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表现为结节性红斑的瘤型麻风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34岁.反复面部、四肢结节性红斑3年入院.缘于2005年1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远端散在少量暗红色痛性结节,消退后留有褐色斑块,未予重视.2007年5月18日再次因四肢远端暗红色结节,伴疼痛,就诊于某院,查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阴性,结节活检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结节性红斑".2008年2月11日四肢远端、双侧脸颊散在暗红色结节再次出现,量较多,疼痛剧烈,伴畏寒、低热.2008年2月21日就诊我院,以"结节性红斑"收住院.查体:体温36.6℃,血压104/80 mm Hg(1 mm Hg=0.133 kPa).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17岁.因"双下肢、背部疼痛2月余,发热1 d"于2009年4月28日入院.既往体健.体格检查:神清,皮肤少许淤点、淤斑,双肺呼吸音粗,心腹查体无异常,双下肢、背部压痛.血常规:白血病计数(WBC)11.7×109/L,Hb 80g/L,血小板(PLT)39 × 109/L.分类:幼稚细胞32%.骨髓涂片:增生明显活跃,可见大量的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25岁.2009年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畏寒、发热,伴恶心、乏力;无咳嗽、咳痰,无心悸、胸闷、胸痛,无头晕、头痛,无腹痛、腹泻.后因出现双下肢疼痛,寒战及恶心加剧,并呕吐胃内容物1次,遂来黄石市爱康医院就诊.门诊检查胸部X线片:右下肺纹理增粗、紊乱.血常规:WBC 3.3×109/L,RBC 4.05× 1012/L,Hb 120 g/L,PLT88×109/L.粪、尿常规正常.以"肺部感染"收治入院.  相似文献   

4.
例1:女,27岁.因"关节痛伴脱发1年,发热伴皮疹2周"人院.9个月前因腹痛,在外院以"卵巢淤血,肠扭转,阑尾炎,盆腔积液"行外科手术治疗,并引流积液2000 ml.2周前发热,最高40 ℃,下午及夜间为著,伴颜面部、双上肢皮肤红斑、口腔溃疡.入院查体:体温38.4 ℃,脉搏10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95/50 mm Hg(1mm Hg=0.133 kPa).烦躁不安,颜面、双上肢散在红斑.咽充血,双扁桃体Ⅰ度肿大,咽后壁白色附着物.心肺听诊无异常,右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下腹长约20 cm手术瘢痕,脐右侧瘢痕.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2×109/L,中性粒细胞0.55,淋巴细胞0.383,红细胞3.72×1012/L,血红蛋白118g/L,血小板175×109/L,尿常规示蛋白(++),尿蛋白定量(24 h)1.05 g.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49岁.因"反复发热50余d"于2005年2月22日入院.5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畏寒,下午及夜间明确,最高达39~40℃,有一过性胸背及骶部疼痛,当地检查抗结核抗体(ANA)阳性,抗SSA阳性,抗Sm抗体阴性,ESR 127 mm/h,类风湿因子65 U/L,C反应蛋白54.3 U/L,免疫球蛋白(IgG,IgA)偏高,血常规:Hb 111.0 g/L,WBC 24.8×109/L,N 87.8%,在当地医院拟诊为"成人Stills病".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24岁.因面部红斑、多关节肿痛12年,行走及排尿困难2d入院.12年前日晒后出现面部蝶形红斑、多关节肿痛、双手雷诺现象,查免疫学指标等后被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给予泼尼松规律治疗.1个月前日晒后再发面部蝶形红斑,伴脱发,C30.036 g/L,C4 0.002 g/L,抗核抗体1∶1000,予泼尼松及羟氯喹治疗.2d前患者突发双下肢肌无力,进行性加重伴行走困难,排尿困难,左臀部及会阴部麻木感,伴发热(体温波动在38~39℃)、头晕、嗜睡,胸廓及胸背部疼痛等不适人院.查体:神清,面部可见蝶形红斑,颈胸段棘突压痛明显,颅神经正常,双上肢肌力V级,左下肢肌力Ⅰ级,右下肢肌力Ⅱ~Ⅲ级,双下肢肌张力减低,骶尾区及右下肢痛觉消失,双下肢深感觉存在,病理征阴性.辅助检查:脊髓磁共振成像(MRI)水成像普通扫描(见图1a,1b):C2~T3脊髓内见长条状长T1长T2信号影,骶管囊肿.头部MRI水抑制增强扫描:轻度白质脱髓鞘改变.腹部及泌尿系统彩色多普勒超声:膀胱潴留.上腹部增强CT、胸部CT、骨盆X线片、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3.76× 109/L;尿常规:尿蛋白(+);尿蛋白定量(24 h)0.16 g.免疫学指标:抗核抗体(++)1∶1000斑点型,抗RNP抗体(++),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Rib抗体(++),类风湿因子(RF)21.00 U/m,抗心磷脂抗体(ACL) 1.00 U/ml,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IgG 17.40 g/L,IgA 3850.00 mg/L,IgE 196.74 U/ml,C3 0.3670 g/L,C4<0.0167 g/L.C反应蛋白(CRP) 20.4 mg/L.  相似文献   

