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FQ-PCR)分型方法在HLA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低分辨SSP法基础上,加入荧光探针,建立HLA-DR位点荧光定量分型法,对46例标本进行分型。结果:46例样本分型均成功。与SSP结果完全相同,与血清学分型结果比较,以DR位点单体型计算,符合率66.3%(61/92),两个等位基因型与血清学结果完全相符者43.5%(20/46)。结论:荧光定量分型法可提高自动化程度,减少污染机会,简化操作。与血清法相比,准确性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基因芯片和血清学方法用于汉族的移植供、受者白细胞抗原Ⅰ类A抗原(HLA—A)分型的准确性和临床实用性。方法 采集供、受者的外周血共120份,再将每份血样分为2部分,分别采用血清学和基因芯片方法检测HLA—A抗原分型,对两种方法分型结果不同的样本,采用序列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SSP)检验。通过比较分型结果和操作方法,评价两种方法的准确性和临床实用性。结果 血清学分型总耗时3h,基因芯片分型总耗时4.5~5h,共有112份样本分型成功,其中两种方法结果一致的有91份,不一致的有21份。经验证,基因芯片分型错误2份,总误差率为2%;血清学分型错误19份,其中5份抗原误差,14份空白误差,总误差率为17%。结论 基因芯片分型准确性明显优于血清学,随着芯片性能的不断完善,将来可能完全取代血清学方法,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基因芯片快速HLA-DR52组分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用基因芯片对HLA-DR52组快速分型。方法 根据中国汉族人群常见的HLA-DRB位点及其基因多态性的独特序列,设计特异性的寡核苷酸分型探针,制成寡核苷酸芯片。通过组间特异引物扩增基因组DNA,扩增中用荧光标记,扩增标记后的产物与芯片的探针杂交,通过杂交产生的荧光信号确定样品的基因亚型。83份样本分别用基因分型芯片和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SSP)对HLA-DR52组分型。结果PCR-SSP分型DR52组57个位点中,经芯片分型有2个无DR52组位点,3个PCR-SSP分型为DR52组纯合子,芯片为DR52组杂合子,1个PCR-SSP分型为非DR52组纯合子,芯片分型为含有1个DR52组位点的杂合子。结论 基因芯片能对HLA-DR52组快速、准确的分型,比PCR-SSP能更多的检出DR52组位点,特别是能将纯合子进一步分型,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DNA芯片技术对HLA—DRl,DR51组基因分型。方法 根据编码HLA—DR1,DR51组抗原等位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分型探针,制作DNA分型芯片。通过组间特异引物扩增基因组相应区段DNA,扩增中用Cy5-dCTP荧光标记,扩增标记后的产物与芯片探针杂交,通过杂交产生的荧光信号及分布格局确定样品基因亚型。分型结果用标准DNA和PCR—SSO验证。结果130份样本共检出HLA-DR1,DR51组位点34个,包括18个:DR15,8个DR16,6个:DR10,2个DR1,无假阳性或假阴性,准确率和重复率均达100%。检测总耗时约3.5h。结论 DNA芯片用于HLA-DR1、DR51组基因分型具有高分辨度、高特异性和简单快速的优点,适于器官移植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Xiao JQ  Li CT  Tan JM  Kang MH  Li Y 《中华外科杂志》2003,41(3):225-227
目的 建立用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53组基因分型的寡核苷酸DNA微阵列。方法 根据中国汉族人群HLA-DRB等位基因的频率设计特异性的分型探针,制作寡核苷酸DNA微阵列。通过组间特异引物扩增基因组DR153相应区段的DNA,扩增中用Cy5-dCTP荧光标记,扩增标记后的产物与芯片的探针杂交,通过杂交产生的荧光信号及分布格局确定样品的基因亚型。分型结果用标准DNA和序列特异寡核苷酸探针杂交验证。结果 经寡核苷酸DNA微阵列分型,111份样本中共检出DR53组位点72个,其中DR9 34个,DR4 25个,DR7 13个,无一例假阳性或假阴性,重复率和准确率均达到100%。检测总耗时约5h。结论 寡核苷酸DNA微阵列用于HLA-DR53组基因分型具有高分辨率、高特异性和简单快速的特点,适合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基因芯片和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SSP)两种HLADR分型方法,探讨适用于肾移植供、受者分型的新方法。方法对60份肾移植供、受者的DNA样本同时采用基因芯片和PCRSSP进行HLADR分型,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60例样本的两种分型方法结果完全一致56份,相同率达93%。结果不相同的样本共4份,经第三方验证,其中基因芯片分型漏1个位点2例、1个位点误判1例,PCRSSP分型漏1个位点1例。其中20份样本作了重复实验,其重复率达到96%。结论基因芯片用于HLA分型具有灵敏度高、效率高、标准化程度高的优点,是其它分型方法所无可比拟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快速盐析法提取DNA在HLA基因分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8  
采用快速盐析方法提取人类有核细胞DSA,并在临床肾移植的HLA基因配型中应用。通过对210份不同组织来源的样本与标准酚氯仿法同步对比研究显示:快速盐析法提取模板DNA,无污染和有害作用;操作简单、快速,总耗时110分钟;方法稳定可靠,无一例失败;所获DNA质量好,纯度高,达到酚氯仿法所获DNA的水平;用于临床肾移植基因型均获成功,与酚氯仿法结果完全相同。证实该法提取的DNA适用于临床器官移植基因水  相似文献   

8.
