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基于电子鼻的白酒品质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4):160-164
为了改进传统基于人工感官的白酒品质评价,利用z NoseTM电子鼻结合感官评价检测同一企业不同品质等级的白酒样品。分析电子鼻指纹图谱各特征峰,发现指纹图谱中获得的"峰面积总和"参数,与感官评价对白酒质量等级的排序一致,可以成为确定品质级别的参数。分别对指纹图谱采用典型判别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典型判别分析对6种不同等级酒样的区分度更大,准确区分率可达100%。因此,文中提出的基于电子鼻的白酒品质检测方法研究,能快速、准确表达出白酒的品质及风格特点,在白酒生产中通过气味在线检测来改进工艺。  相似文献   

2.
电子鼻对酿酒酵母菌株产香特性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宁  马捷  刘延琳 《食品科学》2011,32(2):164-167
利用电子鼻PEN3 系统对不同酿酒酵母酿制葡萄酒的芳香成分进行检测分析。通过电子鼻系统动态采集葡萄酒试样的芳香成分,利用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断分析(LDA)进行数据分析,两种分析方法都能较好的区分不同酵母对应的葡萄酒试样,表明酿酒酵母的产香能力具有菌株多态性,而电子鼻能够对其差异进行检测并加以区分。同时结合Loadings 分析方法得知,除7 号(对硫化物灵敏)、9 号(对有机硫化物灵敏)和10 号(对烷烃灵敏)外,其他的传感器在菌株的产香差异分析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电子鼻技术的鲈鱼新鲜度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梦醒  丁晓敏  曹荣  雷敏  刘淇 《食品科学》2013,34(6):143-147
采用电子鼻获取不同保藏时间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鱼鳃和鱼肉的气味信息,通过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和负荷加载分析,并结合感官评价、挥发性盐基氮(TVB-N)和菌落总数进行分析,建立一种基于电子鼻技术判别鲈鱼新鲜度的方法。结果表明,随着保藏时间的延长,电子鼻传感器的响应强度逐渐增大,鲈鱼鱼鳃和鱼肉的气味随之发生变化,且鱼鳃的气味响应强度大于鱼肉,其中2号传感器对第1主成分的贡献率最大;电子鼻分析结果与感官、TVB-N值和菌落总数结果基本一致。因此电子鼻可以用来区分不同新鲜度的鲈鱼,鱼鳃的区分效果优于鱼肉。  相似文献   

4.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12):205-208
以在市场中购买的7个不同地区的咸干鱼产品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鼻技术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线性判别分析和负荷加载分析,结合感官评价的结果,实现电子鼻对7种样品的区分。结果表明,青岛一卤鲜咸干鱼感官评价得分最高,主成分分析比线性判别分析能更有效地区分不同产地的咸干鱼,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对电子鼻技术在咸干鱼气味的区分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电子鼻和电子舌在果酒风味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子鼻嗅觉指纹分析系统、电子舌味觉指纹分析系统及人工感官评价对不同品种樱桃酒(中樱狄墨尔干红和干白)和不同品种葡萄酒(张裕干白和长城干红)的香气和口感进行了检测,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判别因子分析法(DFA)对传感器响应信号进行了分析。经模式识别分析得到:在香气上,樱桃干白与葡萄干白的差异最小,其次是樱桃干红和葡萄干红,干白和干红之间的差异最大;在口感上,樱桃酒(干红和干白)与葡萄酒(干红和干白)的差异较大。电子鼻和电子舌分析结果与人工感官评价结果一致。研究表明,电子鼻和电子舌结合模式识别方法可用于果酒的风味评价。  相似文献   

6.
基于电子鼻技术的信阳毛尖茶品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感官评价实验进行验证和补充,采用电子鼻检测方法对不同等级的信阳毛尖茶作品质检测.建立了两个品牌信阳毛尖茶各五个质量等级的电子鼻主成分分析法(PCA)图谱和偏最小二乘法(PLS)模型.PCA图谱表明,各样品之间得到了良好区分,同时通过盲样的验证发现实验结果与感官评审结果一致,说明所建立的PLS模型能够有效地预测茶样的品质等级.  相似文献   

