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丹参注射液对大鼠梗阻性肾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6,自引:12,他引:46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梗阻性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造模组和丹参组,以单侧输尿管结扎术建立输尿管梗阻的动物模型。术后第10d取术侧肾组织做HE,PAS染色及TFG-β1,α-SMA,I型胶原免疫组化检测并以反转录-PCR(RT-PCR)方法对肾皮质TGF-β1mRNA表达作半定量分析。结果:丹参组显改善梗阻侧肾组织病理变化。下调TGF-β1mRNA及蛋白表达,减少α-SMA表达及Ⅰ型胶原沉积,结论:丹参注射液对梗阻性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出具有转染后能表达活性的骨形成蛋白-7(BMP-7)的重组腺病毒,将其直接导入肾纤维化大鼠肾脏,观察其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方法:无菌级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侧输尿管梗阻(UUO组)组、BMP-7治疗组,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中α-SMA蛋白的表达水平,以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TGF-β1的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化结果示:BMP-7组肾小管间质α-SMA表达显著减少(P〈0.05)。RT-PCR结果显示:TGF-β1随梗阻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多,第28天,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组,BMP-7组比同一识相点UUO组TGF-β1表达减少(P〈0.05)。结论:BMP-7能够明显减轻肾间质纤维化,下调TGF-β1的表达,从而发挥其在单侧输尿管结扎模型中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延缓和抑制了肾间质纤维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黄灵脾颗粒对缺血再灌注急性肾损伤模型大鼠肾纤维化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黄灵脾颗粒(中药)组,每组10只,通过夹闭肾蒂45 min后恢复肾脏血流再灌注建立模型,建模成功后次日各组大鼠开始灌胃治疗,正常组和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中药组给予大黄灵脾颗粒灌胃。术后12周检测各组大鼠Scr、BUN、24 h尿蛋白等生化指标;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Masson染色观察肾纤维化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TGF-β1和α-SMA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各组大鼠Scr、BU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HE染色显示中药组肾组织损伤轻于模型组,且中药组24 h尿蛋白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Masson染色显示中药组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中药组肾组织TGF-β1和α-SMA蛋白的表达水平也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大黄灵脾颗粒可改善AKI大鼠肾脏病理,降低尿蛋白水平,抑制TGF-β1和α-SMA的表达,并减轻AKI后肾纤维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致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R)和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组。术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各处死大鼠10只,肾组织行HE染色并观察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肾脏组织中HIF-1α、CTGF、TGF-β1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脏病理损害进行性加重;HIF-1α、CTGF、TGF-β1蛋白表达随梗阻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与假手术组相比HIF-lα、CTGF、TGF-β1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相关分析显示,模型组第3天HIF-lαmRNA表达与CTGFmRNA,TGF-β1mRNA表达分别呈正相关(r=0.748,0.659,P〈0.05),模型组第7天组HIF-1αmRNA分别和CTGFmRNA、TGF-β1mRNA呈正相关(分别为r=0.663,0.645,P〈0.05),模型组第14天组HIF-1αmRNA分别和CTGFmRNA、TGF-β1mRNA呈正相关(分别为r=0.515,0.752,P〈0.05)。结论:HIF-1α可能通过调节CTGF、TGF-β1的表达参与了肾间质纤维化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AT1Ra)缬沙坦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脏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分为UUO模型组(n=11),缬沙坦治疗组(n=11),同时设假手术对照组(n=7)。术后第14天处死各组大鼠,进行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比色法测定肾组织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结果:UUO组与假手术组大鼠比较,肾脏病理改变加重,肾组织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SOD含量下降(P〈0.05),肾组织α-SMA和TGF-β1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缬沙坦治疗组与UUO组大鼠比较,肾间质纤维化减轻(P〈0.05),肾组织MDA含量降低(P〈0.05),SOD含量升高(P〈0.05);同时肾组织α-SMA和TGF-β1的表达降低(P〈0.05)。