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油田90%以上的井为定向井。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井筒流体日益复杂,目前抽油泵的平均泵效为51.8%,其中泵效低于30%的井有310口,占总井数的22.6%。针对江苏油田抽油泵泵效现状,通过对泵充满程度、冲程损失以及漏失三方面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合油井生产状况,分析造成油井抽油泵泵效偏低的主要原因。同时对890口井现场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理论计算模型,计算了泵充满系数、冲程损失以及漏失量值。计算结果表明,气体对泵充满系数的影响最大,柱塞与衬套间隙以及固定阀尔漏失次之,再次为抽油杆弹性伸缩引起的冲程损失。  相似文献   

2.
陶学军 《青海石油》2005,23(2):46-48
机采井在国内外占80%以上,机采井中常用的井下采油泵为管式采油泵。泵效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油井的采油效率,影响抽油泵泵效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三方面原因:a、气体影响;b、冲程损失;c、漏失。由于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使井下抽油泵泵筒不能及时充满致使抽油泵实际泵效很低,一般泵效在30%~50%,开采效益低。本文介绍的助抽泵可对井下抽油泵起到强制供液的作用,同时可减少泵漏失、减少气体的影响,提高抽油泵泵效。  相似文献   

3.
为准确计算有杆抽油泵充满度,以油液进入抽油泵运动平衡方程为出发点,结合泵内气、油状态,综合考虑油液参数、油井参数、抽油参数和冲程损失等影响,设计了一种多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抽油泵充满度计算方法。重点考查了套管压力、沉没度、泵挂深度、抽油参数及原油气油比对抽油泵充满度的影响程度和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计算抽油泵充满度时,忽略套管压力影响将导致计算结果偏小,且必须同时考虑有效冲程与理论冲程的差异;抽油参数对泵充满度影响较小,沉没度增大有利于提高泵的充满度,原油气油比增大将导致泵充满度急剧下降。研究结果对大斜度井采油泵效计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抽油机井的泵效主要受到杆柱冲程损失、泵内自由气、漏失等因素的影响,要准确计算抽油机井的泵效,必须对油藏供液能力、油藏流体物性以及抽油机抽汲参数等进行全面的计算.在应用新泵的前提下,深井泵泵效可以主要考虑杆柱冲程损失和泵充满程度两方面的影响.为验证筛选软件的计算结果,并分析在不同油井条件下溶解气收集装置对泵效的影响,在所有筛选的油井上都安装了溶解气泵下收集装置,测定油井的泵效.统计59口井装置安装前、后效果,安装后套压降为0,平均液量、泵效略有提高,气量明显加大,采用回收气加温,计量站液量温度升高2℃.  相似文献   

5.
孙宝福  金有海 《石油机械》2007,35(10):72-75
对影响抽油泵排量的4个因素——抽油泵漏失量、抽油泵游动阀球开启力、抽油泵泵腔未充满、杆管弹性变形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抽油泵排量的主要因素不是漏失,而是游动阀球开启产生的轴向压力与抽油杆柱相互作用,从而造成抽油杆柱弯曲变形及杆柱在上下冲程过程中变形引起的冲程损失。探讨了提高抽油泵排量的措施,认为应根据油井工况选择适应性较强的抽油泵,通过改进抽油泵结构及采用相应配套措施是提高抽油泵排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提高抽油泵的实际排量是提高抽油泵有效功率的关键因素。从抽油泵漏失量、阀球启闭造成的排量损失、泵腔未充满造成的排量损失及抽油杆、油管弹性变形对抽油泵排量影响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抽油泵排量的因素,并对每一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结果表明,游动阀球开启产生的轴向压力与抽油杆柱相互作用造成抽油杆柱弯曲所产生的冲程损失,以及抽油杆柱的弹性变形造成的冲程损失大大影响了抽油泵的排量及有效功率。建议现场根据油井实际工况选择抽油泵间隙。  相似文献   