7.
为鉴别不同生产类型的金银花酒,该研究利用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及二者拟合技术结合人工感官评价对金银花酒样品进行检测,对所测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判别因子分析(DFA),分别从气味和滋味两方面进行评价鉴别。不同生产类型金银花酒样品在电子鼻、电子舌和二者拟合结果的主成分分析中第一主成分(PC1)与第二主成分(PC2)的贡献率之和分别达到了90.97%、90.91%、95.00%;电子鼻判别因子分析总贡献率为89.72%,佐证了主成分分析结果;滋味雷达图显示小曲酿造金银花酒在鲜味上的响应度明显高于大曲酿造和大曲配制的金银花酒,这与人工感官评价相一致;以上表明电子鼻、电子舌技术能够准确的鉴别不同生产类型的金银花酒样品,可用于今后对不同金银花酒的比较分析中。  相似文献   

8.
基于PCA和BP神经网络的葡萄酒品质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基于主成分分析(PCA)和神经网络建立葡萄酒评价模型并进行预测。该模型先将葡萄和葡萄酒中33个理化及风味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再以主成分得分作为输入数据,葡萄酒的感官评价得分作为输出数据,建立葡萄酒和酿酒葡萄的主要理化指标与葡萄酒质量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通过检测主成分的质量指标,能对葡萄酒给出很好的质量评价;该模型与传统的网络模型相比,能很好的简化网络结构,输入神经元个数从33个减少为9个,收敛速度提高87.5%,模型绝对误差的最大值为0.35。  相似文献   

9.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11):207-211
风味是鉴别汾酒品牌最重要的标准之一。针对传统品酒师品评的主观性及现阶段光谱仪、色谱仪等大型仪器检测汾酒的局限性,实验采用表面声波型电子鼻zNose~(TM)对6种不同品牌的汾酒酒样进行指纹图谱采集。通过比较指纹图谱差异,对酒样特征峰进行提取,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因子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并用贝叶斯判别函数验证其准确率,采用概率神经网络建立了识别模型。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因子分析都能对不同品牌汾酒进行区分,且判别因子分析法的区分效果优于主成分分析法,建立的概率神经网络模型其识别率达到100%。研究发现,表面声波型电子鼻zNose~(TM)对不同品牌汾酒具有较好的鉴别和分类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利用壳聚糖、ε-聚赖氨酸、卡拉胶对中国对虾进行涂膜,研究电子鼻对不同涂膜处理的中国对虾气味响应,并与感官评价、挥发性盐基氮(TVB-N)进行对比分析,建立一种基于电子鼻技术的对虾新鲜度评价方法。研究结果显示,电子鼻能够区分不同涂膜处理的中国对虾,且结果与感官评价、TVB-N值结果一致。此外,负荷加载分析(Loadings)显示,不同传感器对主成分的贡献率不同,传感器W1W(无机硫化物)和W2W(有机硫化物)对第一主成分贡献率较大,W5S(氮氧化合物)和的W1S(烃类物质)传感器对第2主成分贡献率较大。电子鼻对中国对虾贮藏期间气味有较好的响应,因此可以采用电子鼻系统评价中国对虾的新鲜度。  相似文献   

11.
基于仿生嗅觉特征的黄酒产地判别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GC-Flash型电子鼻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不同产地的黄酒进行区分判别。以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因子分析法建立了产地判别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在主成分分析判别模型中,绍兴原产地(地理标志)、非原产地(非地理标志)与绍兴以外地区的黄酒样品分别占据着不同位置;绍兴原产地和非原产地各自有较大的相对集中分布区间,存在一定的边缘交集,但是他们与绍兴以外地区的黄酒样品分界明显。判别因子法所建产地判别模型中,绍兴原产地、绍兴非原产地和绍兴以外地区的黄酒样品得到正确判别。研究表明,电子鼻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较好地用于黄酒产地的判别。  相似文献   

