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浅埋隧道开挖减震控制爆破技术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周春锋 《工程爆破》2001,7(1):57-61,53
在建筑物密集且部分建筑物抗震性能差的城市繁华地带的地下 ,进行浅埋隧道爆破开挖施工 ,只有采用减震控制爆破技术才能使地表建筑物免受爆破震动的危害。笔者结合工程实例对城市浅埋隧道减震控制爆破的技术要点 ,如微台阶施工法、减震掏槽形式、炮孔线形布置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在建筑物密集且部分建筑物抗震性能差的城市繁华地带的地下 ,进行浅埋隧道爆破开挖施工 ,只有采用减震控制爆破技术才能使地表建筑物免受爆破震动的危害。笔者结合工程实例对城市浅埋隧道减震控制爆破的技术要点 ,如微台阶施工法、减震掏槽形式、炮孔线形布置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穿越高楼下的浅埋隧道掘进控制爆破技术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郭建群  张继春  曹孝君  许海亮 《爆破》2003,20(1):28-30,38
针对人和场浅埋隧道穿越11层居民住宅楼的情况。提出了上断面短进尺掘进爆破,下断面深进尺水平孔台阶爆破的开挖方案,并将单段最大装药量控制在9-17kg范围内,保证了爆破时高楼底层的地表振动速度小于2cm,掘进爆破实践表明,在隧道开挖断面积一定的条件下。存在一个合理的单循环进尺,其相应的炸药单耗最低。炮孔数目最少。  相似文献   

4.
从中国大连地铁1、2号线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介绍了一种大型浅埋隧道爆破工程安全管理模式。首先结合线路分布图对重大风险源进行识别、重点控制;然后从技术层面上进行施工前爆破安全论证评估;同时采用专家咨询或现场指导的方式动态解决了工程遇到的难题。为了将爆破振动速度的控制引入爆破振动监测体系,针对爆破施工的特殊性,制定了爆破施工安全管理细则。经过四年的工程实践,爆破安全管理问题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该安全管理模式可为未来城市浅埋轨道交通及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中国大连地铁1、2号线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介绍了一种大型浅埋隧道爆破工程安全管理模式。首先结合线路分布图对重大风险源进行识别、重点控制;然后从技术层面上进行施工前爆破安全论证评估;同时采用专家咨询或现场指导的方式动态解决了工程遇到的难题。为了将爆破振动速度的控制引入爆破振动监测体系,针对爆破施工的特殊性,制定了爆破施工安全管理细则。经过四年的工程实践,爆破安全管理问题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该安全管理模式可为未来城市浅埋轨道交通及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肖跃民 《工程爆破》1999,5(3):41-45
浅埋暗挖型大断面隧道掘进爆破时,为避免盲目施工引发事故,对爆破参数进行优化是必要的。通过爆破参数试验和监测分析,对某城市地铁区间隧道进行爆破参数优化,既确保了施工进度和安全,又有效地保护了地表和地表建筑物  相似文献   

7.
大连石门山隧道为双幅式双向六车道隧道,隧道施工难度最大地段为北口130m超浅埋地段。针对该地段的复杂情况采用机械配合爆破的方法进行施工,下部采用微震动爆破,上部采用机械开挖,最终安全快速地通过该地段。本文介绍了该工程地质概况、开挖方案、特制挖斗、爆破参数。该法对大跨度复杂性隧道的开挖有很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工程爆破》2022,(4):32-35
大连石门山隧道为双幅式双向六车道隧道,隧道施工难度最大地段为北口130m超浅埋地段。针对该地段的复杂情况采用机械配合爆破的方法进行施工,下部采用微震动爆破,上部采用机械开挖,最终安全快速地通过该地段。本文介绍了该工程地质概况、开挖方案、特制挖斗、爆破参数。该法对大跨度复杂性隧道的开挖有很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浅埋偏压隧道掘进爆破地表振动效应,基于量纲分析,建立了浅埋偏压隧道掘进爆破地表振动计算模型,并以国道109新线高速公路齐家庄隧道为依托进行现场爆破振动监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先行洞掘进形成的空洞对后行洞爆破应力波在先行洞地表传播造成一定影响,其地表峰值振速随着爆心距的增大而减小;峰值振速衰减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峰值振速放大倍数最高达1.43倍。将所建立的计算模型与4种代表性的模型进行多元线性回归,计算结果表明:4种代表性模型相关系数在0.379~0.712之间,本文理论模型在空洞效应区、非空洞效应区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94、0.865,吻合度较好,验证了该计算模型的正确性,表明本文模型可为类似施工工程的爆破振动控制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杨云凌 《爆破》2012,29(3):127-130
浅埋隧道掘进过程中爆破震动速度存在空洞效应,导致地表振动速度存在区域性变化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已开挖隧道地表的振速具有放大现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浅埋隧道爆破振动空洞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振速放大系数随着离爆源水平距离的增大先有一个增大过程,当增大至最大值后,振速放大系数会逐渐减小;(2)隧道埋深对振速放大系数有明显影响,随着隧道埋深的变浅,振速放大系数逐渐变大,且振速放大系数增大的幅度会逐渐变小;(3)隧道断面尺寸对振速放大系数有着较大的影响,随着断面尺寸的增大,振速放大系数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详细介绍了盖挖法在浅埋偏压隧道工程中的成功应用,并结合广州市XX隧道施工情况,总结出浅埋偏压隧道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3.
隧道开挖爆破振动对邻近建构筑物安全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以成贵高铁豆子湾浅埋隧道下穿既有水库段(近接水库坝体)施工为背景,通过对地表及坝体的现场振动监测,分析爆破地震波的振动特征及衰减规律,并采用水工规范振动控制标准对坝体振动安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夹制作用和装药集中程度等因素影响,浅埋隧道掏槽爆破时振动最为强烈;控制掏槽孔装药量、合理的掏槽孔布置和装药结构是决定隧道开挖爆破震害的关键;隧道爆破施工时坝体顶部最大的振动速度仅为0.45 cm/s,远小于坝体允许爆破振动速度,故采用台阶法进行隧道开挖爆破施工可以确保坝体安全。  相似文献   

