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益肾汤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8年4月在本院进行化疗治疗的90例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女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化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疏肝健脾益肾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64.44%,明显高于对照组37.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益肾汤联合化疗对治疗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术前经动脉灌注化疗对晚期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术前动脉灌注化疗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发生情况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TUNEL法检测及电镜观察术前动脉灌注化疗 40例和术前未化疗的 42例晚期乳腺癌细胞凋亡发生情况 ,计算凋亡发生率及凋亡指数 ,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术前动脉灌注化疗组与术前未化疗组凋亡发生率分别为 92 5 %和 78 5 % ,凋亡指数分别为 19 37± 6 49和 9 2 6± 5 0 4(P <0 0 1)。凋亡指数高低与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无病生存率相关 (P <0 0 1)。结论 :局部晚期乳腺癌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可诱导乳腺癌细胞的凋亡 ,提高患者无病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对乳腺癌保乳手术疗效及生物标志物血清水平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9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给予NAC化疗的49例设为观察组,未行新辅助化疗的49例设为对照组,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复发转移率低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增值细胞核抗原Ki67阴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NAC对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治疗,可有效降低肿瘤标志物阳性表达和并发症发生率,提升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钟立娟 《医学信息》2010,23(18):3418-3419
目的探索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的心理护理效果。方法将60例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按肿瘤科常规护理加专职心理护理对化疗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按肿瘤科常规护理进行护理,将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消除心理障碍有效率达95%,病人对护理措施满意率达98%。结论观察组对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的心理护理措施得当、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2011年~2013年所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3.3%,对照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56.7%,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乳腺癌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治疗优势,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在晚期乳腺癌老年患者的治疗中,采用细胞因子诱导的免疫胞进行肿瘤杀伤的临床相关研究进而探究其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2月~9月在我院治疗的晚期老年乳腺癌患者51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该病的常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常规的传统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细胞因子诱导性杀伤细胞的免疫治疗方法,在患者治疗两个疗程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机体免疫状态及药物毒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36.0%和69.2%,统计结果显示,该疾病治疗的有效率总体较低,但观察组明显有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主要免疫细胞也有显著差异,观察组的免疫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患者的毒副作用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细胞因子诱导性的杀伤细胞进行免疫治疗能够显著提高老年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在不提升患者毒副反应的前提下,改善患者的免疫状态,其临床效果具有安全、可靠性,值得在临床广为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贝伐单抗联合紫杉醇与顺铂联合化疗方案(TP)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入选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间于我院治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 =30).对照组患者给予TP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TP方案化疗的基础加用贝伐单抗治疗.两组均以3周为一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后根据改良版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CIST)评价疗效,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疾病相关因子水平变化情况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收益率(CBR)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伐单抗联合TP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直接诱导麻醉,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量、术后苏醒即刻、6、12、24 h疼痛(V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瘙痒)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苏醒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即刻、6、12、24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2%,低于对照组的14.2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可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减少镇痛药用量,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手术后接受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术后化疗期间,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化疗期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中医药防治乳腺癌內分泌治疗的不良反应进行相关的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内分泌治疗乳腺癌不良患者100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使用口服TAM的方法治疗,治疗组70例,使用口服TAM,同时,针对不同反应和症状的患者采用不同的中医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进而对中医药防治乳腺癌內分泌治疗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探讨。结果治疗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为73.3%,治疗组治疗不良反应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医药辩证的分证论治方法来防治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不良反应具有非常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化疗对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于我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8例。研究组患者术后2周内开始接受化疗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术后2~6周期间接受化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随访2年内疾病的复发率与生存率。结果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皮肤反应、胃肠道反应与骨髓抑制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2年内的复发率为20.83%,明显低于对照组39.58%(P0.05);研究组患者2年内的生存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P0.05)。结论早期化疗能够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灌注化疗加动脉栓塞治疗妇科肿瘤大出血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2例妇科肿瘤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灌注化疗加动脉栓塞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8.89%(32/36),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24/36)(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33%(3/36),明显低于对照组30.56%(11/36)(P0.05)。结论灌注化疗加动脉栓塞治疗妇科肿瘤大出血患者临床疗效高,可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灌注化疗联合加热治疗对于中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中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7例。观察组行腹腔灌注化疗联合热疗,对照组行单纯化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近期总有效率为6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0%(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灌注化疗联合加热治疗中晚期消化道肿瘤可提高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能够耐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龚泉  王存德  李江龙  李仕娟  石围 《医学信息》2018,(1):140-141,144
