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调查呼吸道预防控制重点部门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在此基础上实施干预,为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3年4、6、8、10月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采用直接观察法,对儿科门诊、儿科病房、呼吸科门诊、呼吸科病房、急诊、感染性疾病科等重点部门医师、护士、护理员、卫生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调查,使用统一的调查表,数据采用Epidata3.1录入,通过SPSS13.0完成统计分析。结果 总体手卫生依从率和正确率均不断提升,依从率干预前为22.63%,干预后最终为77.16%,正确率干预前为42.33%,干预后最终为84.72%;不同部门及人员类别分析总体呈现提高趋势,6个部门及四类人员分别进行手卫生依从率、正确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过干预,手卫生提高较显著;应结合培训、宣教、督导等多种措施,着力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正确率及影响因素,以制定手卫生正确性及依从性的有效措施。方法根据2009年WHO颁布的手卫生指南中5个手卫生时机,由院感科专职人员采用随机抽样法,调查医院19个科室的医务人员1 769人次在临床操作过程中手卫生的正确率,记录不正确的原因。结果医务人员手卫生正确率为48.07%,不同专业医务人员手卫生正确率相差较大,由高到低依次为:医生63.21%、护士48.91%、实习进修生33.85%、后勤人员18.89%;且不同时机手卫生正确率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以进行清洁/无菌操作前最高,接触患者周围环境物品后最低。手卫生不正确的原因中,以洗手步骤缺漏为主,占65.84%,其次是搓揉时间不足18.07%,干手方法不正确16.09%。结论医务人员手卫生正确率较低,医院应根据调查情况,提出持续整改方案,转变培训模式,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完善手卫生设备,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及手卫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在提高重症医学科医务人员手卫生正确率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QCC活动小组,确立活动主题,监测2014年3月(活动前组)医务人员手卫生正确率,分析导致手卫生行为不正确的原因,设立目标;2014年5月开始实施QCC活动,将活动前手卫生正确率与2014年9月(活动后组)进行比较。结果QCC活动前调查医务人员手卫生834例次,活动后调查900例次,活动前后手卫生正确次数分别为360、714例次,活动后手卫生正确率高于活动前(79.33% vs 4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0.19,P<0.05)。本科室及外来学习的医务人员手卫生正确率活动后均高于活动前(χ2分别为264.44、6.36,均P<0.05)。活动前后手卫生行为不正确的主要情况均为有手卫生指征时未执行。结论应用QCC对重症医学科医务人员手卫生行为进行管理,能有效提高重症医学科医务人员手卫生正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综合措施对提升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效果,探索我国综合医院提升手卫生依从率的有效措施。方法在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76个住院病区和15个医技部门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每月现场调查手卫生依从率并进行多种形式的反馈、将手卫生依从率纳入绩效评估等综合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手卫生依从率的变化。结果手卫生依从率从干预前的39.63%提升至干预后的82.08%,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84.33,P<0.01),各科室、专业人员、手卫生指征的手卫生依从率均提升明显(P<0.01),各类科室中五官科手卫生依从率提升效果最明显,从16.88%提升至86.09%,各类人员中医技人员的提升最明显,从8.00%至76.92%,各手卫生指征中接触患者前提升最明显,从37.98%至81.24%。结论本研究实施的综合干预效果对提升手卫生依从率效果明显,有推广价值,干预前手卫生依从率较低的部门和人群干预后的提升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高是全球性的难题,现有的干预措施短期内有一定的效果,但中远期效果不明显,因此我们设计"立体干预模式"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该干预方法主要从患者、医师和管理人员进行干预,形成从上至下均掌握并执行手卫生的氛围,具体方法及效果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我院的小儿神经内科作为研究现场,以科室所有医务人员、患者及其陪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共调查30名.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呼吸道预防控制重点部门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在此基础上实施干预,为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3年4、6、8、10月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采用直接观察法,对儿科门诊、儿科病房、呼吸科门诊、呼吸科病房、急诊、感染性疾病科等重点部门医师、护士、护理员、卫生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调查,使用统一的调查表,数据采用Epidata3.1录入,通过SPSS13.0完成统计分析。结果总体手卫生依从率和正确率均不断提升,依从率干预前为22.63%,干预后最终为77.16%,正确率干预前为42.33%,干预后最终为84.72%;不同部门及人员类别分析总体呈现提高趋势,6个部门及四类人员分别进行手卫生依从率、正确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干预,手卫生提高较显著;应结合培训、宣教、督导等多种措施,着力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实验室工作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内江市某医院实验室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成立实验室手卫生管理QCC小组,分析实验室工作人员手卫生正确率的原因,制定并实施相应对策;对QCC活动前后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评估活动的效果。