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钊  张骥  李静  高智星  胡凤明  田宝贤  班晓娜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0,32(1):011014-1-011014-4
为充分利用氟化氪(KrF)准分子激光放大器的长泵浦时间,探索提高激光输出效率的方法,开展紫外超短脉冲在KrF准分子激光器中多脉冲放大和组束的实验研究。采用双脉冲放大方案研究激光脉冲时间间隔对输出能量的影响,确定延时时间,提高脉冲总能量并有效抑制自发辐射(ASE)。实现了单次放大4个紫外超短脉冲,获得了近4倍于单脉冲放大的输出能量。并探索紫外超短激光脉冲的组束技术,成功应用光学角多路的方法将两个亚皮秒的紫外激光脉冲进行精确组束。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时间上串行的多路激光脉冲通过受激布里渊散射(SBS)池进行组束的方法,并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利用6束每束能量为45J的KrF激光进行组束, 可获得能量为141.89J,脉宽为670ps的Stokes输出光。根据模拟结果设计出了时间上串行的SBS激光组束的两个方案, 对其进行了讨论。数值模拟还发现在介质的增益系数更大、声子寿命更短的情况下,输出激光脉冲的脉宽可以压缩得更窄。  相似文献   

3.
《强激光与粒子束》1993,5(2):320-320,220
1.美国的NIKE和MERCURY 海军实验室(NRL)Nike氟化氪(KrF)激光装置该装置由4个放电型氟化氪激光器组成,每个激光器输出能量0.25~0.5J,经过预放大后,获得UJ、16ns脉宽的28束激光。这28束激光再经过20cm×20cm的第一级放大器后(两次通过放大),获得170J的输出能量,放入器总工作时间为142ns。  相似文献   

4.
本文描述了用于辐照[(CD2)n]微球靶的六束高功率钕玻璃激光系统的概貌、有关技术细节以及输出光束特性。激光脉宽在1—4毫微秒内可调。在脉宽为2毫微秒时,每束输出能量约为50焦耳,光束发射角为0.4毫弧度,六束总输出功率约为1.5×1011瓦。 关键词:  相似文献   

5.
理论上分析了基于布里渊放大的非共线组束结构中组束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Stokes种子光和抽运光的夹角限制在90 mrad范围内时,组束效率可以达到80%以上.根据数值模拟的结果,设计了非共线四束激光组束的实验,实现了四束工作频率为10 Hz,能量分别为70.4 mJ,71.3 mJ,78.9 mJ,70.1 mJ的激光组束,组束输出能量为189 mJ.为了进一步简化结构和降低系统损耗,设计了适用于多束激光非共线组束的介质池结构. 关键词: 激光组束 受激布里渊散射 相位共轭 布里渊放大  相似文献   

6.
崔璨  王月  王雨雷  白振旭  吕志伟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3,35(4):041006-1-041006-13
回顾了非线性光学激光合束技术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基于光学相位共轭和基于非线性放大过程的合束思想和基本原理,梳理了重叠耦合、种子注入和布里渊四波混频增强相位锁定激光合束方式的标志性成果,总结了等离子体交叉光束能量转移、金刚石拉曼放大和液体布里渊放大激光合束技术的优势和瓶颈。面向高峰值功率、高平均功率、高重复频率激光输出的实现需求,基于布里渊放大激光合束技术具备系统结构简单、功率负载高且散热效率高的优点,提出了实现单脉冲能量100 J、脉冲宽度10 ns、重复频率10 Hz合束激光输出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7.
气体激光器     
TN248.2 2004064099 用集束空芯传能光纤提高激光强度的实验研究=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multi-bunch hollow transmitting laser energy fibers for high power laser[刊,中]/周桂耀(燕山大学红外光纤与传感研究所.河北,秦皇岛(066004)),侯峙云…∥光电子·激光.—2004.15(5).—586-588 利用7根多晶态GaO_2空芯传能光纤,将7台50W的CO_2激光器输出的激光能量合并成一束激光,使输出的激光功率达到319W,聚集后激光光斑直径为0.2mm,由此实现低功率激光器合并成高功率激光。图6表1参5(于晓光)  相似文献   

