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我国交通建设发展迅速,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人们在享受城市交通建设所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遭受了噪声污染的侵袭。本文以贵阳市二环内区域为例,以交通噪声为主要声源,开展噪声地图绘制技术的研究,阐述噪声地图绘制技术路线及实施方案,并对比噪声地图预测数据与实测数据,以检验噪声地图技术预测的准确性,为后续交通噪声的管理和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高架道路和地面道路组成的复合道路、双层高架路道路、带有上下匝道的复台道路、互通立交道路等各种类型道路的声场分析,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式,并通过对现有道路交通噪声的类比调查分析,验证确定各种类型的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方法和预测参数。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预测值与实测值误差在±2.2dB(A)以内。  相似文献   

3.
广州市道路交通噪声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运用数理统计的理论和概率论对监测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建立了交通噪声等效声级与车流量变化的数学模型,从理论上说明了广州市道路交通噪声年变化趋势的动态规律;给出了广州市道路交通噪声的时间分布、空间分布规律以及交通噪声各评价量与车流量各成份的作用关系,为广州市道路交通噪声防治对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蔡铭  高慧敏  吕梓燊 《环境工程》2016,34(4):132-137
监测广州市61条道路、21栋建筑物的噪声,分析广州市道路交通噪声现状和近4年的变化规律。2014年昼、夜交通噪声均值分别为71.5,70.5 d B,各类道路昼、夜噪声均值大小顺序均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通过标准差分析得到昼夜噪声污染级顺序与此相反。分析了近4年道路昼夜等效声级均值维持在71,70 d B附近的原因。2014年建筑物昼夜等效声级均值分别为65.6,64 d B,夜间最大声级均值为78.9 d B。  相似文献   

5.
当前噪声污染问题备受社会关注,噪声地图技术是一种直观简单的展示城市中环境噪声污染状况的方法,在城市规划、污染防治及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噪声地图是由道路交通噪声、铁路噪声、工业噪声和机场噪声等对城市地图上每个接收点的叠加噪声值拟合图像绘制而成。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噪声地图的发展情况和应用,对噪声地图的分类、组成部分及绘制步骤进行论述,并对噪声地图的未来发展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6.
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在介绍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的基本框架和主要考虑因素的基础上,较全面介绍了国内外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研究的最新进展.分析了预测模型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讨论了这一环境声学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环境工程》2015,33(1):141-145
在2013年10—12月期间,选取了广州市58条道路和20栋噪声敏感建筑物进行噪声监测,与2011—2012年监测数据相比较,综合分析了广州市道路交通噪声的现状和变化规律。分析表明:广州市昼夜道路交通噪声以71 d B和70 d B为中心上下波动。对于2013年监测数据,噪声敏感建筑物昼夜噪声均值为65.1 d B和64.6 d B,夜间最大突发噪声均值为80.7 d B。此外还计算了每条道路的昼夜噪声频率重心,结果显示,广州市道路昼夜交通噪声频率重心分布基本相同,以1 000~2 000 Hz最为集中。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道路交通噪声评价方法已经使用了近30年的时间,在一些方面已不适应于当今的道路状况和监管需要。本文针对现行方法,从监测方法和评价方法两个方面探讨了改进的要点。新方法的优势是在噪声数据测量上更准确且更具代表性,在评价上以预测辅助实测,在评价城市总体水平的基础上兼顾不同道路的噪声排放细节。  相似文献   

9.
快速的城市化进程致使城市噪声成为环境四大公害之一,噪声的防治已受到政府、科研工作者和公众的广泛关注,而作为防治噪声污染的基础手段和技术,噪声地图正逐步成为研究热点。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噪声地图研究的历程,重点分析了噪声地图绘制的研究内容、关键技术、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噪声地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1)噪声源标准研究;2)噪声模拟研究;3)噪声传播方式及损耗研究;4)噪声可视化技术研究;5)噪声地图应用研究。噪声地图绘制过程主要包括:(1)数据收集、预处理及储存;(2)噪声模拟软件的选取;(3)噪声模拟;(4)噪声地图可视化;(5)噪声防控。研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噪声模拟方法,研究结果难以对比分析;(2)获取高精度噪声地图的成本很大;(3)噪声地图可视化主要停留在平面空间,可展示的信息量和类型过于局限。因此,集成GIS技术研发统一的噪声模拟技术,制作高精度、信息量丰富的多维噪声地图将是噪声地图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王毅 《环境工程》1992,10(1):37-40
<正>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城市噪声污染日趋严重,已成为城市环境的一大公害。其中对人干扰最大,影响最广且最难解决的则是交通噪声。本文结合噪声监测综合分析工作仅就北京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十年变化情况及未来发展与控制谈一些粗浅看  相似文献   

