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一次性大剂量60钴辐射对豚鼠耳蜗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一次大剂量60钴(60Co)辐射对耳蜗功能与结构的影响。方法应用60Co50Gy对豚鼠耳颞部一次照射,在辐射后4小时及以后7天中应用AP反应阈观察其听功能变化,并应用光镜及电镜作耳蜗基底膜损害的形态学观察。结果实验发现在接受辐射后第2天至第7天实验豚鼠听力呈渐进性下降,第7天AP反应阈达58.7dB。光镜及电镜观察可见耳蜗基底膜毛细胞出现损害且内毛细胞的病损比外毛细胞更为明显和严重。结论一次性应用60Co50Gy对豚鼠耳颞部照射可造成耳蜗功能与结构的损害。  相似文献   

2.
选用豚鼠19只,震前于圆窗龛放银球电极测复合动作电位(CAP)反应阈,爆震后测CAP,于耳蜗底回打孔,分别灌注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48小时后再测CAP,处死动物做耳蜗琥珀酸脱氢酶(SDH)组化染色铺片。结果爆震后灌注bFGF、aFGF两组动物48小时CAP平均阈值分别为88.7dB和93.2dB,而单纯打孔组和灌注外淋巴组CAP平均阈值分别为119.4dB和107.5dB,差异有显著性(P<0.05和0.01)。铺片结果示灌流生长因子两组动物耳蜗毛细胞损伤程度比其他两组要轻。结果提示bFGF、aFGF耳蜗内灌注对爆震性聋CAP反应阈恢复有促进作用,在耳蜗声损伤过程中有保护和修复功用。  相似文献   

3.
为观察豚鼠噪声暴露后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与内耳毛细胞的改变,将16只健康豚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3只,噪声后即刻组3只,7d组10只。暴露于115dB SPL模拟潜艇机舱噪声中4h,暴露后即刻及7d检测DOPAE听力图及I/O函数曲线,光镜及扫描电镜观察耳蜗毛细胞的改变。暴露即刻组DPOAE振幅消失(P〈0.01),7d后又恢复至暴震前的基线水平(P〉0.05)。光镜及扫描电镜显示耳蜗2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对15只豚鼠行后半规管阻塞术,术前、术后测定CAP阈值和ENG,并作常规火棉胶连续切片及透射电镜观察内耳形态变化。结果显示:CAP阈值手术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眼震持续时间,术后1周明显缩短(P<0.01),术后8周接近术前(P>0.05)。术后1周,光镜下见耳蜗底圈前庭膜向蜗管内膨隆,其余结构无明显异常;电镜观察见椭圆囊、壶腹峙毛细胞个别线粒体肿胀,耳蜗毛细胞正常。术后8周组内耳各结构正常。初步表明该手术对内耳功能与结构无永性损害。  相似文献   

5.
听神经瘤引起突发性听力减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避免听神经瘤的误诊误治,对1986 ̄1995年收治听神经瘤104例中23例(24耳)首发症状表现为突发性听力减退者(占23%)的病例进行分析。听力学检测:纯音听阈〉71dB HL者13耳,占54.2%,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均有异常;耳蜗电图-SP/AP检测9耳中7耳〉0.4,占77.8%,声反射检测11耳均消失。眼震电图检测18例,17例异常(占94.4%),影像学检查CT阳性率88.8  相似文献   

6.
电离辐射对内耳形态与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单一剂量为20、40、60Gy60Coγ射线照射豚鼠耳颞部,观察放射前、放射后24小时及2周内耳的功能与形态变化。结果发现:1)20Gy及40Gy组照射后24h复合动作电位(CAP)反应阈无明显变化,40Gy组2周及60Gy组各期CAP反应阈明显上升。照射后24h各组眼震持续时间与照射前无差别,60Gy组照射后2周眼震时间明显缩短。2)辐射耳的病理学变化特点:耳蜗血管纹、血管内皮细胞及外毛细胞明显受损,底转损伤重于第二、三转。前庭终器损伤较轻。  相似文献   

7.
采用20只耳廓反射阳性的健康豚鼠,将左侧耳蜗破坏。用短声、短纯音诱发豚鼠听性脑干电位,在不同声强刺激下,分别测试右耳听力正常时、取出砧骨造成传导性聋时及植入钕铁硼(Nd-Fe-B)人工中耳时波III的振幅、潜伏期、阈值及频率反应特性。结果听力正常时的阈值平均为14.74±4.12dBnHL,在传导性聋时阈值平均为57.00±8.64dBnHL,当植入Nd-Fe-B人工中耳后阈值平均为16.25±8.56dBnHL,并且频率反应较宽,其范围在0.5~4.0kHz,基本覆盖整个语言频率范围,符合人耳听觉特征。6只豚鼠植入2个月后耳蜗形态学观察除2耳人为造成感音神经性聋见外指细胞、内柱细胞和外毛细胞有轻度改变外,其它实验耳均未见病理性变化。  相似文献   

8.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耳蜗内灌注防治爆震性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选用豚鼠19只,震前于圆窗龛放银球电极测复合动作电位(CAP)反应阈,爆震后测CAP,于耳蜗底回打孔,分别灌注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48小时后再测CAP,处死动物做耳蜗琥珀酸脱氢酶(SDH)组化染色铺片。结果爆震后灌注bFGF、aFGF两组动物48小时CAP平均阈值分别为88.7dB和93.2dB,而单纯打孔组和灌注外淋巴组CAP平均阈值分别为11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临床应用氨基甙类药物治疗病的途径和可行性,对豚鼠正常耳和人工造成膜迷路积水耳行外半规管开窗放置硫酸链霉素后的内耳功能和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开窗放药后正常耳耳蜗电图(ECochG)动作电位(AP)阈值无变化,积水耳AP阈值升高,正常耳和积水耳冰水试验眼震消失。光镜下正常耳给药后三个半规管壶腹嵴和椭圆囊斑前庭上皮严重受损,耳蜗毛细胞正常;积水耳用药后前庭上皮受损更重,部分变性、萎缩,耳蜗底回及部分第二回毛细胞亦受损。揭示在膜迷路积水状态下对链霉素的耳毒敏感性增加。  相似文献   

10.
经鹌鹑颅后窝穿刺,将引导电极植入听神经附近,记录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CAP),具有操作简便、背景噪声干扰小、听觉反应稳定等优点。对26只鹌鹑的测试结果显示:由短纯音诱发的0.5、1、2、4、8kHz的阈值分别为56.54±7.45、33.46±8.92、13.08±7.36、21.5±7.84、55.00±8.21dBSPL。本实验对于进一步开展鸟类毛细胞再生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