7.
牛永旺 《山东医药》2002,42(2):67-67
患儿男,9岁.因发热2~3天,伴颈部淋巴结肿大、周身皮疹1天,于1998年10月26日入院.患儿在2~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唇干燥、皲裂,继之发热(38~39℃),在本地医院抗炎治疗无效,病程中呕吐数次(非喷射性),继而在耳后、头面部及躯干部出现红色皮疹.既往体健.查体:T40℃、P120次/min、R30次/min、Bp95/50mmHg(1mmHg≈0.133kPa).急性热病容.皮肤粘膜无黄染,周身皮肤可见散在的、大小不一的红斑样皮疹,部分融合成片,压之退色,双下肢无皮疹;左颈部可触及一个3cm3大的淋巴结,右颈部可触及一个1cm×2cm×2cm大的淋巴结,质硬,无明显触痛,活动度可.颈部无抵抗,口唇干燥、皲裂,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Ⅱ°肿大,无脓栓,心肺腹无特殊异常,神经系统检查均正常.舌体大小适中,舌质红,苔黄腻,脉浮数.诊断:发热原因待查.实验室检查:血WBC10.0×109/L,N0.89、L0.11,Hb122g/L,BPC198×109/L,ESR18mm/h.大便常规(-),尿常规:PRO(±).肝肾功能正常.血培养(-),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X线胸片正常.入院后给予青霉素抗炎3天,无效而停用,确诊后给予阿司匹林口服,同时应用氟美松静滴,后改为强的松口服,辅以物理降温、极化液、营养心肌等治疗.4天后体温逐渐降至正常.入院第7天手足呈硬性水肿,入院第5天查心脏彩超无冠状动脉瘤,第6天复查BPC227×109/L,第9天查ESR7mm/h,BPC647×109/L,加服潘生丁,第12天查BPC693×109/L.因家长要求,于第13天出院.出院后2周门诊复查:患儿指趾大片脱皮.在随访的1年中多次复查血小板:BPC从640×109/L逐渐降至540×109/L、460×109/L、360×109/L、290×109/L.阿司匹林逐渐减量停用,历时1年零4个月.停药后随访半年无异常.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31岁,既往体健.2个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7℃.3~4天后出现颈部、腹部及腰背部充血性结节红斑,随后出现双下肢片状出血性皮疹,伴毛细血管扩张,皮疹疼痛显著.血常规检查显示血小板进行性下降;血脂正常;铁蛋白1062 μg/L;B超检查提示脾大,双侧颈部、腋窝及腹股沟多发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33岁,主因"间断大便带血5个月,面色苍黄、乏力、心悸1月余",于2007年5月8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5个月余顺产第2胎后,间断出现大便带血,每天1~2次,量不多,伴有肛周疼痛,自行局部应用"痔疮膏"治疗,便血无明显改善.1个月前,患者开始出现面色苍黄、乏力、心慌等症状,在外院查血常规:WBC8.1×109/L,Hb56g/L,BPC50×109/L,网织红细胞计数(Ret)0.018,给予"复方阿胶浆、速力菲、叶酸、维生素B12"等药物治疗2周,复查血象Hb降至41g/L,在当地医院因输血治疗时无法鉴定血型而来我院.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63岁,因"发热4周、下肢水肿伴尿量减少23天"于2019年4月24日来我院就诊.患者4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8. 2℃,伴咳嗽、少量白痰,血常规检查结果示淋巴细胞计数5. 7 × 109/L(1. 1~3. 2 × 109/L,括号内为正常值参考范围,以下相同) , WBC 计数、Hb 及 P...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59岁.因腹痛伴血小板减少2个月,左下肢肿胀1个月于2007年5月20日入我院.患者2007年3月26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腹疼痛,呈撕裂样疼痛,与饮食无关,无其他伴随症状,于当地医院就诊,查血常规(3月26日):白细胞11.6×109/L,红细胞4.68×1012/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0.4%,血小板89×109/L,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疼痛略缓解,多次行腹部B超检查未见异常,于4月10日转至沈阳军区总医院就诊,查白细胞21.9×109/L,中性粒细胞12.7×109/L,嗜酸性粒细胞(EOS)6.8×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57.9%,EOS百分比32.1%,血小板56×109/L,红细胞4.35×1012/L,Hb 131 g/L;纤维蛋白原5.73 g/L,TT 14 s,D-二聚体6.97 mg/L,血清铁蛋白640 ng/ml;未予治疗.  相似文献   