11.
钱粮  杨炜俊  蔡铭 《环境工程》2016,34(11):131-135
在广州市内选取了100条道路及18栋噪声敏感建筑物,于2015年11月进行昼夜噪声监测实验,综合分析了2015年广州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现状。分析结果显示:道路昼夜等效声级分别为70.83,70.10 d B,噪声敏感建筑物昼夜等效声级分别为63.47,61.09 d B。昼间快速路、主干路及各类噪声敏感建筑物周边环境的噪声污染较严重,夜间仅12.5%的次干路周边等效声级在标准限值以内。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杭州市高架快速路和主次干道两侧敏感建筑群临路第一排/列和第二排/列噪声监测表明,高架道路两侧临路第一排/列和第二排/列敏感建筑昼夜噪声等效声级均超标,主次干道两侧临路第一排/列和第二排/列敏感建筑昼间噪声等效声级基本全部达标,但夜间第一排/列全部超标,夜间第二排/列绝大多数超标。对高架快速路和主次干道两侧不同水平距离处的交通噪声监测表明,昼夜要达到2类声环境标准距离在90~100 m外。建议杭州市交通干线防噪声距离控制为高架和城市快速路红线外不小于50 m,主干道红线外不小于40 m,次干道红线外不小于30 m。通过采用疏水性沥青路面、对高架道路设置隔声屏障、为敏感点安装隔声门窗、加强交通管理等措施,可有效改善道路两侧敏感点室内外声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3.
道路交通噪声不同预测模型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前,我国在进行道路交通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主要使用的预测模型有2009声导则模型、2006规范模型,此外,也有部分噪声评价工作采用了德国的CadnaA软件。因各种模型在使用条件和参数选取等方面存在不同,导致预测结果存在差异。如何选取合适的预测模型,一直是国内学者不断研究想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已有道路交通噪声进行现场实测,通过设计不同的预测模式进行模型验证,将预测结果与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这五种噪声预测模式中,模式一、模式四、CadnaA软件的噪声预测值与实际情况最相符,模式一绝对预测误差昼间在3.3-6.0 dB(A)之间,夜间在-3.4-0.2 dB(A)之间。使用2009声导则模型、2006规范模型相结合的预测模式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对于公路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式中的单车辐射声级没有给出固定的计算方式,本文对某两条城市道路采用实际环境影响评价中常用的各种预测模型计算并与实测值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发现,单车辐射声级采用2006版规范进行计算,同时结合2009新导则的预测模型得到的预测值与实测值较为相符。  相似文献   

15.
应用英国CRTN88模式和GIS进行道路交通噪声预测与规划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一种将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式CRTN88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结合的方法及基本框架。实例研究证明,应用该方法所开发的系统能为道路交通噪声的实时预测和规划提供方便、高效的工具。并探讨了提高系统的实用性、集成度和预测精度的两点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呼和浩特市道路交通噪声现状及其控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呼和浩特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现状及原因 ,提出了在城市规划、交通、环境管理中的防治措施。按照预防为主的原则 ,强调制定实施“呼和浩特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主要对道路及两侧噪声敏感物提出降噪和防噪要求 ,并加强实施监督 ,以尽快改善城市声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7.
蔡铭  罗鹏  王海波  马侠霖 《环境工程》2014,32(2):128-130
对广州市59条不同类型道路和16栋不同功能区噪声敏感建筑物设置监测点进行噪声监测,综合评估广州市道路交通噪声的污染情况。经过分析可知,白天道路噪声均值为72.0 dB,晚上均值为71.0 dB,其中快速路和主干路噪声值较高,次干路和支路较低。对于16栋噪声敏感建筑物,其昼夜环境噪声均值分别为68.4 dB和67.4 dB,夜间最大突发噪声均值也高达82.3 dB。  相似文献   

18.
道路交通噪声来源于地面、车轮与地面摩擦噪声、机动车辆发动机噪声、车体带动空气形成的气流噪声、喇叭噪声等,其流动性大,影响面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工具成倍增长,道路交通噪声污染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