结果开展QCC活动后,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手卫生正确率由29.73%提高至9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时,圈员在QCC手法运用、责任感、荣誉感、自信心、凝集力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结论推行QCC活动不但可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手卫生正确率,而且还能提升团队自信心和凝聚力,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开展手卫生教育干预活动,提高儿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按照WHO手卫生改善策略实施干预,采用观察法监测干预前342个手卫生时点和干预后328个手卫生时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统计快速手消毒剂、洗手液消耗量,用ATP监测手卫生合格率。结果经过手卫生干预,儿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从24.0%提高至47.9%;护士手卫生依从率从干预前的26.3%提高至52.3%,医师手卫生依从率从干预前的17.9%提高至39.3%;体液暴露后时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最高,其次是在无菌操作前;在接触患者后及接触患者周围物品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均较低;快速手消毒剂和洗手液每床位日消耗量和手卫生ATP合格率干预后明显提高。结论 WHO手卫生改善策略在我国医疗机构中也是适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医务人员手卫生干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切实可行的手卫生干预方法,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方法 2008年为第1阶段,对综合ICU、神经外科ICU、新生儿ICU均实行教育干预和产品干预;2009年为第2阶段,在上述基础干预之上开展个性化的干预措施。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并结合现场观察手卫生过程的方法,调查上述ICU医务人员手部卫生执行情况,分析干预前后手卫生的执行率变化。结果在干预前,ICU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执行率为25.06%,经过教育干预、产品干预后,手卫生执行率上升至41.52%,其中医务人员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手卫生执行率以医疗护理操作之间提高最明显,由干预前的10.11%上升至28.33%(P=0.01)。干预后,3个ICU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均有所提高,且3种不同教育干预之间差异存在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提供产品干预、基础及个性化教育干预对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干预方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目的探讨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有效方法,降低医院感染发生。方法自2005年起,采取多种干预措施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2005-2006年,采取改善手卫生设施、完善制度、组织培训的干预措施;2007年执行内部监督反馈制度;2008年引入了患者满意度调查的外部监督;2009年倡导患者手卫生行为;现场观察各年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比较分析各年间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通过干预,2005-2009年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逐年上升,从33.29%上升至82.46%,医院感染发生率逐年下降,从6.05%下降至4.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善手卫生设施、形式多样的反复培训、强化内外监督以及奖惩结合的管理是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合理、有效的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有效方法。方法2012年,采用一系列组合式管理措施,对某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干预。结果2012年该院手卫生依从性检查共计72次,改造全院非手触式水龙头86个,补充张贴宣传图、洗手流程图420张。2012年手卫生依从率为60.48%,显著高于2011年的34.50%(χ2=458.70,P<0.05);手卫生合格为82.13%,显著高于2011年的60.04%(χ2=188.41,P<0.05)。2012年全院及重症监护室快速手消毒剂每床日使用量分别为3.15 mL、21.82 mL,显著高于2011年的0.39 mL、17.81 mL(t值分别为2.59、2.76,均P<0.05)。结论采取组合式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2006-2009年医院医护人员手卫生监测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医院医护人员手卫生的现状,寻求提高依从性和监测合格率的对策。方法汇总2006-2009年医院医护人员手卫生的监测数据,并加以比较分析。结果所有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监测的4年总体合格率为93.93%,且从2006-2009年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33,P<0.01);护士、医师和护工的4年总体合格率分别为95.01%、94.46%和88.84%,(χ2=12.474,P=0.002)。结论医院需从行政指令和教育培训两方面着手,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和监测合格率。  相似文献   

13.
