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提出关于黄牛群体在史前时代有史时代传播的若干历史线索。认为最早的黄牛发祥于黄河中下游流域,随着中原人民的迁徒,逐渐分布到汉江—淮河流域、北方、南方和西南。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笔者常接触到牛猝死病例,一般不表现明显临床症状而突然死亡。在黄牛或奶牛不分大小均有发生。从剖检及实验室检验情况看,大部分病例与牛巴氏杆菌病、魏氏梭菌病和中毒有关联。2005年5月2日笔者收到一奶牛急性死亡病例,经过剖检及病原分离和鉴定,确定是由魏氏梭菌感染引起的,现将其检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牛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牛慢性传染病。通常认为乳牛多发,黄牛结核病的记载和报道较少。现将徐州某场黄牛结核病的病史调查及临床和病理观察报道如下: 一、发病情况多年来从临床和剖检中发现过多次典型病例,79年开始用结核菌素检疫到82年共查黄牛596头,阳性牛225头,占35.94%,可疑127头,占  相似文献   

4.
2010年11月~2012年9月,在柴达木盆地的德令哈市共剖检牦牛19头,发现有6头感染圆形蛔状线虫,感染率为31.98%,感染强度35.53%(675/19);剖检黄牛16头,圆形蛔状线虫感染4头,感染率为25%,感染强度为2.94(47/16).牦牛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高于黄牛. 1 虫体描述 本次在牦牛体内检到的圆形蛔状线虫虫体体表角质层有细的横纹,虫体距头端0.2~0.29 mm处,有颈翼向后延伸,距尾端3.60~6.10 mm处消失;口具有2片三叶状的侧唇,每个侧唇上有3个乳突;咽由16~18个角质的斜螺旋环组成.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黄牛选育协作组,于1975年12月在齐齐哈尔市全省养牛工作会议上正式成立,1976年8月在黑龙江市宁安县召开了第一次协作会议。迄今已近十年。在各级党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由于全国地方良种黄牛育种委员会的亲切指导,各协作单位全体同志的积极努力,十年来,我省黄牛选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全省黄牛已由连年下降,  相似文献   

6.
永福县近年来牛气肿疽的流行及防治情况报告虞怀义永福县兽医防检站541800一、流行情况及诊断1988年11月初,我县首次发生和流行牛气肿疽。1988年10月底,我县三皇乡华山村华镜屯有农户到邻县市场买口一头黄牛,一星期后牛发病死亡。因畜主随意剖食病尸...  相似文献   

7.
全国地方良种黄牛育种委员会1984年10月17~20日在山东省泰安市召开一年一度的委员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吉林、辽宁、黑龙江七个省的全国地方良种黄牛育种委员会的正副主任、正副秘书长、全体委员、专业组组长和联络员共20余人。会议的主要内容是:(1)各省汇报一年来有关良种黄牛的选育及科研情况;(2)1985年选育和科研工作设想;(3)研究1985年育种委员会成立十周年大会内容;(4)当前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5)确定1985年预备会的内容、地点和各  相似文献   

8.
《中国牛业科学》2005,31(6):F0002-F0002
苗树君,男,黑龙江绥化人,1956年2月生。1982年1月毕业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畜牧专业,2000年获东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推广硕士。目前任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校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科带头人。兼任《黑龙江畜牧兽医》杂志和《中国黄牛》杂志编委;黑龙江省乳业协会常务理事及技术协作委员会主任委  相似文献   

9.
    
貉貉(NyctereutesProcxonoidesGray)属于食肉目犬科。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在原苏联分布在黑龙江流域、乌苏里江流域向北分布到萨哈林半岛。在中国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一直延伸到越南北部。在日本和朝鲜半岛也有分布。...  相似文献   

10.
楚雄州牛羊寄生虫和寄生虫病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初步了解楚雄州牛羊寄生虫感染种类、感染强度以及危害程度,从而为制定合理的寄生虫病综合防制措施提供依据,于2006年10月对楚雄州牛羊寄生虫感染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剖检动物分别在楚雄州大姚、双柏、禄丰三县,随机剖检山羊20只,黄牛2头、水牛5头  相似文献   