8.
XeF(C-A)蓝绿激光的增益系数较低,仅为0.003 cm-1,要获得高能量窄线宽激光输出有一定难度。利用色散元件棱镜开展了高单脉冲能量窄线宽激光输出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凹面输出镜的情况下,激光线宽可以压缩到约2.5 nm,激光输出能量最大为3.47 J;采用平面输出镜,激光线宽压缩到约0.7 nm,激光输出能量最大为2.93 J,激光光谱调谐范围最大可达到60 nm,在460~520 nm之间。  相似文献   

9.
基于红绿蓝(RGB)三基色直接半导体激光器合成的白激光光源具有转换效率高、显色指数好、输出功率高等优点,是新一代的理想照明光源和显示光源之一。基于RGB三基色半导体激光器件,通过空间合束、波长合束等,三基色光耦合进单光纤,光纤输出合束光功率超过100 W。根据色度学原理进行颜色功率配比,获得了功率达63 W、色温为5 710 K的白光输出,与标准白光D_(65)相比色温偏差小于12.2%。在此基础上,调整红色激光输出功率,获得了功率达58.4 W、色温为6 480 K的白光输出,与标准白光D_(65)相比色温偏差小于3.08%。基于该光源,通过调整激光功率配比,可实现不同色温的合束激光输出。  相似文献   

10.
激光等离子体光谱测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一套激光等离子体光谱测量实验装置,以Nd:YAG调Q固体激光器(单脉冲平均能量38 mJ)为激发光源,铜合金为样品,得到了Cu原子辐射谱线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析了系统中软、硬件因素对测量的谱线影响。实验证明激光器输出能量波动、每个数据点的平均次数、靶面相对于透镜焦点的位置、接受辐射的光纤束相对靶面法线的位置以及接受光纤束的有效通光口径都影响测量谱线的强度和重复精度。  相似文献   

11.
基于激光二极管侧面抽运棒状放大器的方式,研制了一台应用于空间碎片探测的高重复频率、高光束质量焦耳级的Nd:YAG纳秒激光器.激光器采用主振荡功率放大的结构,主要包括单纵模种子、预放大单元、受激布里渊散射相位共辄光束控制单元和能量提取单元四部分.在能量提取单元,为了减小热效应对光束质量的影响,降低了放大器的工作电流,采用了分束-放大-合束的方案.在重复频率100 Hz,单纵模种子注入单脉冲能量10.73μJ的条件下,获得了3.31 J的能量输出.输出激光的脉冲宽度为4,58 ns,远场光束质量为2.12倍衍射极限,能量稳定性(BMS)为0.87%.  相似文献   

