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脂蛋白长期以来就被认为同人的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有关。脂蛋白分子的大小、构造、合水密度和免疫特性都是多相性的。用超速离心法和纸上电泳法从血浆样品制备出三类脂蛋白:(a)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d<1.006克/毫升,或称前β—脂蛋白;(b)低密度脂蛋白(LDL),d 1.006~1.063克/毫升,或称β—脂蛋白和(c)高密度脂蛋白(HDL),d 1.063~1.21克/毫升,即α—脂蛋白。人类血浆脂蛋白的此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甘油三脂(TG)、β脂蛋白(β-LP)的变化。方法对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男58例,女36例),用放射免疫和生化方法检测血样本中HDL、LDL、TXB2、6-K-PGF1α、TG、β-LP的含量。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后HDL、6-K-PGF1α浓度明显升高(P0.05),LDL、TG、β-LP、TXB2浓度显著降低(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后血液的高凝状态明显改变,血脂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HTG)患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高密度脂蛋白(HDL)是否发生了氧化修饰及其对血凝的影响。方法:对2l例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与2l例年龄性别相近的正常人的血脂、脂质过氧化物进行了分析。用一次性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分离血浆VLDL、LDL及HDL,测定这三种脂蛋白的234nm光吸收、相对电泳迁移率(REM)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TBARS),分别将这三种脂蛋白加入由正常人新鲜混合血浆构成的反应系统中,按试剂盒分别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IT)。结果:内源性HTG患血浆TG含量平均升高2.73倍,HDLC下降l.7l倍,同时LPO升高1.22倍;HTG组VLDL、LDL及HDL的REM、234nm光吸收值、TBARS含量均较对照组显增加(P<0.01),表明内源性HTG患血浆VLDL、LDL及LDL均发生了氧化修饰生成Ox—VLDL、Ox-LDL.PT及APTT在分别加入HTG组的VLDL、LDL及HDL后均比加入相应正常组脂蛋白明显缩短(P均<0.05)。相关分析表明,HTG组血浆VLDL及HDL相对电泳迁移率(REM)与PT呈负相关(P<0.01)。结论:HTG患血浆VLDL、LDL及HDL发生了氧化修饰,并使PT及APTT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4.
脂蛋白和血小板同时与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血栓形成等。一般认为,高水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和低水平的高密度脂蛋白(HDL)以及血小板的高反应性是这些疾病发生发展的共同危险因素。对于以高水平LDL为特征的家族性Ⅱa型高脂血症患者的研究,更加明显地提示脂蛋白与血小板之间存在直接关系的可能性。来源于Ⅱa型高脂血症患者的血小板对许多生理刺激剂(包括肾上腺素、ADP、凝血酶、胶原等)诱导的聚集、释放以及花生四烯酸代谢的反应性均增高。能够降低血浆脂蛋白(LDL或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平的烟酸和安妥明,同时也能降低Ⅱa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的血小板高反应性。这些线索引起了人们对于LDL、HDL与血小板之间的直接关系进行深入探讨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Ⅰ型高雪氏症是遗传性鞘糖脂蓄积的疾病,以溶酶体水解酶、葡糖脑苷脂酶的活性低下和巨噬细胞内糖基神经酰胺(GL-1)的堆集为特征。作者对29例Ⅰ型高雪氏症患者进行了检查,测定其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脂蛋白胆固醇和血清载脂蛋白的浓度。Ⅰ型高雪氏症患者的血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浓度均明显下降。血清载脂蛋白A和B的水平也下降,而血清载脂蛋白B和A分别是LDL和HDL的主要载脂蛋白,这提示LDL胆固醇和HDL胆固醇浓度下降  相似文献   

6.
脂蛋白的氧化修饰对血凝及纤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脂蛋白的氧化修饰对凝血及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用Cu2+法及次氯酸法氧化修饰超速离心分离的正常人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高密度脂蛋白(HDL)。分别将天然及氧化修饰脂蛋白N-VLDL、Ox-VLDL;N-LDL、Ox-LDL、N-HDL及Ox-HDL加入由正常人新鲜混合血浆构成的反应系统中,以相应天然脂蛋白为对照,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活性及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结果:VLDL、LDL及HDL经Cu2+法及次氯酸法氧化修饰后其REM、234nm吸光度值、TBARS含量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Ox-VLDL、Ox-LDL及Ox-HDL使PT及APTT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Ox-VLDL及Ox-LDL使t-PA活性高于对照组,PAI-1活性低于对照组(P<0.05及P<0.01),而Ox-HDL对t-PA活性及PAI-1活性的影响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结论:N-VLDL、N-LDL及N-HDL对凝血及纤溶活性无影响。Ox-VLDL、Ox-LDL及Ox-HDL促进血凝及血栓形成;Ox-VLDL及Ox-LDL使纤溶活性增加,而Ox-HDL对纤溶活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人体循环的脂蛋白按其水合物密度分为五类: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密度脂蛋白(I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脂蛋白十分重要,因为它与甘油三脂、磷脂和胆固醇的转运和代谢有关.目前已分离出了八种脱辅基脂蛋白(apo),它们是:apoAⅠ、AⅡ、AⅣ、B、CⅠ、CⅡ、CⅢ和E.除apoB外,所有脱辅基脂蛋白的顺序都已清楚,它们都含有与水和脂环境相互作用的同源的两性α-螺旋区域.因此,有人主张apo蛋白质是由同一祖先重复而成的.apoAⅠ、  相似文献   

