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分析了中国工程弃土的产生来源、组成成分、年排放量、来源分布、空间分布、利用率及法律法规等基本现状; 基于国内外对于工程弃土治理的经验和法律,以弃土的分类治理为依托,将弃土分为良质土和劣质土进行分类讨论,详细介绍了中国对这2种工程弃土现有的处理方式,其中良质弃土处理方法包括填埋、堆山造景、道路防护林带等,劣质弃土处理方法包括固化改良、弃土烧结砖、弃土免烧砖等,并指出目前处理方法中现存的一些难题; 介绍了工程弃土资源化的创新技术,如弃土固化新技术、弃土烧结砖砌块新技术等,其中着重介绍了弃土烧结砖砌块技术,包括其新型焙烧工艺、弃土烧结砖表面处理工艺、新型砌块形式、烧结砌块装配式结构、烧结砌块配筋技术等,其中烧结砌块装配式结构可在保证烧结砖自身多种优势的情况下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和后期回收利用率; 最后,针对中国工程弃土数量巨大、管理缺失、处理低效的现状提出建议,从工程管理、技术创新和法律法规3个方面入手,注重源头控制是第一步,发展创新技术、提高终端处理效率是基本,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完善的法律法规是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2.
针对城镇建设弃土处理难、污染环境等问题,开展了对城镇建设弃土和粉煤灰制备轻集料陶粒的试验研究.从原料配比、烧制工艺等因素对弃土陶粒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弃土与粉煤灰按一定比例进行试配,预热温度300℃~350℃,预热时间30 min,焙烧时间15 min,焙烧温度1170℃时,可制备密度等级为600~900级满足标准GB/T 17431.1—2010要求的弃土陶粒.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高速公路等基础建设不断向山区延伸,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大量永久性弃土,为堆放弃土应设置弃土场,因此,分析评价弃土场的稳定性,避免弃土场引发的一系列地质灾害具有非常重要的工程意义。文章以宁蒗至永胜高速公路弃土场为例,通过现场调查和现场室内试验得出弃土体物理力学参数,运用Geo Studio软件对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弃土边坡在正常工况和非正常工况下,计算安全系数皆大于稳定安全系数,边坡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4.
由弃土引发的某复合型滑坡的特性分析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某选矿厂平整场地时由弃土引发复合型滑坡的调查试验方法,分析其滑坡特性,探讨其稳定性评价与治理方法,呼吁加强对弃土的管理与治理,防止发生类似的弃土滑坡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5.
郭建  朱婷 《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3):31-32
小间距浅埋段隧道洞口在勘测设计后出现大量堆积弃土,为解决洞口堆积弃土和进洞安全、项目工期、工程造价上综合考虑采用最优的洞顶放坡开挖弃土,洞门向洞身方向前移,前移段隧道采用明挖暗做工艺进行施工,很好地解决了安全、工期和造价之间的矛盾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我国现阶段建筑弃土处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用开挖弃土制备土基可控低强材料(Controlled Low Strength Material,CLSM)以达到废弃物资源化的目的。研究表明,利用建筑弃土可以配制出符合流动连续性要求的土基CLSM拌合物,CLSM的强度随着土掺量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7.
吴世流 《砖瓦》2009,(2):22-24
从淤泥质建筑弃土的陈化、混合科的配合比、生产工艺等方面探讨了建筑淤泥质弃土烧结保温多孔砖的关键生产技术。指出完全可以用福州市大量的建筑物地下室开挖的淤泥质建筑弃土替代黏土生产烧结保温多孔砖。产品各项性能指标除符合《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GB13545—2003)外,还满足夏热冬暖地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介绍组合锤法地基处理技术的原理,结合南昌某市政道路在软岩弃土区的路基处理工程实例,对组合锤法地基处理技术的成功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论证了该技术应用于弃土区路基加固处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快速的城镇化带来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和土方开挖,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大量的弃土,弃土场本身对于城市环境和用地带来较为严峻的调整,本文从城市弃土场公园化的这一角度出发,论述了弃土公园化的演变过程,解析了堆土造景过程中需要关注的要点,力求在保证安全合理的情况下,在尊重场地生态、历史、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一个适宜性的生态景观设计策略,从而为中国弃土资源化、生态化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0.
针对保龙高速公路弃土(渣)场施工期的水土流失的状况,对其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进行了全过程的思考,并根据各类弃土(渣)场的特点分别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取得了较好的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能否将矿渣高路堤作为支挡体,从而直接在其上方沟段大面积回填土方进行了土体稳定分析。该项工程解决36万m~3弃土,开辟场地2.5万m~2,提供了处理弃土的较好途径和变沟洼废地为建筑用地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2.
介绍组合锤法地基处理技术的原理,结合南昌某市政道路在软岩弃土区的路基处理的工程实例,对组合锤法地基处理技术的成功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论证了组合锤法地基处理技术在弃土区路基加固处理中可行。  相似文献   