11.
正牛气肿疽又称黑腿病,是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牛发生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在肌肉丰满处出现气性肿胀,触诊有捻发音。本文以澜沧县南岭乡下南现村下新寨组饲养的本地黄牛突然发病,迅速死亡,5 d内有6户农户饲养的6头黄牛发病死亡为例,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观察黄牛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尸体剖检,确诊为牛气肿疽传染病。1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12.
黄牛寄生虫感染情况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周维  姚新华  李德军  周鑫 《中国畜牧兽医》2006,33(10):I0023-I0025
应用蠕虫学完全剖检法、饱和盐水浮集法和尼龙网兜淘洗法、沉淀法,剖检黄牛86头,镜检黄牛粪便184头份,共鉴定出体内外寄生虫40种,其中吸虫8种、绦虫及绦虫蚴4种、线虫18种、蜘蛛昆虫7种、原虫3种,隶属于5纲、10目、22科、28属。为制定合理的寄生虫病综合防制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牛捻转血矛线虫和奥斯特线虫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化道线虫是危害草食动物的主要寄生虫病,日常的饲养管理过程中如果不定期进行驱虫,则可能引起此类疾病的发生。黑龙江省通河县某养殖户饲养黄牛133头,2003年11月20日以后陆续发病,到2004年1月15日,共死亡34头。经剖检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捻转血矛线虫和奥斯特线虫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流域中俄保护区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地处中俄边界,在流域内中俄积极开展保护合作。本文分析了中俄在黑龙江两侧的保护区类型、保护对象,结果表明黑龙江流域的众保护区具有共同的保护对象,保护区的类型也惊人的相似。这些相同相似之处对于中俄保护合作深入发展有重要义。  相似文献   

15.
宾县从1978年开展黄牛改良工作,主要用夏洛来种公牛的冻精改良本地黄牛。由于改良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农民认识不断提高,全县黄牛生产有了迅速发展,同时改良速度也逐年加快。到1988年全县黄牛饲养量达77532头,比1978年提高283.2%;从1985年起连续四年冻配黄牛超万头,改良牛累计头数已占黄牛总数的43.5%。  相似文献   

16.
2011年7月21日,学院进行了3例黄牛瘤胃瘘管手术,之后不久其中的1头牛出现异常。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下降、后期废绝,鼻腔流出大量脓性黏液,呼吸急促、呼出气体有恶臭,听诊肺部呼吸有明显湿啰音等。根据手术过程中该牛曾出现大量流涎及流瘤胃液,再结合临床症状,怀疑该黄牛系由于手术中瘤胃液倒流至肺部而引发了异物性肺炎。遂对该牛进行治疗,但治疗效果不佳最终死亡。对该黄牛进行病理剖检,记录相关病变,并对相关组织做病理学切片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17.
黄牛是我国家牛的统称,黄牛数量及品种多,分布广,东到沿海各省,西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起台湾省、海南岛,北到黑龙江省均有饲养。我国的黄牛依产地和体型大小、品种特征的不同,分为中原黄牛、北方黄牛和南方黄牛三大类。南阳牛、秦川牛、鲁西牛、晋南牛和延边牛是我国五大良种黄牛品种。近  相似文献   

18.
以布氏杆菌M_5-90菌苗250亿、400亿剂量免疫山西土种黄牛后三年,经眼结膜攻击布氏杆菌牛种387强毒11亿活菌/头,攻击后一个月剖检,分离布氏杆菌。5/6对照牛全身感染;250亿和400亿免疫组分别保护4/5和5/5,纯保护率分别为75.9%和100%。证明M_5-90菌苗对黄牛免疫三年,仍具有良好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9.
南阳牛是中国五大地方良种黄牛之一,主要产于河南省南阳市唐河流域和白河流域,毛色以黄色为主。历来各级政府和科研工作者都重视南阳牛的选育改良工作。本文重点介绍了南阳牛本品种选育、杂交改良、种质资源挖掘及生物技术育种工作进展、成效,以及南阳牛产业化开发情况,对中国地方黄牛选育改良及产业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2005年2月,山东省临沂市某村及其周边的黄牛养殖户中散发一种急性传染病,经病理剖检、病原鉴定,诊断为牛巴氏杆菌病,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疫情得到了控制。现将其有关资料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05年2月25日,山东省临沂市某村的一养殖户饲养的一头鲁西黄牛发生了以头颈、咽喉等部位炎性水肿、反刍停止、体温升高为特征的疾病。随后,在不到两周时间内,该村内相继有11头鲁西黄牛发生此种疾病,死亡3头。同时调查发现,在邻村也有类似的病例发生。此病的流行,给当地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临床症状病牛初期体温可高达40.5~41.5℃,精神沉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