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军 《新经济》2014,(10):75-75
很高兴能和众多广东的朋友一起探讨实施海洋战略,蓝色崛起.这几年,由于工作的关系,使我和广东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2.
洪伟东 《新经济》2013,(1):22-23
中国南方智库论坛将海洋经济列为论坛主题,在此受文斌局长委托,我谨代表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专家、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有机会和大家沟通交流海洋经济与广东未来发展的认识,我简单汇报三个方面的认识:第一,广东历史发展因海而兴。第二,广东现代发展因海而强。第三,广东未来得发展因海而美。一、广东历史因海而兴。在全省海洋工作会议上,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做出因海而兴是广东历史发展重要特征的科  相似文献   

3.
广东海洋民俗文化是在广东这片区域内,由人们共同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传承的,一种稳定的地方海洋文化事项。这种民俗文化融会了物质和精神,并以独特的方式与外来文化相互交融渗透,秉承了世界海洋文化的理念,使广东的文化不仅有海洋文化意识和色彩,更有"海涵"和"海味",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倡导广东海洋文化精神,打响"广东海洋民俗文化"品牌,实现广东省现代海洋文化。  相似文献   

4.
郑伟仪 《新经济》2014,(10):12-13
今年8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广东时指出:“要按照国家批准的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努力打造海洋经济强省”.我个人对他这句话的理解是:这是总书记对广东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和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对积极推动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的总动员.总书记赋予广东的这一特殊历史使命,我觉得是非常光荣的,但也是非常艰巨的.  相似文献   

5.
广东连续13年海洋经济的总产值占全国的首位,在全国的地位举足轻重,充分反映了广东省在海洋经济发展方面有独到和得力的措施,才会取得这样的成绩,完全具有引领和示范带动全国的作用。现在,广东又面临二次改革。在这个大背景下,海洋经济的促进作用为广东的二次改革和产业升级提供了动力。珠三角和广东要扭转经济的下降,必须要发挥海洋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带头和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6.
徐安龙 《新经济》2009,(1):96-96
我是海洋的专家组成员,经常去下面看港口、码头以及造船企业,因此我认为海洋应该是广东可以做的一篇文章。我也感觉到广东这些年就是搞鱼虾,只将海洋作为农业,没有做大的项目,而且也没有提深海海洋,因此我觉得很郁闷。  相似文献   

7.
向晓梅 《新经济》2015,(4):28-31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同志们,晚上好!今天辞旧迎新,从事海洋工作的各路大军汇集到一起,畅谈广东海洋经济发展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我想这也是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一次重要的高峰论坛.借此机会我与大家做一个交流,关于广东与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主要国家经贸合作的新内涵与新模式.讲四个方面:第一,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的特征以及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对广东来说本质的意义是什么;第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古海上丝绸之路不同,新内涵是什么;第三,新模式、新方式;第四,一些配套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杨明 《新经济》2013,(1):39-40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为深入学习研究十八大精神,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将12月底共同主办的"2012年中国南方智库论坛"的主题定为"海洋经济与广东未来发展"。围绕这一主题,正在北京饭店出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麦康森博士抽空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相似文献   

9.
陈思增 《新经济》2013,(1):24-25
很荣幸今天能应邀参加论坛,我从我的工作和学习角度出发,跟各位领导和专家汇报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福建省海洋经济试点工作开展的一些情况;第二,学习广东海洋经济试点规划的一些体会。一,福建省海洋经济工作开展情况。国家近几年来加大了对沿海海洋经济规划战略布局的推进力度,特别是2010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复了山东、浙江、广东和福建四个海洋试点地区规划。我们福建作为  相似文献   