8.
有证据表明,低密度脂蛋白(LDL)亚型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些对照研究的结果显示,小的致密的LDL(LDL亚型遗传表型B)与冠心病(CHD)风险增加有关。LDL亚型遗传表型B常常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包括血浆甘油三酯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降低。家系研究和遗传连锁研究表明,LDL亚型受一个主基因控制,但其确切位点尚需要定位。对双生组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遗传因素的存在,同时也显示了非遗传因素影响的重要性。降低血脂的药物、β-受体阻滞荆、饮食和运动等对LDL亚型遗传表型(以下简称LDL亚型表型)有影响。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提供了应用有效的策略来降低具有遗传易感个体患冠心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血栓形成和栓塞是使用非生物材料用于心血管植入的主要障碍物。本文报道选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和脱乙酰壳多糖制成0.1mm的薄膜。材料为人蛋白、r-球蛋白、人纤维蛋白原、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等。研究了聚合物上吸附的LDL、HDL和血小板的相互作用和表面效应。LDL和HDL分别含蛋白质5mg/毫升和10mg/毫升,制成脂蛋白薄膜。用率烷/水的方法作聚合体/水相交面的相互作用研究。对LDL和HDL被凝血酶作用后的凝结时间进行评价。用聚丙烯酰胺凝胶作蛋白质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CHD)是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尸检发现CHD死者88%有血栓存在,如能控制血栓,则有利于防治冠心病。作者曾观察到硫酸萄聚糖及Ca~(2+)粗提的脂蛋白对体外血凝与纤溶活性有作用,用琼脂糖电泳纯化HDL后,在体外观察到HDL确有延缓血凝、增强纤溶的作用。本文进一步观察体内脂质与脂蛋白对血凝与纤溶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低脂血症中,先天性脂蛋白代谢异常症已知有:无β脂蛋白血症、低β脂蛋白血症及高密度脂蛋白(HDL)缺乏症三种,这些都是极为罕见的疾病。其中HDL缺乏症为1960年Fredrickson氏于弗吉尼亚州  相似文献   

12.
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的存在及其在胆固醇(Ch)代谢和动脉粥样硬化(AS)中的作用已为人们所认识。最近,一些研究表明,具有抗 AS 作用的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HDL)也可结合至不同组织细胞表  相似文献   

13.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对预测冠心病事件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对预测国人冠心病(CHD)事件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检测108例CHD患者、40例健康体检者血液中Lp-PLA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的含量情况。结果: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和对照组,各组间Lp-PLA2、LDL含量呈现明显的梯度差异(均P〈0.05)。经线性相关分析,血浆Lp-PLA2与LDL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Lp-PLA2可作为国人的CHD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血浆Lp-PLA2与LDL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制复方中成药清脂降黏颗粒(QZJLp)降低高血脂、改善血液流变性的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家兔法复制高脂高黏模型,观察两种剂量(0.5 g,3次/日和1.0 g,3次/日)QZJLp治疗14 d和35 d后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脂蛋白(a)[Lp(a)]和血液表观黏度(ηa)、血浆黏度(ηp)、红细胞电泳时间(EEt)、纤维蛋白原(Fib)和红细胞比容(Hct)等的变化.结果QZJLp治疗35 d能显著降低TG、LDL、Lp(a)、Fib、ηa、ηp,升高HDL,缩短EEt.结论QZJLp能同步地、有效地改善实验性高脂血症和高黏血症.  相似文献   

