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水热条件下,以2,4′-联苯二羧酸(2,4′-H2bpdc)和咪唑并[4,5-f][1,10]邻菲咯啉(L)为配体构筑了两种配合物{[Co(2,4′-bpdc)(L)(H2O)]·H2O}n(1)和[Mn(2,4′-bpdc)(L)(H2O)]n(2),并利用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和热重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具有一维链状结构,配合物2展示了一维双链结构,两个配合物都通过分子间氢键和π-π相互作用形成三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2.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3个配合物{[Mn(4,4′-oba)(Medpq)]Medpq}n(1),[Mn2(4,4′-oba)2(MOPIP)4]·2H2O(2)和[Cd(ox)(MOPIP)2]·2H2O(3)(4,4′-H2oba=4,4′-二苯醚二甲酸,H2ox=草酸,Medpq=2-甲基吡嗪[3,2-f∶2,3′-h]喹喔啉,MOPIP=2-(-甲氧基)-氢-咪唑[4,5-f][1,10]菲咯啉),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得出它们的晶体结构。配合物1表现为一个一维的双链结构。配合物2和3分别为双核和单核的零维离散结构,在π-π堆积和氢键的作用下,进一步形成了三维网络状结构。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氮杂环和二羧酸配体对配合物的结构有很大影响。此外,在室温下对配合物2和3进行了荧光性质分析。  相似文献   

3.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3个配合物{[Mn(4,4′-oba)(Medpq)]Medpq}n(1),[Mn2(4,4′-oba)2(MOPIP)4]·2H2O(2)和[Cd(ox)(MOPIP)2]·2H2O(3)(4,4′-H2oba=4,4′-二苯醚二甲酸,H2ox=草酸,Medpq=2-甲基吡嗪[3,2-f∶2,3′-h]喹喔啉,MOPIP=2-(-甲氧基)-氢-咪唑[4,5-f][1,10]菲咯啉),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得出它们的晶体结构。配合物1表现为一个一维的双链结构。配合物2和3分别为双核和单核的零维离散结构,在π-π堆积和氢键的作用下,进一步形成了三维网络状结构。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氮杂环和二羧酸配体对配合物的结构有很大影响。此外,在室温下对配合物2和3进行了荧光性质分析。  相似文献   

4.
周映华  陈健  商永嘉 《合成化学》2012,20(5):586-590
Cu(ClO4)2·6H2O与H2L{L=[2,3-f]-吡嗪[1,10]邻菲咯啉-2,3-二甲酸}反应合成了新型一维配位聚合物{ [Cu(H2L) (HL)] (C1O4)· 3H2O}n(1),其结构经UV,IR,XRD和元素分析表征. 1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胞参数a=3.575 9(13) nm,b=0.962 7(3)nm,c=2.127 5(10)nm,β=116.106(8)°,V=6.577(5) nm3,Z=8,Dc=1.730 g·cm-3,Mr=856.56,F(000)=3 480,μ=0.837nm-1,R=0.082 6,wR=0.248.Cu2+分别与1个H2L的两个氮原子,2个不同μ2-HL的两个氮原子和一个羧酸氧原子配位,形成畸变四方锥的五配位构型.Cu(Ⅱ)通过HL桥联形成一维链,相邻一维链的芳环π-π堆积和分子间氢键作用使1构筑成三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配体修饰对自旋交叉现象的影响,我们合成了两个Fe?自旋交叉的配合物犤Fe(dpq)(py)2(NCS)2犦·H2O·py和犤Fe(dpq)(py)2(NCSe)2犦·1.5H2O,(dpq=二吡嗪犤2,3-f:2'3'-h犦喹喔啉,py=吡啶)。通过对这两个配合物磁性质和穆斯堡尔谱的研究,发现和用邻啡咯啉配体合成的配合物比较,配体的修饰对自旋交叉性质以及其临界温度都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利用水热合成法得到了二维配位聚合物[Pb2(L)(1,4-NDC)2].0.5H2O(1),并对该化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热重和单晶X-射线表征,其中L为邻菲咯啉衍生物配体(1-(1H-imidazo[4,5-f][1,10]phenanthrolin-2-yl)naphthalen-2-ol),1,4-NDC为1,4-萘二甲酸根。该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0.95078(6)nm,b=1.26511(8)nm,c=1.78591(12)nm,α=78.441(2)°,β=78.620(1)°,γ=77.124(1)°,V=2.025 3(2)nm3。该化合物为二维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又进一步地通过π-π相互作用形成二维双层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7.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2个新的金属-有机超分子配合物[Cd Cl2(L1)]n(1)和[Pb(BDC)0.5(HBDC)(L2)]·2H2O(2)(H2BDC=对苯二甲酸,L1=2-(4-氨基苯酚)-1H-咪唑并[4,5-f]菲咯啉,L2=2-(4-N,N′-二甲基苯)-1H-咪唑并[4,5-f]菲咯啉)。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荧光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配合物1是一维链状结构,配合物2为零维结构,它们均通过氢键和π-π堆积形成了三维超分子结构。此外,还用高斯09程序PBE0/LANL2DZ方法对配合物1和2进行了自然键轨道(NBO)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配位原子与Cd(Ⅱ)、Pb(Ⅱ)离子之间存在着共价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邻菲咯啉-5,6二-酮和3醛-基吡唑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的配体——2-(3吡-唑基)咪唑并[4,5-f]邻菲咯啉(1),其结构经1H NMR,IR及MS表征。研究了1的电子吸收和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9.
常温下,溶液法合成了一个单核结构的锌配合物Zn(phen)(H2O)(3-mba)2(phen:邻菲咯啉;3-Hmba:3-甲基苯甲酸),并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热重分析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了其结构。结果表明,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 1,晶胞参数:a=10.893(2)A,b=11.461(2)A,c=11.505(2)A,α=95.54(3)°,β=115.80(3)°,γ=100.25(3)°,V=1247.9(4)A3,C28H24N2O5Zn,Mr=533.86,Z=2,Dc=1.421 g·cm-3,F(000)=552,最终偏离因子[I≥2σ(I)]R1=0.0471,wR2=0.0954。在配位物分子中,中心锌离子是五配位模式,双分子间先通过O—H…O氢键形成二聚体,继而二聚体间通过相邻分子中的邻菲咯啉芳环的π-π堆积作用沿着a方向形成了一维超分子链。对配合物的荧光性能进行了测试。CCDC 1023439。  相似文献   

