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将筛选得到的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ZJB-09101菌株应用于外消旋环氧氯丙烷的手性拆分,对菌种产环氧化物水解酶的发酵条件和外消旋环氧氯丙烷的手性催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曲霉ZJB-09101产环氧化物水解酶的最佳培养基成分是:淀粉14.63g/L,豆饼粉6.45g/L,K2HPO4·3H2O0.8g/L,KH2PO4·3H2O0.4g/L,MaSO4·7H2O0.05g/L,pH7.0。ZJB-09101菌株在150r/min、30℃条件下,经过4d的培养,环氧化物水解酶的酶活达90.36U/1,,比优化前的39.27U/L提高了130%。在环己烷的反应体系中,底物外消旋环氧氯丙烷浓度为0.6%,在30℃下生物催化反应7h,(S)-环氧氯丙烷的e.e.值和产率分别为99.060/6:和17.14%。  相似文献   

2.
摘要:优化了重组茵E.coliBL21(DE3)/pET28b(+)-NIT发酵产腈水解酶的条件,确定最适发酵培养基为:玉米浆粉25g·L-1,酵母浸出汁5g·L-1,NaCl10g·L-1,Fe3+0.5mmol·L-1。初始pH值7.5;最适诱导产酶条件为:诱导剂乳糖0.5g·L-1,诱导剂加入时间为接种6h后,诱导温度30℃,诱导时间28h,在此条件下产酶量达到6161.46U·L-1。所得茵体用于不对称转化R,S-扁桃腈生成R-(-)-扁桃酸,转化率达92.02%,产物e.e.值达99%。  相似文献   

3.
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发酵条件优化及酶学性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别用摇瓶和15L发酵罐,对南极假丝酵母产胞外脂肪酶的培养基成分和操作条件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最优的培养基组成为:豆粉40g/L,淀粉15g/L,豆油5mL/L,K2HPO4g/L,MgsO4·7H2O1g/L,Tween-800.1%,酵母膏5g/L;操作条件为:温度24℃,初始pH值为6.0,通气量为10.0L/min。在此培养条件下,发酵周期缩短至54h。由15L发酵罐生产的酶液酶活达到19.2U/mL。酶液在pH值为4.0~6.0和7.5~9.0范围内较稳定,其最适宜pH值范围为6~8.5;70℃时酶的催化活性最大.在40~70℃的温度范围内保持1h后残留酶活为60%。  相似文献   

4.
通过摇瓶实验,确定粘质沙雷氏菌发酵生产I)-乳酸的培养条件为:温度34℃,pH值6.5,种子液接种量5%,载液量为150mL/500mL,采用前期通气有氧培养至菌体对数生长后期、而后厌氧发酵产酸的两阶段培养工艺。考察培养基各组分对菌体生长及乳酸产量的影响,确定葡萄糖及酵母粉作为碳、氮源,并补充添加适量的无机氮。培养基各组分如下(g·L^-1):葡萄糖15,酵母粉15,KH2P041.5,K2HP04·3H2O2.0,MgSO4·7H2O1.0,FeSO4·7H2O0.03,MnSO4·H2O0.005,以此培养条件及培养基配方进行摇瓶发酵,D-乳酸产量由(13.5±1.29)g·L^-1提高至(29.0±1.42)g·L^-1,提高一倍以上,光学纯度大于97%。  相似文献   

5.
精氨酸脱亚胺酶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一种新型肿瘤增殖抑制酶类一精氨酸脱亚胺酶的发酵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运用单因子扫描方法,考察了不同碳源、氮源等影响因子对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NJ402产精氨酸脱亚胺酶的影响。优选出其较佳培养基组分为(g/L);蔗糖15,蛋白胨5,酵母膏5,牛肉膏2.5,NaCl3,KH2PO42,MgSO40.01,MnSO40.0025,L-精氨酸15;接种量以4%~5%为宜,最佳培养温度是37℃,最适起始pH为7.5。100L发酵罐实验表明,发酵到10h时,菌量与比酶活量均为最大,分别为40mg/mL和2.57U/mL。  相似文献   

