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入选2012年11月-2013年11月诊断为非瓣膜病房颤的住院患者,患者出院后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期间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或随访期满1年则随访终止,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脑卒中组和非脑卒中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及ROC曲线分析研究RDW对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价值。结果:脑卒中组患者的RDW较非脑卒中组患者偏高(P<0.001)。高RDW是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OR=2.465,P<0.001),其预测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8(P<0.001)。结论:RDW对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有预测价值,预测的最佳截断值为13.55。  相似文献   

2.
心房纤颤(房颤)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50%的心源性脑卒中与房颤有关.及早诊断房颤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至关重要.普通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等常规检测方法诊断率低,使部分房颤诊断延迟甚至遗漏,影响了华法令的正确使用.随着一些新方法的应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房颤诊断率得以提高.目前何种诊断方法最佳仍有争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房颤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1年8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早期康复治疗的11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确定有无房颤,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房颤组及非房颤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早期康复治疗期间不良事件的...  相似文献   

4.
鲜明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0):113-114,116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2010年收治的120例因心房颤动而就诊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病因及发病情况。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房纤颤的发病率增高;冠心病、高血压和高血压伴糖尿病均为心房纤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原因,持续性房颤患者也比阵发性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大。结论影响心房颤动的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因素主要有高龄、冠心病、高血压、持续性房颤以及高血压伴糖尿病。抗凝治疗的效果能够影响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伴与不伴心房颤动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之间的差异。方法比较缺血性卒中伴或不伴房颤患者的基线特点和临床预后。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年龄、女性,合并冠心病、心衰等疾病,P0.01,为房颤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房颤合并缺血性卒中的死亡率、复发率、致残率与不伴房颤的缺血性卒中相比P0.01。结论年龄、女性,合并冠心病、心衰等疾病为房颤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房颤合并缺血性卒中的死亡率、复发率、致残率均高于不伴房颤的缺血性卒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房颤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严重程度和早期死亡的相关性。方法将纳入的8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成房颤组(40例)和非房颤组(46例),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健康卒中评分(NIHSS)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分值,平均住院日,早期死亡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房颤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严重程度和早期死亡之间的关系。结果房颤组的NIHSS评分、平均住院日和早期死亡率明显高于非房颤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高龄、房颤是严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男性、高龄、糖尿病、房颤和高NIHSS分值是早期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房颤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严重中风和早期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评估和干预房颤高危人群对预防急性缺血性卒中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蒋周芩  舒茂琴 《重庆医学》2013,(29):3569-3571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且治疗费用昂贵的慢性心律失常,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项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年发生率为4.5%,而既往有脑卒中或一过性缺血事件发作者年复发率大于12%,是房颤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1]。华法林虽然能降低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但它需要频繁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调整剂量,并受到药物食物等的影响,使其在临床工作中仅50%左右患者能真正获益[2]。随着直接X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阿  相似文献   

8.
朱平华 《基层医学论坛》2014,(17):2212-2213
目的:评估房颤对脑卒中患者短期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将筛选患者按房颤的存在与否分为房颤组和非房颤组,利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表评估患者的认知水平,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测量患者的功能水平。结果房颤组MMSE评分和出院时总 FIM 评分明显低于非房颤组(P〈0.05);而住院时间、入院时总FIM和运动FIM评分、出院时运动FIM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房颤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运动功能预后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9.
胡海东 《海南医学》2012,23(21):26-27
目的对比观察持续性房颤与阵发性房颤患者出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风险。方法将210例明确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分为A(持续性房颤患者)、B(阵发性房颤患者)、C(非房颤患者)三组,分析脑卒中患病率与房颤患者年龄的关系以及比较三组患者高血压患病例数、总胆固醇、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老年房颤患者出现脑卒中的概率明显高于青、中年患者(P<0.05),各年龄段的持续性房颤患者与阵发性房颤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房颤组在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方面与房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种类型的心房颤动均可导致脑内血管的栓塞及梗死,通常病势凶险,临场上应予以重视,应做到提前预防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因心房纤颤于急诊就诊患者的房颤基础病因、房颤类型以及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情况,为急诊心房颤动治疗的规范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6月~2008年12月因心房颤动于我院急诊科就诊的3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基础病因和房颤类型的构成比、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状况及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情况.结果:心房纤颤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338例急诊就诊房颤患者中主要病因依次为冠心病(42.90%)、高血压(27.81%)、糖尿病(25.15%)、心脏风湿性瓣膜病(3.25%)、心功能不全(0.89%).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81例,患病率为24.2%.年龄、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为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因素(P<0.05.P<0.01).本组患者中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的治疗率低,脑卒中组和非卒中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年龄、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为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与抗凝治疗效果有关;在急诊心房颤动治疗中应注重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评估,合理选择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  相似文献   

