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讨论知信行(KAP)护理模式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KAP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知信行水平、睡眠质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1个月后观察组知信行水平、睡眠质量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KAP护理模式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而言可有效提高其知信行水平,改善睡眠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气压治疗在预防高龄微创结直肠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入住陕西省人民医院普外科高龄微创结直肠癌手术患者75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并行双下肢膝关节、髁关节的主动/被动运动;2014年1—12月,78例高龄微创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应用气压治疗仪护理。结果观察组采取气压治疗进行干预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8例。2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压治疗在预防高龄微创结直肠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辛丹 《当代护士》2021,(2):82-84
目的 探讨慢性病轨迹模式在结直肠癌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2月本科收治的120例结直肠癌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慢性病轨迹模式干预.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运用造口患者社会心理适应量表(OA...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模式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术期中的临床护理效果,为临床护师选择合理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8年9月在康平县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74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接受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术后恢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术期中应用循证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身体康复,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行结、直肠癌手术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2010年1月~2010年12月行结、直肠癌手术患者50例作为干预组(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组)。干预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干预组的平均住院费用亦远低于对照组,干预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结、直肠癌患者是安全有效的,结、直肠癌患者经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后,术后康复加快,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结直肠癌病人FOLFOX化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12月我院胃肠外科的结直肠癌术后需行化疗的病人95例,所有病人均采用FOLFOX方案化疗。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实施护理,对照组根据传统的整体护理模式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化疗依从性、按期进行化疗率、毒副反应发生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化疗依从性、按期进行化疗率、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消化道反应、口腔炎、外周神经毒性发生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结直肠癌化疗病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流程护理,可有效提高病人的化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1例直肠癌行腹腔镜Miles术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3例直肠癌行腹腔镜Miles术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造口护理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造口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提高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造口护理水平,改善造口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四准备两配合质量标准关键词提示法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护理配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12月于我院行腹腔镜治疗的直肠癌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2016年1~9月于我院行腹腔镜治疗的直肠癌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将四准备两配合质量标准关键词提示法应用于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护理配合实践之中,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手术医师、护士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耗时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应用四准备两配合质量标准关键词后医护人员对护理方式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应用前(P<0.05)。结论:将四准备两配合质量标准关键词提示法应用于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护理配合实践之中,有利于提高手术效率、手术安全性和医护人员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循环改进护理模式在改善高龄结直肠癌患者及家属情绪及护理满意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98例结直肠癌患者及其家属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常规结直肠癌护理组)和观察组(循环改进护理模式组),然后将两组患者及家属护理前后的Zung量表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1周与2周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后的Zung量表评分均好于对照组,而其对护理态度与护理效果的总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环改进护理模式在改善高龄结直肠癌患者情绪状态方面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中不同物理干预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12月在山西省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79例妇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将其分为观察组( n=40)和对照组( n=39)。对照组患者术中采用梯度压力弹力袜(GCS)...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加速康复外科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在泰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结直肠癌患者15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给予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照组及观察组均随访至术后30 d。检测对照组及观察组的营养状况、炎症因子水平、免疫水平,统计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7 d的血红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及转铁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d的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 d的CD3+,CD4+及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无差异(P>0.05)。结论:在结直肠癌护理中应用加速康复外科可缩短术后恢复时间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模式联合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18年1月—2020年5月选取南京市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11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的奇偶数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硬膜外麻醉后采用髋后外侧切口入路形式。对照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案管理模式联合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进行围手术期管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Harris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1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1 d、1个月、3个月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案管理模式联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可加快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髋关节Harris评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协作(MDT)模式在促进前列腺癌术后患者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50例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前列腺癌围术期常规护理;选取2018年1月1日~2019年7月31日45例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MDT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快速康复指标、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采用WHO生活质量简表(WHO QOL-BRE)]和护理后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432,P=0.035);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通气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护理后SAS、SDS、WHOQOL-BRE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DT模式能有效减少前列腺癌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早期康复护理对中老年结直肠癌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择期手术的结直肠癌老年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应激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应激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实施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促进中老年结直肠癌术后肠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应激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冯瑰丽  肖明  赵蕾  刘芳  王莹 《全科护理》2021,19(1):59-62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策略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样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医院10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病人,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研究组采用手术室ERAS护理。比较两组病人体温(术前、术中、术后)、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生理应激指标、心理应激状况、术后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病人术中、术毕体温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病人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8.00%(P<0.05)。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室护理中应用ERAS护理可减轻病人手术应激反应,促进术后恢复,预防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的全程化护理管理对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ERAS理念下的全程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前准备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ERAS理念下的全程化护理管理能够提高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的术前准备依从率和术后舒适度,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下的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老年髋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2例老年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学科协作下的ERAS理念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住院天数、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2周,观察组的VAS、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Harris、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观察组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下的ERAS理念在老年髋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及自我护理能力,改善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集束化护理的快速康复外科(ERAS)在经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RP)患者术后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于宝鸡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63例接受集束化ERAS干预的LRP患者为观察组,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于本院接受常规护理的63例LRP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术后第1、2、3天,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功能锻炼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集束化的ERAS护理措施应用于LRP术后管理中,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措施对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收集行腹腔镜分期手术的子宫内膜癌患者92例,分为2组:ERAS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妇科手术围手术期处理,ERAS组患者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措施进行围术期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相关指标。结果:ERAS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可促进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缩短平均住院日及降低住院费用,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个性化的改良加速康复外科(ERAS)方案在二级医院腹部微创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实施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择在二级医院行腹部微创手术的10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患者围术期采用传统的ERAS处理方案,观察组患者围术期采用个性化的改良ERAS处理方案,比较2组患者临床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较早、术后24 h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较低、住院时间较短(P均< 0.05)。观察组恶心、呕吐、腹胀、肠梗阻及术后低体温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 0.05)。结论 在二级医院运用个性化的改良ERAS方案,可减少腹部微创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