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目的分析肝癌肝移植患者术后18F-FDG(18氟标记的脱氧葡萄糖)PET/CT的显像特点和预后判断。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以来15例已行肝移植的肝癌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和18F-FDG PET/CT的影像学资料及随访结果,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其生存率,COX回归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 15例肝移植患者PET/CT显像中,9例提示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6例为阴性显像。②15例显像分为阳性组(n=9)和阴性组(n=6),中位生存时间为分别为18个月和67个月。③Log-rank单因素分析预后因素年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和甲胎蛋白(AFP)水平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18F-FDG PET/CT对肝癌肝移植患者的全面评估及预后判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陈雷 《河北医药》2013,35(11):1656-1657
目的探讨氟-18-胸腺嘧啶(18F-FLT)PET/CT显像在评价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疗疗效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采用放射治疗的NSCLC患者60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行放疗前和24h18F-FLT PET/CT显像,计算同一患者2次显像相同病灶的SUVmax值和SUVmean值以及ΔSUVmax值和ΔSUVmean值。分析18F-FLT PET/CT显像SUV值与放疗疗效的关系。结果 CR组SUVmax和SUVmean值与P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组ΔSUVmax和ΔSUVmean值与SD组和PD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8F-FLT PET/CT显像可以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早期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的标准摄取最大值(SUVmax)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经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后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32例接受过18F-FDG PET/CT检查,且给予EGFR-TKI治疗的NSCLC患者资料,将其各要素分别与PFS进行相关性分析,不同临床参数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多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 PFS与SUVmax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39,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SUVmax≤5组患者的PFS明显长于SUVmax>5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模型表明SUVmax是EGFR-TKI治疗患者P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SUVmax可作为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TKI治疗后无进展生存期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局部晚期乳腺癌(LAB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54例LABC患者,均行18F-FDG PET/CT检查,比较不同病理特征及预后患者SUVmax,...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ET/CT检查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诊断肺癌的意义。方法对2009年6月—2012年6月解放军第105医院肿瘤诊疗中心经病理诊断或随访证实的99例肺部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肺部病灶PET显像的FDG最大标准摄取值( SUVmax )、CT显像,分析PET/CT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PET/CT和肿瘤标志物联合运用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 PET/CT 检查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5.19%、77.78%、83.84%;肿瘤标志物( CEA、CA125、CA19-9、NSE、SCC)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6.42%、77.78%、84.85%;联合PET/CT和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6.30%、83.33%、93.94%,与PET/CT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无法明确病理诊断的肺部疾病患者,联合PET/CT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测,有助于提高肺癌的诊断率,减少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探讨双时相^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6例经病理明确诊断的鼻咽癌患者及39例鼻咽炎症或淋巴增生患者行双时相^18F—FDGPET/CT全身检查,测定病灶部位初始及延迟标准放射性摄取值(SUVmax)并行半定量分析,观察分析相应CT、PET形态。