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气候变化对黄河流域水资源系统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目前的研究现状气候变化对黄河流域水资源系统的影响研究 ,主要是通过研究气候变化引起的流域气温、降水、蒸发等变化来预测径流可能的增减趋势及对其流域供水影响。主要研究方法有 :①假定气候情景法。此法直接假定气候变化的某些情景组合 ,结合水文模型推算在这些情景下的径流变化 ,如假定未来降水变幅为 0 ,± 2 5 %,± 5 0 %,± 75 %和± 10 0 %;未来气温变幅为 0 ,± 1℃ ,± 2℃ ,两两组合成未来气候变化的 45种气候情景 ,先后结合黄河月水文模型和基于GIS技术的黄河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 ,分析流域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 (王…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河流域气候变化及未来趋势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陶辉  白云岗  毛炜峄 《冰川冻土》2011,33(4):738-743
根据塔里木河流域1961—2008年39个气象站观测气温和降水量数据,对流域近50a气候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参与IPCCAR4的17个气候模式在塔里木河流域气候模拟能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近50a气温和降水时间序列分别在1986和1996年发生突变.1996年后塔里木河流域四季均呈现变暖趋势,最为明显的是夏季气温变化...  相似文献   

3.
未来不同排放情景下气候变化预估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概述未来不同排放情景下气候变化预估研究的主要进展。首先,对用于开展气候变化预估研究的不同复杂程度的气候系统及地球系统模式及其模拟能力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指出虽然目前气候系统模式在很多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但大体说来可提供当前气候状况的可信模拟结果;进而介绍了IPCC不同的排放情景,以及不同排放情景下全球与东亚区域气候变化预估的主要结果。研究表明,尽管不同模式对不同情景下未来气候变化预估的结果存有差异,但对未来50~100年全球气候变化的模拟大体一致,即全球将持续增温、降水出现区域性增加。在此基础上,概述了全球气候模式模拟结果的区域化技术,并重点介绍了降尺度方法的分类与应用。同时对气候变化预估的不确定性进行了讨论。最后,对气候变化预估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并讨论了未来我国气候变化预估研究的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张彦军  穆振侠 《地下水》2014,(6):117-121
利用水文气象站点数据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法和Mann-kendall检验法分析了哈密地区与水资源息息相关的山区与平原区气候要素变化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山区与平原区实测站点气候要素多年平均月系列变化规律与趋势基本一致,在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气象站点与水文站点降水要素均呈波动增加的趋势,总体不明显,山区与平原无明显的差别,相对以头道沟站降水增加较明显;气温均呈波动升高的趋势,并且受所处的地理位置影响较大,在相近经度方向上山区气温的升高幅度高于平原区;哈密气象站与头道沟水文站点降水以上世纪70年代增幅最明显,而伊吾气象站和苇子峡水文站以上世纪80-90年代降水增幅最明显;气温除伊吾气象站上世纪90年代升温明显外,其他各站点均以70-80年代升温最明显。  相似文献   

5.
赵兰兰  刘志雨  王金星 《水文》2015,35(5):78-81
利用黄河流域近50年气象水文资料,开展了黄河流域气候变化和极端水文现象特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河流域的气温显著升高,年降水量呈不明显下降趋势,暴雨、洪水、干旱等极端水文现象更加突出,研究成果为科学规划和水资源优化调度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6.
杨新元  韩添丁 《冰川冻土》1996,18(2):189-193
乌鲁木齐河径流主要来源于降水和冰雪融水,近30年来由于夏季气温的回升及降水量减少,导致了冰川减薄。采用相关法对上游大西沟气温、降水及1号冰川物质平衡值进行趋势计算得出,乌鲁木齐河上游冰川区域夏季平均气温回升了0.14℃;而6-8月降水总量减少24mm,7-8月降水总量减少19mm,年降水量减少17mm;近30年来1号冰川平均每减薄140mm水层,90年代初冰川减薄厚度平均每年达181mm水层。根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的22个新一代全球气候模式基准期(1961~1990年)模拟结果,从时空尺度分别讨论了与观测过程的差异,评估了模式对长江流域气温和降水的模拟性能。结果表明22个气候模式对长江流域具有一定的模拟能力,地面气温的模拟值都偏低,部分降水的模拟值局部偏高。不同的气候模式的模拟能力差异显著,大部分模式对长江流域的模拟精度有待进一步改进,只有少数几个模式(降水有6个模式,气温有5个模式)的年变化趋势与实况基本一致。综合比较,UKMO_HadCM3和NCAR_PCM两个模式基本能再现长江流域降水和气温的年变化特征。长江流域降水和气温未来情景预估表明各个模式和情景结果虽然存在差异,但对未来90年气候变化的模拟趋势基本一致,将持续增温、降水出现区域性增加,并着重讨论了UKMO_HadCM3模式在2020s(2010~2039年)、2050s(2040~2069年)和2080s(2070~2099年)3个时段的降水和气温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3个时段气温和降水在不同情景下都是逐渐增加的,A2情景下未来降水增幅最显著,B1情景增幅最小。  相似文献   