12.
病历摘要患者男,41岁.因反复淋巴结肿大8年,上肢胀痛1年,加重2周入院.患者于8年前无诱因出现颈部、腋窝及双肘鹰嘴皮下肿块,双下肢麻痹、疼痛,以天气变化时明显.无脱发、光过敏、蝶形红斑、口腔溃疡、口干、眼干,外院诊断结节性多动脉炎,口服泼尼松(30 mg、1次/d)+环磷酰胺(1g、1次/月)+环孢素A(75 mg、2次/d)及拜阿司匹林(100 mg、1次/d)治疗,后自行停药,在当地医院予中药治疗,双下肢麻痹和疼痛进行性加重,并出现双下肢坏疽,于2005年行右下肢截肢术.  相似文献   

13.
病例报告患者男,19岁。因"反复高热7天"于2012年2月15日入华西医院呼吸内科。最高体温达40℃,无明显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查体示双肺呼气末可闻及细湿啰音。患者曾于院外使用"克林霉素""芬必得"等治疗。入院血常规示:红细胞3.86×1012/L,血红蛋白96 g/L,白细胞数2.77×109/L,血小板39×109/L。2月15日胸部CT示双肺弥漫间质性变,斑片影、结节影及条索影,双侧胸腔及心包腔少量积液。免疫球  相似文献   

14.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34岁,因"发热1周伴双下肢皮肤瘀斑"入院。入院后血常规:WBC 19.7×109/L,Hb76g/L,PLT 26×109/L;异常白细胞分类:幼稚细胞44%;血液及骨髓细菌培养:无需氧及厌氧菌生长;凝血5项:凝血酶原时间13.4s,凝血酶时间15.9s,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69.9%,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37s,纤维蛋白原3.6g/L,D-二聚体9 670μg/L;血栓弹力图提示纤溶亢进;3P试验可  相似文献   