7.
抽油泵漏失系数的概念与计算方法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海滨  张琪 《石油机械》2004,32(3):13-15
有杆抽油系统中抽油泵容积效率的计算一般由柱塞行程损失系数、泵筒的充满系数、漏失系数和抽汲液体的体积效应系数等 4部分构成。从分析抽汲液体的损失排量角度分析了各系数的含义 ,并指出传统漏失系数的概念与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一般认为 ,抽油泵的漏失系数为其理论排量和漏失量的差值与理论排量之比 ,按此概念进行计算会得出不同的容积效率。鉴于此 ,给出了漏失系数相应的概念与修正的计算方法 ,并得出以下结论 :(1)泵漏失系数是进入泵筒内的液量和泵筒内液体漏失量之差与进入泵筒内液量之比 ;(2 )传统算法所计算的漏失系数大于修正方法所计算的漏失系数 ;(3)各损失排量分别计算有助于泵效分析 ;(4)现场应用中 ,分析泵效应考虑油管的漏失  相似文献   

8.
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阐述了抽油泵固定阀阀球密度对油流压力损失、阀球跳高状态、阀球回落时间、冲程及固定阀漏失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阀球的密度加大,油流进泵阻力增加,固定阀处的压降增加,抽油泵的充满系数降低,抽油泵的冲程损失增大.建议在常规采油井中,应尽量避免应用密度较大的固定阀球,而在腐蚀性强、含砂量大的油井中,应充分利用大密度阀球(陶瓷阀球或钨合金阀球)的耐腐蚀性能和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9.
从油井产能分析入手,在考虑了机,杆,泵匹配的基础上,讨论了沉没度与泵效的关系和气体,冲程损失以及漏失对泵效的影响,介绍了一种合理确定沉没度的方法,应用计算软件对一口井进行了计算处理,并且利用计算结果对设计参数和实际参数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0.
关于提高抽油泵综合经济效益几个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长期以来使用衬套泵形成的一些传统观念和习惯不利于发挥整筒泵优势的情况,分析了影响抽油泵综合经济效益的各种因素,指出:过于强调漏失量尽可能小和流道面积尽可能大的意义不大,而加大冲程长度和实现超冲程是提高泵效、增加油井产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二连油田有32%的抽油机井泵效低于30%,为此有针对性地引进了增抽扶正器配套工艺.增抽扶正器具有减少冲程损失、减少漏失、抽油杆扶正以及实现分段举升,减轻抽油杆的疲劳负荷等功能.现场试验9口井,冲程损失均有所减少,6口井增液效果明显,平均增液42.8 t/d,增油4.5 t/d.通过对应用效果分析认为该工艺能够有效地减少冲程损失、提高泵效;应用井供液能力是影响泵效提高效果的关键因素;该工艺对供液能力比较强的油井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前油田生产中抽油泵漏失、抽油杆系统效率低等问题严重,增油短节作为一种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的井下工具,具有减少冲程损失、减轻偏磨、减少漏失、提高泵效的功能。通过理论分析,阐述了增油短节作用机理;结合现场应用,优化了增油短节排布,得出了其最佳安装数量、理论提升抽油杆系统效率最大值,以及两者的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3.
周立人  韩规划 《石油机械》1991,19(10):38-43
<正> 我国许多油田机械采油已进入后期,油井大量出水,为提高原油产量,需在长冲程、深抽工况下加大抽油泵排量。然而,目前各油田大量使用的常规组合泵筒管式抽油泵(以下简称常规泵),在长冲程深抽时,由于泵筒长度增加,油管内液柱载荷加大,泵筒外管拉伸变形增大,使得衬套端面间正压力减小而密封失效,大大影响了抽油泵泵效。泵筒较薄的整泵筒抽油泵  相似文献   

