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云南春季强低温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郑建萌  段旭 《气象》2001,27(5):35-37
运用北半球500hPa格点资料,分析了3月倒春寒天气发生的同期、前期500hPa环流特征。云南春季倒春寒天气的发生与同期500hPa上乌拉尔山脊的建立、新西伯利亚附近横槽转竖有关,孟加拉湾南支槽的影响使倒春寒天气更易发生。  相似文献   

2.
云南春季低温的前期环流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赵红旭  肖子牛  何华 《高原气象》2000,19(3):397-400
为了分析云南春季低温的前期环流特征,本文利用各县站的逐日气温和500hPa月平均高度的格点资料,分析结果表明,春季低温年前冬10~20d振荡活跃,1月份环流特征与正常年相比有明显不同。研究还发现,用纬向高度梯度结果代替高度场作春季低温分析预报,更有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3.
华南春季低温冷害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安健  刘小宁 《气象》1995,21(3):25-29
利用华南地区48个台站1951-1990年2、3月气象资料,比较详细地讨论华南春季低温冷害的气候特征,揭示出如下几点事实:(1)华南的春季低温冷害过程出现频率愈往南去,愈向2月份集中。华南北部,低温过程次数多,持续日数长,温度低,是低温冷害最重的区域,往南依次为中等与轻度低温冷害区域,雷州半岛及海南省基本无低温冷害。(2)低温冷害过程初日与终日的年陆波动非常大,初日极差普遍有1个月左右,终日极差高  相似文献   

4.
5.
马德贞  林玉成  李晓东 《气象》1996,22(3):43-47
该系统是以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而建立的春季低温阴雨中期预报业务系统。系统含较完善的低温阴雨和连晴天过程资料,采用逐步回归、逐步判别、相似预报等方法,将数值预报产品与天气学原理及预报员经验相结合,实现了从资料采集到预报制作自动化和客观化。系统采用模块结构和批处理技术,操作简便,资料和图形显示快捷。经3年试报结果表明,系统对春季低温阴雨有较强的预报能力,在实际预报服务中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7.
华南春季温度气候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传凤  高波  田辉 《气象》2001,27(5):19-24
利用我国华南3省24个站1951-1995年2-4月的平均气温资料分析该地区春季低温的气候特征,发现有6个严重低温年:1957、1968、1969、1984、1985和1988年。1968年最为严重。严重低温主要发生在3月和4月。福建的低温较频繁,广西的低温较严重。华南春季低温年际变化有明显的阶段性,809年代低温频繁,90年代低温最少,其它年代低温频数大体相当。春季低温和高温年份,亚洲中高纬度大气环流、西太平洋热带高压以及太平洋热带海洋状况都有显著的差异。华南春季低温与亚洲极涡、纬向环流指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界位置及太平洋暖池的海表温度等因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我国南方春季低温冷害气候及其大气环流特征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利用我国南方6省45个站1951-1995年2-4月的月平均气温资料分析该地区春季低温冷害气候特征,发现有7个低温冷害年,1957,1968,1969,1970,1984,1985和1988年,最严重的年份是1968和1988年,严重低温冷害主要发生在3,4月份,严重低温冷害最为频繁的地区是江南南部,南方春季低温冷害年际变化有着明显的阶段性和群发性,80年代我国南方春季低温冷害频繁,50年代次之,60,70年代较少,90年代前期几乎没有,典型的春季低温和高温年份,严洲中高纬度大气环流,西太洋平洋副热带高压以及太平洋热带海洋状况都有显著的差异,特别是,亚洲极涡,纬向环流指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比界位置及太平洋暖池的海表面温度等因子均通过了95%(90%)信度水平检验。  相似文献   

9.
文章利用EOF分析方法,归纳出广西3月份低温阴雨的总天数空间分布特征,并进而通过由OLR资料所确定的ITCZ及副高脊线同期和前期位置分析与同期相关场分析,揭示出广西3月份低温阴雨总天数多寡的原因及前期特征,为低温阴雨总天数的长期预报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姚学华 《广西气象》2003,24(1):33-34,57
利用模糊数学的原理,对钦州市春季低温阴雨结束期作模糊处理,用模糊数学方法选择预报因子,然后建立其多元回归模糊预测方程。  相似文献   

11.
2005年3月云南倒春寒天气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国莲  普贵明  李磊  高敏琪 《气象》2006,32(12):82-87
利用2005年3月3—6日的MICAPS常规资料,对天气形势和物理量场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在这次强倒春寒天气过程中,由于孟加拉湾到中南半岛一直维持强的高压环流,高压中心在高、中、低层都达到相当的强度,致使冷空气由北向南侵入滇中后受南部高压脊阻挡未能南下,而是向西侵入滇西、滇西北。这次倒春寒天气过程虽然没有南支槽配合,但高原南侧的低槽为这次降雪降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500hPa上的西北气流,为这次倒春寒带来了强的冷平流;700hPa维持在丽江、昆明、蒙自的切变线是雪雨天气持续的主要动力因子。这些工作为今后此类特殊的倒春寒天气的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冬小麦春霜冻害气象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莹  马晓群  王晓东  杜世州 《气象》2014,40(7):852-859
本文根据安徽省12个农业气象观测站冬小麦春霜冻害观测调查数据,针对不同品种(春性和半冬性)冬小麦,全面分析了拔节期前15 d至拔节后20 d的最低气温变化规律,以日最低气温为指标,将春霜冻害等级划分为轻度和重度2个级别,并分时段确定等级。验证结果表明,虽然春霜冻害的发生受地形、土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最低气温指标基本能够反映出冬小麦拔节前后不同品种春霜冻害的发生规律,可以在霜冻监测预警业务中应用。用该指标进行霜冻发生风险分析的结果表明,安徽省冬小麦主产区为轻度霜冻频发区、重度霜冻基本不发区,冬小麦春性品种春霜冻高发区比半冬性品种明显偏南,可用于指导冬小麦品种合理布局,减轻春霜冻危害风险。  相似文献   