结论:缬沙坦可通过减少UUO组肾组织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增加抗氧化酶的含量,下调TGF-β1的表达,从而显著改善UUO所致的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D(PDGF-D)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在单侧输尿管梗阻小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中肾组织的表达。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operated rats,SOR)和单侧输尿管梗阻(ul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模型组。术后第3天、7天、14天各处死大鼠10只,肾组织行HE染色并观察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定量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肾脏组织中PDGF-D、HIF-1α、TGF-β_1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脏病理损害进行性加重;PDGF-D、HIF-1α、TGF-β_1蛋白表达随梗阻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与假手术组相比,PDGF-D、HIF-1α、TGF-β_1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相关分析显示,模型组第3天PDGF-D mRNA表达与HIF-1αmRNA,TGF-β_1mRNA表达分别呈正相关(r=0.748,0.659,P0.05)。结论:PDGF-D可能通过调节HIF-1α,TGF-β_1的表达参与了肾间质纤维化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衰饮抗肾纤维化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腺嘌呤肾病模型,随机将60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肾衰饮组与尿毒清组,采用RT-PCR观察肾衰饮对CRF大鼠TGF-β1mRNA表达的影响;ELISA法检测Smad2、Smad3、Smad7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α-SMA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TGF-β1mRNA表达增强,Smad2、Smad3水平升高,Smad7下降,治疗后肾衰饮组TGF-β1mRNA表达明显减少,Smad2、Smad3水平下降,Smad7升高,同时肾组织α-SMA表达下降,明显优于尿毒清(P0.05)。结论:肾衰饮抑制TGF-β1mRNA表达,提高Smad7水平,通过调节TGF-β1/Smad信号通路,以抑制肾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CTGF和TGF-β1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表达及作用,观察益肾解毒汤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用5/6肾切除大鼠制作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分假手术组,模型组,氯沙坦组和益肾解毒汤组。术后8周,常规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用Masson染色法检测胶原在肾脏的沉积;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α、CTGF和TGF-β1在肾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肾组织中HIF-1α、CTGF和TGF-β1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益肾解毒汤组肾组织中HIF-1α、CTGF和TGF-β1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HIF-1α通过调节CTGF和TGF-β1的表达,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而导致肾间质的纤维化,益肾解毒汤可通过减少HIF-1α蛋白水平来减轻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5只Wistar雄性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测尿蛋白阴性后,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苯那普利组、三七总皂苷组,每组9只。每周测大鼠体重,每2周收集大鼠24h尿量,测24h尿蛋白定量;10周后处死大鼠,分离血清检测BUN、Scr、Cho、TG、TP和AIb,应用HE、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三七总皂苷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TGF—Bl表达的影响。结果:三七总皂苷能够减轻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病理损害,增加阿霉素肾病大鼠体重,减少尿蛋白排泄、提高血TP和Alb水平,降低BUN和scr水平改善。肾功能;正常组及假手术组肾脏固有细胞胞浆中有较少的TGF-pl表达;三七总皂苷组TGF-pl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显著减少(P〈0.05)。结论:三七总皂苷能减轻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肾脏病理损害、降低BUN、Scr、调节TG、TP和Alb水平,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TGF-p1的表达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怡  岑洁  顾向晨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0,11(4):333-335,I0006,I0007