15.
者男,50岁.因皮下结节,伴关节痛1个月于1999年10月20日入院.患者于1999年9月下旬进食炸鱼及饮啤酒后出现呕吐,为胃内容物,服"止吐药”后缓解.次日于右踝部发现黄豆大小红色结节,略高于皮肤,较硬,有触痛;肿物迅速增大,2~3 d后直径增大到3~5 cm,胀痛明显;之后肿物变软,疼痛好转,触之有波动感.皮损数目增多,渐发展至躯干、上肢等多处;同时出现跖趾关节、踝关节和膝关节胀痛,伴活动障碍,触痛明显.外院检查:WBC 10.8×109/L,嗜中性粒细胞0.70.血沉22~45mm/1 h,抗核抗体(ANA)阴性,24 h尿蛋白0.6 g、抗链球菌O(-)、类风湿因子(-).诊为"结节性红斑”,予泼尼松10 mg,3次/d,以及雷公藤和消炎痛等药物治疗.患者病情加重,肩胛部皮损自行溃破,流出灰褐色黏性糊状物,涂片镜检未见红、白细胞,潜血试验(++),糊状物的结核菌DNA PCR法检测(-).20 d后将泼尼松剂量增加到20 mg,3次/d.骨穿示继发性浆细胞增多,双侧髋关节和膝关节X线相无异常.因病情无改善,1周内逐渐停服泼尼松.患者自起病以来,无发热,无腹痛,体重下降10 kg.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性,45岁,因“发热1周”入院。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发热、头痛,T38~39.5℃之间,血常规:WBC1.7×109/L,Hb140g/L。BPC1.8×109/L,PT21s,APTT53s,纤维蛋白原(FIB)测定1.3g/L,骨髓见大量组织细胞,经抗生素、抗病毒、输新鲜冰冻血浆、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2d后,以“伤寒、恶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78岁.因"发热咳嗽1周"至医院就诊.患者因受凉后出现畏寒发热,体温最高达39℃,当地医院使用抗生素(青霉素类)3天,症状无明显改善.体格检查:Bp 120/70mmHg,神志清楚,皮肤黏膜无出血点或瘀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咽部轻度充血.双肺未闻及罗音,HR 7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 1.0×109/L,血红蛋白(Hb)88 g/L,血小板(PLT)97×109/L;骨髓细胞学及免疫分型提示急性髓系白血病M2a,原粒加早幼粒细胞73.2%;染色体检测无异常.  相似文献   

18.
发热 骨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历摘要患者女,25岁。因发热6周,多发骨痛3d,加重1d于2005-09-28入住于北京协和医院。患者6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肌肉疼痛,逐渐影响到日常活动,伴明显乏力。后出现发热,每日体温高峰以午后和夜间明显,最高体温38.0℃,无畏寒、盗汗,次日晨可降至正常。否认咳嗽、咳痰、腹痛和腹泻。双下肢肌痛可自行缓解。外院考虑“上呼吸道感染”,予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治疗后症状无改善,体温高峰可降至37.5℃,但逐渐出现背部疼痛。9月10日与13日血常规检查结果:红细胞(RBC)由3.7×1012/L降至2.0×1012/L;血红蛋白(Hb)由117g/L降至59g/L;血小板(PL…  相似文献   

19.
患儿,女,11岁,因发热,面色苍白2周,伴双下肢浮肿5天入院.入院查体:T 38.3 ℃,贫血貌,头发亚麻色,皮肤可见石板样散在白斑,面色苍白,眼色素减淡,眼球震颤畏光,咽稍充血,双肺未闻罗音,腹壁静脉曲张,肝肋下3 cm,脾入盆腔,双下肢凹陷性浮肿,血常规:WBC 2.7×109/L,RBC 1.73×1012/L,Hb 45 g/L,Plt 11×109/L,B超示:肝脾大,肝门多发淋巴结肿大,寄生虫全套(-),CRP:37 mg/L,免疫全套(-),乙肝全套(-),病毒全套(-),家族史:父母为直系第三代近亲结婚,骨髓检查示: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系0.14,红系0.68,粒系增生减低,中幼粒以下各阶段比值减低,部分粒细胞浆中可见1至多个粗大的颗粒或包涵体,该颗粒大小不一,直径2~6 μm,呈圆形或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染成棕红、粉红、紫红或灰兰色.  相似文献   

20.
病例1,男,55 岁,因"左下肢胀痛10 天伴发热2 天"于2018年9月13日入院.患者10天前劳累后出现左下肢肿胀,伴疼痛,2天前出现乏力,左下肢胀痛加重,自觉发热,体温未测,遂来我院门诊就诊,血常规示:WBC 计数 27. 61 × 109/L (3. 50~9. 50 × 109/L,括号内为正常参考值范围,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