PCR—SSP快速HLA—DR基因分型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顺序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方法,首次对112例肾移植供受者和9份标准DNA进行HLA-DR基因分型,每份样本同时20管PCR的反应,扩增条件为94℃30秒,60℃50秒,72℃40秒,共34个循环,即可对DR各等位基因作出准确分型,总耗时5小时。分型结果经标准DNA,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特异性探针杂交等予以确证,特异性和重复性100%,无一例假阳性和假阴性,显示本方法快速、精确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单管PCR扩增(ST Amp)方法建立高效的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HLA—DRB1)基因测序分型(SBT)技术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合成7个5’端特异性扩增引物和1个3’端共用引物,将上述引物混合在一起组成单个PCR反应用于HLA—DRB1的DNA测序分型分析。结果所有样本都能成功分型.分型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结论STAmp法改进了测序分型技术,具有高分辨率、高特异性和高效率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十字类型法在胫骨平台骨折分型、诊断、治疗中的初步应用。方法对249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十字类型法及Schatzker分型进行骨折分型,并对两种分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十字类型法重整了Schatzker分型Ⅰ~Ⅲ型,将Ⅳ~Ⅵ型加以细化,并补充了部分类型。结论十字类型法制订科学、应用广泛,对手术治疗中切口、内固定放置、植骨等方面有明确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X射线摄影系统(Digital radiography,DR)和数字断层融合技术(Digital tomosynthesis,DTS)用于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的诊断效能。方法纳入自2017-05—2018-11诊治的12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入院后常规进行DR和DTS成像技术检查,以术中Schatzker分型为金标准,比较采用DR和DTS影像进行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的准确性。结果术中Schatzker分型结果:Ⅱ型27例,Ⅲ型18例,Ⅳ型18例,Ⅴ型37例,Ⅵ型20例。DR分型结果:未骨折8例,Ⅰ型3例,Ⅱ型23例,Ⅲ型17例,Ⅳ型20例,Ⅴ型26例,Ⅵ型23例。DTS分型结果:Ⅱ型22例,Ⅲ型18例,Ⅳ型21例,Ⅴ型34例,Ⅵ型25例。DR分型与手术确诊分型结果相同91例,不相同29例,准确率为75.8%。DTS分型与手术确诊分型结果相同112例,不相同8例,准确率为93.3%。采用DTS进行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的准确率高于DR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相对于DR成像技术,采用DTS成像技术对胫骨平台骨折进行Schatzker分型时具有更好的影像学还原性,同时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采用顺序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SSR)对65例肾移植供受HLA-DR53组(DR4、DR7、DR9)进行基因水平分型。结果本组有位点均分型成功,无一例假阳性和假阴性;每位点重复10次,重复100%;总耗时5小时。分型结果经标准细胞株、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寡核苷酸探针杂交予以确证,特异性100%。显示本方法用于HLA-DR53组基因分型具有高分辨率、高特异性和简捷快速物特点,适合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相同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预后不同的早期(Ⅰ、Ⅱ期)乳腺癌样本的基因表达差异,寻找有显著差异的基因,探索与早期乳腺癌预后有关的基因分型.方法 用Agilent4×44K人全基因组Oligo芯片对47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组织样本,结合其预后好、差数据,根据其临床预后的不同分为对照组(预后好)24例和实验组(预后差)23例,进行差异基因表达分析;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对两组乳腺癌样本中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验证.