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AZ31镁合金板热拉深成形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AZ31镁合金板热拉深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凸凹模圆角半径大小、摩擦与润滑条件对AZ31镁合金板热拉深成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适的凸凹模圆角半径与有利的摩擦润滑条件可以大大减少AZ31镁合金板热拉深成形过程中发生破裂的可能性.有利于其拉深成形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18-8型不锈钢微温充液拉深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大高径比(H/d)不锈钢零件冲压成形工序多,准备周期长,且易发生时效开裂的问题,基于SUS304不锈钢微温力学性能,提出微温充液拉深新工艺,并对其进行实验研究。研究发现在略高于室温的微温范围内该材料成形性能已有明显提高,而这一温度区间在充液拉深工程实践中较易实现。实验研究表明,90℃微温充液拉深可以有效地提高SUS304不锈钢的成形极限,拉深比可由普通拉深的2.0提高到3.3,并可有效避免粘模等缺陷,残余应力降低,时效开裂的倾向减小。  相似文献   

3.
液压力行程曲线是液坟拉深工艺的重要参数之一,该曲线确定得准确与否,决定了液压拉深工艺的成败。本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锥形件液压拉深过程,并分析指出理论计算所得液压力行程曲线及实验所得液压力行程曲线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得到了锥形件的液压力程程曲线。通过比较认为该液和行程曲线是罗符合实际拉深过程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验测试与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半圆形拉深筋的圆角半径和金属流动方向对拉深筋阻力的影响。通过专门设计的实验装置,分别测取了以圆角半径和金属流动方向为变量的拉深筋阻力数据,分析得出圆角半径对拉深筋阻力的影响呈近似线性关系,金属流动方向对拉深筋阻力的影响呈近似的抛物线关系。综合两个参数的影响规律,基于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拉深筋阻力的近似解析模型。最后,通过回归系数的T检验得出,金属流动方向对拉深筋阻力的影响要比圆角半径显著,并且金属流动方向与圆角半径的耦合效应较小。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二次拉深成形理论,提出了二次拉深拉应力的理论模型。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了拉应力的计算公式,应用Swift失稳理论建立了极限二次拉深系数的计算方法。然后,通过二次拉深成形模拟检验了计算模型的精度,并通过成功的二次拉深成形实验对计算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拉深力和极限二次拉深系数的理论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ADINA的基本方程和本构关系及求解特征,并对冷冲压拉深成形过程中复杂的边界条件,开发出用于板材深拉深分析的弹塑性有限元程序。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程序可靠性,若采用该弹塑性有限元程序模拟成形过程,能分析出成形过程中的应力和变形,而判定设计是否可行。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研究探讨了坯料形状,润滑条件对盒形件拉深成形极限的影响,对此作了一些理论分析,提出了提高盒形件一次拉深成形极限变形程度的措施和方法,并给出了经验公式与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8.
对板料多次拉深工艺中实际拉深系数的分配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确定各次拉深系数的计算公式,可一次性地对各次拉深系数进行合理分配。求解过程简单容易,计算结果完全满足工艺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大高径比(H/d)不锈铜零件冲压成形工序多,准备周期长,且易发生时效开裂的问题,基于SUS304不锈铜微温力学性能,提出微温充液拉深新工艺,并对其进行实验研究。研究发现在略高于室温的微温范围内该材料成形性能已有明显提高,而这一温度区间在充液拉深工程实践中较易实现。实验研究表明,90℃微温充液拉深可以有效地提高SUS304下锈钢的成形极限,拉深比可由普通拉深的2.0提高到3.3,并可有效避免粘模等缺陷,残余应力降低,时效开裂的倾向减小。  相似文献   

