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栽桑、养蚕和利用蚕丝织造丝绸,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从考古发掘情况来看,中国丝绸的渊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浙江吴兴钱山漾良渚文化遗址、河南荥阳青台村仰韶文化遗址,都发现了家蚕丝的丝绸残片。这表明距今五千五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已掌握了利用蚕丝生产丝绸制品的某些原始生产技能。  相似文献   

2.
古老的中华大地,我们的祖先在5000年以前就开始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采桑种植,饲养家蚕,丝绸的出现,迎来了人类文明的曙光,从生物发生学角度来看,丝绸的产生,它的历史贡献和价值并不比中国四大发明逊色,丝绸是我们的祖先对人类的重大发明。一般人的观点,丝绸只是一种技术发明,虽然人们也看到丝绸的艺术性、装饰性和美化生活方面的优势,事实上丝绸在中国文化史的地位远不止于此,作为一问独立的丝绸文化,从它诞生起就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生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一方面,在中国历史上,蚕桑丝绸作为重…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丝绸文化具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双重性,二者互相统一,前者是后者的外部表现形态,后者是前者的内在规定和灵魂,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归纳分析法,从丝绸固有的特性和社会赋予它的特性两个角度,对丝绸文化与中国唐代人物画的渊源、相关性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得出丝绸文化成就了"曹衣出水"、"春蚕吐丝"、"流水行地"、"吴带当风"等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画风,同时唐代人物画是考证和研究丝绸文化发展史的宝贵资料。研究表明唐代敦煌莫高窟的建筑、壁画、塑像的装饰图案与丝绸纹饰有一定的渊源,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发展。  相似文献   

4.
季俊民 《丝绸》1989,(6):42-44
一、世界丝绸贸易现状近年来,世界丝绸市场前景看好,香港丝绸市场销售兴旺,价格上涨4成仍供不应求;南朝鲜通过香港进口的我丝织品,价格低于南朝鲜厂家生产的价格;日本超级市场过  相似文献   

5.
中国自古就被称为“丝国”,丝织是中国传统的文化符号,它承载着深厚的东方传统和深厚的传统,是一种很高的文化和历史价值。丝绸文化和用品传承至今,经过时光岁月沉淀,成为了中国瑰宝,留下了灿烂一笔。但是由于目前丝绸用品及文化传承方面缺乏理论支撑,同时丝绸用品及文化传承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导致丝绸用品发展停滞不前,丝绸文化传承固步自封。而本文的核心是对丝绸用品研究及文化传承进行研究,分析了丝绸文化内涵,探讨了丝绸用品发展的现状,提出建设性的对策,以期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丝绸文化良好发展新态势。  相似文献   

6.
一、在美国的丝绸宣传展览获得成功 今年6月26日至7月7日在美国华盛顿,著名的史密森尼学会主办了民俗生活节。这个活动主要是音乐的场面,但有一半场地是用来展示各种工艺美术,如造纸、陶瓷、丝绸、地毯织造及烹饪等。 国际丝绸协会在秘书长策划下,丝绸有90平方米的展台。由瑞士丝绸协会以及西欧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综合国力重要标志 ,也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综合国力可概括为经济力、政治力、军事力和文化力。“文化力”是指国家文化发展和积累形成的力量及对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影响力。一个地区的文化精神和文化传统 ,能起到振奋精神 ,增强人们凝聚力、意志力和协同力 ,对激发人民的归属感、安全感和自豪感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嫘祖文化研究无疑会对促进四川丝绸文化研究的深入 ,对盐亭地区经济发展、文化进步和旅游业开拓产生积极影响。一、四川丝绸文化源远流长蚕丝有五千多年的历史 ,是我国六大发明 (蚕丝、指南针、…  相似文献   

8.
何瑛 《四川丝绸》2003,(4):44-45
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丝绸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已占有一定的地位;商周时期丝绸业有了迅速的发展,经过辉煌的战国秦汉,转折的隋唐时期,到宋元明清丝绸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针对杭州人、外地游客、外国游客这三个人群分别设计问卷,对人们喜欢丝绸的程度、对"丝绸之府"的了解程度、对丝绸旅游的态度、首选的旅游商品等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人喜爱丝绸,但对丝绸的认识不全面;多数人有消费丝绸的经验,但购买频率不高,本地人购买丝绸产品以自己用为主,外地游客则以送人为主;人们对杭州丝绸产品的评价不高;杭州丝绸旅游商品市场有待开发;杭州"丝绸之府"有相当高的知名度,但人们对杭州丝绸的历史、文化了解很少;都锦生是知名度最高的丝绸品牌。通过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1 引言 丝绸是世界纺织业一颗璀灿的明珠,是人类历史文明、发展的结晶。中国是久负盛名的丝绸大国,“丝绸之路”把中国人民的丝绸生产技术和友谊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世界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作出了重点的贡献。现在我国已是世界上生产和出口丝绸最多的国家,蚕茧、厂丝产量约占世界总量的65%,丝类和丝绸产品出口量约占国际市场贸易量的80%和  相似文献   

