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显影促进剂是一类能够在显影过程中缩短显影诱导期、加速显影速度的化合物,日益、广泛地应用于感光材料工业。本文参考大量文献对显影促进剂的分类、性能应用及促进机理进行了介绍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降解染料废水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A,B的硝酸盐为原料,以氨水或碳酸钠为沉淀剂,利用混合沉淀的方法合成了系列钙钛矿型氧化物(ABO3)。合成中A选碱土金属元素Mg,Ca,Sr,Ba等及稀土金属元素La;B选过渡金属元素Cr,Mn,Fe,Co,Ni等。以酸性红B染料废水为目标物,考察了不同种ABO3复合氧化物光催化活性。活性测试结果表明,A的影响较小,B的影响较显著,总的变化趋势是随着B原子序数的增大光催化活性提高。在上述各催化剂中,SrNiO3的催化活性最高。TEM测试结果显示所合成SrNiO3为纯度较高的粒径为150~200 nm的近球形颗粒。考察了工艺条件对光催化降解酸性红B的影响:在废水溶液中加入H2O2后光催化活性提高,且随着加入量的增大有增长的趋势;提高溶液酸性有利于染料废水降解;酸性红B废水溶液初始质量浓度越高,光催化越难降解。  相似文献   

3.
考察臭氧氧化法处理感光废水过程中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原水稀释倍数、初始pH值、臭氧通入量等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显影废水中COD去除率为61.6%、定影废水中COD去除率为72.6%。  相似文献   

4.
臭氧预处理农药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臭氧预处理是有效地解决有机农药废水毒性和不可生化性的一种简单方便技术。通过工程实践证明,采用臭氧预处理高浓度有机农药废水能够提高其可生化性,联用传统的生化处理技术,处理后的农药废水能够稳定实现达标排放,污染物COD的平均去除率可以达到95%以上。该工艺处理运行2年多,效果明显、操作简单、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5.
6.
地处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宜昌是响应大尺度环流变化的敏感区域,能灵敏捕捉到大气臭氧的纬向输送过程。从近80年宜昌地表温度和Arosa大气臭氧总量相似的季节性变化发现前者较后者提前3个月反相变化,其本质是臭氧运输的季节变化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以臭氧氧化不易生物降解的聚乙烯醇(PVA)模拟废水, 考察典型杂多酸(HPA)对臭氧氧化的催化作用. 先在3种典型杂多酸中筛选出对臭氧氧化PVA具有催化效果的硅钨酸(HSiW), 考察反应时间、 臭氧质量浓度、 体系pH值、 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PVA去除率的影响, 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去除PVA的最佳条件. 结果表明: 体系的pH值对PVA去除率影响最大,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最小; HSiW催化臭氧氧化体系去除PVA的最佳条件为ρ(O3)=25 mg/L, 反应温度30 ℃, 体系pH=8.3, 催化剂用量250 mg/L, 在该条件下降解反应5 min, PVA去除率即可达98.3%; HSiW未改变臭氧氧化降解PVA的基本途径, HSiW可促进臭氧分解, 生成更多的HO·, 并可催化臭氧与PVA的直接反应.  相似文献   

