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火炬气的回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火炬气回收的工艺技术、流程及压缩机的选择方法。把火炬气压缩后送往燃料气系统,不仅可以减少火炬燃烧法处理火炬气产生的环境污染,而且是石油化工和炼油装置降低能耗,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水冷式螺杆压缩机用于火炬气回收系统,将火炬气升压后送到燃料气管网利用。由于火炬气中引入冷却水,对螺杆和机壳腐蚀严重。采用石油液化气作冷剂取代水冷却,用润滑油隔绝火炬气与螺杆表面、机壳内表面的接触,起到了防癌和冷却作用,延长了螺杆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乙烯装置火炬气利用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乙烯装置的扩能改造,与兰州石化公司乙烯装置配套的火炬气系统已不能适应现状,通过对乙烯装置火炬系统进行分析,针对乙烯技术改造的特点,结合乙烯装置的特点和生产实践经验,对火炬气的技术改造提出对气柜扩容改造以及增压回收火炬气中的重组分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 1990年11月11日,扬子石化公司烯烃厂乙烯火炬气回收装置建成试车投用。该装置采用三台火炬气湿式负压螺杆压缩机回收乙烯火炬气,每小时可回收燃料气2700米~3,进行重新利用。过去由于没有回收装置,乙烯装置排出的燃料气只能作为废气排放到火炬烧掉。火炬气回收装置投用后,火炬焰苗明显减小,火炬气的回收利用,不但减少了噪音、烟尘的污染,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火炬气回收利用技术,包括火炬气柜、螺杆压缩机及配套管线,燃煤锅炉掺烧火炬气,高含硫火炬气燃烧处理。分别从工艺流程、关键设备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从火炬气回收利用项目的工艺、设备及自控等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技术是可行的;火炬气回收利用的直接经济效益894.85万元RMB/年;锅炉掺烧了火炬气,将原有火炬气燃烧排放的烟气全部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明显降低,从而产生了较好的环境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炼油厂消灭火炬,回收火炬气是国内石化企业重要节能工作,大的石化公司往往采用气柜变频技术,用压缩机化低压瓦斯为高压瓦斯后作为燃料使用,投资较大,小型炼油厂无力承担。通过高压瓦斯不排入低压瓦斯管网,其他低压瓦斯引入加热炉燃烧的方法,达到了火炬气全部回收利用的目的,是小型炼油厂消灭火炬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7.
火炬气回收系统是将火炬气总管的各种排放气由火炬气回收压缩机直接抽吸、压缩后通过气液分离除去冷凝液,直接进入乙烯装置的燃料气缓冲罐  相似文献   

8.
大庆油田化学助剂厂,每年烧掉火炬气12000吨,不但影响周边的环境,影响安全生产,带造成能源、资源的浪费。该厂结合实际情况利用湿式螺杆压缩机回收火炬气取得较好效益。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某炼油厂火炬气回收和利用现状,分析了火炬气回收利用中存在的火炬气利用率不高问题.提出了炼油厂火炬气补充燃料气系统管网的工艺改造方案,给出了压缩机选型结果,并对火炬气出口管路阻力降和火炬气脱硫装置脱硫能力进行了核算,达到了炼油厂火炬气补充燃料气管网系统对火炬气压力降不小于0.7 MPa和硫化氢质量分数不大于100μg/g的要求.通过项目实施效果对比和经济效益分析,改造后每年可减少天然气用量约8 869 t,减少外供燃煤锅炉燃料气约12 320 t,每年可节省费用约2 329万元,相对于该项目总投资900万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10.
火炬气燃烧是石油化工企业的一大难题 ,既浪费了资源 ,又污染了环境。因此 ,都在进行火炬气的回收利用。扬子石化公司投资近一亿元 ,建成目前我国最大的火炬气回收装置 ,于 1998年 6月投产。回收了烯烃厂、芳烃厂、炼油厂、塑料厂等的火炬气。今年上半年 ,该公司共回收火炬气 3 .2万多吨 ,创造经济效益 3 2 0 0多万元。仅 6月份就回收了 85 0 0多吨火炬气 ,回收量达 40 0t/d以上。扬子公司回收的火炬气作为能源使用 ,用于各厂的燃料。但最佳的利用途径是作为化工原料 ,生产化工产品 ,将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扬子石化火炬气回收效益显著$扬…  相似文献   

11.
李成龙 《石化技术与应用》2002,20(5):319-320,326
介绍了一种工艺简单、安全可靠的火炬气回收装置的设计及应用。采用凝缩油分离、2级阻火方法,基本上实现了火炬气的全部回收。  相似文献   