10.
杨明 《新经济》2009,(1):100-100
广东是海洋大省,目前正在朝海洋强省方向发展,这几年海洋事业发展比较快,几乎是每一、二年,海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增加1个百分点,去年的数据显示占GDP达到了10.8名。按照一般的研究划分,一个产业占到GDP10名以上就可以列为支柱产业,如果超过15%就可以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广东未来3—5年面临海洋产业从支柱产业之一向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提升和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广东是海洋大省,也是海洋经济强省,海洋经济发展决定了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海洋强国强省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广东海洋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不少挑战.通过分析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形势要求,对"十三五"时期推动广东省海洋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2011年7月国务院批准实施《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2011-2020年)》。2011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做出了"要按照国家批准的《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努力打造海洋经济强省"重要指示。这标志着广东海洋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以国家战略为指引的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3.
《广东经济》2012,(12):18-18
继2010年广东省被列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后,日前《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得到批复,这意味着广东省新一轮海洋经济发展已被全面纳入国家宏观规划。"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等论述,体现了党中央对海洋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为广东海洋经济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广东省委、省政府认为,当前广东海洋事业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广东将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来抓,力争在全国率先建成海洋经济强省。为顺应经济转型大潮,广东已将海洋经济定位为重要主攻载体,把扩充经济总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放在海洋经济上。日前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努力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决定》以及发展临海工业、海洋新兴产业、滨海旅游业等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4.
2013年,中国的旅游主题已经国家旅游局确定为"海洋旅游年",其宣传口号是"体验海洋,游览中国"、"海洋旅游,引领未来"、"海洋旅游,精彩无限"。"广东历史发展因海而兴,广东现代发展因海而强,广东未来发展因海而美。"——这是一位专家在"中国南方智库论坛—海洋经济与广东未来发展"上所说的话。心系广东,放眼海洋。本刊编辑部特地整理了本次论坛上来自专家学者们的精彩观点,同广大关心中国海洋经济、关心广东未来发展的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15.
有着3368公里海岸线的广东省,海洋国土面积差不多是陆地面积的2.5倍,海洋经济总量连续7年居全国首位,2002年广东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7.8%,发展海洋经济对广东意义重大……但如今广东昔日曾是海洋生物摇篮、鸟禽栖息乐园的海湾、河口、沿岸海域和内陆江段,不仅80%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16.
2011年,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广东要实现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目标的实现需要澄清海洋金融的模糊认识,因此我们需要探讨一下在市场机制下广东海洋经济的发展,我们主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海洋经济的特点是不是决定资金投入是政策投入?商业性的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动力何在?市场机制下广东海洋金融有怎样的发展思路?又如何防止广东海洋金融发展的市场失灵?  相似文献   

17.
我们这个星球,80%的人类都居住在江河两岸,人类认识自然的规律在不断的提升,接下来我们要向海洋深处进军。史料记载,当年美国刚刚立国,经济非常困难,要冲破英国人的封锁,美国人就几个合伙起来改装了一条船。这一艘船来到中国,来到广州,犹如给当时的美国经济打了一剂强心针,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中国热也是由这条船引起的,现在美国有广州市、广州镇的命名,那是因为这条船带起来的。广东怎样实现海洋大省到海洋强省的跨越,推动海洋经济的新发展?我认为海  相似文献   

18.
2002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开始实施至今的1()年间,我国各大出海河口河海分界与河海管理问题频出,海洋与水行政管理部门各执一词,以致发生执法冲突需地方政府协调解决。经济比较发达的珠江出海口地区情况尤甚。2010年中央决定将山东、浙江、广东列为加快发展海洋经济试点省份,国家海洋局与广东省政府签订了加快发展广东海洋经济的框架协议,国家五年规划(十二五)第一次将海洋经济发展进行专章编制。进入2011年,中央第一次以一号文件形式作出加快我国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国家水利部与广东省政府签订了加快广东水利改革发展的框架协议。这  相似文献   

19.
向晓梅 《新经济》2014,(10):72-73
我主要谈以下三点.第一,海洋经济发展的国际国内背景.第二,广东海洋经济发展基础条件.第三,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突破.  相似文献   

20.
滕兆鹏  苏金生 《商周刊》2012,(21):52-54
2011年,一年之内国务院相继批复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广东海洋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级海洋开发计划,于是,一股蓝色风暴沿东部沿海由北向南迅速吹遍了这个拥有5000多年陆地文明的国度。"海洋经济区的批复不仅仅是个政策问题,这是中央在向地方经济转型表达出的一种战略信号",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说。升级为国家战略后,中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将通过这三个实验区变成一片,并以此形成以海洋经济为基础的沿海大城市群带,最终保障中国的海洋主权和事关国家发展的海洋资源的开发。在这样一个盛大的蓝色背景下,日照,一个上世纪80年代末才建置地级市的滨海新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