14.
准确预测抽油泵柱塞与泵筒环隙漏失量,对抽油泵间隙的选择至关重要。间隙选择过大,会使抽油泵漏失量增加,严重影响其泵效和油井产量; 间隙过小,虽然漏失减小,但加剧了柱塞与泵筒的摩擦,影响柱塞和抽油泵的使用寿命。基于国内外对抽油泵柱塞和泵筒环隙漏失方程的研究,分析了理论推导法、试验推导法、数值模拟法3种漏失模型的推导方法,阐述了抽油泵柱塞和泵筒环隙漏失量的研究进展。研究结果表明:当间隙<0.127 mm时,柱塞偏心对漏失量影响较小; 当间隙>0.127 mm时,偏心对漏失量影响较大; 剪切漏失量在总的漏失量中所占比重较大,剪切漏失与压差漏失异向时,会出现负漏失。指出了抽油泵柱塞-泵筒环隙漏失方程的发展方向:从试验角度确定剪切漏失和压差漏失的方向; 同时要对特殊抽油泵的间隙漏失模型开展研究。为更好地指导油井的生产,应结合泵效的其他相关影响因素,借助大数据处理分析,获得最佳的泵效。  相似文献   

15.
杆管系统弹性伸缩对抽油泵泵效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提出了抽油井杆管系统弹性伸缩产生的原因及其计算方法。分析了杆管系统弹性伸缩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泵效的影响。增加抽油泵冲程长度以提高有效冲程所占的比例和将玻璃钢抽油杆与钢质抽油杆合理匹配实现超冲程是提高泵效的两种有效方法。而冲程过大时泵效提高的幅度不大,反而影响整个抽油机系统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16.
程正全 《石油机械》2011,(7):52-53,7
针对常规抽油泵在深井举升过程中存在系统效率低、泵效低、漏失量大和气体严重影响泵的充满程度等问题,研制了超长冲程杆式抽油泵。该抽油泵采用长柱塞对长泵筒的组合方式,最小密封段达到1.2 m,实现了12 m超长冲程抽油;采用软、硬相结合的密封方式和六爪锁紧装置,提高了抽油泵的密封性和锚定的可靠性。3口井的现场应用表明,该抽油泵应用效果良好,实施成功率100%,与常规抽油泵相比,提高泵效均在12%以上。  相似文献   

17.
对常规抽油泵和新型抽油泵的结构特性作了分析。分析指出,常规抽油泵对原油中的伴生气和原油粘度特别敏感。在含气量大的油井中,由于气体的影响,导致两个阀开启滞后,影响泵的充满系数;在稠油井中,由于油流阻力过大,导致泵内液体的大量漏失。而新型抽油泵对游动阀系统作了较大的结构改进,从而缓解了常规泵中因气体干拢而形成游动阀开启滞后的程度,减小了气体对泵的充满系数的影响。现场试验表明,新型泵的增产幅度显著提高,适用于稠油高气油比的油井抽汲作业。  相似文献   

18.
多品种长冲程防腐耐磨整筒抽油泵是根据江汉油田防腐、耐磨以及大排量的需要研制而成的.现场应用证实其成功率98%,平均泵效65.4%,平均检泵周期142天。是一种性能较好的抽油泵。它为对待高矿化度油田水、适应大排量、深抽强采提供了新的手段。在油田稳产、高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有杆泵抽油过程中,因油管弹性伸缩,抽油泵冲程损失达10%以上。在对油管柱进行受力分析后,计算了其伸缩量,并提出用封隔器、机械式油管张力锚和液压式油管锚锚定油管柱,控制油管柱伸缩。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冲程损失,提高泵效3%-15%,而且还能改善抽油泵的受力状况,延长泵免修期以及抽油杆和油管的使用寿命。比较3种控制油管伸缩工具,以液压式油管钱控制油管柱伸缩效果最好,操作方便,价格低廉,应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张辉 《新疆石油天然气》2012,(Z1):121-123,12
在抽油井生产过程中,泵的实际排量常小于其理论排量,二者的比值称为泵的容积效率,油田通称为泵效,影响泵效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抽油杆柱与油管柱的弹性伸缩的影响,气体和充不满的影响及漏失的影响,旨在探讨抽油泵泵阀设计过程,即如何采用合理的设计方法提高抽油泵的泵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