<正>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改进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的需要修订本标准。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WS/T313—2009。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GB1598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27950《手消毒剂卫生要求》和WS/T 509《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见第2章);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调查了解个体诊所医务人员手卫生现实状况中对于手卫生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辖区内140名个体诊所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分析,通过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手卫生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筛选。结果问卷中知识、态度、行为分量表的d系数均在0.74~0.86之间,表明信度较好。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变量中岗位为“护士”、对六步洗手法态度中的“非常重视”以及是否认为太麻烦中的“认为太麻烦”具有统计学意义,其Wald值分别为3.346、14.015和2.870,P〈0.05。结论变量岗位为“护士”、对六步洗手法态度中的“非常重视”及是否认为太麻烦中的“认为太麻烦”等变量为个体医生手卫生行为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quantify the different behavioral components of healthcare workers' motivation to comply with hand hygiene in a healthcare institution with a 10-year history of hand hygiene campaigning. DESIGN: Cross-sectional study, by use of an anonymous,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 SETTING: A 2,200-bed university teaching hospital. PARTICIPANTS: A stratified random sample of 2,961 medical and nursing staff. RESULTS: A total of 1,042 questionnaires (35.2%) were returned. Of the respondents, 271 (26.0%) were physicians, 629 (60.4%) were nurses, and 141 (13.5%) were nursing assistants. Overall, 1,008 respondents provided information about sex; 718 (71.2%) of these were women. Respondents provided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and data about various behavioral, normative, and control beliefs that determined their intentions with respect to performing hand hygiene. Among behavioral beliefs, the perception that 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s are severe for patients was highly ranked as a determinant of behavior by 331 (32.1%) of the respondents, and the perception that hand hygiene is effective at preventing these infections was ranked highly by 891 respondents (86.0%). Among normative beliefs, perceived social pressure from patients to perform hand hygiene was ranked highly by 760 respondents (73.7%), pressure from superiors was ranked highly by 687 (66.8%), pressure from colleagues was ranked highly by 596 (57.9%), and pressure from the person perceived to be most influential was ranked highly by 687 (68.8%). Among control beliefs, the perception that hand hygiene is relatively easy to perform was rated highly by 670 respondents (65.1%). High self-reported rates of adherence to hand hygiene (defined as performance of proper hand hygiene during 80% or more of hand hygiene opportunities) wa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female sex, receipt of training in hand hygiene, participation in a previous hand hygiene campaign, peer pressure from colleagues, perceived good adherence by colleagues, and the perception that hand hygiene is relatively easy to perform. CONCLUSIONS: In a setting with a long tradition of hand hygiene campaigns, behavioral beliefs are strongly in favor of hand hygiene, but adherence is driven by peer pressure and the perception of high self-efficacy, rather than by reasoning about the impact of hand hygiene on patient safety. Female sex, training, and campaign exposure increased the likelihood of compliance with hand hygiene. This additional insight can help to shape future promotional activity.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世界卫生组织(WHO)“多模式手卫生促进策略”对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2012年6-12月,采用WHO“多模式手卫生促进策略”对某院医护人员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评价干预措施效果。结果干预后,医生和护士的手卫生依从率分别为31.73%(79/249)、57.60%(163/283),均高于干预前[分别为14.06%(35/249)、28.62%(81/2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门急诊外,各科室干预前后手卫生依从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其余各类手卫生指征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医院采用WHO“多模式手卫生促进策略”可有效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18.

Background  

Hand hygiene is the most effective measure for preventing infections related to healthcare, and its impact on the reduction of these infections is estimated at 50%. Non-compliance has been highlighted in several studies in hospitals, although none have been carried out in primary healthcare.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在门诊输液室开展患者参与促进医务人员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活动,获取手卫生的真实数据,为进一步在全院范围内开展该活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感控工作间手机APP,对门诊输液室护士进行四个阶段的手卫生依从性观察。第一阶段无任何干预,第二阶段进行手卫生知识宣教,第三阶段模拟患者参与,第四阶段患者真实参与。并自制《患者参与促进医务人员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意愿调查表》对患者和门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门诊输液室护士四阶段的手卫生依从率分别为21.43%、44.27%、61.48%、82.88%,四阶段手卫生依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35,P0.01);四阶段的手卫生正确率分别为44.44%、74.14%、81.33%、81.82%,四阶段的手卫生正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0,P0.01)。结论患者参与手卫生模式可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此方法简单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干预前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及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分析手卫生对医院感染成本效益的影响。方法以2012年12月—2014年6月某院神经外科78名医务人员作为手卫生依从性干预对象,进行颅脑清洁手术的325例患者作为医院感染调查对象,比较干预前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手卫生成本,以及手术患者住院费用等。结果干预前手卫生依从率为35.24%(216/613),干预后为73.75%(486/659);干预前医院感染发病率为31.85%(50/157),干预后为18.45%(31/168),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80.091、7.782,均P0.001)。干预前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为(89 524.90±38 856.70)元,干预后为(61 401.00±29 237.80)元;干预前患者平均住院日为36.70 d,干预后为26.90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96、3.511,均P0.01)。结论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能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缩短患者住院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