10.
拉深件毛坯外形和尺寸是影响工件成形的重要因素,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拉深件毛坯确定方法——有限元法,并同已有的经验法、滑移线法进行了分析比较。应用这些方法计算了不同高度拉深件毛坯的外形尺寸,通过拉深实验证明有限元法是其中精度最高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根据高炉炉壳生产实际,分别使用气电立焊和埋弧自动横焊两种焊接工艺对50 mm厚的BB503型炉壳用钢板进行焊接,对焊缝进行外观检查、无损探伤,对焊接接头进行拉伸、侧弯、冲击、硬度等性能测试,并对焊接热影响区的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BB503炉壳用钢的气电立焊和埋弧自动横焊焊接接头抗拉强度和冲击吸收功均大于母材,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焊缝区及热影响区的显微维氏硬度分布和热影响区的组织均匀性均显著优于传统的CO2气体保护焊和手工电弧焊接头。气电立焊和埋弧自动横焊工艺可以替代CO2气体保护焊和手工电弧焊工艺用于高炉炉壳焊接制造。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高压开关壳体用低温钢16MnDR+16MnDR和6MnDR+1Cr18Ni9手弧焊的焊接性能研究,获得了这两种接头形式的焊接材料和焊接规范,并成功地应用到实际焊接结构生产中.另外对这两种接头形式的焊缝金属成分和组织以及抗裂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异种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会对焊接冶金化的整个过程产生很大的影响.在综述几类异种金属激光焊接的研究现状时,主要分析了Cu和Fe,Ni和Ti,Cu和Ni,Fe和Al这几时异种金属间的熔点、导热系数和溶解度的差异,对激光焊接凝固后熔池的形状、成分变化和微观组织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供热管网工程进行介绍,对长距离大管径金属管道焊接中的高效焊接工艺方法进行简要综述,介绍了管道下向焊施工方法及工艺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对下向焊施工方法及工艺进行了推广.  相似文献   

15.
根据镀铝钢的组织性能的特点和镀铝钢焊接结构的生产要求,首先研制出满足镀铝钢结构要求的CrNiMo和CrMoRe合金系专用焊条,通过试验研究,提出了实际可行的焊接工用艺。  相似文献   

16.
海洋工程水下连接新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高压TIG焊接技术以及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水下连接研究小组在该领域取得的成果,特别针对深水应用的要求,介绍了几种具备较好应用前景的新技术,即高压MIG焊接、搅拌摩擦焊接、摩擦叠焊和径向摩擦焊接,最后提出了发展我国海洋工程连接技术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职业焊接培训过程中常见焊接缺陷的特征,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学员提高自己的焊接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满足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工程对管道焊接质量的要求,本文以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工程为例,采用CRC内焊机打底+CRC P260外焊机热焊+CRC P600双焊枪焊接系统填充盖面的工艺方法,对X80钢进行了焊接工艺实验,并对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和宏观金相进行了评定。实验结果表明,采用CRC管道全自动焊系统焊接的焊缝,外观整齐、均匀,无任何分解裂纹、未焊透、烧穿等缺陷,焊缝有咬边现象,但均未超标,符合API1104—2005标准,选定的焊接工艺完全能够满足现场自动焊施工的技术要求。该工艺已应用于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工程,并取得了良好的焊接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2219-T6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疲劳断裂位置与区域局部力学性能及材料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对铝合金2219-T6搅拌摩擦焊接头开展了疲劳试验研究.试样接头疲劳断裂处大多位于焊核区与热机区交界处及临近区域,在裂纹萌生处的亚表面发现有大的夹杂.焊核区有明显微空洞,小角度晶界最多.利用ABAQUS软件数值模拟接头疲劳,分析了接头局部区域力学性能.接头的热机区和焊核区的主应变值较大,这些区域较其他区域更易萌生疲劳裂纹.  相似文献   

20.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of equivalent strain rate near the stagnation point and probe into the effects of colliding angle on strain rate. An ideal fluid model of symmetrically colliding was used to research them. Calculations showed the equivalent strain rate and the colliding half angl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each other with the material geometrical size and explosive velocity selected, the equivalent strain has large gradient within several jet thicknesses near the stagnation point, the maximal strain points are lined up along a beeline, but a curve near the stagnation point. With different colliding angles, they can be fitted by using exponential curve. That is, the exponential curve can be regarded as the token curve in explosive weld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