结果36例晚期鼻咽癌患者病灶区初始SUVmax、延迟SUVmax值分别为:10.6±4.1、11.7±4.6。延迟SUVmax明显高于初始扫描,病灶呈不规则形态;39例鼻咽部炎症或淋巴增生患者病灶区SUVmax、延迟SUVmax值分别为:4.0±1.2、3.8±1.3,延迟SUVmax值低于初始扫描,病灶形态多表现为双侧对称的条状,呈“八”字形。结论双时相PET/CT有助于鼻咽癌的诊断,也有利于鼻咽癌与鼻咽炎症或淋巴增生的鉴别诊断,对鼻咽疾病诊治中有良好的医学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在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前后18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显像评价预测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的价值.方法 43例NHL患者在ASCT前后均行18F-FDG PET/CT检查,ASCT后随访时间均>18个月.根据随访结果,将ASCT前8F-FDG PET显像阳性患者分为进展与无进展组,比较两者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的平均值.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PFS分析,并对影响PFS与预后的一系列因素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 ASCT前,20例18F-FDG PET显像阳性患者中13例出现疾病进展,其SUVmax平均值明显高于其余7例无进展者[(5.9±2.0)对(3.6±1.5),P=0.016].ASCT前后18F-FDG PET显像为阴性和显像为阳性的患者PFS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回归分析发现ASCT前后18F-FDG PET显像评价是预测PFS的最重要因素(P<0.05),且独立于其他变量.结论 ASCT前后18F-FDG PET显像评价对预测NHL预后可能有一定价值,值得更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余文静  徐慧琴  谯凤  苏晓雨  张丹  薛杨央 《安徽医药》2017,38(10):1236-1239
目的 探讨18F-FMISO、18F-FDG micro PET/CT显像评价裸鼠MDA-MB231乳腺癌移植瘤中肿瘤乏氧与增殖状态的可行性。方法 16只裸鼠MDA-MB231乳腺癌移植瘤模型先后进行18F-FDG及18F-FMISO PET/CT显像并采集肿瘤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 (FDG)、SUVmax (FMISO)],所有模型显像结束后立即处死,取肿瘤组织行HIF-1α及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将SUVmax值与HIF-1α、Ki67的表达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8F-FMISO平均SUVmax值1.69,18F-FDG平均SUVmax值5.80。SUVmax (FMISO)与HIF-1α、Ki67的表达均呈正相关性(r=0.74、0.52,P<0.05)。SUVmax (FDG)与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86,P<0.05),与HIF-1α表达无相关性。HIF-1α与Ki67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60,P<0.05)。结论 18F-FMISO PET/CT显像可同时对活体肿瘤进行乏氧及增殖的可视化监测,18F-FDG可提供有效的肿瘤增殖显像,但不能作为有效的肿瘤乏氧显像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腹膜后纤维化(RPF)的PET/CT表现,提高对RPF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腹膜后纤维化患者PET/CT影像表现;综合分析其B超、CT、MR等影像学检查结果,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复习。结果 2例RPFCT表现均为腹膜后血管间隙显示不清,腹膜后弥漫性斑块或肿块及腹膜后脏器受累;且伴肾盂及输尿管扩张积水;PET表现为腹膜后血管周围及输尿管区均匀或欠均匀性小片状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摄取。良性RPF的18F-FDG摄取标准放射性摄取最大值(SUVmax)多低于2.5,延迟扫描SUVmax持平或下降,明显低于恶性肿瘤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8F-FDG摄取;恶性RPF的18F-FDG摄取明显不均,SUVmax多高于2.5,延迟SUVmax后上升。结论通过结合文献对比RPF各种影像学表现,PET/CT可认为是诊断RPF最有价值的影像诊断方法之一,有利于良恶性RPF和腹膜后淋巴结肿大鉴别,同时有利于查找继发性RPF的原发病因。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18F-FDG PET/CT联合胸部薄层CT鉴别诊断肺部病灶的准确性,并获得18FDG PET/CT联合胸部薄层CT诊断肺癌的可能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1.