14.
汪平  吉凌 《工程爆破》2021,27(2):108-113,134
为了更好地控制浅埋隧道爆破施工对地表建(构)筑物产生的不利影响,以武汉地铁八号线洪山站-小洪山站区间隧道开挖爆破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浅埋隧道爆破振动传播规律及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基本一致;地铁隧道爆破开挖作用下地表3个方向的质点振动速度为垂直方向最大;沿隧道径向方...  相似文献   

15.
大石山隧道光面爆破开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大石山隧道爆破开挖中,采用了光面爆破、非电毫秒雷管微差爆破、M形掏槽爆破和导爆索间隔装药等爆破技术,使光爆眼残留率达到了100%,确保了隧道断面成形质量.爆破效果表明,所确定的爆破方案及设计参数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双侧壁导洞法、中洞法、洞桩法以及平顶直墙法等隧道浅埋段施工处理措施和主要辅助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17.
《工程爆破》2022,(6):20-26
随着城市对爆破振动效应的关注程度以及拟定控制标准越来越高的趋势,提升有效的城市爆破工程的降振措施是极为重要的。而隧道掏槽产生最大振动的概率极大,特别是斜孔掏槽。对浅埋隧道而言,即使用先进的数码电子雷管技术,从波的相位差出发,让振动波的峰谷抵消也是十分困难的,只能实现一定程度的错峰降振,相比常规控制爆破,振速下降50%~60%。于是基于普遍采用复式掏槽研究成果,使用正三角形掏槽方法,通过差分掏槽深度、等份装药与延时错峰来实现降振。以青岛地铁8#线海底隧道陆域段的工程实践为例,在进尺1.5 m的条件下,使用正三角形掏槽和非电毫秒雷管,错峰降振效果十分显著,振速最大下降75%,平均振幅在50%以上,既保障了密集建筑的安全,又避免了信访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对爆破振动效应的关注程度以及拟定控制标准越来越高的趋势,提升有效的城市爆破工程的降振措施是极为重要的。而隧道掏槽产生最大振动的概率极大,特别是斜孔掏槽。对浅埋隧道而言,即使用先进的数码电子雷管技术,从波的相位差出发,让振动波的峰谷抵消也是十分困难的,只能实现一定程度的错峰降振,相比常规控制爆破,振速下降50%~60%。于是基于普遍采用复式掏槽研究成果,使用正三角形掏槽方法,通过差分掏槽深度、等份装药与延时错峰来实现降振。以青岛地铁8#线海底隧道陆域段的工程实践为例,在进尺1.5 m的条件下,使用正三角形掏槽和非电毫秒雷管,错峰降振效果十分显著,振速最大下降75%,平均振幅在50%以上,既保障了密集建筑的安全,又避免了信访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9.
《工程爆破》2022,(4):33-37
结合青岛地铁敦化路站工程,介绍了复杂环境下城市浅埋地铁的控制爆破方案设计与爆破参数计算。通过采用分台阶超前导洞分步开挖和预留光爆层的控制爆破技术,有效地减小了爆破振动,使爆破松动圈基本控制在1.5m以内;光爆孔孔痕率90%以上,炮孔利用率均在90%以上,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下关隧道通过全风化花岗岩浅埋富水隧道开挖采取的施工方法和措施,隧道安全顺利的通过浅埋段施工,施工进度明显改善,施工成本有效减少。通过洞外井点降水,变洞内为洞外施工,加快了全风化花岗岩浅埋段富水隧道开挖的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