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语用模糊是指交际者在特定的语境中使用模糊的或不明确的话语向对方传达言外之意的一种语言现象,是在日常的交际活动中进行成功交际不可或缺的一种交际策略。关联理论可以从意图关联、语境关联和关联推理等三个方面对于语用模糊进行阐释,对于语用模糊交际策略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和适用性。利用关联理论来对语用模糊交际策略进行研究,有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语用模糊这种语言现象,同时对于模糊性在语用学方面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模糊限制语是言语交际中常用的和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之一.为了使交际更加顺畅,交际双方趋于运用模糊限制语构成的模糊策略,充分表达交际双方微妙的情感差异,以达到交际的目的.探究语用能力是当今外语教学中强调外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步骤之一.模糊限制语的得体运用,从某种程度上讲,表明了外语学习者语用意识的提高.强调探索模糊限制语在英语教学中的教学价值可以在英语教与学的过程中对这种语言现象重新认识,因而进一步提高学习者重视语言运用的语用意识.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语用的全新角度分析了模糊限制语的交际功能,回顾了其理论根源、研究现状和定义,探讨了其在实际话语交际中交际功能,分析了模糊限制语交际功能的语用策略。作者认为,模糊限制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言现象,研究模糊限制语,有助于提高语言运用的灵活性、委婉含蓄性、表现力和说服力,促进有效交际,增强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王健 《科技信息》2013,(5):236-237
英语模糊限制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在言语交际中恰当运用模糊限制语是一个合格的英语语言使用者必备的语言能力之一。本文首先概括介绍了模糊限制语的概念及其分类,然后结合语用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原则分析了它们在言语交际中的语用功能,进一步证明使用英语模糊限制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交际策略。  相似文献   

5.
作为模糊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模糊限制语有着独特的语义特点和丰富的语用功能.结合语用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原则对其进行语用分析,将进一步证明在日常会话中使用模糊限制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交际策略.  相似文献   

6.
模糊语的使用是中外新闻发布会中常见的一种语用策略,在梳理国内外对政治语篇的研究基础之上,以中外新闻发布会为语料实例,总结出数量、人称、内容和程度模糊四种类别。发现其共同翻译策略是以模糊译模糊,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提高新闻发言人表达的有效性,同时也有助于实现外交场合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7.
作为模糊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模糊限制语有着独特的语义特点和丰富的语用功能。结合语用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原则对其进行语用分析,将进一步证明在日常会话中使用模糊限制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交际策略。  相似文献   

8.
张美云  井凯 《科技信息》2011,(1):189-189,161
语用模糊现象指的是在话语的交际使用过程中,说话人在特定的语境中使用同一话语向听话人传递两种以上截然不同的言外之力.从而使得说话人的意图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在日常交际中,人们经常会使用语用模糊策略来实现自己的交际意图。师生关系时非常特殊的人际关系。在批评学生是,教师要在不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情况下成功的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很多情况下,教师在批评是将会使用到语用模糊策略。  相似文献   

9.
根据语言顺应论的观点,语用模糊既是语言使用者在其意识突显指引下,选择模糊语言以动态顺应语境和语言结构,实现话语特定意义的结果,也是为实现意义生成和交际目的达成而采用的一种有效的语用策略。  相似文献   

10.
连益芝 《龙岩学院学报》2006,24(2):89-90,96
模糊限制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在言语交际中恰当运用模糊限制语是一个合格的语言使用者必备的语言能力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模糊限制语的定义及语用分类然后分析了它们在言语交际中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1.
语言具有模糊性,言语交际是在一定语境中进行的信息传递的动态系统,是交际双方在意图和意义之间映射的互动过程。语用模糊是语言运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语用模糊现象的存在说明交际活动中的语言有不确定性,而话语意义的协调又需要借助具体的认知语境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教师在语法、词汇教学,听力、阅读教学,口语、写作教学3个方面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可以分别采取以下外语教学策略:完整步骤化教学策略,训练有效记忆策略,整理归类、区别对待策略,比较概括策略;建立、扩展图式策略,训练学生听、读技巧,授人以渔策略,丰富语言输入策略;教学过程交际化策略,练习方式活动化策略,巧妙处理语言错误策略,提高学生外语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3.
当今英语教学中,许多教师依然采用的是“语法 翻译”的方法。这种方法固然可以使学生系统地学习第二外语的语法及语言结构知识,但是在交流日益成为学习外语的最终目标的时候,这种方法就显得纯理论化了。不能使语言的交际能力得到最终体现。本篇文章阐述的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当今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英语教学既要重视语言的法则及结构,更应突出语言的基本功能——日常交际手段,充分体现听、说为先,读、写、译跟上的教学原则。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会觉得枯燥。  相似文献   

14.
语用模糊理论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话语策略是人们在言语交际中顺利实现交际目的或占据有利地位的重要手段。语用模糊策略正是这种策略之一。文章阐述了俄语语料中使用这一话语策略的言语现象。  相似文献   

15.
浅析语码转换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码转换是两种或两种以上语码之间的转换。作为语言文化接触和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语码转换具有多种社会语用功能,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项重要的交际策略,也是交际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任务型教学法是指学生在完成具体、可操作的任务过程中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为目的的外语教学方法。其宗旨是让学生在一系列任务活动中接触真实语言,在体验中学习语言。文章从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任务型教学法的特点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策略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提高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左传》在外交辞令的记录整理方面成就尤为突出,充分展示了这部历史散文著作的艺术魅力。《左传》外交辞令得以产生和发展是有其特定原因的。本文从春秋“行人”与外交辞令、春秋外交人才的文化素养、春秋外交人才的外交实践三个方面对《左传》外交辞令的产生及发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对多数学生在基础阶段外语学习中通常所存在的动力不足,效率低下,交际能力差等问题,结合心理学、认知科学、语言学和二语习得等理论,提出了文化导入与外语教学一体化策略,以激发学生外语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学习认知过程,帮助学生培养交际能力。文化导入不是给学生额外添加的一种学习任务,而是要成为外语学习的激励和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