目的:探讨雌激素及其受体与慢性肾盂肾炎肾间质纤维化的有相关性。方法:应用雌性大鼠卵巢切除(去势)后和/或大肠杆菌由膀胱经不完全梗阻输尿管逆行感染制作慢性肾盂肾炎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观察正常或去势后、或合并慢性肾盂肾炎肾间质纤维化、及用氟哌酸或/和倍美力治疗后的大鼠雌激素受体在肾脏组织中的表达,及α-SMA及TGF-β在肾脏组织中表达的改变,探讨雌激素、雌激素受体与慢性肾盂肾炎、肾间质纤维化的关系。结果:去势后慢性肾盂肾炎组大鼠尿蛋白定量有所升高。去势、慢性肾盂肾炎均造血清雌激素水平降低,氟哌酸、倍美力、氟哌酸加倍美力治疗后血清雌激素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肾脏ER-β主要定位于肾小管上皮细胞、集合管上皮细胞的胞浆。单纯去势组、去势后慢性肾盂肾炎大鼠肾脏ER-β较正常组升高。与正常组比较,慢性肾盂肾炎组、去势后慢性肾盂肾炎组大鼠肾脏表达间质纤维化标志蛋白α-SMA及TGF-β1明显增高,肾间质纤维化明显,氟哌酸加倍美力组可降低α-SMA的表达,缓解肾间质纤维化。血清E2与肾脏ER-β呈负相关,与肾间质纤维化指标α-SMA、TGF-β1负相关,肾脏ER-β与TGF-β1有一定的正相关,而与α-SMA无明显关系。结论:雌激素及其受体与慢性肾盂肾炎肾间质纤维化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研究中药复方——抗纤灵二号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大鼠肾间质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1,TGF-β1)、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differentiation,EMT)的调节机制。方法:建立大鼠UUO模型,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代文组,及抗纤灵二号方低、中、高剂量组,于造模4周后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收集24h尿液检测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NAG)、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取梗阻侧肾组织,HE、Masson染色观察肾小管间质病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α-SMA、TGF-β1及HGF在肾间质的阳性染色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肾组织α-SMA的蛋白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Scr、BUN、尿NAG、β2-MG水平以及α-SMA、TGF-β1阳性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抗纤灵二号方高剂量组大鼠Scr、BUN水平降低,尿NAG、β2-MG排泄减少(P〈0.01);抗纤灵二号方高剂量组和代文组α-SMA、TGF-β1阳性表达显著下调,而HGF阳性表达则显著上调(P〈0.01),α-SMA蛋白表达也明显下调(P〈0.05);低、中、高三个剂量组的疗效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抗纤灵二号方可能通过改善肾小球、肾小管功能,抑制α-SMA、TGF-β1的表达,诱导HGF的高表达,从而抑制肾小管EMT,达到改善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冬虫夏草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中肾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术(UUO)致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虫草治疗组。手术后第9d处死各组大鼠,用免疫组化半定量检测各组肾脏TGF-β1、α-SMA、Ⅳ型胶原的表达,Masson染色评定各组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结果:模型组TGF-β1、α-SMA、Ⅳ型胶原的表达及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而虫草治疗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冬虫夏草可能通过下调TGF-β1,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转化为成肌纤维细胞防治。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幼年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形成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的表达趋势及其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相关关系;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制备UUO模型。3~4周龄幼年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于实验第3、7、14、28天取大鼠8只处死。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半定量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BMP-7、TGF-β1及α-SMA蛋白表达。了解BMP-7与TGF-β1、α-SMA、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的关系。结果:随梗阻时间延长,模型组BMP-7表达逐渐下降,TGF-β1、α-SMA表达进行性增高,干预组BMP-7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5);TGF-β1、α-SMA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模型组肾小管间质TGF-β1、α-SMA表达明显增高(P〈0.05),BMP-7表达显著减少(P〈0.05)。与模型组相比,干预组肾小管间质TGF-β1、α-SMA表达显著减少(P〈0.05),而BMP-7表达显著增多(P〈0.05)。BMP-7与TGF-β1、α-SMA、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成负相关(r分别为-0.844、-0.787、-0.952,P均〈0.01)。结论:BMP-7表达减少伴随着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出现,提示BMP-7可能具有维持小管上皮细胞表型作用。