8.
未来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我国玉米产量的初步预测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熊伟  杨婕  林而达  许吟隆 《地球科学进展》2008,23(10):1092-1101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研究气候变化对我国玉米产量的影响有重要意义。采用区域气候模式与CERES Maize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模拟了基准气候(BS,1961—1990年)和A2、B2两种温室气体排放方案下2011—2100年我国雨养和灌溉玉米产量,初步预测了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玉米产量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如果保持现有的玉米生产状况,气候变化将导致我国玉米主产区的玉米单产普遍降低,总产下降,给玉米生产带来一定经济损失。A2气候变化情景对我国玉米产量的负面影响要大于B2情景。CO2肥效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负面影响,其缓解作用对雨养玉米更明显。未来全国玉米主产区的雨养和灌溉玉米的稳产风险及低产出现的概率将会增大,总产的年际波动更剧烈。由于目前研究结果是未考虑农业生产的适应措施而得出的,可能会高估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黄河流域连接了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开展黄河流域植被时空变化及其与土壤湿度相关性分析,定量揭示土壤湿度对植被生长的影响,有利于干旱监测及生态环境保护。利用MOD13Q1 NDVI产品和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global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GLDAS)土壤湿度数据,采用Sen+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和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了2000—2020年黄河流域植被时空变化特征及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生长的影响,并在流域尺度探索了生长季植被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不同深度土壤湿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研究区植被NDVI在空间上呈现“南高北低”的特征,沿黄河径流方向,上游右岸区域植被生长状况明显好于左岸,中下游两岸区域植被生长状况无明显差异。2000—2020年NDVI整体呈增加趋势,从2000年的0.356增加到2020年的0.435。(2)不同用地类型的NDVI由大到小依次为:林地>耕地>草地>未利用地,不同季节NDVI由大到小依次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3)研究区大部分区域植被生长状况处于改善和稳定的状态,小部分区域处于退化状态,退化区域的主要原因是草地退化、城市扩张导致耕地退化及耕地转为建设用地。(4)NDVI与不同深度的土壤湿度(0~10 cm、10~40 cm、40~100 cm、100~200 cm)整体呈正相关趋势,相关系数分别为0.535,0.647,0.681,0.619;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NDVI与不同深度土壤湿度的相关性有差异,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NDVI与10~40 cm处的土壤湿度正相关面积最大,而林地NDVI与40~100 cm处的土壤湿度正相关面积最大。相关研究成果可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可灏  贾本有  王文卓  段嘉程 《水文》2021,41(6):18-25
近年有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趋势分析方法:创新多边形趋势分析法(IPTA),该方法具有简便、可视化的显著特点,已在国外得到应用。引入IPTA方法,对黄河流域天然月径流量进行了趋势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月天然径流量和月降雨量变化趋势密切相关,上游地区天然径流量在8~10月呈减小趋势,11、12月及次年1~4月总体稳定;中下游地区天然径流量在2~6月总体呈微弱增加趋势,8月~次年1月总体呈减小趋势。天然月径流量增减趋势的过渡、相邻月份径流量变化最大值和最大幅度与季节的过渡有一定联系,同时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IPTA方法的简便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暖情景下黄河上游径流的可能变化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根据水文气象台站观测资料, 分析了全球变暖情景下黄河上游唐乃亥以上流域温度、降水和径流的变化状况, 并采用假定气候组合对未来数十年黄河上游唐乃亥以上流域的径流变化进行了预测. 结果表明: 黄河上游的温度与全球变暖有着明显的对应关系, 近几十年来, 流域各个地方的温度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降水变化因流域各地所处位置、地势、地形的不同而差异较大, 受温度上升和主要产流区域降水大幅减少的影响, 近10余年来黄河上游的径流量呈持续递减的态势. 在未来几十年, 如果遭遇到气温升幅与降水减幅较大的"暖-干"气候组合时, 流域产水量将有较大的减幅; 当气温变化不大而降水增幅较大时, 流域产水量将有明显的增加, 同时由于冰雪及冻土融水的补给, 此气候情景下黄河上游唐乃亥以上流域径流量的增幅还将略大于降水量的增幅.  相似文献   