12.
曾艳红 《丝绸》2013,(9):65-69
丝绸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发明及物质产品之一,也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及传播媒介。从文化传播学的角度出发,界定丝绸文化媒介的概念并分析丝绸文化媒介的内涵,最后阐述了丝绸文化媒介的传播功能及特点。分析和研究认为丝绸的文化媒介属性来自于它的符号性,在丝绸文化媒介中,它承载着工艺文化、民俗文化、制度文化及审美文化的内涵。同时,丝绸文化媒介具有传播信息丰富,传播形式直接,传播时空广泛,传播手段多样的功能与特点。除了实用功能外,丝绸作为传播个人和社会信息的载体,对世界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目前,各地编写丝绸志书方兴未艾,文章以一编纂人员的体验,就指导思想、篇目设置和工作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对丝绸志书的编纂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丝绸服饰纹样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文章在翔实的史料基础上 ,整理出古代各个历史时期丝绸服饰纹样的特点 ,并据此认为 :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 ,由先人们创造的丝绸服饰纹样对当今丝绸纹样设计的重大影响 ,实际上正体现历史的延续和文化的继承 ,显示了我国古代高超的丝织技艺水平 ,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它是中国和世界的科学文化遗产的珍贵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四川丝绸贸易历程与特点(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诗《蚕妇吟》中,“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描写了蚕农的心声与血泪,发泄了著者内心的不平和令人心酸的同情,但从另一个侧面观察,却不尽然,有所偏颇。丝绸是一种取之于自然,深受人们喜爱的精美纺织品,“千粒粮一滴酒,千颗茧一尺绢”,从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经历过一套复杂工序和艰辛劳动,丝绸是价值昂贵的经济产品。在传统产业的产品中,丝绸的商品率极高,流通性强,为其他养殖业所不及,如粮、棉、油、麻、茶等的自产自享的比率较丝绸高得多,因此,从古至今,丝绸的流通与贸易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当代,丝绸…  相似文献   

16.
严昌义 《丝绸》1990,(2):52-55
2.真丝绸低温染色助剂真丝绸低温染色工艺中,目前采用三种方法,一是采用膨化剂,如中国纺织大学的膨化剂AR1301(阴离子型有机膨化剂的复配物);二是使用缓冲溶液,如采用HAC-NaAC,NaHCO_3-Na_2CO_3及NaH_2PO_4-Na_2HPO_4等;三是采用释酸剂,使染浴pH值逐渐下降,促进染色而达到低温染色的目的。如西德拜耳公司的Levafix Salt PC就是一只特殊的释酸化合物。又如日本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的Colorsol LT,系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型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其渗透性能极好,具有一定的缓染性能,真丝绸可在78℃左右进行染色。  相似文献   

17.
徐根友 《丝绸》1990,(11):51-53
本文以工艺、设备的改进为重点,探讨丝绸印染厂节能途径。如缩短工艺流程;运用节能的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加工速度,缩短加工时间;合理选择及改造设备;加强热回收等。指出,加强管理是丝绸印染厂节能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四川丝绸》2004,(3):21-21
我国向市场推出高档丝绸标志,这意味着我国茧丝绸开始走上以品牌推动产业升级的轨道。在2004年8月26日举行的首批高档丝绸标志使用企业授牌仪式上,中国丝绸协会会长弋辉作出上述表示。弋辉说,高档丝绸标志由中文、英文和图案组合而成。中文文字是“高档丝绸”;英文文字是“HIGHQUALITYSILK”;图案由蚕、茧、丝、绸抽象构成,给人以一种典雅高贵和回归自然的和谐生机。作为高档丝绸标志的注册人,中国丝绸协会将严格按照程序对高档丝绸标志依法实施管理,对申请企业的产品由指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对已使用标志的企业和产品,采取实地抽…  相似文献   

19.
江涌 《江苏丝绸》2006,(6):46-47
中国是丝绸的发源地和世界丝绸大国,种桑、养蚕、缫丝、织绸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发明和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是中国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浙江湖州钱山漾和河南荥阳青台村两处出土的丝织品来看,中国丝绸至少已有五千年的历史。考古发现证实,早在公元前3000年以前,中国人就成功驯化了野生桑蚕,使其成为可以饲养的家蚕,并以蚕丝为原料织造丝绸织物。在古代中国出口商品中,丝绸占重要地位。古代中国丝绸通过“丝绸之路”的海上和陆上贸易通道向外传播,向东传播至朝鲜、日本,向西传播至中亚、西亚直至欧洲,向南传至东南亚、南亚及非洲。  相似文献   

20.
李炜 《针织工业》1991,(3):24-26
针织“云丝绸”是有光粘胶丝和涤/棉混纺纱在双面提花机上编织的双面提花针织物。一、设计思路“云丝绸”的设计思想是:产品应符合纺织部提出1990年为“品种质量年”、“产品结构调整、品种结构调整年”,利用现有原料和设备发展高档产品和新产品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