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兰州市城区蕴藏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属于沉积盆地大型水热地热田,水质具有独特的理疗价值。从地热水化学和热储矿物成份入手,与地热地质条件紧密结合,首次采用了Piper三线图法、Schoeller图法、主要离子比例系数法和相关分析法,全面系统地揭示了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典型山间盆地兰州地热田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主要离子的来源。选取适宜的K-Mg地热温标法,解决了热储温度难以准确测量的问题。利用氢氧稳定同位素测试技术,示踪判定了地热水的补给来源、补给区域和循环深度。结果显示:兰州地热田钻孔揭露出水温度为35.5~74℃,总溶解性固体含量(TDS)为3.89~22.04 g/L,阴、阳离子分别以Cl~-和Na~+、Ca~(2+)为主,高矿化水质及特殊组分源于地热流体比较充分的溶滤作用。推测地热水中Na~+、Cl~-主要来源于岩盐的溶解,Ca~(2+)、Mg~(2+)除了来源于方解石、白云石、硬石膏等矿物的溶解外,还来源于长石等矿物的溶解。地热水中不存在阳离子交换作用。确定地热田热储温度为58~90℃,属于中低温水热资源。结果表明:地热水的补给主要来源于城区南部基岩山区的大气降水,经深部循环的加热而成,形成一个"源、通、储、盖"明了和补径排条件清晰的地热水系统。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江门台山汶村潮间带地热田地热资源储量丰富,研究其水化学特点、成因机制和热储温度可为后续开发利用提供参考。通过Piper三线图分析地热水水化学特点,根据代表组分离子比例系数和其日变化、年变化规律分析地热水成因机制;通过氢氧同位素分析并定量估算丰水期与枯水期地热水中咸水-淡水混合比例;利用Na-K-Mg三角图和地热温标公式法估算地热田热储温度。结果表明:研究区地热水属海相沉积地热水,热储温度约150℃,为深部热源沿断层上升过程中受浅表淡水和海水混合作用的结果,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淡水比例分别为77.60%和58.76%。  相似文献   

3.
段江飞 《人民黄河》2023,(4):96-101
为了探明阳高县地热资源,以阳高县北部山前地带为研究区,通过对比和分析不同区域地下水组分和化学特征,探讨了地热水的来源和成因。阳高县地热水主要分布在孤山—平山村一带,水温28~104℃;水化学类型以HCO3·Cl·SO4-Na、HCO3·Cl-Na型水为主,为含锂的硅水、氟水,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价值。分析认为,阳高县地热水来源于深层热储和浅层热储,在云门山断裂带控制下,深层热储流体沿断裂带上涌形成了温度较高的地热水;地热水向南补给新近系、第四系含水层,与地下冷水混合,在孤山—平山村一带形成了低温浅层地热水。  相似文献   

4.
文章简述了地下水的形成条件,阐述了地下水水化学变化规律和水源性地方病分布规律,为政府防治水源性地方病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银北平原浅层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银北平原已有的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基于水化学数据、室内释放试验,分析了浅层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银北平原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具有一定的分带性,从山前至平原,阴离子由西南向东北从HCO3型过渡到HCO3.SO4(SO4.HCO3)型,再逐渐向HCO3.SO4.Cl、HCO3.Cl(Cl.HCO3)型转化,阳离子则由Ca(Ca.Na、Ca.Mg)型向Na.Mg(Na)型转化;山前洪积倾斜平原地处边山地带,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等因素影响,溶滤作用是控制地下水水化学变化的主要形式;冲洪积和河湖积平原则受气候、灌溉活动等作用,蒸发浓缩、蒸发浓缩-混合作用控制着平原内水化学的变化;地层岩性为地下水质的基本组成提供重要的物源。  相似文献   

6.
采用同位素与水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大布苏湖湖水的补给源,结果表明,大布苏湖水主要来自地下水的补给。大布苏湖水、地下水与松花江中游的江水同位素δ2H-δ18O关系点分布在相同的区域,且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蒸发。泉水中的氟-砷关系表明,补给湖泊的地下径流主要发生在20~30m的粉细砂层,火山岩风化物细颗粒沉积层构成了主要的透水层,火山岩细颗粒中的砷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溶解到地下水中,形成了高砷含水层。据此推断,大布苏湖水来自于松花江等周边河流的渗漏,渗漏水通过黄土层下伏的高砷粉细砂层向大布苏湖中排泄。湖心钙华表明同时存在深层承压水的越流补给。  相似文献   

