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建圃 《现代保健》2012,(5):113-1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经胆囊管胆道镜探查胆总管取石34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12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加T管引流术13例。结果 5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一期缝合术后2例发生短暂胆漏,经3~5d引流后胆漏自行愈合。手术时间65~165min;术中出血40~180ml;住院6~10d,随访1~2年无复发结石。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微创手术的优点,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可替代传统的开腹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  相似文献   

2.
范合璋  田伯乐  魏国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2):3140-3141
目的探讨术中胆道镜经胆囊管途径行胆总管探查取石的可行性和优缺点,并与传统胆总管探查取石手术方式进行比较。方法对诊断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79例接受开腹手术的患者、完成胆囊切除术后随机选择传统经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胆道镜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A组,n=40)或术中胆道镜经胆囊管途径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B组,n=39),观察治疗效果并进行随访。结果 B组的手术持续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P﹤0.001);术中出血量也少于A组(P﹤0.001);A组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B组2例,2组无明显差别。结论术中胆道镜经胆囊管途径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与传统的经胆总管前壁切开途径相比具有创伤小、病人术后恢复快的优点,手术安全,但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及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术式及病例资料特点。结果52例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成功行胆囊切除及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置入术,无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具有安全可靠、损伤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扩张胆囊管电子胆道镜取出胆总管内结石后不放置“T”型管的可行性及临床适应证。方法选择30例经胆囊管探查胆总管取石后不放置“T”型管并与传统的放置“T”型管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不放置“T”型管组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8d,放“T”型管者为14d,不放置“T”型管患者避免了“T”型管引起的诸多并发症。结论术中经胆囊管入路胆道镜检查与传统的经胆总管前壁切开入路相比,具有创伤小、安全、不损伤胆总管、免除患者术后带T管等优点。适用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小结石或胆道扩张可疑结石的患者,是比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选择性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2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开腹胆囊切除术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简便微创治疗方法。方法对开腹胆囊切除时明确或怀疑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术中胆道造影后,选择合适病例不切开胆总管,经扩张的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取石。结果22例患者采用此方法,占同期胆总管探查手术的9.6%(22/230),成功发现并取出结石29枚,平均1.4枚,未放量T管,术中无胆道损伤及出血,术后无胆总管结石残留。结论根据术前检查,术中胆道造影及胆囊管粗细情况,选择合适病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不需特殊设备和技术要求,安全性高,并发症低,无结石残留,费用少,对于基层医院可作为胆总管结石治疗的一种微创技术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开腹胆囊切除术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简便微创治疗方法。方法对开腹胆囊切除时明确或怀疑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术中胆道造影后,选择合适病例不切开胆总管,经扩张的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取石。结果22例患者采用此方法,占同期胆总管探查手术的9.6%(22/230),成功发现并取出结石29枚,平均1.4枚,未放量T管,术中无胆道损伤及出血,术后无胆总管结石残留。结论根据术前检查,术中胆道造影及胆囊管粗细情况,选择合适病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不需特殊设备和技术要求,安全性高,并发症低,无结石残留,费用少,对于基层医院可作为胆总管结石治疗的一种微创技术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运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外肝外胆管结石的方法。方法对3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结果 27例取净结石后行胆总管一期缝合,5例取石后放T管引流,术后6 w再行胆道镜取残石。住院时间为8~14 d,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与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相比,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病人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此种方法可代替开腹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术。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及纤维胆道镜技术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T管引流或一期缝合。[结果]对36例中有2例中转小切口完成,12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22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T管引流术,术后早期胆漏2例,均经引流5d后治愈,术后1月拔除T管出现胆漏2例,均经置管引流治愈。[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T管引流或一期缝合是安全、有效的手术,该术式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来说,除传统的开腹手术以外,可供选择的微创术式有以下4种:先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取石;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再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采用胆道镜经胆囊管取石。本次研究中仅探讨了前两种手术的优劣,具体研究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胆囊管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7月至2011年11月间82例实施开腹胆囊切除术后,经胆囊管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open transcyst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OTCBDE)患者资料。