15.
Lp(a)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3年挪威免疫遗传学家Berg在人血浆中发现了一种特殊的抗原物质即Lp(a)抗原,其后不久发现该抗原物质存在于血浆脂蛋白组份中。人血浆据此可分为Lp(a)~+和Lp(a)~-。Lp(a)最初是指由脂蛋白携带的该抗原物质,现在人们已习惯于将这种脂蛋白称作Lp(a)。随着研究的进展,逐渐认识到Lp(a)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近些年来Lp(a)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已经成为一个很热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糖、血脂对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亚类组成及含量的影响。方法:收集MS患者组220例和对照组86例的血浆,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及载脂蛋白的浓度,双向电泳-免疫印记检测法测定受试者HDL亚类的相对含量。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MS患者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B100(apo B100)、apo B100/载脂蛋白A-I(apo A-I)、收缩压(SBP)、体重指数(BMI)与HDL3b含量均增加(P0.05),而HDLC、apo A-I、preβ2-HDL、HDL2a和HDL2b含量均减少(P0.01)。(2)随着血糖浓度的升高,血浆中HDL2a与HDL2b含量减少(P0.05),preβ1-HDL增加(P0.05)。(3)MS患者随着HDL-C含量的降低,HDL2b含量减少(P0.01),preβ1-HDL增加(P0.01)。(4)MS患者随着TG水平的增加和HDL-C水平的降低,血浆中小颗粒的preβ1-HDL有增加的趋势,而大颗粒的HDL2b有减少趋势,HDL成熟代谢受阻。(5)相关性分析发现FPG与大颗粒的HDL2a和HDL2b呈负相关;HDL-C与HDL2b呈正相关,而与preβ1-HDL呈负相关;TG含量与preβ1-HDL、HDL3b呈正相关。结论:MS患者随着血糖、TG含量的增加及HDL-C含量的减少,大颗粒的HDL2a和HDL2b含量减少,而小颗粒的preβ1-HDL含量增加,HDL颗粒有变小的趋势,HDL颗粒的成熟代谢受阻。  相似文献   

17.
高通量透析可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55例患者随机分为高通量透析组(HPD组)与常规血液透析组(CHD组),HPD组患者使用聚砜膜F60高通量透析器,CHD组患者使用低通量F6透析器治疗,检测首次透析前后两组患者血尿素氮(BUN)、肌酐(Cr)、K^ 、Na^ 、Cl^-、Ca^2 、P^3-、甲状旁腺素(PTH),以及透析前后血浆细胞因子(IL-1β、IL-6、IL-8、TNF-α)和透析开始20min后透析废液中上述细胞因子含量,动态观察并记录患者主诉,动态检测透析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透析治疗1年后,复测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生化指标。结果 ①HPD组对PTH、P清除高于CHD组(P<0.05),透析1年后,HPD组血浆PTH、P水平明显低于CHD组(P<0.05)。②透析后即刻HPD组透析废液中细胞因子含量显著高于CHD组(P<0.05);透析治疗1年后HPD组血浆细胞因子水平呈下降趋势,但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5)。③透析后即刻,HPD组与CHD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水平与透析前比较均呈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透析1年后,HPD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水平较透析前水平变化差异显著(P<0.05),两组间比较显著升高(P<0.05)。结论 HPD可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肾性贫血,其机制与HPD能清除一些不易被CHD透析清除、且对红细胞生成和成熟有抑制作用的蛋白类大中分子物质,主要是PTH、精胺、聚胺、细胞因子等有关。  相似文献   

18.
Kane等发现,载脂蛋白B100由肝脏合成,是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及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主要组成成份,占LDL蛋白质98%以上,在转运脂质及识别脂蛋白受体上具有重要作用。大量资料证明,血浆LDL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关系密切。目前国内已报道用火箭电泳法及单向免疫扩散法检测血清apo B100。我们建立的人血清apoB100酶联免疫测定法灵敏可靠,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9.
桃仁红花煎治疗无症状性高脂血症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活血化淤理气通络经典方剂“桃仁红花煎”对无症状性高脂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使用ShimadiuCL-720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水平,使用Griess法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使用邻苯三酚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使用巴比妥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浆TC、TG、LDL、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ApoA、HDL、NO水平,及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或P<0.01),APoB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给予洛伐它丁治疗后,TC、TG、LDL水平明显降低(P<0.05),ApoA、HDL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MDA、NO、ApoB含量及SOD活性无明显变化。结论:活血化淤理气通络中药可以降低血脂,并有可能防治高脂血症对血管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冠心病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患者血浆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lecithin 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 LCAT) 与高密度脂蛋白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HDL) 亚类分布的关系。方法:采用双向电泳-免疫印记法分析了73例正常对照者和144例冠心病患者HDL亚类的组成、含量及分布特征,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其LCAT浓度。冠心病患者按血浆LCAT浓度进行四分位数(19.22、36.39和55.32 mg/L)分层(Q1:LCAT<19.22 mg/L; Q2:19.22≤LCAT<36.39 mg/L; Q3:36.39≤LCAT<55.32 mg/L; Q4:LCAT≥55.32 mg/L)。结果:随着LCAT浓度的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和载脂蛋白B-100/A-I(apoB-100/A-I)比值呈增加趋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apoA-I水平呈减少趋势。与最高四分位数组相比,第三、第二和最低四分位数组中preβ1-HDL含量增加,HDL2a和HDL2b含量减少 (P<0.05或P<0.01)。与正常TC组比较,高TC组LCAT浓度降低,且preβ1-HDL含量增加,HDL2a 和HDL2b含量减少(P<0.01)。直线相关和多元回归分析中发现,血浆LCAT水平与preβ1-HDL浓度呈负相关,与HDL2a和HDL2b浓度呈正相关。结论:CHD患者血浆HDL颗粒呈变小趋势,并且随着LCAT水平的降低,其HDL颗粒的变小程度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