256、154 ml,TGF-β1阳性率为37.5%,对照组肺功能改善不明显,TGF-β1阳性率为65.0%。噻托溴铵组TGF-β1阳性率低于对照组。FEV1与TGF-β1阳性率呈负相关。结论噻托溴铵能改善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气道重塑,FEV1与TGF-β1阳性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噻托溴铵治疗COPD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全平  赵鑫梅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2):2198-2199
目的研究老年性吸烟稳定期COPD应用噻托溴铵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9年1月~2011年9月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性吸烟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个45例:治疗组(每日给予患者18μg噻托溴铵吸入剂+沙丁胺醇气雾剂);对照组(每隔12小时给予患者口服0.1 g氨茶碱+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后对患者进行2个月的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经过治疗后St George评分显著降低,优于对照组,并且相对于治疗前FEV1/Pred、FEV1、FEV1/FVC的评分值均有显著提高(P<0.01),对照组治疗效果不明显(P>0.05)。结论噻托溴铵吸入剂联合沙丁胺醇气雾剂可以显著改善老年性吸烟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吸入不同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粉(舒利迭)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C组患者的疗效.方法 门诊选取72例COPD稳定期C组患者,随机分成3组,Ⅰ组单独吸入舒利迭(50μg沙美特罗/500 μg丙酸氟替卡松,2次/日)、Ⅱ组单独吸入噻托溴铵(18μg,1次/日)和Ⅲ组吸入舒利迭(50μg沙美特罗/250 μg丙酸氟替卡松,2次/日)+噻托溴铵(18μg,1次/日),共治疗12周.用药前后分别检测患者肺功能,应用改良的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进行评分、COPD评估测试(CAT)及6分钟步行试验(6MWT).结果 Ⅰ、Ⅲ组患者肺功能指标、mMRC及CAT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Ⅱ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改善不明显,6分钟步行距离、mMRC及CAT评分均较前改善(P<0.05).结论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50 μg/250 μg,2次/日)联合噻托溴铵治疗COPD稳定期C组患者疗效确切,治疗风险未增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吸入不同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 门诊选取90例稳定期中-重度度COPD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单独吸入噻托溴铵(18 μg 1/日),B组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50/250 μg 2/日)+噻托溴铵(18 μg 1/日)和C组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50/500 μg 2/日)+噻托溴铵(18 μg 1/日),共治疗12周.用药前后分别检测患者肺功能,6分钟步行试验(6MWT),MMRC评分.结果 A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6MWD及MMRC评分均有所好转,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中度COPD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显著改善,6MWT力增加,MMRC评分降低(P<0.05);重度患者的疗效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患者疗效显著(P<0.05),中度患者较B组无更大获益.结论 沙美特罗替卡松(50/250 μg 2/日)联合噻托溴铵(18 μg 1/日)治疗稳定期中度COPD患者疗效确切,且减少患者经济负担和药物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肺癌患者放疗前后肺功能检测来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放疗前一周及放疗后1个月和3个月分别检测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一秒内用力呼气量(FEV1)、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结果放疗后1月,在基础肺功能正常组,FVC,FEV,值明显高于放疗前,而DLCO值有下降趋势(P〉0.05);在基础肺功能异常组,FVC,FEV1,DLCO值均有下降趋势(P〉0.05)。放疗后3个月时,在基础肺功能正常组,FVC,FEV1值较放疗前有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而DLCO下降明显。在基础肺功能异常组,FVC,FEV1,DLCO均较放疗前下降明显,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放疗能导致肺功能损伤,基础肺功能异常的患者做放疗计划时可能需要适当地减少放疗剂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思力华联合舒利迭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年1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258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9例)、对照组(129例)。治疗组吸入舒利迭50μg/250μg/次,2次/d,思力华18μg/次,1次/d;对照组仅吸入舒利迭50μg/250μg/次,2次/d,用药12周,比较分析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5.9%)及总有效率(93.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7.9%,62.8%)(P0.05),治疗后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及动脉血气PaO2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动脉血气PaCO2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利迭联合思力华治疗稳定期COPD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舒利迭,可明显改善患者动脉血气及肺功能,是稳定期COPD患者的理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旭军  王桦 《临床内科杂志》2010,27(12):807-809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症状评分、6分钟步行试验(6MWT)及肺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60例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包括心理康复治疗、呼吸肌康复治疗、长期家庭氧疗),康复治疗前和48周后分别测定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第1秒用力肺活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和FEV,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及6MWT运动距离;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症状评价。结果治疗组咳嗽、咯痰及呼吸困难等症状明显改善,6MWT运动距离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但肺功能指标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长期、综合程序康复治疗可以显著提高运动耐力,减轻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刘霞  张永祥 《临床肺科杂志》2013,(11):1971-1972
目的探讨肺康复训练对稳定期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60例ILD稳定期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肺康复训练,定期随访及指导,疗程6个月。6个月后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包括6 min步行试验(6MWT),圣乔治呼吸问卷得分(SGRQ)以及肺功能情况。结果 6个月后患者6 min行走距离、圣乔治呼吸问卷得分明显改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肺功能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肺康复训练可减轻稳定期ILD患者呼吸困难程度、提高活动耐力及生活质量,对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异丙托溴铵联合舒利迭治疗重度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8例我院收治的重度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吸入舒利迭,其中沙美特罗50u/氟替卡松250u,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异丙托溴铵喷雾剂,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6%,显著高于对照组77.8%,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EF、FEV1、FEV1/FVC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治疗组的PEF、FEV1、FEV1/FV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1%和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托溴铵联合舒利迭治疗重度哮喘疗效优于单用舒利迭。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必净注射液(XBJI)对AECOPD者血清ET-1、ADM含量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3例AECOPD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设为A组30例和XBJI治疗组设为B组33例及选择健康体检老年人设为C组27例。A组常规治疗,B组常规治疗加用XBJI 60mg,静滴,2/d,疗程14天。测定治疗前后血清ET-1、ADM含量及FEV1%、FEV1/FVC的变化。正常对照组设为C组,不给药物治疗。结果 A、B两组治疗前血清ET-1、ADM含量明显高于C组,FEV1%、FEV1/FVC明显低于C组(均P0.05);A、B两组治疗后血清ET-1、ADM含量及FEV1%、FEV1/FVC均明显改善(P0.05),B组治疗后血清ET-1、ADM含量及FEV1%、FEV1/FVC改善程度比A组明显(P0.05)。结论 XBJI可降低血清ET-1、ADM含量,对ET-1与ADM有调节平衡作用,改善AECOPD患者血管舒缩功能和肺功能,对治疗AECOPD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夜间氧疗联合噻托溴铵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30例老年COPD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及夜间氧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疗程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6分钟步行距离(6MWD)、改良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差别。结果治疗后观察组6MWD及MMRC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FEV1及FVC显著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SGRQ)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夜间氧疗联合噻托溴铵可显著改善老年COPD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