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涛 《视听界》2013,(6):23-25
移动终端上的新闻客户端的竞争,近两年才兴起,却已引来各家媒体纷纷进场。用户体验是新闻客户端吸引用户、留住用户的重要竞争要素。本文通过对门户网站系新闻客户端以及广电系新闻客户端的研究,得出新闻客户端用户体验的关键词:海量资讯、图文呈现、全面互动以及原创内容。  相似文献   

2.
毛嘉琳 《新闻世界》2014,(5):128-129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新闻客户端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新闻传播模式,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接受和使用。这一新兴的传播平台,成为了各个传统媒体、门户网站和互联网巨头数字化延伸的一个战略高地。本文以网易新闻客户端为例,分析其个性化的设计与独特的互动方式,以期对新闻客户端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从而实现更好的差异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手机新闻客户端的用户体验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新闻客户端产品特点及用户特点提出影响手机新闻客户端用户体验要素,并通过对问卷研究分析得到手机新闻客户端用户体验的三个维度:内容获得性、交互沉浸性和成本消耗性,从而构建出用户体验评价模型假设。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5,(9):44-49
作为一种新的传播途径,新闻客户端在巴西世界杯的传播中凸显出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腾讯、网易、搜狐、新浪、凤凰五大门户网站新闻客户端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有关世界杯新闻客户端的传播分析。分析显示,新闻客户端的传播呈现出了新特征:娱乐化、游戏化逐渐成为传播的主题,强调受众的参与和深度互动,进行受众细分并提供差异化个性服务,倾力打造自媒体,注重传播形式上的多屏融合,更加重视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5.
石磊  赵萍 《新闻战线》2015,(3):50-53
新闻客户端的兴起和发展,是传媒继开办网站、微博、微信之后的一种新的媒介融合形态。新闻客户端是众多客户端中的一种,其服务内容主要是新闻信息。用户下载客户端应用程序到使用终端,通过网络与服务端建立连接,接受文字、音频、视频等各种形式的媒体内容。新闻客户端概述在信息传播中,信息提供端可称为服务端(Server),信息接收端称为客户端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是互联网的世界,在这种大环境下,新闻客户端应运而生,移动终端由此成为人们了解信息的重要途径,新闻客户端作为一种新的新闻传播终端影响了人们接受新闻的方式。文本主要介绍了新闻客户端、时政新闻和互动传播的概念,分析了新闻客户端时政新闻的互动传播现状,并针对出现的问题给出相应措施,以期推动新闻客户端时政新闻的互动传播。  相似文献   

7.
从用户信息接收习惯以及媒体自有信息平台两个方面来看,新闻客户端逐渐成为传者和用户青睐的信息传播平台,也是传统媒体融合转型的首选承载平台,蕴含着蓬勃的发展空间,本研究试图以用户体验要素为视角,分析"并读新闻"客户端的用户体验要素,为新闻客户端优化用户体验提供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8.
高一哲 《传媒》2019,(2):51-52
据比达咨询统计调查,2014年至2017年,我国手机新闻客户端用户规模持续扩大,已经突破6亿人。在2018年上半年,这一增长态势有所放缓,但因受众基数庞大,整体处于平稳增长状态。移动新闻客户端改变了以往的粗放型用户扩张策略,转而思考如何提供优质内容、强化受众黏性、提升受众体验。直播模式成为移动客户端新闻传播的发力点和竞争点,《人民日报》、新华社、《新京报》等新闻媒体的移动客户端在2017年纷纷创建新闻直播项目;央视与全国各地媒体展开合作,打造移动新闻直播矩阵,建立央视新闻移动网。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25%的受众有收看移动新闻直播的习惯,这意味着移动客户端新闻直播模式已经形成,将为主流新闻样态转型与创新提供参考借鉴。基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结合当前实际,从内容、形式、技术、互动等维度展开分析,思考并探究移动客户端新闻直播的发展趋势,为其后续改进革新提供策略支撑。  相似文献   

9.
移动新闻客户端的用户体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君 《编辑之友》2015,(9):62-64
文章首先从用户体验和用户行为分析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情绪情感、满意度和美感等因素对移动新闻客户端用户使用行为的影响.其次,阐述了移动新闻客户端用户的主动性、社会性和体验性等特点.最后,根据对用户特点和使用行为的分析,提出智能编辑模式、差异化推送、个性化定制和重视社交体验等建议,以增加新闻客户端的可用性和易用性,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忠诚度和用户黏性.  相似文献   

10.
凤凰新闻客户端脱胎于手机凤凰网,于2012年正式上线安卓和苹果iOS平台,在两年多时间里完成了从1.0到4.0版本的升级,积累了9000多万用户,产品本身从单一的内容提供者,成长为融合新闻内容、视频节目、用户互动、个性智能体验于一体的移动资讯产品.  相似文献   

