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民族博物馆文物陈列的本质以及艺术进行研究,能够对民族博物馆陈列的深刻含义进行正确认识.基于此,本文将对民族博物馆文物陈列的原则进行简单介绍,并对民族博物馆陈列的本质进行研究,其中主要包括展示民族文化、知识与感情相融合以及人文情怀的展现三方面内容.接着对民族博物馆文物陈列的艺术进行分析,主要包括艺术创作与艺术实践相结合、艺术展示多样化以及促进经济发展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2.
兴安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处大兴安岭山脉中段,全盟包含蒙族、汉族、满族、回族、鄂温克族等20多个民族.兴安博物馆是兴安盟第一个综合性的现代化博物馆,馆内收藏有青铜器、陶瓷器、金银器、丝织品、民俗文物等5000余件藏品.其中,皮质文物是民俗文物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示兴安盟历史发展和民族发展、民族交流的主要媒介,对兴安博物馆馆藏皮质文物的保存现状进行研究,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探究近代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民族发展等不容缺失的举措.  相似文献   

3.
宋才发 《民族学刊》2012,3(5):65-70,94-95
民族博物馆亟待建立与健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体系。因此,必须抓好民族博物馆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提高民族博物馆绩效管理水平,提升民族博物馆管理的工作水准。要进一步加强民族博物馆文物管理标准化建设,建立文物捐赠制度,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完善安全保卫制度。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人们生活水平及其物质条件也得到极大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们还是注重自己的精神生活,而民俗文物也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为了能够对民俗文物进行充分的传承与保护,必须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对民俗文物进行深入研究。在新时期,需要充分发挥博物馆社会宣教职能,加强民俗文物的保护与宣传力度,让更多人民群众了解民俗文物的价值和作用。本文在阐述了当前民俗文物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分析了博物馆与民俗文物的保护与利用策略,以此确保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物是承载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科学考古价值.作为国家和民族的象征,文物经过了岁月的洗礼和历史的熏陶,是各国重要的珍惜资源.目前,我国十分重视文物的保护,很多文物被纳入到世界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但各大博物馆在保管和陈列文物时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现阶段我国相关纪念馆在保护和陈列文物时,损害问题接连衍生,保管人员的文物保护意识有待提高.本文提出了提高保管和陈列中的文物保护意识的策略,指出了文物保管和陈列中要注意的一些细节,旨在做好文物保护工作,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6.
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的前身为筹建于1987年的青海民族学院民族民俗文物陈列室。2009年10月扩建为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并正式挂牌。建设民族博物馆,  相似文献   

7.
在博物馆建设中,文物藏品是最重要的组成成分,是博物馆建设的基本前提.所以,应当做好博物馆文物藏品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文物藏品的作用,使其自身与社会价值得以体现.本文基于博物馆文物藏品的概念及其管理意义,简单分析了我国博物馆文物藏品管理现状,并提出了几点完善博物馆文物藏品管理工作的对策,以期为提高我国博物馆文物藏品管理水平提供可以借鉴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李海艳 《中国民族博览》2020,(3):220-221,246
我国是一个拥有着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物大国,自古以来流传下来很多著名文物古迹。博物馆是保存文物最重要的场所,有着极强的教育意义。对于博物馆文物管理来说,其核心任务就是保护文物的安全,这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保护了我国的历史与文化。本文通过阐述博物馆文物管理过程中文物保护的现实意义,分析了目前博物馆文物管理过程中文物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文物保护的相关措施,旨在促进我国文物保护公共能够顺利、有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参观者生活品质越来越高,因而愈发追求精神文化。博物馆作为弘扬人类历史文化的关键阵地,可使人们在参观、鉴赏文物时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在数字化时代,为有效管理、保护馆藏文物,提高文物观赏体验,博物馆应合理使用各类数字化技术。本文先分析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文物陈列与保管中的应用意义和要点,进而重点探究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文物陈列与保管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0.
文物承载着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遗留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做好文物保护工作,使文物更长久地保留下去对于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如今,文物预防性保护已成为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共识,本文以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的开展为例,简介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在文物保存环境监测与调控方面取得的技术提升,旨在为其他文博单位的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