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木雕艺术家江晓来说,只有两样事能让他动心:一样是收藏,另一个就是创作。说起江晓,给人印象最深的也是两样,莆田出了名的木雕收藏家和莆田很有影响的雕刻艺术家。在中国最有影响的拍卖公司嘉德2008的春拍中,他的黄杨木雕作品"海市蜃楼"以高达13.44万元的拍卖价震动了收藏界,这件作品高54cm,其寓意一般人难以理解,如同一个年轻女性的曲线在烈风中无法被掩盖,又遮不住生命力的怒放。欣赏这件作品,唤起的是读者对生命的赞赏与珍爱,表达出的是艺术家对美好的赞美与发现,也如同艺术家江晓的才华一样无法遮拦  相似文献   

2.
说起施德泉,总让人和东阳市东艺工艺品有限公司的施德泉红木联系在一起,而位于中国红木家具精品示范馆二楼的"施德泉红木"的标牌也异常醒目。说起木雕,行业内人才荟萃,但提及在台湾做木雕装饰最多的,施德泉的品牌却赫赫有名。1980年,施德泉与木雕结缘,开始学习木雕手艺。施德泉于1986年开始创办企业,并潜心钻研于中国古建文化、中国传统家居文化,创造性地开发出集古融今、实用与艺术于一体的大量木雕精品,如今已发展成为东阳市木雕家具行业龙头企业之一。  相似文献   

3.
叶家是黄杨木雕世家,从晚清叶承荣至今已传五代,先后从事这种手艺的有1 00多人。叶承荣之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叶家以叶茂纪(1828-1898)、叶阜如(1869-1943)、叶益周(1907-2000)、叶润周(1918-1996)等人的黄杨木雕技术较高。叶萌春的父亲叶润周是中国黄杨木雕界首位工艺美术大师。2011年6月底到7月初,在国家博物馆开展的中国木雕艺术展上,雕塑艺术家叶萌春的两件木雕作品《马背国色》和《马背杂技》赢得了观众们的喜爱,《马背国色》获得了组委会的金奖,而《马背杂技》则被江苏博物馆收藏。  相似文献   

4.
老地摊     
《商品与质量》2012,(16):152
中国企业收藏也疯狂已有上百年历史的企业艺术收藏,多数将自身积累的闲置资金,用于艺术品的购买和收藏,进而获得相对保值且稳定增值的投资回报,并树立良好企业文化形象、积极回馈社会的行为。目前,"企业艺术收藏"的热潮也正在中国涌动。在由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中国企业艺术收藏论坛上,中外企业家和收藏专家进行了广泛交流。藏品包括木雕、根雕、漆器、红木家具等  相似文献   

5.
宏村古民居“承志堂”是徽州古民居的代表,其装饰上最大的特色是它拥有许多木雕艺术珍品。而其中一件木雕精品,一直被众多导游及各种版本的书籍错误地解说为《百子闹元宵》或《百子图》。根据有关资料的考证和对作品雕刻内容的重新解读与分析,笔者认为这是一件表现我国古代“跳加冠”礼节习俗的全景图,它为我们民俗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份难得的实物资料,因而是一件十分珍贵的木雕作品。  相似文献   

6.
木雕艺术在中式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文化地位,从庙寺、神像,到园林、民居,再到家具、家居等生活艺术品,无处没有木雕艺术的身影。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主办,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木雕艺术专业委员会、浙江东阳中国木雕城联合承办,《中式生活》杂志媒体支持的"盛世天工——2011中国木雕艺术展"已于2011年7月成功举办。此次木雕艺术展是200 3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合并成立中国国家博物馆以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首次举办的全国性木雕艺术展,展期1 4天,展  相似文献   

7.
协会动态     
《商品与质量》2012,(43):79
陈加国获中国木雕艺术大师称号8月23日,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木雕专业委员会下半年度工作会议暨第七届中国(东阳)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预备会在东阳召开。会议宣布了首届中国木雕艺术大师评选结果,深圳宜雅泰和园总设计师陈加国喜荣"中国木雕艺术大师"称号。作为对丝翎檀雕技艺的再度肯定,此称号不仅将对丝翎檀雕技术进一步产业化、市场化产生深远影响,更是对传统家具产业创新精神的最大鼓励。(图图)  相似文献   

8.
祖一天 《商品与质量》2012,(25):116-117
在鄂尔多斯大酒店,蔡先生展示了他的黄花梨古典家具彩图,十几年海内外收藏的精品家具足有几百件,令人大开眼界。说起第一次收藏古典家具的感受,他至今仍记忆犹新。当年从朋友手里收了一件黄花梨官帽椅,初放在客厅时,并没有什么感觉,当夜深人静坐在官帽椅上时,从内心深处升起了无限敬意,从此兴趣盎然不可自拔,海内外博览群收,如今已成为海内外黄花梨古典家  相似文献   