史文杰  王小杰  毛媛媛  宋申 《天津医药》2018,46(11):1209-1212
摘要: 目的 探讨18 F-FDG PET/CT在宫颈鳞状细胞癌治疗后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 (SCC-Ag) 升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宫颈鳞癌手术和 (或) 放、 化疗后血清SCC-Ag升高 (>1.5 μg/L) 患者, 18 F-FDG PET/CT 全身扫描查找有无复发和 (或) 转移灶。以病理学和 (或) 随诊结果为诊断标准, 评价PET/CT对宫颈鳞癌复发和 (或)转移的诊断效能。随访时间6~12个月。结果 PET/CT发现异常代谢增高灶者44例, 阴性表现者8例。42例患者经组织病理或临床随诊证实复发和 (或) 转移, PET/CT诊断宫颈鳞癌术后复发和 (或) 转移假阳性3例、 假阴性1例, PET/ CT诊断宫颈鳞癌复发和 (或) 转移的敏感度为97.6% (41/42), 特异度为70.0% (7/10), 阳性预测值为93.2% (41/44), 阴性预测值为87.5% (7/8), 准确度为92.3% (48/52)。PET/CT显像诊断结果与组织病理 (和) 或临床随诊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 (Kappa值=0.732)。结论 18 F-FDG PET/CT是宫颈鳞癌治疗后SCC-Ag升高患者复发和 (或) 转移的有效诊断方法, 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一体化PET/MR与PET/CT在颅内肿瘤诊断中的差异,以及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影响。方法 32例颅内肿瘤患者,同日先后行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全身显像及PET/MR颅脑局部显像检查。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Bland-Altman分析及t检验对两者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及靶区/本底比值(T/B)进行比较。参照病理及随访结果,运用χ2检验比较PET/CT与PET/MR的病灶检出率。结果 32例患者共78个病灶均经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其中76个病灶为恶性肿瘤,包括胶质瘤7例共10个病灶,淋巴瘤3例共11个病灶,脑转移瘤20例共55个病灶,其余2例为脑膜瘤、垂体微腺瘤各1例,均为良性。PET/MR较PET/CT多发现31个病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66,P<0.01)。78个病灶中有40个病灶18F-FDG摄取明显高于脑实质,病灶的SUVmax-MR与SUVmax-CT有良好的相关性(r=0.799,P<0.05),PET-MR影像T/B值较PET-CT略高,均值差为0.21(95%CI:-0.433~0.850);另38个病灶18F-FDG摄取接近脑实质,PET/MR比PET/CT多检出28个,两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35,P<0.01)。36个病灶周围有明显水肿,两者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60,P>0.05),但其中3个病灶PET/CT检查仅发现水肿而未发现明确病灶;42个无水肿病灶中,PET/MR多发现29个,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90,P<0.01)。62个最大径<3.0 cm的病灶中,PET/MR比PET/CT多检出31枚,两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38,P<0.01)。结论 一体化PET/MR对颅内病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PET/CT。运用全身PET/CT加颅脑局部PET/MR联合显像可明显弥补PET/CT对颅内病灶检出率的不足,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兔VX2肺移植瘤模型三维适形放疗过程中的18F-FDG PET/CT显像特点,探讨18F-FDG PET/CT评估肿瘤放疗疗效的价值。方法建立16只兔VX2肺移植瘤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放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只,分别于三维适形放疗累积剂量达06、、121、8 Gy时行18F-FDG PET/CT检查,采集不同时期两组模型兔肺部肿瘤延迟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对侧正常肺组织SUVmax及两者的比值(T/L),观察两组模型兔T/L及肿瘤体积变化情况;放疗结束后,取出两组模型兔肺部肿瘤,常规HE染色。结果放疗组模型兔累积照射剂量达0、6、12、18 Gy时,T/L分别为(8.447±1.488)(、9.344±1.342)、(7.143±1.307)(、6.221±1.066),各时间点依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79、5.010、5.984,P均<0.05),而对照组相应时间T/L逐渐升高,分别为(8.428±1.705)(、9.610±1.282)(、10.402±1.283)(、11.586±1.627),各时间点依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60、3.2252、.611,均P<0.05);两组模型兔肺部肿瘤体积均有增长,累积剂量达6、12、18 Gy组间分别比较,差异用统计学意义(t=2.7425、.225、6.824,均P<0.05),放疗组肿瘤体积增长速度明显慢于对照组。HE染色示放疗组肿瘤组织内大片糜烂坏死,对照组肿瘤组织内坏死灶不明显。结论兔VX2肺移植瘤三维适形放疗过程中行18F-FDGPET/CT显像动态观察,T/L短期内显著降低,可在CT形态学改变之前评估放疗早期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LR)预测微小病变型肾病(MCD)患者发生激素性骨坏死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皮肾穿刺活检术诊断的329例MC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受检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NLR诊断MCD发生激素性骨坏死的最佳截断值,以截断值为界将研究对象分为低NLR组(NLR≤3.321)262例和高NLR组(NLR>3.321)67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临床指标、激素用量及时间、合用钙剂及活性维生素D3情况,分析NLR与MCD患者发生激素性骨坏死的相关性,以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2组患者的关节生存率;以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MCD患者发生激素性骨坏死的危险因素。结果 全部患者的总中位随访时间为38个月。高NLR组的年龄、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骨钙素、β胶原特殊序列、血尿素氮、血肌酐及发生激素性骨坏死的比例均较低NLR组高,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较低NLR组降低(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低NLR组患者的关节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于高NLR组(c2=10.130,P<0.01),高NLR组与低NLR组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2.9% 和93.5%、76.3%和88.9%、65.2%和85.6%。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NLR水平是MCD患者发生激素性骨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HR=2.155,95%CI:1.136~4.089,P<0.05)。结论 血NLR水平与MCD患者发生激素性骨坏死的风险相关,可作为评估MCD患者发生激素性骨坏死风险的有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15.
