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终身体育的角度看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终身体育为出发点,论述学校体育在现代科技迅速发展和现行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形势下,必然出现向终身体育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从终身体育的角度看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华武 《湖北体育科技》2002,21(3):382-383,F003
“生命在于运动”,健康的身体是一切活动的载体。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劳动方式的改变,这一理念已根植于人们的大脑里,并付诸于行动中。文章正是通过终身体育对克服某些负面效应的同时,不断促进人类社会进步方面以及从终身体育与体育教学模式的改变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无论是理论研究上,还是在实践层面,我国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都处于各自独立的局面--从领域划分到管理体制;从活动的内容到活动的空间,二者都在各自相对独立封闭的环境中运行,缺乏必要的互动与联系。由于历史原因,全国60%的体育场馆,大部分学校在放学后场馆闲置未能利用。而另一方面,日益增加的体育人口,社区居民却苦于没有近便的健身场所,而各种条件的限制也决定了大量社区不可能新建专门的体育场馆。满足广大人民健身需求,解决身边的体育场地是当前学校与社区共同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4.
王楠 《精武》2012,(23):88-89
通过对目前体育事业的发展进行分析,找出不足,探究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两者之间的潜在关系.最终提出能够促进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协同发展的良好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终身体育的视角来认识学校体育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终身体育,是学校体育在永久性话题中既充满活力又不少困惑的课题。本文就体育课程,教学组织与方法,成绩检测等方面的问题,从终身体育的视角谈一点认识。旨在为学校体育改革,使学生确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相似文献   

6.
试论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终身体育被视为新世纪的体育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它是整体而长远的体育思想,体现出以人为出发点的哲学思考。学校体育阶段在实现终身体育目标中有着重要作用,深化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必须走与终身体育(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学校后体育)相结合的道路;必须在终身体育总目标下,开拓人们对体育问题的思路,才能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同终身体育目标的统一。未来学校体育的结构、内容、教法、管理、师资培养、远景规划等一系列问题都收在终身体育思想指导下进行革新和实验。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社区体育具有教育性功能的角度出发,将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置于体育教育大体系中来探讨它们的发展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在协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协调现象,并提出一些对策,希望能为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协调发展提供一点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人们生活得到极大方便,物质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另一方面健康问题也随之出现。在此背景下,终身体育理念就此出现,并成为社会主流思想之一。但由于种种因素,多数人都没有体育运动习惯,更不用说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了。保证终身体育理念深入人心,这离不开家庭体育、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协同配合。为了能够实现三者协同发展的目标,促使终身体育理念可以得到真正践行,该文分析了三者在终身体育理念下实现协同发展的理论依据,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保证三者实现协同发展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终身体育的角度,探讨了学校体育的基础作用,并对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影响终身体育发展的若干因素进行了剖析,试图对普及终身体育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0.
苏树斌 《山西体育科技》2006,26(1):69-70,75
体育在当今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在阐述终身体育的意义的基础上,论述了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我国学校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的思路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国学校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基本思路和途径,采用文献资料法、系统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学校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有效途径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应建立和完善一体化体育组织网络;确保一体化保障体系的运行。应通过加强全民健身宣传、深化素质教育、利用网络优势、开放体育校本课程、发挥地方政府实施管理的纽带作用、推广“俱乐部型”体育课模式、增进学校和社区的沟通等有效的途径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12.
社区体育建设在方法上应该体现单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自发性与组织性的统一,时效性与前瞻性的统一以及继承性与创造性的统一;在机制上要实现组织运作、资金运作和制度运作的有序化,以整体性意识和前瞻性眼光保证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循环利用,以规划的可持续化、资金的高投入化和队伍的高素质化来推动社区体育建设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体育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体育职业教育有其自身特点,发展体育职业教育是满足社会对体育行业职业人才需要,扩大后备人才队伍,解决运动员再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当前体育职业教育改革,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和确立准确的办学定位;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抓住实行体育职业资格认证和就业准入制度的契机,调整专业结构,更新教学培训内容,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4.
社区体育服务与构建和谐城市社区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健康发展是需要良好的社区体育服务来推动的。通过对社区体育服务现状分析和和谐社会对社区体育服务需求的详细阐述,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对社区体育服务发展的要求:构建社区体育服务的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体育人口”;加强体育服务人才培养,完善体育服务业投融资体系;加快体育服务业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5.
与社区体育相比较,学校体育具有教学条件良好、师资力量雄厚、体育设施完善、科研成果丰富等多方面的优势。学校体育参与社区体育的身体锻炼和体育教育与研究,不仅能加快社区体育教育的发展,同时对构建和谐社区、促进社区文明程度的迅速提高也有重要作用。行动研究是学校体育参与社区体育研究的好方法,其要点一是必须得到政府有关部门或体育协会的大力支持;二是最好借助于社区体育活动队完成行动研究;三是体育教师必须与体育科研人员和社区体育活动队队长很好合作;四是体育教师要尽量深入到社区体育锻炼人员中去;五是实验研究与个案研究并重;六是注意研究的动态性;七是加强与卫生工作的协调配合;八是加强与文娱活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学校体育的根本目标   总被引:26,自引:6,他引:26  
陈琦 《体育学刊》2003,10(6):14-16
在现代教育越来越关注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大背景下,终身体育思想成为学校体育的主导思想,学校体育随之特别强调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学校体育的根本目标应该是学校体育近期效益与长远效益相结合,把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终身体育习惯与能力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构建中城镇社区体育文化的价值及发展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镇社区体育文化的核心价值在于,形成一种氛围,吸引居民积极参与体育健身活动,进而促进居民身心健康协调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在对体育本质的认识和体育对“人”的价值的认识的基础之上构建城镇社区体育文化,并以此为指导,融合乡土文化、时代要求等多种要素推动社区体育文化的普及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亚竞技运动与现代学校体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凡强 《体育学刊》2005,12(1):135-138
从学校体育发展的历史和需要看,竞技运动都与学校体育密不可分。亚竞技运动的产生是学校体育与竞技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适应现代学校体育发展需要的新型运动形式,它将成为促使21世纪学校体育再现辉煌的动力。  相似文献   

19.
澳门社区体育的发展模式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吴树斌 《体育学刊》2002,9(6):28-31
对建立符合澳门地区社会水平与澳门实际情况的“社区体育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1)在构建澳门社区体育发展模式的过程中,首先应完善社区体育组织体系。建立组织网络系统,充分发挥各级社区体育组织的功能作用,提高组织管理水平,建立一支稳定的、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社区体育指导队伍;(2)目前澳门劳工阶层与平民大众因受各种因素、条件的影响和限制,不能积极参加或无法参加社区体育活动:(3)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与使用,未能配合到社区体育的发展。对现有的体育资源,应予充分利用和开发;(4)加强与其它体育形态的合作,在互补的基础上相互支持,以求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科学主义的影响下,当今学校体育中存在各种异化现象:学校体育竞技运动化、教学过程过多的注重技术,采用模式化教学,使学生成为学校体育的"工具"。受人文主义的影响,人们逐渐认识到学校体育应该回归生活世界。由于理论上对生活世界的认识处于模糊状态,使在回归生活世界的过程中步履维艰。结合后现代主义对生活世界的理解,对生活世界做了新的阐述。同时从学校体育现存的现状出发,指出学校体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