10.
本文合成了一个水合双配体铒配合物,即一水合三异烟酸-(1,10-邻菲咯啉)合铒(Ⅲ),并得到了它的晶体结构。晶体结构数据显示,在配合物中,中心铒(Ⅲ)离子采用八配位扭曲四方反棱柱构型与O6N2组合配位,其中1个氧原子来源于水分子,5个氧原子来源于3个异烟酸分子,而2个氮原子则来自于1,10-邻菲咯啉配体。在晶体结构中,2个O—H…N氢键连同1个C—H…π和π…π超分子间作用力一起形成了二维(2D)网状结构,此2D结构进一步通过层间π…π作用力和C—H…O作用力形成3D超分子构型。低于1000 nm的荧光测试显示该化合物发射紫色荧光。  相似文献   

11.
在水热条件下,以对苯二甲酸(H2bdc)和咪唑并[4,5-f][1,10]邻菲咯啉(Imphen)为配体构筑了两种配合物[Cd(bdc)(Imphen)(H2O)]n·nH2O(1)和[Zn(bdc)(Imphen)(H2O)]n·nH2O(2),并利用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bdc2-在2个配合物中展示了不同的配位模式,配合物1和2都具有一维链状结构,并且都通过分子间氢键和π-π相互作用形成三维网状结构。此外,对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和发光性质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新型邻菲咯啉镁(II)配合物 [Mg(H2O)4(phen)](phen)[C6H4(COO)2]?H2O, 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IR、TG、X-射线衍射等表征。单晶衍射结果表明, 该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为 P21/c, 晶胞参数:a = 11.873(2), b = 31.992(6), c = 8.144(2) ?, β = 93.98(3), V = 3085.9(11)?3, Z = 4, F(000) = 1336, Dc = 1.375 g/cm3, μ(MoKα) = 0.120 mm?1。对于 6889[ Rint = 0.0264]个独立衍射点, 有 3939 个可观测点满足(I≥2σ (I)), 最终的偏离因子 R = 0.0430, wR = 0.1294。标题配合物由 1 个邻菲咯啉合镁阳离子[Mg(H2O)4(phen)]2+、1 个邻苯二甲酸根阴离子C6H4(COO)2)2–、1 个溶剂邻菲咯啉分子和 1 个结晶水分子组成。中心 Mg(II)离子为六配位, 六个配位原子形成畸变的 MgN2O4八面体构型。  相似文献   