12.
火炬气回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了火炬气排放的特点,讨论了火炬气回收系统的选择及设计。结合工程应用实例,论述了火炬气回收系统应注意的事项和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石油化工企业火炬气排放管道在高温排放结束后突遇降雨将发生温度骤降,对于含有高沸点重组分的火炬气而言,随着火炬气温度的降低,重组分将不断发生相变形成凝液,管道内的压力也将迅速降低,并形成负压破坏火炬气排放管道的水封,形成一定的安全隐患.以某石油化工企业芳烃联合装置专用火炬气排放管道为研究对象,采用HYSYS仿真软件进行了动态模拟,研究了火炬气排放管道温度骤降过程中压力、温度等参数的变化趋势,分析了补气稳压过程,为火炬气排放管道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石化装置火炬气中蕴藏着大量的能量和有用成分,回收火炬气是一项重大节能措施。然而火炬气成分复杂含尘量高,经常堵塞下游管路及压缩机流道,降低了回收效率,增加了运行及维护成本。本次系统改造在火炬气管路中增加了水雾净化系统,并就其中的主要设备火炬气处理气罐进行了工艺计算。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中国石油大港石化公司火炬气回收系统的工艺原理和工艺流程,针对原有火炬气回收利用中存在的火炬气中颗粒物污染胺液,影响胺液再生效果、气柜压缩机过滤器结晶堵塞、火炬气不能完全回收等问题进行了优化改进。优化改进后,气柜火炬气硫化氢体积分数由2 600 mL/m3降至10 mL/m3,氨体积分数由500 mL/m3降至5 mL/m3。改进后的火炬气回收系统流程设计合理、操作简单、运行平稳,从源头上解决了胺液污染问题,消除了气柜本体腐蚀、压缩机腐蚀、气阀堵塞等问题。保证了火炬气水洗、脱硫净化效果,年增效益可达2 934×104RMB$,实现了火炬气的完全回收与利用,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大港石化公司原有火炬气回收系统的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分析了该系统回收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该火炬气回收系统的改造过程、改造后火炬回收系统的工艺流程、工艺特点及改造后的运行效果。改造后的火炬气回收系统操作简单、运行平稳,实现了火炬气完全回收,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节能效果显著,经济效益明显。为探索火炬系统长周期运行提供了新方法,为熄灭火炬,提高经济效益,减轻环境污染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大港石化公司原有火炬气回收系统的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分析了该系统回收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该火炬气回收系统的改造过程、改造后火炬回收系统的工艺流程、工艺特点及改造后的运行效果。改造后的火炬气回收系统操作简单、运行平稳,实现了火炬气完全回收,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节能效果显著,经济效益明显。为探索火炬系统长周期运行提供了新方法,为熄灭火炬,提高经济效益,减轻环境污染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石油化工设计》2008,25(2):36-36
2008年5月10日16时许,随着山东胜越公司750吊车将第六段火炬塔架吊装就位,洛阳分公司油品质量升级改造工程——新建酸性气火炬塔架施工胜利封顶,标高达到145m。下一步火炬头安装就位后,该火炬总高度将达到151m,总重量近700t。据了解,这也是目前国内最高的塔架式火炬之一,将成为洛阳石化最高的火炬和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9.
油气田火炬气回收是碳减排的重要手段,但目前针对火炬气回收系统(FGRS)尤其是超压保护方面还缺乏系统性研究。以文昌9-7海上钻井生产平台为例,采用K-Spice软件搭建了火炬气回收系统动态仿真模型,研究确定火炬气回收系统在不同放空工况下的超压保护措施。结果表明:火炬气回收系统分液罐的压力高高关断(PAHH)设定值应根据连续放空气量变化确定,参照现行规范设定的PAHH值(210 kPa)明显偏高,应调至38.5 kPa,以确保超压值不高于分液罐设计压力又满足平台低压设备的泄放背压要求;应急放空工况下,为确保一级保护和二级保护相互独立,火炬支路快速开关阀(ESD)的开阀时间应小于27 s;火炬支路ESD故障时,为确保应急放空过程中分液罐内压力不超过设计压力,同时考虑爆破膜泄压对上游设备泄放背压的影响,最终选择Z型爆破膜。目前该平台已结合上述关键参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火炬气回收方案,预期回收火炬气可达13万立方米/年以上,碳减排效果显著。本研究为火炬气回收系统超压保护措施关键参数确定提供了定量分析手段,为火炬气回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工程设计建设过程中,火炬系统的设计是保证LNG接收站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以国内某LNG接收站为例,分析了LNG蒸发气(BOG)产生的因素和机理,及6种工况组合下火炬排放量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在工况1条件下与实际生产情况吻合良好,其对应的火炬气排放量约为142.7 t/h。在此基础上确定了:BOG支管管径为DN600,BOG总管的管径为DN900;被分离液滴的直径不大于600μm;火炬分液罐尺寸为?2.5 m×8.0 m;电加热器的功率为195 kW;火炬形式为封闭式地面火炬。研究结果可为今后LNG接收站项目火炬系统的处理能力及设备配置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