8.
卫星遥感监测大气臭氧总量分布和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卫星紫外仪器TOMS、OMI和TOU的臭氧总量数据(1979-2014年),研究了全球及关键地区臭氧总量的分布及变化。讨论了南北半球臭氧总量分布和变化的差异,探讨了影响臭氧分布和变化的可能因子。重点分析了中国区域、青藏高原和极地的臭氧变化,并利用FY-3数据对南极臭氧洞和北极臭氧低值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臭氧总量的分布和变化在中高纬度地区具有很强的不均匀性,极地臭氧损耗依然明显,青藏高原的臭氧增长大于同纬度其他地区,其机制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9.
为了考察臭氧催化氧化深度处理工艺对造纸废水的处理效果,采用臭氧单独氧化、O3/H2O2、O3/CeO2及O3/AC技术,考察其对水中UV254、COD的去除效果,同时分析了H2O2投加量对O3/H2O2氧化造纸废水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臭氧氧化具有很好的脱色及氧化水中UV254的效果;在本试验条件下,原水经过臭氧氧化10 min便可以完全褪去,UV254去除率最高可达58%左右;在O3/H2O2深度处理过程中,增加H2O2投加量只是略微提高了UV254去除率,但COD去除率反而降低.所以,在臭氧氧化某些造纸废水时,并不需要采用臭氧催化氧化技术,单独臭氧氧化便可以达到较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0.
染色废水臭氧氧化催化剂研制及其应用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臭氧处理染料废水脱色效果显著,研究了自制的臭氧氧化脱色催化剂在处理染料废水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过渡金属氧化物NiO、CuO、Fe2O3、Ag2O和MnO中,NiO具有较高催化活性。将NiO应用于6种染料溶液的臭氧净化处理中的结果表明,NiO催化臭氧氧化在CODcr去除率方面均比未催化臭氧氧化试样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采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TOMS臭氧总量资料,分析了1979~2003年4月份平流层行星波1波和2波的变化,及其对北半球中高纬臭氧总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通常情况下,4月份平流层中下层行星波1波强于2波,对应的位势高度场在欧亚大陆北部为一低压涡旋,而北美北部为一高压区.此时,从东北亚到北加拿大为臭氧总量的高值区,而北欧至格陵兰一带为臭氧的低值区.但在有些年份,2波比较强时,相应的位势高度场在极地为一明显的低压涡旋,此时在极地附近会出现臭氧低值区.个别年份如1997年,1波在25年中最强,2波也很强,强低涡中心比常年更靠近北极点,在与之位置相同的地方出现了25年中最明显的臭氧洞.还有一些年份,北极地区主要由高压控制,臭氧总量的高值区基本上出现在北极及其附近.  相似文献   

12.
浑江吉林省段水环境容量及其在总量控制中的利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浑江吉林省段有机污染物自净规律研究基础上,采用逆推法,计算了主要污染物CODcr和挥发酚的环境容量以及污水达标排放时的污水允许排放量和污染物允许排放量,提出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容量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13.
运用黑箱模式计算了新密市大气中SO2的环境容量,结果表明,现状大气中的SO2尚有较大的环境容量,因此,现状点源排放的SO2不需要削减,也不必将新密市划为SO2控制区,空气中SO2的剩余容量对今后的工业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当地煤炭中的硫含量很低是其主要原因之一。连续两年的环境监测数据也验证了黑箱模式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4.
 将卫星观测的TOMS臭氧总量资料应用于区域气候模拟中,在不同纬度的地区采用随季节变化的臭氧总量.以中国地区为例,对比模拟了考虑臭氧随季节、纬度变化和模式原有的固定臭氧值对气候的不同影响.结果发现:对区域气候模式RegCM2而言,用于研究中国地区时,模式中的臭氧总量比实际状况偏大,利用实测臭氧资料后能产生负的晴空辐射强迫,并引起云量变化,导致地表温度变化.  相似文献   

15.
我国总云量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中国总云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及影响原因。方法利用全国360个地面站1951~2009年地面月总云量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和相关分析方法。结果总云量最多区域位于西南和华南地区,最少位于北部干旱少雨地区。约35°N以北总云量从南到北随纬度增加带状分布减少,此纬度以南同纬度东部云量多于西部云量。20世纪90年代以及21世纪前10年总云量减少最明显。总云量减少最明显的区域位于东北、西藏西南部以及山东、安徽北部地区。大部分地区总云量与太阳黑子相对数、降水量、相对湿度、最大积雪深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蒸发量与总云量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我国总云量总体上呈减少趋势,气候因素对总云量变化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光催化-臭氧联用技术降解苯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光催化-臭氧联用技术对苯胺废水的降解.结果表明,光催化-臭氧联用对苯胺的降解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COD去除率大大高于单一光催化和单一臭氧的COD去除率,在较高苯胺初始浓度时效果更为显著,这是因为臭氧和光催化剂协同产生了更多的.OH.苯胺废水的初始pH和初始浓度对苯胺光催化-臭氧联用的降解效果影响不大,且COD去除率均能达到90%以上.另外,臭氧流量的增大能提高苯胺的降解效率并缩短降解时间.论证了在苯胺降解过程中有中间产物生成.  相似文献   

17.
氮氧自由基光阻聚剂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文中简单地介绍了新型光阻聚剂-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的特点、合成路线、结构测试以及阻聚原理。  相似文献   

18.
 从大气臭氧(O3)天然分布、人为活动对O3变化的影响(臭氧层空洞和O3生成潜势)O3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O3污染对人体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3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大气O3的研究进展,其中在O3生成潜势方面重点介绍了O3生成效率、光化学O3生成潜势和增量O3活性3种主要模型。通过了解本区域O3污染形成的主要来源和变化过程,引起人们对于O3污染的重视,并据此制定合理的控制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