12.
大凌河流域朝阳地区1955~2014年降水趋势变化及突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安琪  高玉琴  蔡涛 《水文》2017,37(5):92-96
为了掌握辽西大凌河流域的降水变化规律,更加科学地利用和管理水资源,以大凌河流域朝阳地区为研究典型区域,根据研究区域内19552014年的降水实测资料,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滑动平均法和线性回归法从年降水量和季降水量两个角度分析了大凌河流域朝阳地区降水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朝阳地区近60年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夏季、秋季、冬季三个季节的降水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降水量夏季的减少最多,而春季降水量呈显著的增多趋势;年降水量分别在1982年和2007年发生了两次突变,四季降水量的突变发生年份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3.
黑河出山径流量年际变化特征和趋势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5,他引:27  
根据有关水文气象台站的观测数据,利用定级分类,滑动平均和波谱分析等方法,对黑河出山径流(莺落峡水文站)年际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黑河出出径流的多年变化具有持续性,周期性和丰枯水变化较平稳,波幅不大等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变化的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黄河源区径流长期演变特征与趋势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对黄河源区径流数据系列的多尺度变化特征、突变点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源区年径流量具有8a、15a、22a和36a左右的变化周期,其中8a、36a左右的周期变化最为显著.这些周期变化表明,2007年后流量将呈增加的趋势;1928、1982年和1985年是径流变化趋势重要的转变点.在小波分解的基础上,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构建了黄河源区年径流量的长期动态预报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未来10a的流量变化进行了预测,并对其预报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牛玉国  蒋昕晖  李波涛 《水文》2007,27(4):75-76,70
在人民治理黄河60周年之际,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就治黄工作做出了重要批示,这意味着在实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终极目标的进程中,水文工作将要承担的责任更大,提供的基础支撑更全。而以往“平面水文”和“区域水文”等“小水文”的理念已无法满足黄河治理开发的需求。因此,在新的形势下,黄河水文提出了“大水文”的创新理念与发展战略,要在流域内率先实现黄河流域水文一体化管理,从而大幅提升黄河水文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西江流域径流演变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江是珠江流域的主要水系.本文以西江流域高要站1957~2007年径流量的年序列资料为基础,通过Mann-Kendall方法表明,西江流域的径流量在统计意义上无变化趋势.进一步采用小波变换的方法,识别西江流域的径流演变特性,小波分析表明西江流域的多年径流量存在三类尺度周期性变化规律,即西江流域多年径流量的主周期为10 a、38 a和48 a.  相似文献   

17.
黄河流域近40年蒸发皿蒸发量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徐宗学  和宛琳 《水文》2005,25(6):6-11
本文对黄河流域内58个站点1960—2001年逐月20cm口径的蒸发皿蒸发量数据进行统计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了趋势分析。结果表明:近40年黄河流域蒸发皿蒸发量大部分地区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时间上以典型月4月和7月下降幅度最为明显。地域上以三花干流区间和伊洛河流域地区下降幅度为最大;本文采用的两种检验方法得到的结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另外,本文对黄河流域1970—2001年蒸发量分布规律也进行了简要分析.得出整个黄河流域的年平均蒸发量分布规律是从东北部向西南部地区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8.
杨德江  马宁  尉英华 《水文》2017,37(1):83-91
选用海河流域1961~2012年132站逐日降水资料,通过趋势分析、M-K检验、EOF和REOF等方法分析了50余年海河流域暴雨的气候统计特征。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历史天气图资料,研究了海河流域14个典型强致灾暴雨过程的大气环流特征。结果表明:(1)海河流域夏季暴雨日站数和暴雨量的时空分布相近,暴雨日站数下降趋势较为显著;(2)海河流域夏季暴雨的空间分布可划分为3个分布型态:西南型、东北型和东南型;(3)海河流域暴雨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存在一次突变现象;(4)海河流域强致灾暴雨过程可归纳为5类主要环流型,即高空低槽型、高空冷涡型、副高外围切变线型、低空低涡型和台风北上型。  相似文献   

19.
根据河口镇至三门峡区间区域性暴雨时、空集中性和重复性,以及与三门峡(陕县)洪峰量级和洪水次数的密切对应关系,运用实测雨量资料,以及陕县万锦滩水尺志桩资料及该区间雨、水、灾情史料记载,建立了1770年~1989年河-三区间区域性暴雨等级指标系列。由分析可知,区域性暴雨与其它气象要素一样,有其自身演变规律,并存在107.5a,53.7a和13.4a等6个显著周期。  相似文献   

20.
滨江流域降水时空演变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降水是水循环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径流过程和可利用水资源量的时空分布,关系到区域水资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为了探讨气候变化下华南湿润区典型小流域降水时空演变规律,利用珠江流域北江一级支流滨江流域内及其邻近共10个站点近47年日降水量观测资料,采用非参数统计方法Mann-Kendall(M-K)趋势检验和Mann-Whitney-Pettitt(MWP)检定方法,对年、汛期/非汛期、年日最大和年月最大降水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滨江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呈北少南多分布,主要与区域气流走向及流域地形有关;年降水量总体呈现减少趋势,其中流域南部呈显著减少趋势,北部呈不显著减少趋势,其主要是汛期(4~9月)降水量减少,非汛期(10~翌年3月)降水量变化不大;年日最大和年月最大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流域南部年降水量和汛期降水量在1983年发生了显著性变异;流域北部年最大日降水量和年月最大降水量分别在1987年和1985年左右发生显著性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