12.
如何降低受激布里渊散射(SBS)相位共轭腔的启动阈值以及如何提高输出光束的质量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课题。报道了在YAG激光器上运行一种复合型受激布里渊散射相位共轭激光腔,该腔能够输出模式优良的光束。最大能够输出13.35mJ的单纵模,脉冲半高宽度约为15ns,输出光束的发散角为0.6mrad。实验给出了不同参量条件下的输出脉宽、能量及远场光斑分布和干涉环的情况,表明利用复合型相位共轭腔是改善光束模式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鲁士平  袁怿谦 《发光学报》1991,12(4):273-276
用Q-YAG激光的三次谐波(355nm)与调谐的Rh·6G染料激光在β-BaB2O4(BBO)晶体中和频,获得217.3~221.4nm连续调谐输出,和频输出的最大能量为250μJ,转换效率为11%.我们还讨论了获取最大和频输出能量的一些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中性原子为研究对象,求解了自旋轨道耦合下原子的能量随着激光耦合的强度和两束激光能量差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在激光场的耦合强度满足Ω4E_r下当两个能级的塞曼能量差和两束激光的能量差相等时,原子最低能态出现两度简并。当塞曼能量差与两束激光束能量差不相等时,原子最低能态不再是简并的。但是当塞曼能量差与两束激光束能量差相差很小时,可以认为原子最低能态是近似简并态,可以为实验上实现最低点能量简并态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光栅调谐TEA CO2激光器理论计算模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吴谨 《光学学报》2004,24(4):72-476
基于六温度模型速率方程理论 ,建立了系统计算光栅调谐TEACO2 激光器动力学特性的理论模型。利用该模型举例计算了光栅调谐TEACO2 激光器的各种输出特性。计算中 ,激光器的增益体积为 0 .9L ,闪耀光栅的光栅常数为 12 0line/mm ,闪耀角为 30°,激光混合气体气压为 6 1 3kPa ,温度为 30 0K ,采用光栅零级作为耦合输出。计算给出了如下结果 :1)光栅分别调谐于 9R(2 0 ) ,9P(2 0 ) ,10R(2 0 )或 10P(2 0 )线时 ,激光器的输出脉冲能量 ;2 )光栅调谐于 10P(2 0 )线时 ,激光输出谱线的精细纵模结构和输出激光脉冲波形 ;3)激光输出脉冲能量和输出波长随光栅入射角的变化 ;4 )光栅输入失调时 ,激光输出波长的精细纵模结构。这些计算结果与熟知的实验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16.
以甲烷作为喇曼散射物质,以YAG激光器输出的1.06μ激光作为泵浦光,研究甲烷喇曼激光器的某些特性。1.54μ激光输出能量约10毫焦,脉宽为6至10毫微秒。最佳总转换效率(电源输入能量到1.54μ激光输出能量),约为千分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为了获得高功率激光束,提出利用双色镜对典型波长2种不同类型(脉冲、连续)的高能激光进行合束,以实现高功率高能量激光输出。通过对双色镜的热效应和合束光斑远场激光参数进行仿真分析计算,热效应仿真结果表明,在单束激光10 kW、光斑直径15 mm条件下,双色镜面型热形变量均方根值为0.004λ(λ=632.8 nm),满足光学元件面型小于0.03λ精度要求。搭建了一套基于双色镜的光谱合束系统,并分别进行了高功率连续激光与高功率连续激光、高功率连续激光与高能量脉冲激光的合束试验,合束效率高于95%。试验结果表明,光谱合束可有效应用于高能激光领域。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分析光纤组束激光的工业加工应用前景,对组束激光的角偏移和腔耦合效率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组束激光输出功率可以达到10kW量级。结合双光栅组束结构,对组束激光的光束质量进行控制,结果表明此条件下优化的组束激光光束质量可以达到1.4左右。光纤组束激光在输出功率和光束质量两方面均满足工业加工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9.
大模面积双包层光纤激光频谱组束的实验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透射体布拉格光栅频谱组束的设计方案,采用半导体激光器作为泵浦源,以大模面积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为增益介质,报道了两束光纤激光频谱组束的实验结果。在两束光纤激光输出功率分别为0.39和0.53 W、光栅实际衍射效率不到60%的情况下,实现了组束功率为0.64 W、绝对组束效率高达69.6%的组束激光输出,并分析了实验过程中影响组束效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张彪  高玮  杨照金  杨鸿儒 《应用光学》2009,30(4):703-706
为满足一些武器装备对激光系统小型化及输出激光光斑均匀性较高的要求,通过设计LD侧面对称半环状泵浦的泵浦方式,使得输出的激光光斑形状基本为圆形,激光光斑的均匀性有了较大提高.采用凹面全反射镜补偿热效应以及设计紧凑激光谐振腔型,在注入电流60 A、频率为20 Hz时,得到平均单脉冲能量为96 mJ (脉冲能量波动小于6%)、脉宽为10 ns、发散角为3 mrad的近似圆形激光输出,激光系统在高温50℃时工作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