13.
从淤泥质建筑弃土的陈化、混合科的配合比、生产工艺等方面探讨了建筑淤泥质弃土烧结保温多孔砖的关键生产技术.指出完全可以用福州市大量的建筑物地下室开挖的淤泥质建筑弃土替代黏土生产烧结保温多孔砖.产品各项性能指标除符合<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GB13545-2003)外,还满足夏热冬暖地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了评估某弃土场的稳定性,文章通过现场勘查,了解弃渣场的现状,进行地质类比法和参数反演法得出弃土的物理力学参数,运用Geo Studio文章软件对弃土体边坡稳定性进行了评估,分析正常工况和非常工况(暴雨工况、地震工况)条件下弃土体边坡稳定性。结果表明:目前堆放状态下,该弃土场边坡在正常工况和非常工况条件下,计算安全系数均大于规范规定的安全系数标准,边坡均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5.
在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政策引导下,循环使用航道疏浚弃土将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常规处理中航道疏浚弃土将直接抛至大海处理,在高环保要求下,航道疏浚弃土上岸是一个新的趋势。但上岸后如何将这些浮泥和流泥加以处理利用,这又将是一个新的学科。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从真空预压处理出发对航道疏浚浮泥流泥处理的方案进行分析讨论,解决了其重、难点问题,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土方施工,是建设项目施工中的重要工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如何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做到统筹安排、综合平衡,将对施工项目土方平衡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做好前期场地勘测,优化土石方挖填平衡规划是加快建设进度、控制建设投资的重要举措。以烟台临港综合物流园工程为例,从施工技术角度及施工组织角度出发,就建设项目土方平衡与弃土综合利用进行相关探讨,以期通过实践总结,使土方平衡技术在更多的工程项目中进行更好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大规模地下空间开发,人工弃土随意堆放引发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对大规模弃土场所等区域进行生态治理及二次开发利用对提升城市形象、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有重要意义。以武汉豹子溪生态廊道景观风光带建设工程为例,通过现场勘探取样及调查分析场地原生地质环境特征,全面分析近年来场地内大规模堆填外来弃土造成区内原生地质环境受到强烈破坏的情况,系统梳理研究区内高填方堆填边坡稳定性、高填方地段地面沉降、水土环境以及对高填方段的改造和利用等工程地质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8.
孔凡佳 《建筑知识》2014,(8):439-439
航道疏浚是航道建设、维护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在航道疏浚工程中,常见问题主要出现在挖槽施工、弃土处置和环境污染等方面。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效益和减少环境的危害,需要合理设计航道疏浚方案、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科学环保的处理疏浚污泥和弃土。  相似文献   

19.
膨胀土具有显著的吸水膨胀软化和失水急剧收缩硬裂两种往复变形特性,由于其具有严重的潜在破坏作用,铁路工程在设计施工时往往采用弃土换填,因大量借弃土方造成沿线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破坏与土地资源浪费,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提出膨胀土路堤物理处治的技术原理及技术要领供参考选择。  相似文献   

20.
高买燕 《建筑施工》2021,43(1):5-6,33
为解决特厚粉细砂覆盖型喀斯特地区桩基础施工存在的坍孔、漏浆、钻孔偏斜等问题,进行了施工方案比选,最终采用冲击成孔+抛填弃土(拌和了羧甲基纤维素钠)、块(片)石加固、护壁等施工方案.实践证明,上述施工方案能有效解决喀斯特地区桩基础施工难题,保证成桩质量,同时还能有效利用弃土,降低了施工成本,对类似地质条件的桩基础施工具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