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提高胃平滑肌肿瘤的外科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1996-2001年间收治的胃平滑肌肿瘤25例的经验。结果 术前诊断率52%(13/25),手术切除率96%(24/25),术中发现平滑肌肉瘤并发溃疡、出血及与周围组织粘连、浸润75%(15/20),病死率8%(2/25)。结论 胃平滑肌肿瘤病变部位多位于胃体后壁,以腔内型多见。腹痛,消化道出血,腹部包块是其主要临床表现。当肿瘤为分叶状,长径>5cm,浸润性生长,肿瘤中心出血、坏死、较大溃疡形成应视其为恶性改变。诊断本病以X线钡餐造影和胃镜检查两者联合应用,手术切除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胃平滑肌肿瘤比较少见,生物学行为有良恶之分,术前确诊率不高,手术方式则需要按肿瘤的性质、部位、大小来制定.我院1988~1998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28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胃平滑肌肉瘤7例诊治体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100020)宋家琨,王克有胃平滑肌肉瘤在胃的恶性肿瘤中甚为少见,约占胃肉瘤的20%[1]。我院外科1982年至1994年共收治7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  相似文献   

4.
[病例] 男,31岁。因间断上腹部隐痛不适4年,头晕、便血5天入院。患者于4年前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伴反酸、嗳气。疼痛无明显规律性,自服“胃仙U”及对症治疗好转。曾在当地医院行钡餐造影检查,未见异常。因进食后上述症状加重,遂来诊,以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入院。上消化道造影示胃底后壁向腔内突出的约6cm×8cm分叶状团块阴影。在全麻下行贲门侧胃大部切除,术中见贲门周围有一“亚铃状”肿瘤,食管下段有一3.5cm×2.0cm外生性肿块,贲门口狭窄,胃底右后方有一8.0cm×1.0cm肿块位于腔内。诊断:贲门周围肿瘤。因肿瘤位置高,遂行胸腹联合切口,切除肿瘤。病理诊断:胃体后壁小弯侧粘膜及浆膜下多发性平滑肌瘤。  相似文献   

5.
全红 《河北医药》1999,21(2):75-76
胃平滑肌肉瘤临床较少见,我院16年来共收治15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80~1996年,我院发现胃恶性肿瘤620例,其中胃平滑肌肉瘤15例。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32~70岁,平均50岁。出现临床症状到就...  相似文献   

6.
胃平滑肌肿瘤(gastric smoth muscle tumors.GSMT)临床少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手术前明确诊断率较低,容易误诊,良恶性不易鉴别。1989年~2008年我院共收治GSMT31例,现就其诊断和治疗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7.
胃平滑肌肿瘤比较少见,约占胃肿瘤的2.47%[1].因发病率低,临床表现不典型,起病隐匿,早期可无症状,且缺乏特异性检查手段,易被临床医生忽视,术前确诊率不高.现将我院近10年收治的1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贾山移  周向东 《中国药业》2007,16(17):50-51
目的探讨胃平滑肌肿瘤临床误诊的原因及早期治疗原则。方法收集医院1988—2006年34例胃平滑肌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患者中,术前诊断明确者7例(占21%),误诊27例(占79%);33例行局部或胃大部切除术,仅1例行根治术并淋巴结清扫术,但5年随访无一例因肿瘤复发而死亡,5年生存率为68.4%。结论及时、准确地诊断胃平滑肌肿瘤,并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能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10.
11.
陈卫昌  蔡衍郎 《江苏医药》1997,23(8):581-581
我院自1986~1993年收治胃平滑肌肿瘤19例,其中平滑肌瘤10例,平滑肌肉瘤9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兹结合文献讨论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10例;年龄43~77岁,平均56.l岁。病程最长15年,最短仅利。时。本组中3例以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就诊。临床表现:呕血、黑便9例,上腹不适、隐痛6例,上腹部肿块4例。辅助检查:X线钡餐检查12例,6例肯定;误诊为胃癌3例,胃炎2例,漏诊1例。内镜检查8例,疑及平滑肌肿瘤5例,病理活检无1例证实,漏诊3例。CT检查6例,4例拟诊平滑肌肿瘤。B超检查3例,均诊断为上腹部包块或占位。3例因大出血…  相似文献   