结果82例手术成功76例,4例中转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2例中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所有OTCBDE病例术中、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3—6d。随访2个月至5年未发现胆管狭窄及结石残留。结论经严谨分析,合理筛选,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避免了切开胆总管和放置T管,安全、有效,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胆总管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10年7月—2012年7月术中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胆总管的70例胆石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胆总管结石44例,肝内胆管结石并胆总管结石5例,胆总管扩张下端良性狭窄14例,壶腹部癌2例,行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5例。结论术中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胆总管可靠、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李明月 《现代保健》2011,(30):37-38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0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无中转开腹,1例术后4周发现胆总管结石,后经T管取净,其余患者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具有微创、安全、疗效好、并发症少的优点,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期间4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并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前后的护理方法和经验。结果40例患者均在全麻下采用腹脏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无中转开腹病例。15例患者术后未放置T管,其中2例发生术后胆漏,保守治疗后痊愈;25例患者放置T管,2例术后残余结石经胆道镜取出,拔除了管时间术后4~6周。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围手术期的梢心护理对增强患者对手术成功的信心、以及术后快速痊愈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纤维胆道镜技术在发现隐匿性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方法 对68例可疑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术中经胆囊管插入纤维胆道镜探查胆总管,发现结石者用取石篮取出结石后一期结扎胆囊管.结果 68例中12例探查发现胆总管结石,阳性率为17.6%,均成功经胆囊管插入纤维胆道镜取出结石.结论 对可疑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是一种简单、可行、安全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有胆总管探查相对指征的胆囊结石病人 ,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意义。方法 总结 1996 - 2 0 0 0年 ,对有黄疸史、胰腺炎病史及术中发现胆囊结石细小而胆囊管粗短的胆囊结石病人 35例经胆囊管探查取石的临床资料。结果 探查阴性 2 0例 ,阳性 12例 ,2例因胆囊管近乎闭锁、1例因胆囊管低位汇入放弃经胆囊管探查 ,经胆囊管取石成功 10 / 12 ,2例因结石稍大不易取出而改切开胆总管取石。本组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者 1例术后出现胆瘘 ,经引流后治愈 ,其余病例恢复良好。结论 经胆囊管胆道探查 ,对具有胆总管探查指征病人是一种切实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2008年6月-2011年10月,对65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微创治疗。方法对胆总管结石直径小于1.5cm,结石数目1-3枚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者行LCBDE(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术)。若确认取尽,可行一期胆总管缝合,若结石直径大于1.5cm,采用iMES体内微爆破碎石仪碎石取石,如果结石较大较多的肝内外胆管结石除纤维胆道镜探查外,可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EMS三代超声碎石取石,需置T管引流。结果本组65例,17例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术,48例行胆总管缝合+T管引流术,均获得成功。其中3例因残石于6周经T管窦道用纤维胆道镜二次取石,效果满意,随访12个月,无胆道感染、狭窄、残石等并发症,未发现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纤维胆道镜、输尿管镜软硬多镜联合治疗复杂多发肝内外胆管结石,安全,快捷,有效;但要严格掌握适应症。  相似文献   

17.
朱运海 《中国医师杂志》2005,7(12):1654-1654
本文根据肝胆管结石的大小、数目、分布,探讨胆道镜引导下合理的取石方法。结果表明,术中胆道镜应主要用于导向取石,术中经扩张的胆囊管探查胆总管是胆囊切除合并有胆总管探查指征病例的首选方法,术后经窦道取石是治疗残留结石和多发肝内胆管结石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一期缝合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周口市中医院普外科2009年1月-2012年1月间,经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下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成功52例,2例高龄患者术后因低蛋白血症出现胆漏,经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10d后治愈,治愈成功率91.2%。5例患者因胆总管解剖变异、扭曲、纤细直径〈7mm,结石〉15mm嵌顿取出困难,胆道出血、胆总管末端炎性水肿等原因而中转开腹并置入T管。全组手术时间90~160min,平均(110±30)min。住院时间6~15d,平均(10±3.3)d。1~3年随访51例,失访6例,随访率89.4%。随访的51例患者中,无胆总管狭窄及结石残留的发生。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一期缝合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8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在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83例顺利完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2例因结石嵌顿取石失败而行开腹手术.其中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16例,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67例.切开的胆总管内径8~28 mm.T管引流45例,T管平均拔除时间为术后6周;一期缝合22例,负压引流球放置时间2~3 d.本组术后无出血或胆漏,无死亡病例,残留结石1例.术后(无症状)淀粉酶升高3例.随访2~13个月,无结石再生或胆管狭窄.结论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及胆总管切开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可行,一期缝合可避免与T管相关的可能并发症,患者住院时间更短,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胆囊切除时应用经胆囊管纤维胆道镜探查胆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2年开始对胆囊切除时伴有胆道探查指征的39例病人,根据胆囊管的情况,应用经胆囊管纤维胆道镜探查胆道,并根据纤维胆道镜探查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结果:本组39例有35例完成探查,其中探查阴性19例,阳性16例,14例胆道镜下完成手术,2例改行胆总管切开探查,成功率94%(33/35),术后病人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住院时间缩短,费用降低。结论:经胆囊管纤维胆道镜探查胆道降低了胆总管探查的阴性率及结石残留率,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