13.
以镉盐和吡嗪并[2,3-f][1,10]菲啰啉-2,3二羧酸(H2PPDA)配体为主要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合成出2个含镉的配位聚合物.在反应过程中,H_2PPDA配体通过原位反应分解为Dpq配体(Dpq=双-[3,2-d∶2',3'-f]喹喔啉)并与金属中心镉配位.配位聚合物1和2具有相同的结构式[Cd(Dpq)Cl_2],但呈现出不同的空间结构.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具有不同的一维链状结构,并通过配体芳香环间强π-π堆积作用构筑成二维超分子骨架.此外,配位聚合物1在室温下展示出良好的固体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4.
用水热法和溶液法分别合成了2个新的配合物{[Ag(4,4′-bpy)]·3-HSBA.H2O}n(1)和[Zn(phen)2(H2O)2]·(A-2,5-DSA)·3H2O(2)(3-HSBA=3-羧基苯磺酸根,A-2,5-DSA=苯氨-2,5-二磺酸根,4,4′-bpy=4,4′-联吡啶,phen=1,10-邻菲咯啉),用X-射线单晶衍射结构分析方法测定了其晶体结构。配合物1是一维链状结构。在1个不对称单元中包含1个[Ag(4,4′-bpy)]+阳离子,1个3-羧基苯磺酸根阴离子和1个晶格水分子。Ag髣离子与2个4,4′-联吡啶的2个氮原子配位。配合物2是单核结构。在1个不对称单元中包含1个[Zn(phen)2(H2O)2]2+阳离子,1个苯氨-2,5-二磺酸根阴离子和3个晶格水分子。Zn髤离子与2个1,10-邻菲咯啉的4个氮原子和2个水氧原子配位。配合物1和2中,配位阳离子、抗衡阴离子以及晶格水分子之间存在丰富的氢键,进而构筑成超分子网络结构。配合物的荧光均来自于配体的π-π*电子跃迁。  相似文献   

15.
邓洪  李红  徐宏  计亮年 《化学学报》2002,60(12):2159-2166
合成了4-氰基苯基咪唑并[5,6-f]邻菲咯啉(CYIP)和2-羧基苯基咪唑并[5, 6-f]邻菲咯啉(COIP)两种新配体及它们的钌混配配合物[Ru(bpy)2CYIP](ClO4)2 ·H2O(Rul)(bpy=2,2′-联吡啶),[Ru(phen)2CYIP](ClO4)2·H2O(Ru2) (phen=1,10-邻菲咯啉),[Ru(bpy)2COIP](ClO4)2·3H2O(Ru3)和[Ru(phen)2COIP] (ClO4)2·H2O(Ru4),并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和质谱对它们进行了表征。 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这些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采用电子吸收光谱、稳态荧光、 圆二色谱和粘度测定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 Rul和Ru2通过CYIP配体以插入的方式与DNA结合,而配合物Ru3和Ru4则通过COIP配 体以部分插入的方式与DNA结合。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热方法并以邻菲啉为模板剂合成了一种过渡金属配合物连接的无机-有机层状结构的多金属钒酸盐Co(1,10-phen)(H2O)(VO3)2,该化合物经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表征和热失重分析,并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标题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17.
利用药物奥沙拉秦钠,邻菲罗啉与Cd(ClO4)2·6H2O或Co(NO3)2·6H2O水热反应分别得到其配合物的晶体[Cd(OSA)(Phen)(H2O)]n(1)(OSA=3,3′-偶氮-二(6-羟基苯甲酸))和[Co(OSA)(Phen)(H2O)]n(2)。单晶结构分析表明两化合物均为一维链状聚合结构,两者的晶体的空间群皆为C2/c。两化合物中,中心金属的配位几何构型均为五配位的五角双锥。3,3′-偶氮-二(6-羟基苯甲酸)通过羧基桥连金属离子形成一维链状聚合物结构。  相似文献   

18.
通过水热方法合成了一个新的化合物[Co2(L)2(1,5-PDC)2].0.5H2O(L为邻菲啰啉衍生物2-(2-fluorophenyl)-1H-imidazo[4,5-f][1,10]phenanthroline,1,5-PDC为庚二羧酸阴离子),并对该化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该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C104H86Co4F4N16O17,a=1.108 2(5)nm,b=1.390 2(4)nm,c=1.601 7(6)nm,α=90.806(5)°,β=93.429(3)°,γ=111.312(5)°,V=2.293 0(15)nm3,Z=1,R=0.059 7,wR=0.160 8。在该化合物中,1,5-PDC阴离子桥联着相邻的钴离子从而形成了一维链状结构。存在于相邻链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使一维链形成了二维超分子结构。此外,N-H…O和O-H…N氢键进一步地稳定了此二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配体修饰对自旋交叉现象的影响,我们合成了两个Fe(Ⅱ)自旋交叉的配合物[Fe(dpq)(py)2(NCS)2]·H2O·py和[Fe(dpq)(py)2(NCSe)2]·1.5H2O,(dpq=二吡嗪[2,3-f:2′3′-h]喹喔啉,py=吡啶)。通过对这两个配合物磁性质和穆斯堡尔谱的研究,发现和用邻啡咯啉配体合成的配合物比较,配体的修饰对自旋交叉性质以及其临界温度  相似文献   

20.
利用混合配体(H2tda=亚硫基二乙酸,H2ox=乙二酸,phen=1,10-菲咯啉)与CeCl3.5H2O反应,合成了新型稀土配合物[Ce(tda)(ox)0.5(phen)]n,单晶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以共边的多面体[Ce2O12N4]为基本单元构筑二维结构,并通过π-π堆积作用拓展为三维超分子体系。该二维结构具有(4,5)连接的(46)(4.466)2拓扑结构,在拓扑结构中稀土离子呈现不寻常的5连接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