李美  赵峰△  俞婷 《天津医药》2020,48(11):1079-1082
目的 研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与转移性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48例转移性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NLR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高NLR组(NLR≥2.51,73例)与低NLR组(NLR<2.51,75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总生存率,Cox多因素分析确定影响转移性胃癌总生存率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法绘制2组患者的生存曲线。结果 高NLR组转移部位≥2、肝脏转移、腹膜转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癌胚抗原(CEA)≥5 μg/L比例明显高于低NLR组(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NLR组的生存时间明显短于低NLR组(10个月vs. 22个月,Log-rank χ2=4.125,P<0.05)。高NLR组患者随访1、3、5年的总生存率明显低于低NLR组患者(26.03% vs. 65.33%、6.85% vs. 16.00%、0 vs. 4.00%,均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肝脏转移、腹膜转移及NLR≥2.51均是影响转移性胃癌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NLR可以预测转移性胃癌患者的远期生存情况,NLR≥2.51的患者远期生存较差。  相似文献   

16.
李运华  颜学军  谭亚丽  胡亚  肖茂良 《天津医药》2021,49(12):1297-1302
目的 探讨同步整合加量调强(SIB-IMRT)联合选择性淋巴结照射(ENI)加或不加化疗根治性治疗食管鳞 癌患者的长期预后。方法 对130例接受根治性放(化)疗的食管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长期生存情 况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治疗失败模式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1、3、5年总生存(OS)率和无进展生存(PFS) 率分别为81.5%、52.7%、39.8%和70.7%、40.6%、35.8%,中位OS期和PFS期分别为36.37个月和23.89个月。多因素 Cox分析显示,cT3期、cN1期、未接受化疗和GTV-V>37.0 cm3为影响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cT3期为影响患者PFS 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所有患者出现局部区域复发39例(30.0%),远隔部位转移20例(15.4%),其中两者并存 4例;单纯局部区域复发的35例患者中原食管病变局部复发32例,区域淋巴结复发1例,食管局部联合区域淋巴结复 发2例。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及治疗后未出现≥4级相关不良反应。化疗组患者的≥2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未化疗组患 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IB-IMRT联合ENI治疗食管鳞癌患者安全有效,对一般情况较好的患者可予以联合 化疗。  相似文献   

17.
王永玲  张工化  王清理  王芬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1):2919-2920,3026
目的探讨正电子药物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PET/CT)脑显像致痫灶定位中的应用。方法对32例癫痫患者行18F-FDG脑三维PET/CT显像,将其定位结果与头皮脑电图(EEG)、颅脑CT或MRI结果进行比较。结果PET/CT阳性检出率为90.6%(29/32),其中低代谢灶27例,高代谢灶2例,正常3例;EEG阳性检出率为65.6%(21/32),常规脑部CT或MRI阳性检出率为31.0%(10/32)。结论18F-FDG在PETJCT脑显像中对癫痫的定位诊断有较高的灵敏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