苯那普利联合氯沙坦可能通过下调TGF-β1、α-SMA蛋白的异常高表达,上调BMP-7蛋白的异常低表达,直接或间接负性调控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阻止肾间质纤维化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绞股蓝总皂苷(GPs)对单侧输尿管结扎(UUO)大鼠肾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及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采用UUO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GPs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仅给予标准饲料30g,GPs组于术前3d至术后9d每天给予GPs200mg·kg-1·d-1灌胃,第9d处死各组大鼠。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肾组织CTGF、转换生长因子β1(TGF-β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RT-PCR方法检测各组CTGFmRNA含量;Masson染色评定各组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结果模型组CTGF、TGF-β1、α-SMA的表达及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而GPs组各项指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各项指标作相关分析,CTGF与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r=0.788,P<0.01)、TGF-β1(r=0.879,P<0.01)、α-SMA(r=0.940,P<0.01)为正相关关系。结论绞股蓝总皂苷可以抑制肾纤维化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从而遏制肾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姜黄素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模型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模型组、姜黄素组.模型组和姜黄素组行右侧输尿管接扎术,假手术组只游离不接扎.术后第14天处死各组中的大鼠,股动脉取血,检测血清肌酐、尿素氮;留取梗阻侧肾脏,Maason染色观察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TGF-β1、CTGF的表达情况,RT-PCR技术榆测肾组织TGF-β1 mRNA、CTGF mRNA表达.结果 姜黄素降低了BUN、Scr的含量,同时姜黄素显著减少了大鼠肾间质TGF-β1、CTGF的表达,并有效改善了肾脏的病理学损伤.结论 姜黄素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有较明显的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能减少大鼠肾间质TGF-β1、CT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冬虫夏草菌粉对5/6肾大部切除术大鼠肾脏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n=10)、5/6肾大部切除模型组(SNx组,n=10)以及5/6肾大部切除+冬虫夏草菌粉干预组(CS组,n=10).术前及术后4、8、12周分别检测大鼠体质量、尿蛋白量变化,并于术后第12周末处死大鼠,检测血尿素氮、肌酐变化,取肾组织切片行HE、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免疫组化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Ⅰ型受体(TβR Ⅰ)、Ⅱ型受体(TβR Ⅱ)的表达,免疫荧光观察E-c adherin、α-SMA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肾脏组织TGF-β1、TβR Ⅰ、TβR Ⅱ、磷酸化(p)Smad2/3、Smad7、E钙黏蛋白(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 术后CS组大鼠的体质量高于SNx组,尿蛋白量及血尿素氮、血肌酐低于SNx组.肾脏组织病理分析显示,CS组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均显著低于SNx组(均P<0.01).CS组TGF-β1、TβR Ⅰ、TβR Ⅱ、p-Smad2/3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低于SNx组(均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SNx组(P<0.05),α-SMA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SNx组(P<0.05),Smad7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SNx组(P<0.05).结论 冬虫夏草菌粉对5/6肾大部切除大鼠肾脏纤维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与其抑制TGF-β1及其下游信号通路以及抑制EMT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γ干扰素(IFN-γ)对梗阻性肾积水肾间质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6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治疗组(20只)、模型组(20只)、药物对照组(20只)、假手术组(5只).在建模和给药后的第3、7、14、21、28天,每组各随机处死动物4只(假手术组1只).采用苏木素-伊红(HE)和Masson染色观察病变肾脏间质纤维化的情况;采用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Ⅰ型胶原(Col-Ⅰ)的mRNA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以上三种蛋白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术后肾间质逐渐出现纤维化改变,并随梗阻时间的延长逐渐加重,TGF-β1、α-SMA和Col-Ⅰ的mRNA和蛋白表达亦逐渐升高.第14天,模型组TGF-β1和α-SMA的表达量达到高峰,28 d时各指标的表达均达到最高,TGF-β1、α-SMA和Col-Ⅰ分别为51.84%、72.59%和68.73%.治疗组各指标在不同时间点均低于模型组,第28天时,三项指标依次为33.84%、32.59%和48.73%,与模型组比较P<0.05.Banff评分显示治疗组间质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P<0.01).