7.
多元统计方法能同时对多个变量进行分析研究,是一种可用于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相关分析的有效工具。基于12组水样的9项指标,运用多元统计方法系统分析了新疆巴里坤盆地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地区内主要分布低矿化度的HCO3·SO4-Ca·Na型水(占总取样点的33.3%)和HCO3·SO4-Ca型水(占总取样点的25.0%),地下水中各离子的空间变异性为中等以上。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主要受以Na+、Ca2+、Mg2+、Cl-、SO42-、总硬度(TH)、溶解性总固体(TDS)为主要荷载变量的蒸发浓缩作用和以HCO-3为主要荷载变量的溶滤作用影响,两种作用的贡献率分别达76.17%和14.87%。研究结果可为当地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兰州市"三滩"水源地水质恶化原因,基于兰州"三滩"水源地不同历史时期的水化学数据,结合对含水层结构的分析,采用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方法计算了南部高TDS地下水对水源地的补给量以及矿物相转化量。模拟结果从水化学角度进一步证实了南部黄土台塬区咸水入侵是马滩水源地地下水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水源地西侧的深沟断层割裂了咸水区与盆地的水力联系,这一特殊的水文地质结构是崔家大滩水质变化不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兰州市城市化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地下水污染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历史观测资料,揭示兰州市城市化过程中地下水水位、水质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城市污水排放、蓄水设备修建及农业灌溉等因素使垂直渗入补给量增加,引起地下水上升,其中西固区地下水位上升剧烈,受地下水开采的影响,水源地地区形成大面积的地下水降落漏斗,水位下降显著;兰州市区地下水水质影响因素较多,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带来污染源强的增加、城市垃圾处理方式以及水位下降等是直接或间接地造成地下水质恶化的重要因素,老城区和工业区地下水总硬度、NO-3、氟离子、有机组分等指标呈逐年上升趋势,污染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再生水回灌必要性及关键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资源短缺及水污染制约经济发展,影响了公众的健康。另一方面,北京市再生水资源十分丰富,如何合理安全利用再生水资源,是北京市重要的水资源战略举措。再生水通过人工回灌补给地下水增加供水资源、节省高质量的水资源、保护环境和具有经济方面的优越性。但是,将再生水补给地下水,这样的工程会遇到技术条件和卫生要求的双重挑战,所有的问题都必须在项目开展前仔细做好评估。笔者重点分析了北京市再生水回灌地下水的必要性及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对地热井热储层进行回灌的效果,以天津大港区地热回灌井为实例,采用4种回灌模式进行回灌试验,分析在各种模式下的回灌能力及可延续时间、累积回灌动水位及吸水指数历时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自然间歇条件下回灌延续时间短,可灌能力不佳;在“回扬-回灌”模式下,回扬时间越长,回灌延续时间越长,回灌量越大;加压回灌模式下回灌量呈现衰减,表明回灌操作方式对系统回灌能力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西安地区地下热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安地区地下热水资源早期在地下 70 0~1 1 0 0m段开采 ,目前主要在 1 1 0 0~ 1 70 0m段开采 ,正在向地下 1 70 0~ 2 3 0 0m(或更深 )段开采。开采的地下热水主要用于洗浴、采暖、疗养、游泳、养殖、种植及精密仪器加工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管理和保护工作落后 ,存在可能的地面沉降和地面裂缝问题 ,以及地下热水开发利用中潜在的环境污染问题。为提高西安地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建议加强地下热水的动态监测和研究工作 ,合理开采 ,充分利用 ,并重视地热尾水排放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以2005-2009年兰州市水环境统计数据为基础,对兰州市水污染现状进行分析评价;以1990---2009年市区非农业人口数据为基准,选取二次移动平均法预测2010---2015年兰州市区非农业人口数,并由此预测兰州市区生活污水排放量;选用灰色系统理论模型对兰州市工业废水排放量进行预测;将统计数据与预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国内外再生水回灌地下水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以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灌试验场为例,采用三维荧光光谱等分析方法,分析再生水进入含水层后污染物运移变化规律及水质变化情况,分析再生水回灌浅层地下水的可行性,以及回灌地层对于再生水水质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净化和去除作用。同时通过使用发光细菌,评价了再生水回灌地下水的污染风险,对城市再生水的综合无害化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节水项目采用管灌和微喷的方式灌溉,项目区内作物种植以玉米和西瓜为主,水源以地下水为主。从取水方案、补给项和排泄项的计算,地下水源论证及影响进行分析可知,所有论证单元的用水量均在地下水允许开采范围内,没有突破国家下达的地下水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故此节水灌溉项目用水合理。  相似文献   

16.
密云水库垂向水温模型研究   总被引:35,自引:4,他引:35  
陈永灿  张宝旭  李玉梁 《水利学报》1998,29(9):0014-0021
本文根据密云水库自身的特点,采用垂向一维水温模型对密云水库水温进行预测.模型中充分考虑水面热交换、入流、出流、热扩散、热对流等影响因素,利用1991年实测资料对模型参数Dz、η进行校定,根据校定的水质模型对1992年的水温进行预测,得出全年水温随水深分层变化并得到相应实测分层资料的良好验证.此模型可作为库区其它水质参数分析预测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朝阳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北京市朝阳区水化学特征的形成机制,采集2007—2009年不同季节中共计144个地下水样品进行监测,应用相关分析法、水化学方法和离子比例法分析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丰水期和枯水期地下水水化学组分差别较小。地下水阴离子中HCO3-占绝对主导地位且含量相对稳定,质量浓度均值在290~302 mg/L,而Cl-受环境影响质量浓度变化较大,变异系数在95.7%~132%,阳离子则以Na+、Ca2+为主,质量浓度均值分别为53~72 mg/L和49~62 mg/L,且Na+质量浓度变化稍大。总体上朝阳区地下水TDS中等,均值为449.4 mg/L,与Cl-、SO24-、HCO3-、Ca2+和Mg2+的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地下水化学类型以HCO3-NaCa为主,少数地段出现HCO3Cl-CaMg和HCO3SO4-NaC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