12.
苏平  姚成霖 《云南医药》2000,21(5):448-449
胃平滑肌肉瘤是少见的胃恶性肿瘤 ,作者对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平滑肌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其CT特征性表现。材料和方法  9例中男性 7例 ,女性 2例。年龄 36~ 70岁 ,平均 53 8岁 ,50岁以上 6例。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和腹部肿块 ,可伴胃纳减退和上消化道出血、消瘦。 9例均行CT和胃肠钡餐检查 ,其中 5例行胃镜检查 ,全部病例均行手术和病理证实。使用设备为SomatomARC和GESytec 30 0 0型CT机 ,层厚 10mm ,层间距 10mm。其中 9例中 7例增强扫描。结果  1.CT表现 :9例均见胃壁肿瘤 ,肿瘤最小约 3 0c…  相似文献   

13.
胃平滑肌肿瘤17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胃平滑肌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总结11年间收治的胃平滑肌肿瘤17例。结果 平滑肌瘤7例,平滑肌肉瘤10例。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腹部包块和腹痛。内镜、X线钡餐和B超术前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33.3%、46.9%、50.0%,三者联合检查阳性率70.0%。17例中胃楔形或部分切除9例,胃大部切除6例,胃次全切除1例,全胃切除1例。结论 内镜、X线钡餐和B超联合检查可以提高术前诊断率;胃平滑肌瘤首选胃楔形切除或部分切除,胃平滑肌肉瘤首选胃大部切除次全切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胃平滑肌肿瘤(GSMT)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7例胃平滑肌肿瘤(GSMT)临床诊断、治疗度随妨材料。结果 27例手术均痊愈出院。10例胃平滑肌瘤(LM)5年生存率为100%,17例胃平滑肌肉瘤(LS)5年生存率为68.3%。结论 胃平滑肌肿瘤(GSMT)术前误诊率较高,最后确诊多依靠术后病理,手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平滑肌肿瘤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1995年8月~2005年6月本院收治的胃平滑肌肿瘤6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胃平滑肌肿瘤肿块较大,大多位于胃底体区,胃平滑肌肉瘤多以出血、上腹痛、上腹包块为临床表现。胃镜、X线钡餐、CT检查有助于诊断。结论对考虑胃平滑肌肿瘤患者应积极手术治疗,术中积极进行快速冰冻切片,确定肿瘤性质,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吴明刚 《江苏医药》1994,20(12):700-700
胃平滑肌肉瘤临床少见,本文就我院1986年3月~1994年2月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胃平滑肌肉瘤15例,就其诊治体会作如下分析报告。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本组15例中男9例,女6例;年龄25~68岁,平均46岁。二、主要临床表现:呕血、黑便12例,上瓜不适5例,贫血7例,腹块4例,休克2例。大便潜血阳性11例。三、肿瘤分型与部位:腔内型2例,腔外型3例,壁间型3例,腔内外型7例。贵门胃痛部2例,胃体部12例,胃窦部1例。四、病理结果:肿瘤直径3~ZOom,平均11cm。溃疡10例(10/15),溃疡发生率666%。五、辅助检查:纤维胃镜检查11例,确…  相似文献   

17.
胃平滑肌肿瘤发生于胃壁平滑肌组织,发病率在胃的非上皮性肿瘤中次于淋巴瘤,占第二位 ,临床表现不典型,胃镜、上消化道钡餐及CT是其主要检查手段,肿瘤的良恶性不易鉴别, 术前确诊困难.本文收集我院1960年8月至1998年12月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胃平滑肌肿瘤27 例,结合文献对胃平滑肌肿瘤的临床诊治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胃肉瘤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玉玲  齐伯贞 《天津医药》1997,25(4):211-213
胃肉瘤少见,占胃肿瘤的2-3%。本文17例中胃淋巴瘤9例,平滑肌肉瘤7例,神经纤维肉瘤1例。临床表现以食欲不振,腹疼及消化道出血为主,与胃癌不易鉴别。深挖洞咬检可提高胃的阳性发现,超声胃镜有一定价值。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疗,胃淋巴肉瘤对放敏感。  相似文献   

19.
胃平滑肌瘤13例诊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平滑肌瘤起源于胃壁平滑肌组织,约占全部胃肿瘤的3%。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缺乏特异性检查手段,故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总结1980年~2002年间13例胃平滑肌瘤患者的诊治过程,并结合有关文献,对这一疾病进行讨论。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