11.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症状可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并且会增加患者缺血性卒中和心力衰竭的发生风险。导管消融术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但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其降低卒中发生率。左心耳封堵术是心房颤动卒中预防的有效手段。导管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的一站式手术,适用于高卒中、高出血风险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本文综述了心房颤动一站式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疗效的影响因素,以供临床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并增加缺血性卒中风险,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治疗是预防房颤患者卒中较为常规的治疗手段,但许多房颤患者存在抗凝治疗的绝对或相对禁忌证。左心耳封堵术(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 LAAC)为栓塞高危伴出血高危或口服抗凝药(oral anticoagulation, OAC)禁忌者提供了另外一种选择。预防LAAC术后封堵器血栓形成以及减少出血事件对于成功的LAAC术至关重要。因此选择合适的术后抗栓策略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13.
丁洁  朱涛 《医学综述》2014,(2):268-270
围术期脑卒中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包括"H型"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血脂异常等。在心脏外科手术患者中,术前存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糖尿病者,围术期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升高。"H型"高血压患者的两种危险因素——高血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导致心脑血管事件上存在明显的协同作用。由于心房颤动患者快速心律失常及低血压引起脑血流低灌注或者心源性脑栓塞,因而围术期心房颤动存在引起脑卒中的风险。脂质代谢异常也是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血清总胆固醇水平、颈动脉壁内膜-中膜厚度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华法林抗凝治疗可显著降低卒中事件的发生。心房颤动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将华法林抗凝治疗管理纳入慢病管理中,不仅是分级诊疗模式下的大势所趋,也符合国际指南的建议。本文对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管理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各界对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社区管理的认识和重视。  相似文献   

15.
陈旭  鲁晓华  刘兰英  杨雅松 《西部医学》2012,24(2):319-320,323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与非腔隙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异同性。方法将154例急性脑梗死病人分为腔隙性脑梗死与非腔隙性脑梗死两组,应用卡方检验分析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在两组病人间的统计学差异。结果①患有糖尿病的脑梗死病人与腔隙性脑梗死相比,非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率相对较高(P=0.033)。②有心房纤颤的脑梗死病人中,非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率高于腔隙性脑梗死(P=0.002)。结论为了避免分类偏倚,在研究腔隙性脑梗死以及非腔隙性脑梗死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时,不采用TOAST分类法。  相似文献   

16.
张雪杰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9):1027-1029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合并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以及对脑卒中的预后影响。方法:筛选了2005年至2010年在我院住院的脑卒中患者80例,分析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以及心房颤动对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影响。结果:80例脑卒中患者中,40例为心房颤动合并脑卒中患者,住院死亡发生率达15%,而对照组住院死亡发生率为5%,心房颤动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快速型房颤合并脑卒中16人,住院死亡率25%,房颤合并脑卒中24人,住院死亡率8%。结论:心房颤动合并脑卒中组住院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快速型心房颤动合并脑卒中患者也较心房颤动合并脑卒中患者住院死亡率高。二者之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上海长海医院院内急性缺血性卒中超急性期救治情况,探讨脑卒中中心成立后对于院内卒中救治的成效。方法 自2013年9月成立脑卒中中心并执行急性缺血性卒中超急性期救治流程后,我们建立了卒中应急小组,超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患者进入急救绿色通道,进行快速影像学评估、溶取栓小组制定救治方案、溶栓及取栓后患者进入卒中单元等治疗措施和流程。定期开展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各个科室之间的沟通交流。结果 建立应急流程后,超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及取栓救治数量明显增加,从发病到呼叫会诊时间明显缩短,溶取栓人数明显增加,心内科及心胸外科患者最多见,其中房颤为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结论 超急性期救治流程建立后,院内卒中溶栓及取栓人数明显增加,其中,心内科及胸外科术后的最多见,考虑和这两个科室病种的特殊性相关(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高发科室),自从救治流程建立后,每年院内卒中溶栓及取栓的人数在不断增加,这与加强了相关科室的联系及交流相关。  相似文献   

18.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HATCH评分系统包括高血压(H)、年龄(A)、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和心力衰竭(H)五项因素.研究发现,高龄、高血压、心衰和卒中等心血管合并症在房颤病程进展中的重要作用,明确了HATCH评分在评估房颤及转律治疗后的进展中的重要地位.然而由于忽略了患者特征、心房心肌病危险因素,HATCH评分敏感性较低,未来需要将HATCH评分与心房基质相关指标相结合评估房颤病程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Preventing stroke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M D Ezekowitz  J A Levine 《JAMA》1999,281(19):1830-1835
CONTEXT: Atrial fibrillation, a common disorder that affects nearly one sixth of the population aged 75 years and older, is a major risk factor for stroke. OBJECTIVES: To review and evaluate the evidence supporting the use of warfarin and/or aspirin for stroke pre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DATA SOURCES: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s of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evaluating either warfarin or aspirin or both, from MEDLINE from January 1, 1966, to February 23, 1999. STUDY SELECTION: Five primary prevention placebo-controlled studies, which had been formally pooled, 1 study evaluating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stroke, 1 study comparing warfarin with aspirin, and 3 studies of warfarin in combination with aspirin were identified. DATA SYNTHESIS: The risk of developing stroke is heterogeneous and increases with each decade above 65 years; history of high blood pressure, diabetes mellitus, previous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or stroke; poor ventricular function; and in women older than 75 years. For patients younger than 65 years, without risk factors, and not receiving antithrombotic therapy, the risk of stroke is 1%/y; those without risk factors between the ages of 65 and 75 years have a risk of 1.1%/y if taking warfarin and 1.4%/y if taking aspirin. For all other patients, stroke risk is reduced from an untreated rate of between 4.3%/y and more than 12%/y to a rate of 1.2%/y to 4%/y with warfarin use. CONCLUSION: The protection afforded by warfarin is most pronounced in patients at the highest risk for stroke, while aspirin treatment seems adequate in low-risk popul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