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冰箱管路共振噪声一直是冰箱机械室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排气管作为机械室的主要管路部件,其产生的管路共振噪声是研究的重点.通常降低排气管管路共振噪声主要是通过在排气管上施加相应数量的减振锤来达到减振降噪的目的.这种方法不仅要针对性地考虑减振锤施加位置,还需要增加成本预算.基于此,针对压缩机排气管共振噪声问题,选择某型号冰箱,在控制其管长不变的情况下,对排气管进行结构优化设计,结合仿真分析技术,使其性能优化.结果表明,结合固有频率仿真结果,通过改变排气管原有管路走向,可以使其达到原有减振锤的减振降噪效果,一阶固有频率误差仅在0.063%,不仅达到原有减振要求,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预算成本,为解决冰箱管路共振噪声和排气管管路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可靠性参考和方向.  相似文献   

2.
许红  刘敏 《日用电器》2021,(10):111-114
本项目基于动力学理论,对机房空调吸排气系统进行动力学模型分析,获取压缩机开机时吸排气管的模态特性;通过CAE方法进行管路优化,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管路系统的固有频率成功的避开了压缩机运行频率48 Hz及电源频率50 Hz或其倍频,通过应变实验进行了验证,优化后的空调管路系统的应变值减小了459.84 MPa,降低了发生共振的风险,避免了管路因共振产生破裂,导致断管的损坏.  相似文献   

3.
朱标  陈国平  李云蹊 《家电科技》2022,(1):58-61,66
扩张式消声器是空调管路系统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零部件,用于改善压缩机传递噪声.使用声学有限元法对设置有消声器的空调排气管消声特性进行研究,发现该管路中可以另外形成两个截面收缩的消声器,其整体消声量远大于扩张式消声器的消声量;因此,合理设计消声器的位置及管路长度可以用更经济的成本获得更好的消声效果.  相似文献   

4.
1 前言 空调电机是空调系统的重要噪声源,特别在空调的室内机中,由于室内机的噪声偏低,电机在室内机的噪声中占据较大的比重。特别是电机的电磁噪声,其频率较低,音质接近单频的纯音,使室内机的音质严重变坏,因此,空调电机的电磁音的识别就尤为重要。电机电磁声的识别方法多种多样,本论文介绍一种实用的负荷更换法。2 空调电机的振动诊断法 图1是某一型号的柜式空调室内机的低风档噪声频谱,在频谱中我们发现,有一个262Hz的噪声峰值,其噪声比周围其它频率高出10dBA以上,使室内音质差,并且很远的地方都能听见。…  相似文献   

5.
在某款家用变频空调开发的过程中,室内机在制热工况下出现了严重的异常音。本文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的方法阐述了该异常音产生及传播的原因,通过分析认为本次室内机的异常音是来自于压缩机,传播途径是空调内外机联机管中的制冷剂,噪声以压力脉动的形式传播。针对不同频段的噪声,通过理论计算和仿真分析的方法来设计组合式的消声器,最终结合压缩机自身的低噪声改善,完全消除了室内机的异常音。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空调管路的气流噪声问题,采用声学有限元方法,进行常见消声器的消声特性分析,并结合实际的传递音问题,进行方案设计与验证。通过以下几种:理论计算与仿真对比;空调管路消声器的参数影响分析;传递音分析与消声器设计,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落地式空调室内机的噪声进行了分析,采用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改进部件的结构尺寸)对落地式空调室内机的噪声进行了降噪试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双转子压缩机空调室外机异常噪音问题进行了分析诊断,寻找到了问题的根本原因.运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其压缩机管路系统进行了模态分析和优化设计.噪声测试结果表明管路更改后,异常噪音消失.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某热泵干衣机压缩机管路为研究对象,基于测试和仿真理论分析技术对管路进行振动优化设计。通过对现有管路进行模态测试分析修正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及模态验证结果发现,现有管路固有频率与压机基频从而接近导致共振,通过修改有限元模型对热泵干衣机管路进行结构优化避开共振频率,减小和避免管路振动大引起的结构噪音及管路断裂风险。对优化后的管路结构进行试验验证,管路振动位移幅值降低73%,管路加速度幅值降低65%。研究结果可为压缩机管路的结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有效节省产品的开发周期及降低管路振动。  相似文献   

10.
为了合理的评价室内机噪声中的音调声的可接受度,采取主观评价的方法,确定室内机噪声中混入的单频音的不可接受声压幅值,计算对应的音噪比,并拟合了音噪比的阈值公式,当音调的音噪比大于阈值时,室内机音调不可接受,反之可接受,采用音噪比阈值判断方法比OA差判断方法准确,比现场主观评价更加客观、便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