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兼顾电网安全稳定和故障下切负荷对社会造成的影响,针对切负荷控制策略如何减少控制代价、并反映各负荷用户间公平竞争等问题,提出了保障大功率缺额场景下系统频率稳定性的切负荷控制优化决策方法。首先从负荷优先级、负荷损失代价、切负荷量精确度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切负荷控制效果的要素。在此基础上,利用博弈论原理,构建了各负荷用户作为参与者的多负荷用户非合作博弈模型。然后设计了基于NSGA-II算法的求解方法,通过求解多目标优化模型,获得Pareto整体最优解作为切负荷优化策略。最后通过区域电网典型算例,验证了所提出模型及其求解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用户行为的不确定性和家电优先级对负荷调度的影响,提出一种在预算限制下考虑综合舒适度的智能用电优化模型。首先,将用户费用支出与舒适度相结合定义了单位舒适度支出,并阐述了针对用户用电舒适度的前提假设。其次,基于时间优先级和设备优先级对舒适度值进行分配,综合2种优先级得到综合舒适度。最后,在预算限制下,建立了考虑综合舒适度的智能用电优化模型,并利用持续搜索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3种不同预算限制下的仿真验证了该模型在提高用户舒适水平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含间歇性分布式电源(distribution generation,DG)配电网的无功优化问题,研究了基于运行层面相关性场景的配电网多目标无功优化模型及决策方法。从运行层面对风速和负荷进行了不确定性建模,构建了运行层面的相关性场景;以静态电压稳定性最好、网损期望最小和电压偏移期望最少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含间歇性DG配电网的多目标无功优化模型,并提出了基于优先级的多目标决策方法进行最优非支配解的选取。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基于运行层面的相关性场景构建方法可提高配电网的无功优化性能,基于优先级的多目标决策方法可根据系统实际运行状态动态调整目标偏好,从而保证系统运行稳定、经济及优质供电。  相似文献   

4.
正"在人工智能与多场景应用不断升温的背景下,人机交互入口技术的创新,语音、图像识别、手势技术成为人工智能的助手,以此成为人与机器大门连接的钥匙。AI技术以互联网为基础,建立智能家居生态系统,实现了各种设备的互联互通以及感知用户的行为,提升用户各种场景下的智慧生活。"小米AI智能音箱在小米5X和MIUI新品发布会上,小米电视团队推出了小米  相似文献   

5.
当前,多数研究基于用户出行路径确定EV充电需求,但是往往未考虑到多种不确定性。基于用户出行数据,考虑多种不确定性因素,在三种场景下对EV充电需求进行模拟,并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得到三种场景下的充电需求。其次,基于此建立了一个综合考虑用户侧与非用户侧利益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另外,还提出了考虑多场景的改进排队理论对充电站定容,所提规划模型由NSGA-Ⅱ求解,并采用TOPSIS综合评价法确定规划方案。最后,以山东省潍坊市部分城区为规划区域,交通网耦合IEEE 69节点配电网为算例验证了所提规划模型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无功优化问题,构造出一种实用的目标函数,提出一种基于设备优先级的组合算法。该算法结合了非线性原对偶内点法收敛快的特性和改进遗传算法处理离散变量的优点,提高了算法的全局收敛能力和收敛速度。利用短期负荷预报,对未来24h系统负荷进行分段并确定负荷水平,以此来确定无功补偿控制设备动作的优先级。在线无功电压控制系统采用控制设备优先级策略和组合算法的协调策略后,实现了控制设备的合理动作。仿真结果和实际电网的运行情况表明,基于设备优先级的组合算法能够合理控制设备动作,提高电网的电压合格率,降低电网损耗。  相似文献   

7.
负荷类型的不断复杂化、用户用电行为的不确定性,以及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高比例接入,导致配电网支撑下区域能源互联网的结构和潮流均发生了明显变化,也加大了电能传输和分配的复杂度,亟需提升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接入下负荷管理的优化水平。首先从配电网的可再生能源消纳、灵活调度、多元控制需求出发,提出了含分布式可再生能源(distributed renewable energy,DREG)的负荷管理优化场景,设计了基于能源路由器的源荷协同优化方案;其次,通过用户影响度、负荷弹性度、公平性因子综合判断区域级用电大用户调度优先级,构建了基于调度优先级的可再生能源消纳引导机制;最后,通过多目标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II,NSGA-II)验证了基于大用户调度优先级的负荷管理优化机制,结果表明通过能源路由器的有效控制和适当的消纳引导机制可平稳负荷曲线、有效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  相似文献   

8.
虚拟电厂使用虚拟技术构建了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变压器等设备的三维模型,使用LOD实现了场景优化.通过多个视点的漫游,用户可从任意角度对环境中的虚拟对象进行观察和浏览.通过传感器的使用,用户可以与其中的物体进行交互并能对它们进行操作.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需求响应(demand response, DR)技术,在满足用电要求的前提下,针对居民用户提出一种在DR下用于管理高功耗家用电器的智能家居管理控制方案。该方案通过建立家电优先级评价指标,以电价信息、家电传感器信息、断电时间等作为输入量利用模糊控制器对各家电优先级进行合理评估,以动态优先级控制实现DR时段用户功耗低于一定水平并兼顾用户舒适性和用电成本。分析了不同时段、不同家电负荷在改善负荷曲线中的作用,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案在DR时段控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在电动汽车规模化发展的趋势下实现充电基础设施的科学配置,提出了一种"车-路-网"耦合系统的充电基础设施协同服务优化规划方法.以充电需求分析为基础,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集群控制策略,用于模拟电网供电不足情况下弥补可靠性损失的控制模式;基于准序贯蒙特卡罗模拟方法,考虑用户对充电功率的选择偏好,设计了站内多类型充电设施协同服务模型;针对充电基础设施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面向电网运行可靠性与电动汽车出行可靠性协同提升的多目标优化规划模型,并同时考虑投资成本和用户满意度的影响.通过对"车-路-网"耦合系统在多种场景与目标下进行仿真与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