6.
TiO2催化光降解水中的4-壬基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研究了水中4-壬基酚在纳米TiO2催化作用下的紫外光降解特性,考察了TiO2用量、pH值、起始浓度、光照距离和光照时间与降解率的关系。初始浓度为100μg/L的4-壬基酚模拟水样,在TiO2加入量为0.48/L,pH值为6.0,光照距离为10cm的条件下,光照60min其降解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7.
以球形红细菌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下聚β-羟基丁酸(PHB)在菌体内的积累情况。采用响应面法确定其合成PHB最佳培养条件为:苹果酸2.5g/L,(NH4)2SO41.0g/L,pH=7.04,生长因子1.16g/L。在该条件下,球形红细菌累积的PHB达到菌体干重的25.75%。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球形红细菌等光合细菌建立有机废水处理与聚羟基烷酸(PHAs)生产相结合的新工艺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以(-)-α-蒎烯为原料,经过选择性氧化合成(+)-2-羟基-3-蒎酮。研究了其合成工艺条件,对不同氧化体系、氧化剂用量、反应时间以及反应温度等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α-蒎烯选择性氧化合成(+)-2-羟基-3-蒎酮合适的工艺条件为:13.7g(纯度为93.0%)的(-)-α-蒎烯,在α-蒎烯与高锰酸钾物质的量之比为1:2,溶剂丙酮与水的用量是110:12(mL:mL),反应温度为0-5℃,反应时间为5h,α-蒎烯转化率为97.1%,(+)-2-羟基-3-蒎酮选择性为78.4%,纯度为92.1%,得率为76.1%,比旋光度为[α]D28+26°(c=0.5mol/L,CHCl3)。另外,采用IR、GC-MS和1H NMR和13C NMR等对(+)-2-羟基-3-蒎酮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
在摇瓶条件下,以M9培养基为基础,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适合于表达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工程菌生长的高密度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确定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0.4%、甘油1.5%、酵母粉3%、胰蛋白胨3%、Na2HPO4 1.2%、KH2PO4 0.6%、NH4Cl0.1%、NaCl0.20%、MgSO4 0.048%,在此优化培养基中培养14h,工程菌菌体密度0D600达7.5。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4-苯基-6-甲基-5-乙氧羰基-3,4-二氢嘧啶-2(H)-酮,并得出最优工艺条件:对甲苯磺酸用量0.8g,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50min,n(苯甲醛):n(乙酰乙酸乙酯):n(尿素0.0375moI)为1,0:1.2:1.5,此条件下产率为86.9%。  相似文献   

11.
以木糖为唯一碳源筛选了10株乙偶姻生产菌株,对乙偶姻产量最高茵株进行16SrDNA鉴定,测序结果表明该菌株为多粘芽孢杆菌。命名为LY107。经单因素实验优化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7℃、pH值7.0、装液量15mL/250mL、接种量5%(体积比)。采用葡萄糖一木糖(2:1,质量比,下同)为碳源模拟木质纤维素水解液发酵生产乙偶姻,经Plackett-Burman(PB)实验和RSM优化培养基组分(g·L^-1)为:葡萄糖一木糖(211)60、蛋白胨5、酵母粉16.5、硫酸锰0.05、硫酸亚铁0.005、磷酸二氢钾0.1、乙酸钠2.47。在优化培养条件和培养基组分下,乙偶姻最高产量达23.9g·L^-1,葡萄糖一木糖转化率为79.9%。  相似文献   

12.
对米曲霉菌株Aspergillus oryzae Cs007产酯水解酶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单因子实验确定最佳碳源为橄榄油、最佳氮源为蛋白胨、最佳表面活性剂为阿拉伯胶;再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出具有显著效应的3个因素:蛋白胨、KH2PO4、阿拉伯胶;然后通过最陡爬坡实验和响应面法(RSM)分析确定了显著因素的最优水平;最后通过单因子实验确定最佳摇床转速和培养时间。优化后的产酶条件为:橄榄油1%(体积分数),蛋白胨1.76%(质量浓度),KH2PO40.11%(质量浓度),MgSO40.05%(质量浓度),NaCl 0.05%(质量浓度),阿拉伯胶0.37%(质量浓度),起始pH值5,培养温度30℃,摇床转速200r.min-1,培养时间48h。优化条件下所产酯水解酶酶活达6.49U.mL-1,比初始酶活2.8U.mL-1提高了1.32倍。  相似文献   