9.
莆田,位于福建沿海中部,自古就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的美称,莆田人创造了科甲冠八闽的奇迹,举进士者多达2400多名,全国级文武状元22名、宰相1 5名、尚书近70名。而今,莆田以出产木雕艺术家著称,李凤荣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位。2006年,李凤荣被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民间艺术组织授予"国际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这是李凤荣的荣誉,也是中国木雕界的荣誉,对历来不被看重的中国木雕艺术也非同寻常。莆田的工艺美术渊源流长,最早可上溯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主办,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木雕艺术专业委员会、浙江东阳中国木雕城联合承办,《中式生活》杂志媒体支持的"盛世天工·2011中国木雕艺术展"已于2011年7月成功举办。此次木雕艺术展是2003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合并成立中国国家博物馆以来,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首次全国性木雕艺术展,展期1 4天,展览面积达3000平方米,展品包含木雕、根雕、竹雕、木雕家具以及竹木、石木雕刻等。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主办,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木雕艺术专业委员会、浙江东阳中国木雕城联合承办,《中式生活》杂志特别协办的"盛世天工·2011中国木雕艺术展"已于2011年7月成功举办。这是中国木雕艺术精英首次在中国国家博物  相似文献   

12.
《商品与质量》2011,(34):168-168
中央政策研究室领导来东阳考察7月20日下午,中其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方立一行,在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斯鑫良,省政协社法委主任方泉尧,市领导张仲灿、陈晓、蔡志成、王正明、李雄伟、韦国潭等的陪同下,考察了东阳中国木雕城。方立一行走访了多家商户,详细了解商品的工艺、材质及销售情况,认为东阳中国木雕城产品种类丰富,工艺鬼斧神工,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艺术品消费需求日趋旺盛的当下,发展这一市场极具眼光和潜力,前景可期。同时,方立一行参观了市工艺美术精品馆,细细欣赏和了解了东阳木雕、竹编的历史及工艺,面对  相似文献   

13.
《商品与质量》2012,(25):38
2012年3月23日下午,首届中国一广丰木雕艺术高峰论坛在江西广丰永利国际大酒店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0几名木雕工艺大师与广丰当地政府领导及木雕(红木)企业代表等共谈"木"市。江西省轻工办副巡视员、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长胡桂香女士,江西省工艺美术协会会长李隽先生,中华全国木工委副主任、全国红木家具消费维权办主任赵夫瀛  相似文献   

14.
李得浓和他的木雕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让人过目不忘,他身材高大,气度不凡,谈吐文雅,可亲可近,而他的木雕作品,尤其是贴金木雕,在整个国家博物馆的展厅很是夺目。"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干",文学家韩愈这句诗写的是他去潮洲的经历,在唐代的  相似文献   

15.
在北京四惠的京通大运河通惠河边,有一家"国粹苑","佘国平木雕艺术馆"就位于它一楼的西南角。馆内展出的既有庄严的佛像,又有富有现代气息的作品,甚至还有个性色彩非常浓郁的富有现代气息的木雕艺术品。来此参观的人们无不为馆内风格各异的木雕作品所吸引。艺术馆内每一件作品都透着大气和灵动,人们不禁对它的创作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是什么样的艺术家创作了如此完美的艺术品?行内人都知道,  相似文献   

16.
T台上的宝座     
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全国木雕展上,由胡冠军设计,深圳市美联红木制作的"盛世华夏"系列的宝座,赢得了观众的注目和艺术家们的赞赏,人们像欣赏一件艺术品一样,欣赏着这只宝座。  相似文献   

17.
不二 《商品与质量》2011,(34):28-28
2011年8月6日,"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精品示范馆"开业庆典隆重举行,同期举办的还有"2011中国明清古家具收藏精品展"揭幕仪式及"示范杯第一届精品红木家具买家、专家掌眼会"。电视、报刊、网络等三十余家媒体对此次盛会的集中报道为红木商家、爱好者和消费者呈上了一份精彩的宣传盛宴,其影响力堪称行业之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雕刻工艺由来已久,玉雕、木雕、竹雕、象牙雕种类繁多。中国人用灵巧的手、智慧的心谱写着大自然造化的神奇。李新民,浙江雕花王木雕装饰厂厂长、高级工艺师,他用"雕花王"来命名了自己的木雕厂名字,源于他对雕刻艺术的尊重和自己对雕刻技艺的精益求精,更有他对艺术追求的专注心态。东阳木雕,就是他们的母亲河,她用浓香的乳汁滋养着一代一代的木雕人。在木雕行业摸爬滚打33年,从开始进入这个行业到掌握浅浮雕、深浮雕、镂空雕、高浮雕、阴雕、锯空雕等多种木雕雕刻技术,又到自己设计图案,  相似文献   

19.
"冬日天地寒,室内满眼春。"在这寒冷的冬季里,福王红木博物馆内却是绿树繁花、流水潺潺,一副春意盎然的景象。抬眼入目所见,在青草潺水之间,一件件精美的家具,各种形态各异的木雕,墙壁上那一幅幅生动的水墨画,伴随着虚无中飘渺而至的琴声,宛若走进了仙境……这是走进福王红  相似文献   

20.
一部《大收藏家》记录了张德祥先生奇异的收藏故事与那个已经远离我们的时代记忆,他从荧屏上的"鉴宝"名家走进了我们的身边,也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本刊撷取了其中一些精彩片段奉献给广大读者,希望通过件件奇闻轶事还原一个当代古家具收藏史略,更向收藏大家们那份如痴如醉的古家具文化情怀表示敬意,并与广大业内同仁共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