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考察碘伏稀释液在不同pH值及温度下的稳定性变化。方法;把0.200gPVP-I溶解于不同pH值的缓冲液中,置于不同温度下,每隔一定的时间测定其有效碘浓度。结果:当pH值与温度越高,PVP-I稀释液越不稳定,当温度为50℃值为8时5min后有效碘浓度即下降为零。结论:根据实验结果,临床使用PVP-I溶液是需加入酸性试剂或现配现用。  相似文献   

2.
华蟾素注射液与常用输液的配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模拟临床应用,将华蟾素注射液与常用输液配伍,观察配伍后的外观、pH值变化及含量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光谱扫描和测定。结果:在室温26℃,6h内各混合液均澄明,无颜色改变,pH值无明显变化,吸收光谱和含量基本无变化。结论:本实验结果可供临床配伍使用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活性炭对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含量和pH值的影响黄太富(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自贡643000)在配制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过程中,我们发现活性炭对该注射液的含量和pH值有明显的影响。为了探讨活性炭用量与乳酸环丙沙星含景和pH值的关系,特进行了实验观察。1仪器...  相似文献   

4.
蜂胶口胶防龋作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通过蜂胶口胶对变形链球菌、牙菌斑及唾液 pH值的影响,初步探讨蜂胶口胶的防龋作用与机理。方法 选择3~4岁儿童,分别在使用蜂胶。胶前后进行口腔变形链球菌的半定量测定,牙菌斑指数及唾液pH值的检测。结果 观察组使用蜂胶口胶后变形链球菌数量显著减少,牙菌斑指数降低,唾液pH值高于对照组。结论 蜂胶口胶抑制变形链球菌的生长繁殖,影响牙菌斑的形成,并升高唾液pH值,在龋病的预防上有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5.
葡萄糖输液在主产中,生成的含量、pH值、及5-羟甲基糠醛(5-Hmf)的量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输液中间品pH值的控制直接关系到三项指标的稳定性。在多年的制剂和药检工作中我们发现了一定的规律。就是说pH值在4.4~3.8之间时输液含量稳定性较好,pH值在3.8~4.8时5-Hmf的量较低。根据以上经验我们做了个实验,为输液中间品pH值的选择提供依据。1 试验的药品与仪器 氢氧化钠(A R)、盐酸(A R)、注射用葡萄糖、针剂用的活性炭、WZZ自动旋光仪:25型酸计、7520G分光光度计。2 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选择4种输液与氨茶碱注射液进行配伍。模拟临床使用浓度,分别在25℃、37℃时观察配伍药液从0~24h的外观性状、pH值、紫外光谱的改变及经时含量变化情况,经果表明:氨茶碱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稳定,24h内外观、pH值、紫外光谱及含量基本不变,配伍静滴可行;与葡萄糖氯化钠、5%葡萄糖、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药液pH值略有下降、12h以后色泽有所加深,但24h内紫外光谱及含量基本未变,配伍静滴宜掌握在12h内用完,以上两种温度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眼膏基质微波灭菌的效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微波对眼膏基质灭菌,实验表明,灭菌前后外观、pH值无明显变化、效果可靠、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8.
药物的稳定性常常受光线、温度、pH值等多方面的影响 ,而对于大容量注射液 ,pH值及灭菌温度与时间对药物稳定性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因此 ,在配制大容量注射液过程中 ,应严格控制中间品的pH值及灭菌温度与时间 ,以保证制剂的稳定性。现将医院几种常配大容量注射液中的pH值及灭菌温度与时间的控制范围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含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为医院常用制剂 ,pH值的大小及灭菌温度与时间是影响制剂质量的重要因素。据报道[1] pH >3 3或pH <4 4时 ,葡萄糖的分解最少 ;pH4 0时 ,灭菌前后pH变化最小 ,pH >3 8或 <4…  相似文献   

9.
对加有抗氧剂亚硫酸氢钠的硫酸庆大霉素滴眼液pH值作了观察,结果发现在酸性条件下亚硫酸氢钠可致硫酸庆大霉素滴眼液pH值下降,且药液pH值越低,下降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10.
酮替芬鼻用喷雾剂的处方筛选及稳定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酮替芬鼻用喷雾剂的处方筛选及稳定性。方法:确定了酮替芬鼻用喷雾剂的处方,应用热加速试验研究了不同pH值喷雾剂的稳定性,并测定了不同pH值时富马酸酮替芬的油水分配系数。结果:富马酸酮替芬水溶液在不同pH值溶液中均有不同程度降解,在pH值为5.0时较为稳定。加入0.5%的亚硫酸氢钠则可大大提高富马酸酮替芬的稳定性。其正辛醇/水及氯仿/水的油水分配系数随着pH值增加而增加。结论:该制剂pH4~6时,制剂稳定性较好;当pH>6时,制剂稳定性最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参照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试验。结果:样品原液对鲎试剂的凝聚反应有抑制作用,经2倍稀释可消除干扰,将细菌内毒素限值定为1EU/mg,可用灵敏度为0.25EU/ml的鲎试剂进行内毒素检查。结论: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凝胶法)替代家兔热原检查法控制产品热原。  相似文献   

