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2 毫秒
1.
目的:观察并比较补肾化瘀汤配合针刺夹脊穴治疗与单纯针刺夹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将17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9例)和对照组(90例)。治疗组采用补肾化瘀汤结合针刺夹脊穴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夹脊穴治疗,两组治疗取穴相同,主要穴位腰3~5夹脊穴、秩边、环跳、委中;治疗20天以后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疼痛评定及主要症状体征综合评分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均可以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症状和体征;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2.22%(65/90),治疗总有效率93.25%(83/89),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疗效(P0.05)。结论:补肾化瘀汤配合针刺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单纯针刺夹脊疗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腰夹脊穴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以腰夹脊为主行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针刺腰夹脊穴为主,观察两组疗效及疼痛程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有所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JOA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腰夹脊穴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疗效,操作简单安全,具有一定的可重复性和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正脊推拿配合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正脊推拿配合电针夹脊穴治疗,对照组采用正脊推拿配合电针常规穴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脊推拿配合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夹脊穴结合高压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针刺夹脊穴结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单纯针刺夹脊穴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JOA积分、ODI积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8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JOA积分升高,ODI积分下降(P<0.01,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的改善更为明显(P<0.01).结论:针刺夹脊穴结合高压氧治疗可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的疼痛及其他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腰夹脊穴温针斜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以腰夹脊穴温针斜刺治疗。对照组采用腰夹脊穴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的变化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对照组为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腰夹脊穴温针斜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在综合疗效和缓解疼痛方面较常规针刺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夹脊穴配合正骨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刺夹脊穴配合正骨牵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针刺夹脊穴配合牵引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以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下降(P0.05),治疗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夹脊穴配合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单纯针刺夹脊穴治疗。  相似文献   

7.
夹脊穴透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夹脊穴透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运用夹脊穴透刺法治疗;对照组38例,运用普通针刺法治疗。两组分别针刺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疼痛程度模拟量尺积分(VAS)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夹脊穴透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武娟  章薇 《中医药导报》2013,(10):57-59
目的:观察针刺二环穴配合腰夹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1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采用针刺二环穴配合腰夹脊为主要治疗方法,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针刺二环穴配合腰夹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观察短刺夹脊穴配合浮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传统针刺组60例,联合针刺组60例。传统针刺组予以传统针刺干预;联合针刺组予以短刺夹脊穴配合浮针干预。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4天,疗程为4周,2个月后进行随访。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腰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表(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和2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 (the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比临床疗效差异,并对2个月后随访症状对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和ODI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联合针刺组组优于传统针刺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JOA较治疗前水平显著增高(P<0.01),联合针刺组组优于传统针刺组(P<0.05)。疗效评定方面,传统针刺组和联合针刺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8.4%和9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刺夹脊穴配合浮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缓解腰椎疼痛程度,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针刺治疗。 关键词:短刺 浮针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0.
针刺夹脊穴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夹脊穴配合牵引治疗腰间椎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3例用针刺夹脊穴配合牵引治疗,对照组33例用腰部常规针刺配合牵引治疗,3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痊愈率90.9%,对照组痊愈率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夹脊穴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强督通经”针剌法与传统针刺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的疗效差异。方法将3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8例和对照组90例。治疗组采用“强督通经”针刺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1.8%和95.8%,而对照组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25.5%和7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症状及计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l,P〈0.05),且治疗组治疗前后疼痛症状及计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督通经”针刺法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比较温针及单纯针刺的疗效差异。方法:将计入统计的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温针组,每组31例。均取双侧肾俞、夹脊穴及患侧环跳、委中、阿是穴,1次/d,10次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下腰痛评分标准(JOA评分)及McGill疼痛量表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JOA评分均明显上升(P〈0.01),McGill疼痛量表各项评分均明显下降(均P〈0.01),且温针组在提高JOA评分和降低VAS评分方面优于针刺组(P〈0.05)。结论:温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与常规针刺组相比,其在提高患者痛阈方面疗效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毫针配合铍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4组均采用TDP照射,治疗1组采用毫针配合铍针治疗,治疗2组采用单纯毫针治疗,治疗3组采用单纯铍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假毫针、铍针干预。比较4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VAS评分和腰腿痛JOA评分。结果治疗1组总有效率为100.0%,治疗2组为90.0%,治疗3组为85.0%,治疗4组为20.0%,4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组、治疗2组及治疗3组治疗后VAS评分及JOA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及JOA评分差值与治疗2组、治疗3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毫针配合铍针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日本骨伤协会(JOA)下腰痛评分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的测定结果,评价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治疗组采用腹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2、3星期后JOA下腰痛评分及治疗前和治疗3星期后WHOQOL-BREF量表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1、2、3星期后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3星期后WHOQOL-BREF量表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3星期后WHOQOL-BREF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针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浮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浮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浮针治疗,对照组采用毫针针刺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浮针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微创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微创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6例与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神经节段取穴微创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埋线治疗。结果治疗组1个疗程后与2个疗程后愈显率分别为90.9%和92.4%,对照组分别为66.0%和80.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基于神经节段取穴的微创埋线疗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腹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体针治疗,3个疗程后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81.0%,对照组为57.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针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剌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将6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推拿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及理疗,比较两组患者JOA、VAS评分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剌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推拿治疗LDH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针灸配合心理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动力灸、心理疗法并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的原则,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刺、动力灸、心理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动力灸、心理疗法并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电针腰突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功能的康复作用。方法:将全部入组的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以单穴电针腰突穴为治疗组,常规取穴电针为对照组,各组的电针治疗参数一致,治疗前后采用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对两组患者腰椎功能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ODI评分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两组治疗前后ODI差异的组间比较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与常规取穴电针相比,单穴电针腰突穴疗法能更显著的恢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