目的观察晚期结直肠癌姑息性化疗中联合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的疗效遥方法将118 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 治疗组(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姑息性化疗)61 例和对照组(单纯姑息性化疗组)57 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3 周期姑息性化疗后的 总体有效率尧化疗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7.05%,对照组56.14%,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 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 约0.05)曰治疗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尧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约0.05)曰患者生存质 量改善情况治疗组(68.85%)优于对照组(49.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约0.05)遥结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姑息性化疗联合 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能够取得较好疗效,同时减轻化疗不良反应尧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治疗乳腺癌的临床预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治疗的56例患者(观察组)及进行传统改良根治术治疗的60例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恶性事件发生率、术后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评价)、术后生活满意度(应用SWLS量表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恶性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SF-36量表(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精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SWLS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传统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术治疗乳腺癌患者效果更佳,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乳腺癌的病理特征,并探讨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90例乳腺癌患者,术前试验组48例应用TEC化疗,对照组42例CEF化疗,21d为1个周期,连续用药3个周期,观察两组患者病理特征、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89.6%,对照组81.0%,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白细胞减少程度较对照组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均可缩小肿瘤体积,控制病灶转移,增加保乳机会,对乳腺癌的治疗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含洛铂方案新辅助化疗结合保肢手术治疗骨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20例骨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含洛铂的新辅助动脉灌注化疗联合保肢手术及术后辅助化疗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保肢手术联合术后化疗,分别从近期临床化疗临床效果、化疗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白细胞下降、末梢神经毒性、血小板减少、发热、肾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等)比较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从肢体功能Enneking评分及优良率比较两组患者远期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近期临床化疗总有效率95.00%,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0%(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 16.67%,远低于对照组的35.00%(P<0.05);观察组患者Enneking评分为(26.11±2.37)分,高于对照组(24.52±3.69)分;且观察组优良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结论 含洛铂方案新辅助化疗结合保肢手术治疗骨肉瘤具有良好的近远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与健康知识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两组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对乳腺癌化疗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饮食营养(26.5±4.0)分、功能锻炼(25.9±3.8)分,高于对照组(18.9±2.5)分、(16.1±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躯体维度(59.6±8.4)分、心理维度(117.5±12.8)分,优于对照组(45.0±6.2)分、(93.2±1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可显著提升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巩固其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晚期胃癌以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进行治疗所得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150例,将这些患者根据随机方式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将这两组患者分别以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表示,观察组中患者以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对照组中患者以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对其化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6.9%,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较明显;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观察组中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对照组中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1%,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较明显。结论利用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晚期胃肠癌可得到较理想的临床效果,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高,能够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少,是临床上治疗晚期胃癌的一种理想方法,可在临床上进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张伟娜  黄晓华 《医学信息》2019,(8):154-155158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联合洛铂腹腔灌注治疗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晚期卵巢癌患者中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仅接受多西他赛静脉化疗治疗,观察组接受多西他赛联合洛铂腹腔灌注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后患者糖类多肽抗原(CA125)、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高于对照组的84.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A125水平为(31.19±14.28)kU/L、HE4水平为(93.71±23.69)p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49.86±17.52)kU/L、(158.62±31.47)p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16%,低于对照组的28.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卵巢癌患者接受多西他赛联合洛铂腹腔灌注治疗效果更为理想,极大的改善了各功能指标,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实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