结果 基因芯片检测分析发现,实验组样本比对照组样本有差异表达基因126个,其中60个基因显著上调,66个基因显著下调(差异均在2倍以上).结论 不同预后的早期乳腺癌样本中,基因表达存在显著差异,早期乳腺癌的预后与这些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MSCT在股骨颈骨折分型中的准确率及对手术方案选择的参考意义。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纳入研究,入院患者均接受MSCT三维重建和DR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在不同股骨颈骨折分型中的差异。结果 在解剖分型比较中,MSCT检查诊断头下型28例,经颈型12例,基底型30例,MSCT (97.22%)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DR检查(84.72%)(P<0.05);Garden分型结果中,MSCT检查确诊Ⅰ型8例、Ⅱ型19例、Ⅲ21例和Ⅳ型23例,MSCT(98.61%)较DR检查(86.11%)准确率高,差异显著(P<0.05);术前MSCT预测手术方案与术中实际采取的手术方案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MSCT在股骨颈骨折分型中效果良好,准确的分型结果为术者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了有利参考依据,值得作为股骨颈骨折术前的必要检查之一。  相似文献   

15.
采用顺序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SSP)对65例肾移植供受者的HLA-DR53组(DR4、DR7、DR9)进行基因水平分型。结果本组所有位点均分型成功,无一例假阳性和假阴性;每位点重复10次,重复性100%;总耗时5小时。分型结果经标准细胞株、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寡核苷酸探针杂交予以确证,特异性100%。显示本方法用于HLA-DR53组基因分型具有高分辨率、高特异性和简捷快速的特点,适合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顺序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方法(PCR-SSP),首次对112例肾移植供受者和9份标准DNA进行HLA-DR基因分型。每份样本同时20管PCR反应,扩增条件为94℃30秒,60℃50秒,72℃40秒,共34个循环。即可对DR各等位基因作出准确分型,总耗时5小时。分型结果经标准DNA,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特异性探针杂交等予以确证,特异性和重复性100%,无一例假阳性和假阴性。显示本方法快速、精确,适合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在影响移植物长期生存率的因素中,组织型是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HLA抗原的分型方法逐步由血清学、细胞学水平向分子水平过渡,分型的效果也逐渐达到特异,准确,快速、大量的目标。本文回顾了HLA分型方法的发展过程,评价各种DNA分型方法的优缺点,重点对基因芯片用于HLA分型的相关问题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pH值溶液对单克隆抗体法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在pH为0~14的不同pH值水溶液中,用单克隆抗体法对大便进行潜血检测,观察不同pH值溶液对单克隆抗体法的影响.结果:溶液pH值对单克隆抗体法检测大便潜血有影响,出现了假阳性.结论:单克隆抗体法检测大便潜血简单、快速、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不受饮食和药物的限制,但它可受溶液pH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产瘫的分型分度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 提出新的产瘫分类方法。方法 通过对358例产瘫的诊治,研究,按照损伤的解剖部位进行分型;按照损伤的程度进行分度。结果 本组358例产瘫均可用新的分型分度法进行,共分5型4度。结论 分型分度法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新的产瘫分类方法,可以更好地指导产瘫的医,教,研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盆下型骨盆倾斜进行临床分型和分型治疗。方法:盆下型骨盆倾斜以畸形演变机制为基础,结合临床表现分为2个类型,即髋关节周围挛缩型,下肢不等长型。结果:作者从1987年起对1085例骨盆倾斜进行了分型治疗,其中在髋关节周围挛缩型中,患侧肢体髋关节周围挛缩型58例,健侧肢体髋关节周围挛缩型232例;在下肢不等长型中,代偿性骨盆倾斜762例,固定型骨盆倾斜33例,采用分型治疗方法,骨盆倾斜纠正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