13.
以氢氧化钠/硫脲/尿素新型溶液溶解纤维素,在均相条件下以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为接枝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通过自由基聚合法制备出了纤维素/AM/BMA接枝共聚物。考察了聚合温度、时间以及(NH4)2S2O8、AM、BMA、MBA的用量对接枝效果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接枝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纤维素/AM/BMA接枝共聚物的最佳合成条件为:m(纤维素)∶m(AM)∶m(BMA)∶m[(NH4)2S2O8]∶m(MBA)=1∶4∶2∶0.05∶0.006,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2h,在此条件下接枝率可达87%,接枝效率为36%。制备的纤维素/AM/BMA接枝共聚物的吸水倍率为583g/g。  相似文献   

14.
沈晓莉  裴建云  张玉 《广州化工》2012,40(21):38-40
将从活性污泥中筛出的高效微生物絮凝菌复合培养产絮凝剂。通过单因子实验获得复合菌最适发酵条件为淀粉10 g/L,尿素0.5 g/L,KH2PO4 2 g/L,K2HPO40.5 g/L,Fe2(SO4)30.2 g/L,pH 7.0~7.2,T=28℃、160 r/min培养24 h;形成的发酵液应用于高岭土废水絮凝实验中,絮凝剂添加1%,CaCl2(5%)添加1%,慢搅15 min,静置15 min后测得的絮凝效果最佳。复合菌经发酵及絮凝条件优化后,絮凝率可达97.07%,絮凝效果与常用的PAM效果相当,且更经济。  相似文献   

15.
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对现存黑曲霉菌株产酶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培养基为:玉米芯4.0%;酵母粉1.0%;KH2PO40.4%;MgSO40.08%;(NH4)2SO40.4%;培养温度30℃,摇床转速220r/min,接种量6.0%,装液量40mL/250mL,初始pH值5.0,发酵周期168h;此条件下β-葡萄糖苷酶酶活达56.96IU/mL。  相似文献   

16.
在实验室试管培养条件下优化了基因工程菌E.coli BL21(DE3)pET15b/K5发酵产可溶型非融合血管生长抑制因子Kringle 5的培养基和诱导表达条件。经菌体干重测定和SDS-PAGE检测,确定最佳培养基(g.L-1)为:胰蛋白胨10.0,酵母提取物5.0,NaCl 10.0,葡萄糖6.0,NH4Cl 2.6,NaH2PO45.0,Na2HPO46.0;优化的诱导表达条件为:诱导剂浓度0.01mmol.L-1,诱导时间6h,诱导温度37℃,摇床转速220r.min-1。在优化的培养基和诱导表达条件下,菌体干重为1.8g.L-1,Kringle 5表达量为360mg.L-1,占总蛋白含量的20%,与基础LB培养基相比,Krin-gle 5表达量提高了1.18倍。  相似文献   

17.
张卉  闫雨欣  舒燕  姜海洋 《辽宁化工》2010,39(3):236-239,254
利用变色圈法和噬油斑法从土壤样品中分离筛选出一株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细菌菌株LB345,通过薄层层析(TLC)确定其所产生物表面活性剂为脂肽,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及L9(34)正交实验对菌株的培养基配方进行了优化,确定优化培养基的组成(g/L):葡萄糖30,NaNO32,KH2PO410,Na2HPO410,FeSO42.5×10-4,MgSO4.7H2O 0.03,NaC l 5,CaC l20.4,酵母粉0.3,初始pH值5,培养温度37℃,发酵时间7 d。在上述条件下,菌株LB345的脂肽产量可达到0.7 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