12.
分别采用理化指标、感官分析和电子鼻对不同宜宾芽菜发酵后熟期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单一的理化指标和感官分析均无法识别芽菜发酵后熟的程度.而采用电子鼻检测技术对获得的传感器信号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及判别因子分析(DFA),结果表明电子鼻能够有效区分不同芽菜发酵后熟期,且DFA分析方法优于PCA分析方法;同时,芽菜样品的分辨指数最高可达98.35%,识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PME-GC-MS)及电子鼻技术,结合感官评定,分析三株不同非酿酒酵母(戴尔有孢圆酵母Torulaspora delbrueckii、耐热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thermotolerans、发酵毕赤酵母Pichia fermentans)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混合发酵对猕猴桃酒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酿酒酵母单菌发酵,非酿酒酵母单菌发酵及其与酿酒酵母的混菌发酵均提高了猕猴桃酒中挥发性香气物质的种类;T. delbrueckii混菌发酵酒的苯乙基类化合物、乙酸酯含量高,提高了花香和果香等香气感官品质;K. thermotolerans混菌发酵显著提升了猕猴桃酒高级醇和C6化合物的含量,提高了果香;P. fermentans发酵酒的短链脂肪酸乙酯、萜烯类、呋喃类含量高,增强了果香、脂肪香等感官香气特征。因此,不同非酿酒酵母结合酿酒酵母混菌发酵明显增强了酒中挥发性香气品质,且对香气特性影响不同。此外,利用GC-MS和电子鼻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可成功区分不同酵母混合发酵的猕猴桃酒。偏最小二乘分析表明,电子鼻可预测猕猴桃酒挥发性成分,特别是酯类。本研究为非酿酒酵母在果酒中的应用、猕猴桃酒挥发性香气的改善和多变量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沙棘饼干的品质,运用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以感官得分为评价指标,研究烘焙时间、上下火温度对其感官指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对其烘焙条件进行优化。利用电子舌、电子鼻对沙棘饼干的品质进行分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沙棘饼干最佳烘焙条件为:上火温度175 ℃、下火温度167.5 ℃、烘焙时间13 min。在此条件下,沙棘饼干的感官评分为77.89。电子感官结果表明,电子舌对沙棘饼干与市售饼干分析显示其差异主要存在于酸味、甜味、咸味、鲜味上,差异显著,说明电子舌分析结果可以区分不同样品饼干。电子鼻分析显示其差异主要存在于PA/2(食品鲜度传感器)、P30/1(酸败气味传感器),主成分分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99.40%,说明电子鼻能准确区分沙棘饼干于市售样品。  相似文献   

15.
黄酒的酒龄是其品质的主要标志之一。针对使用光谱仪、色谱仪等大型仪器检测黄酒受时间地点限制,试验采用表面声波型电子鼻zNose对4个年份的古越龙山黄酒样品进行采样分析,实现实时、实地的在线检测。结果表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典型判别分析进行数据分析,区分率达到100%。对黄酒样品不同特征峰进行回归分析,其中,用于鉴别不同酒龄的特征峰4面积、峰5面积、8个峰的面积总和与对应回归方程间的相关系数较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 2,0.994 3,0.987 6,能够对所选的不同酒龄的古越龙山黄酒正确区分。研究结果显示:表面声波型电子鼻zNose结合化学计量方法适用于古越龙山黄酒酒龄鉴别。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电子鼻对6种不同炒籽温度和7种不同原料产地油菜籽分别制取的两种类型浓香菜籽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采集各样品气味信息,电子鼻能够灵敏地检测到浓香菜籽油的香气差异,经数据主成分分析判定,电子鼻既可以很好地区分不同炒籽温度的菜籽油样品,又可以区分不同原料产地的菜籽油样品,因此利用电子鼻技术能建立一种客观、快速区分不同工艺或不同原料浓香菜籽油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pH、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硫代巴比妥酸值(thiobarbituric acid,TBA)和肌原纤维蛋白含量等理化指标,结合感官评价,分析了-50、-30和-18℃ 3种冻结温度下鲅鱼新鲜度差异。采用电子鼻技术,获取了不同冻结温度处理后鲅鱼的气味信息,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法处理了电子鼻气味信息数据,建立一种快速区分鲅鱼新鲜度的方法。结果表明,不同冻结温度处理后鲅鱼的新鲜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50℃冻结组综合新鲜度显著优于另两组,其中TVB-N和TBA值显著低于另外两组(p<0.05),而pH和肌原纤维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另外两组(p<0.05),同时,-50℃冻结组感官评分也优于其他两组。电子鼻结果显示,电子鼻对各个温度下冻结的鲅鱼肉响应灵敏,区分结果同理化和感官评价结果相一致,能有效区分出不同冻结温度下鲅鱼肉气味差异,表明电子鼻技术可以作为一种区分冻结鲅鱼新鲜度的快速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