11.
李颖异 《青年记者》2016,(36):91-92
从工业社会到共享社会,从亚当·斯密到哈耶克,传媒环境在改变,传播技术也在革新,但唯有受众一直是所有传播活动的终点.互联网语境下,得益于媒介技术的发展,曾经作为“靶子”的受众已然变迁为用户,“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用户力量开始凸显,传统的传播逻辑在互联网技术发展、人性思维回归等因素的冲击下已经与当下的媒介环境格格不入,用户体验成为互联网时代新闻客户端成功与否的重要衡量标准.笔者认为,当下新闻客户端对用户体验优化与重构的有效路径是拥抱互联网,即运用互联网思维洞察传播环境和用户属性的变迁,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作为基础,通过打造超越用户预期的产品、构建用户社群和跨界传播来提高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12.
新闻客户端的出现改变了媒体的信息传播模式和网民的新闻阅读方式,尤其是门户网站涉足新闻客户端以后,使其快速成为继微博、微信之后又一个用户量过亿的新媒体平台。本文以门户网站类新闻客户端为例,简单阐述发展现状,分析内容策略,最后就未来发展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供运营商、研究者和用户参考。  相似文献   

13.
伍广明 《青年记者》2017,(17):85-86
移动互联网时代,从阅读报纸杂志转向浏览网站的网民,又从网页端阅读逐步转向了移动化阅读.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新闻客户端的竞争愈发激烈.国内新闻客户端的用户规模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无论是线上门户网站还是线下传统媒体,都不约而同地向移动端发展,各类新闻客户端百花齐放,在差异化、个性化及用户体验上互相角逐.本文分析新闻客户端的形态特点和内容生产方式,并就地方报业新闻客户端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新闻客户端成为两会期间各大媒体比拼的新平台。本文以"人民新闻"和"腾讯新闻"两大客户端对2014年两会新闻的传播为例,研究不同类型的移动客户端如何根据自身的资源、定位以及新媒体特性,提供差异化的时政新闻产品。移动客户端用户既是受众,也是内容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媒体在发展新闻客户端时,需思考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功能需求,发挥受众的能动性、主体性,在内容和形态上不断创新,以此提升关注度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新闻客户端应用颠覆了传统媒体以传播者为主体的传播模式,转向以用户为主导和主体,满足用户需要是其主要的价值核心.用户体验度是衡量新闻客户端对用户需求与价值满足的程度,也是改进新闻客户端内容与运营、提升用户认可度的主要标准与尺度.用户体验高是新闻客户端的内容与服务最佳状态的综合体现,也是新闻客户端运营的基础.本文从用户体验视角对人民日报客户端进行了调研分析.  相似文献   

16.
……进入2013年,移动时代的新闻客户端大战日趋白热化,几家互联网门户陆续宣布其新闻客户端用户数攀上新高。……移动新闻客户端绝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网站从PC端延伸到手机,在移动新闻客户端大战中,内容运营是支撑用户浏览量取得突破的关键,差异化竞争决定着移动新闻客户端的生命力,与此同进,更多地关注用户需求的精细化发展,在用户体验上投入更多的精力,才会成为未来的赢家。  相似文献   

17.
新闻推送,即手机新闻客户端将实时重大信息主动推至用户眼前,是新闻客户端贴合手机传播规律的主动之举。推送减省了用户搜索查询信息之累,又保证了重点新闻不被用户遗漏。同时,推送也提升了用户进入客户端的频率,成为提升流量的一大手段。动向新闻客户端通过对"通知"功能的应用,将重要新闻以通知的形式推送给用户,用户可以像收短信一样接受新闻推送,并进入客户端阅读。"动向新  相似文献   

18.
在移动终端高速发展的今天,新闻客户端也随之而起。本文通过简述新闻客户端的含义及内容生产方式,分析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原因,进而深入分析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的困境所在,从用户、内容、  相似文献   

19.
移动传播背景下,新闻客户端已渐渐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主要工具,传统都市报的移动传播转型也要兼顾新闻客户端这一新的传播平台,以便更有效地进行新闻生产、连接用户。都市报在移动传播背景下的转型中,更多面临着市场化的竞争,其创新发展策略更为多样、灵活。本文以省级都市报为研究对象,观察省级都市报新闻客户端的开设情况与发展状况。省级都市报新闻客户端以提供新闻资讯为基础,立足本地用户、凸显服务理念,呈现出差异化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0.
袁慧侠 《传媒》2016,(15):55-56
移动新闻客户端凭借丰富的资讯、实时的信息推送和便利的社交互动被越来越多的用户认可。其评论区拓展了人们的言论空间,丰富了互动频率。匿名评论或使用昵称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沟通时的顾虑和社会约束,用户在享有言论自由的同时,也拓展了污名化传播的时空范围。污名化传播会偏离主要议题,产生地域或群体歧视,诱发新的社会矛盾。因此,应加强新闻客户端用户评论区的引导和监管,提高社区媒介素养教育,消除用户评论区的污名化传播,营造多元理性的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