其余两组未见肾间质纤维化改变.结论 IFN-γ具有减轻积水后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的作用,该作用与其下调TGF-β1的表达、抑制肌成纤维细胞(MyoF)激活和减少Col-Ⅰ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32只雄性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4组:健康对照组(NC组)、模型组(DM组)、替米沙坦组(TM组)、治疗组(T组).建模成功后第9周末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量、尿NAG/Cr、血糖、血胰岛素、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BUN、Scr、血K+及血Na+ ;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 ;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水平 ;Western印迹法检测PPARγ、α-SMA、TGF-β1蛋白表达.结果 (1)第9周末,DM组大鼠血压、尿蛋白量、肾质量/体质量较NC组显著升高(P<0.05),TM组及T组较DM组显著降低(P<0.05),且T组变化更明显.(2)DM组第9周末肾间质损伤指数显著高于NC组(P<0.05),TM组及T组则低于DM组(P<0.05).(3)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DM组TGF-β1、α-SMA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PPARγ mRNA水平显著下降(P<0.05),TM组及T组较DM组TGF-β1、α-SMA mRNA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PPARγ mRNA水平显著上升(P<0.05),且T组变化更明显.(4)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DM组TGF-β1、α-SMA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PPARγ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5),TM组及T组较DM组TGF-β1、α-SMA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PPARγ蛋白水平显著上升(P<0.05),且T组变化更明显.结论 Ang1-7在体内可通过上调PPARγ表达,抑制α-SMA表达,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可能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NLRC5在大鼠腰椎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形成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将60只3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和假手术组,每组30只,手术组大鼠行腰椎椎板切除术,假手术组暴露椎板后不做特殊处理.模型建立4周后处死动物获取硬膜外组织标本,采用Masson染色评价组织病理学改变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LRC5、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Ⅰ型胶原(COLⅠ)的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NLRC5、CTGF、α-SMA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COLⅠ蛋白含量.结果 Masson染色结果显示,手术组大鼠硬膜外组织结构破坏,可见大量纤维细胞,假手术组大鼠硬膜外组织结构完整.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手术组大鼠硬膜外组织NLRC5、CTGF、α-SMA和COLⅠ的mRNA表达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质印迹检测结果显示,手术组大鼠硬膜外组织NLRC5、CTGF和α-SMA的蛋白表达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手术组大鼠硬膜外组织COLⅠ的含量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LRC5可能参与大鼠腰椎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形成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0.
骨成形蛋白-7在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观察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中骨成形蛋白-7(BMP-7)在肾小管间质中的表达部位、动态变化及其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关系。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大鼠组、假手术组和单侧输尿管梗阻组,分别于术后1d、3d、7d、14d处死。采用RT-PCR方法检测BMP-7mRNA、TGF-β1.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小管间质中BMP-7、TGF-β1、α-SMA的蛋白定位、表达及其与输尿管梗阻后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BMP-7mRNA于术后第1天即出现表达下降并随梗阻时间延长递减;而TGF-β1mRNA则随梗阻时间延长而递增(P均<0.05)。BMP-7蛋白在对照组中高度表达,主要分布在肾小管及肾间质,肾小球内基本无表达。在梗阻组随着肾间质损害的加重,BMP-7蛋白表达呈进行性下降,第14天表达量最弱,几乎没有明显的阳性表达,而TGF-β1、α-SMA蛋白表达则逐渐增加(P均<0.01)。BMP-7与TGF-β1蛋白表达阳性面积成显著负相关(r=-0.875,P<0.05)。BMP-7与α-SMA蛋白表达阳性面积亦成显著负相关(r=-0.843,P<0.05)。结论BMP-7于肾小管间质病变早期即出现表达下调,早于肾间质纤维化的出现,其表达量与肾间质TGF-β1、α-SMA表达负相关且随间质病变进展进行性下降。BMP-7表达下调可能参与介导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