13.
云南倒春寒天气过程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红  周泓  杨红  姜莹 《气象》2013,39(6):738-748
利用常规观测和NCEP 1°×1°的6小时再分析资料,总结1980-2011年云南15次低温雨雪强倒春寒天气过程,得出500 hPa形势高纬为两槽一脊和横槽型,700 hPa为典型北高南低特征.重点分析2011年3月14-19日和2005年3月2-6日不同类型下两次强过程,过程中均有昆明准静止锋增强和川滇切变线南下,新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自东北向西南侵入云南.前者地面强降温由中低层强冷平流引发,而后者是由低层强冷平流和高层强冷平流下传共同造成.强雨雪天气对应有深厚垂直上升运动或对流层中低层以下层存在强上升运动柱.孟加拉湾为水汽源地,强高、低空急流和其垂直耦合的次级环流输送了水汽和热量.强降雪期间,无南支槽时需要大而强的水汽通量和水汽辐合,有南支槽配合时中低层水汽通量有迅速增加过程.低层为冷层或近地面强冷平流利于降水物冷凝成雪.过程中均有强锋生作用推动锋面南下,锋面前进方向锋生函数零线对应低层850 hPaQ矢量辐合线,锋区梯度大,能量积聚多对应降雪范围大.低层等露点线有Ω型特征,露点锋抬升作用触发干湿交界面上干冷、暖湿气流交汇,露点锋和低空急流位置强度及Q矢量辐合区与云南强倒春寒降雪区有较好对应关系,地面降温幅度与850 hPa锋生函数正值强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14.
利用河南省30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81-2008年的冬小麦观测资料和气象资料,基于晚霜冻指数和灾度计算了河南省冬小麦晚霜冻发生概率和灾害程度。通过在WOFOST作物模型中增加霜冻影响过程,实现了晚霜冻灾损定量提取,建立了以晚霜冻危险性、暴露性和脆弱性为评价因子的风险评估模型,按照高风险区、次高风险区、中等风险区、次低风险区和低风险区5个等级标准进行了河南省冬小麦晚霜冻风险区划。区划结果表明:冬小麦晚霜冻风险程度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河南省沈丘、卢氏和林州等地,其风险指数都在0.6以上;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伊川、巩义、信阳、南阳、太康、濮阳和杞县等地,风险指数都在0.2以下。  相似文献   

15.
基于EEMD方法的河南省倒春寒时空分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61-2014年河南省100个站3-4月的逐日气温资料,以及河南省倒春寒标准,建立倒春寒发生次数的时间序列,采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Mann-Kendall等方法研究了河南省倒春寒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河南倒春寒发生次数基本上呈现出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增多的空间格局,2~3级倒春寒发生次数呈现出北少南多的空间格局。河南整个中部地区发生倒春寒的总次数较多,并且也会发生较为严重的倒春寒。通过EEMD分析,IMF1模态和趋势项基本反映了倒春寒的演变规律。河南倒春寒的年发生次数有一个明显的准5 a周期振荡,且发生次数呈明显的减少趋势。2000年和2005年为突变点,在春季增暖的气候背景下倒春寒年发生次数开始减少。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一个有较高水平分辨率的有较完整物理过程的五层谱模式(T42L5),研究了青藏高原对形成长江以南的“倒春寒”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春季,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有利于北来冷空气沿其东侧南下,又有利于其东南侧的南支低槽的形成和维持,而高原东侧的背风坡作用利于南支槽的加深及东移而影响长江以南地区,使之易于出现并维持低温过程,并有倒春寒天气过程发生。  相似文献   

17.
北京地区春旱和春季第一场透雨指标的确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姚佩珍  张强 《气象》1999,25(5):49-53
利用北京地区1951-1995年降水和气温资料,探讨适用于春旱进行实时业务监测的春旱指标和春季第一场透雨的指标,并分析和讨论了指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昆明静止锋下的云南强倒春寒天气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尤红  曹中和  郭文华  罗金秀 《气象》2006,32(3):56-62
利用NCEP1°×1°的6小时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05年3月云南出现强倒春寒天气过程的环流特征和物理量场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在无南支槽的配合下,由昆明静止锋和高空切变线引发的大范围降雪和降温的强倒春寒天气发生前后中低层环流的演变、热力学和动力学物理因子与倒春寒天气的关系及其形成条件,为今后预测这类天气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