12.
长春西汀葡萄糖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长春西汀葡萄糖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参照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试验。结果样品原液对鲎试剂的凝聚反应有抑制作用,经2倍稀释可消除干扰因素,将细菌内毒素限值定为0.5 EU/mL,可用灵敏度为0.25 EU/mL的鲎试剂进行检查。结论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凝胶法)替代家兔热原检查法控制产品热原。  相似文献   

13.
黄旭荃  李卫一  杨敏 《中国药房》2006,17(5):381-382
目的建立~(131)Ⅰ依匹必利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将~(131)Ⅰ依匹必利注射液稀释10倍后采用鲎试剂法进行检查,并行验证试验。结果样品经稀释后可消除对鲎试剂的干扰作用,3批样品中细菌内毒素的量均低于50EU/ml。结论本法检查~(131)Ⅰ依匹必利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4.
陈娟红  邵丽晓 《中国药房》2014,(13):1218-1220
目的:建立磺达肝癸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方法。方法: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版附录细菌内毒素凝胶检查法的要求,通过干扰试验确定样品最大无干扰质量浓度,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样品稀释至质量浓度0.01 mg/ml(鲎试剂标示灵敏度为0.25 EU/ml)或0.005 mg/ml(鲎试剂标示灵敏度为0.125 EU/ml)时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作用。结论:建立的方法可用于磺达肝癸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  相似文献   

15.
杨平  孙路路  梁蓓蓓 《中国药房》2010,(25):2386-2387
目的:建立硼酸冲洗剂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采用鲎试剂法对硼酸冲洗剂进行干扰预试验及干扰试验,以确定样品无干扰浓度、pH值及鲎试剂的灵敏度。结果:样品经2倍稀释并调节pH值为稍高于6时对鲎试剂与内毒素的反应无干扰作用,可用灵敏度为0.25EU的鲎试剂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结论:鲎试剂法可用于硼酸冲洗剂的细菌内毒素检查。  相似文献   

16.
利用鲎试剂进行注射用绒促性素的细菌内毒素检测,结果表明,将样品稀释至200μ/ml后,对标示灵敏度为0.25EU/ml的鲎试剂无抑制增强作用。因此,将样品稀释至200μ/ml后,选用标示灵敏度为0.25EU/ml的鲎试剂可检测样品的细菌内毒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注射用磷酸特地唑胺用于特定的敏感细菌引起的成人急性细菌性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于2014年6月20日,被美国FDA批准磷酸特地唑胺上市,临床研究也进入了临床II期,用于严重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治疗。该药尚未在中国上市。未被中国药典2015年版收录,没有与之相关的质量标准,所以需要尽快制定药品的检验标准,已完善医药市场对药物的质量要求与监管。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拟定的质量标准并对细菌内毒素检查的方法学进行了验证。结果:拟定本品的细菌内毒素限值为1.5EU/mg,当采用灵敏度为0.5EU/ml的鲎试剂,样品浓度为含磷酸特地唑胺4mg/ml时,对内毒素与鲎试剂的反应无干扰。结论:当采用两个鲎试剂生产厂家的试剂对样品进行干扰试验,灵敏度为0.5EU/ml,样品浓度为含磷酸特地唑胺4mg/ml时,对内毒素与鲎试剂的反应无干扰。此限值为可靠限值。此浓度为本品的最大无干扰浓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呋喃西林冲洗剂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采用鲎试剂法对呋喃西林冲洗剂进行干扰试验。结果稀释2倍的呋喃西林冲洗剂对细菌内毒素与鲎试剂的反应无干扰,可用灵敏度为0.25 EU/mL的鲎试剂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结论鲎试剂法可用于呋喃西林冲洗剂的细菌内毒素检查,对其进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金艳  王益民 《中国药业》2012,21(8):46-47
目的 建立西咪替丁原料药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 参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试验.结果 样品质量浓度稀释至4.0 g/L时,对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的反应无干扰作用.其细菌内毒素限值定为0.5 EU/mg.结论 西咪替丁原料药采用内毒素检查法(鲎试剂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醋酸氯己定冲洗剂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方法。方法按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1143内毒素检查法,建立醋酸氯己定冲洗剂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方法,并使用2个厂家的鲎试剂进行方法验证。结果使用稀释剂Ⅰ将醋酸氯己定冲洗剂稀释2倍后,再用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稀释至8倍,可消除其对鲎试剂凝集反应的干扰,细菌内毒素限值为0.5EU/mL。结论该方法可用于醋酸氯己定冲洗剂细菌内毒素的检查,为可能导致鲎试剂中单价和二价离子缺失样品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